前一陣子,集中搞了一些小藍牙音箱。不比著聽,都說得過去。主要的觀念是,這麼小的玩意兒,能整出這動靜,不容易呀。就怕比,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用同一首曲子比著聽,高下立見。
當然,有的更適合器樂,有的更適合人聲。有的高音明麗,有的中音溫暖,有的低音雄渾。有的精準。有的誇張。最大的問題是,都無法聽交響樂。不是太濁,就是太悶。不是聲嘶力竭,就是火車散架。
好不容易找到JBL Boombox。我不能確信,這個是否是當今市場上最大的藍牙無線音箱。有專門的dedicated電源線可以插入電源插座。音場宏大,氣韻通暢。終於有了一個可以聽交響樂的藍牙音箱。
JBL這款大鋼炮,在現有的藍牙音箱世界,可謂鶴立雞群,獨步天下,宛若一頭大象悠然漫步於雞鴨豬羊之間。揮灑自如地吞吐,不動聲色地囂張。放小曲兒也effortless,就像開著勞斯萊斯上街打醬油,從容優雅地切割風景。
當然,同一個曲子,跟像樣一點的耳機相比,還是差了不是一個檔次。別的不說,就拿Denon AH-D7000來聽,JBL龐然大物立刻歇菜,少了些許光澤與華麗,精緻與質感。只是大夏天聽大耳機不甚方便。
每次有新的音箱,都會拿鮑元愷教授的第三交響曲《京劇》第二樂章試聽。這個樂章自己比較熟悉,而且動感鮮活,節奏明快,比較容易有比較。音箱的音色、音質和音場本身的大小,都會影響作品特色的展現。
十年前,初聽《京劇》,異常激動。在自己的音樂博客上寫了一段文字,描述對其四個樂章的聽歷感受。幸被鮑爺賞識。曾受鮑爺邀請到巨蛋聆聽湯沐海演繹其作品的音樂會。
這是在下當時的描述:
《京劇》,一部中規中矩的四樂章交響曲作品。以典型京劇音樂為素材與背景,生旦淨醜各成一章,打擊樂,弦樂,銅管樂,木管樂分別表現其特色意境。立意巧妙,素材豐盈,結構嚴謹,旋律舒通,技法嫻熟,配器天成,細節精到,氣勢恢弘。
第一樂章。悲壯的行板。淨。崑腔。以銅管樂為主,展現淨行的氣派。豪邁浪漫,蒼涼悲壯,從遠古走來,奔向遠方。英雄氣概,狹膽柔腸。大寫意,好寬廣,豐厚凝重,激昂高亢,悠揚婉轉,盪氣迴腸。
第二樂章。詼諧的急版。醜。曲牌。以木管樂為主,捕捉醜行的意韻。詼諧乖巧,風趣幽默,看人間世事,哀樂幾多。悠然行走,憨態活脫。少智趣,多呆傻,插科打諢,冒失攪和,逡巡四顧,洋洋自得。
第三樂章。深沉的慢板。旦。二黃。獨用弦樂擔綱,描繪青衣之情致。悽楚哀怨,悱惻纏綿,聽衷腸傾訴,真情盡現。意氣賢淑,儀態萬般。可清麗,可端莊,秋波晶瑩,玉體翩翩,水袖輕搖,韻致嫣然。
第四樂章。輝煌的快板。生。西皮。以打擊樂為主,高揚生行之神採。煌煌大度,氣魄絕凡,能縱橫俾合,傲立世間。揮灑自如,鎮定坦然。亦睿智,亦果敢,躊躇滿志,談笑陣前,縱論人生,立地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