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公布「最美公務員」評選結果,共有32名公務員被確定為「最美公務員」。其中,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工業處處長、一級調研員劉志剛光榮入選。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號召廣大公務員向「最美公務員」學習,引導廣大公務員見賢思齊、對標先進,真抓實幹、爭當「最美」。
「最美公務員」美在何處?昨日,在劉志剛同志的帶領下,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他今年「戰鬥」過的企業,與「戰友們」一起重溫年初那場難忘的「戰疫」。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幸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通訊員粵工興
今年大年初三,收到抗疫「集結號」後,劉志剛千裡走單騎,從安徽老家獨自驅車返粵。為節省時間,劉志剛用麵包、粽子草草填飽肚子便連續趕路。回到廣東後,他組織12名幹部全部返崗,迅速投入到緊張抗疫工作中,奮戰80多天。原本打算節後陪老母做肝移植手術的願望,也沒能實現。
在湖北疫情最緊急的2月初,劉志剛與工信部駐企特派員密切配合,組織奔赴廣州、江門、東莞等地,協調推動企業利用庫存零部件復工復產、加班加點、緊急保供。他建立對壓條機、口罩機等生產企業產銷臺帳雙備案工作機制,督促相關企業每日上報產銷情況、匯總分析。他盯住每一臺壓條機、口罩機的去向,看它們是否精準投放在抗疫前線。
2月7日,廣東省接到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調度指令,劉志剛與團隊2月9日晚即組織88臺醫用防護服壓條機馳援湖北,該批設備可日產防護服2萬件。數據顯示,他與團隊共完成國家下達的壓條機生產調度任務75批次992臺,佔全國調撥總量八成。
非常之時出非常之策
在疫情暴發初期,如何推動口罩機、壓條機擴大生產,成為棘手難題。非常之時必須有非常之策,方達非常之效。劉志剛提出出臺支持防護新冠肺炎用品用具裝備企業擴大生產的政策,最多可按企業核定銷售價格的50%給予獎勵,且省、市、縣、鎮獎勵可以疊加。他頂住壓力,僅用3天就推動全國此類首個政策出臺,明確規定對生產銷售口罩機、防護服壓條機、負壓救護車等防疫裝備且服從國家和省醫療防控物資調度要求的企業給予財政獎勵。
劉志剛在疫情高發期冒著風險到各地生產企業,現場解決問題。2月8日,他就帶隊到東莞南方力勁公司,希望企業能加強技術合作,提供口罩機圖紙,而企業負責人有思想負擔。劉志剛與其整整談了兩個小時,講清利弊,當天即促成廣業裝備與其籤訂合作協議,確保了省政府交辦105臺口罩機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
超聲波焊接部件是口罩機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劉志剛創新工作方法,通過調度市場最緊缺的超聲波部件,推動匯專科技集團轉產超聲波焊接部件,共調度3500臺超聲波部件,優先保障廣州明森等13家重點轉產企業。數據顯示,2月~3月,劉志剛帶領團隊解決國內、省內口罩機緊急需求共90臺,滿足北京、湖北等地需求。
12月23日,在劉志剛帶領下,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了他今年「戰鬥」過的黃埔區企業——匯專科技集團。匯專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蔡丹告訴記者,生產超聲波焊接部件共有超過100個零部件,上遊原材料供應地涉及多個省份,疫情暴發後,供應鏈出現困難。在劉志剛等同事的協調下,企業第一時間拿到零部件,通過24小時不間斷生產,企業生產出3500臺超聲波部件,按時交給了下遊生產口罩機的企業。
2~3月,在口罩機生產逐步放量後,熟練的口罩機調試工人奇缺,為解決困難,3月6日,劉志剛凌晨1點緊急協調廣東省智能製造研究所、廣州明森公司、匯專科技集團,讓企業主辦口罩機調試和運維技術培訓班,合計為來自省內15個地市、50家口罩生產企業、92名技術工人提供技能培訓。
疫情之下,廣東工業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汽車等重點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更複雜。劉志剛組織處室同志狠抓汽車等重點行業復工復產,推動全省汽車工業增加值自6月份以來實現單月止跌回升,8月單月汽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22.9%,遠高於全國同期增速14.8%。
2月16日,廣汽豐田公司提出需協調中山、梅州5家零部件配套企業復工供貨的緊迫需求,緊急組織協調中山、梅州市工信部門通過加快復工審批流程。採取員工隔離等方式,幫助企業於2月18日上午復工復產。
對廣汽集團、東風日產、比亞迪等整車企業提出的600家省外零部件商復產供應及人員通行問題全面分類細化,推動解決湖北、浙江等14個省市零部件供應商復工復產及人員通行問題。3月底,省外零部件商全面恢復生產供應。
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小鵬汽車是國內造車新勢力的代表,年初面臨整車生產資質問題,劉志剛通過指導小鵬汽車併購福迪汽車,解決整車投資項目備案問題,小鵬汽車依法取得機動車輛生產企業準入和P7車型生產許可。公司創始人說:「沒有省工信廳的大力支持,我們卡脖子問題不可能這麼順利解決,沒想到你們的支持這麼給力,企業一定會記在心裡,一定把企業辦好,為廣東多做貢獻。」
9月1日上午,受突發個別境外輸入人員疫情影響,廣汽豐田因兩家供應商無法供貨即將停產,面對緊急狀況,劉志剛及時介入協調佛山、東莞市工信部門於當天協調企業提供庫存供貨,協調鎮街政府、園區管委會幫助企業做好核酸檢測排查和員工安置,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於9月2日恢復正常供貨。
在同事們眼中,劉志剛同志是「千裡走單騎」復工復產的「拼命三郎」。數據顯示,劉志剛同志在省防疫指揮部物資保障一組、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領導下,負責防疫裝備生產協調專班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據悉,今年4月,全省口罩機生產企業從2月初的不到20家增長到274家,產能從去年全年300臺到已出產近萬臺,口罩日產能從去年不到10萬隻提升到1.5億隻,壓條機出產4912臺,產量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