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釣友常說,釣魚越簡單才越有樂趣。可當你真正痴迷釣魚以後,才明白購買釣具也是一種享受,看著嶄新的釣具,即便暫時用不上心裡也十分滿足,不知各位釣友認同否?身邊的一位釣友說,才接觸釣魚3年時間,汽車後備箱就裝得滿滿的了,有各個季節的魚竿,釣箱、釣椅,還有漁護支架等,還不說家裡的小庫房,滿地都是各種釣魚所需的裝備,自己每天就像個「釣魚將軍」一樣,見到釣具竟然還會有種巡視檢閱的味道!可見釣魚裝備多了,釣友也會有許多煩惱。
那麼都有哪些裝備是釣友買完就後悔的呢?今天小編就列舉出了5件釣魚裝備,其中有些裝備都沒有使用過2次的,既「燒錢」又無用,我們一起來了解吧,看看各位釣友有沒有共同感。
1、電子秤
相信每個釣魚人都喜歡釣大魚,多釣魚,特別是釣到個體較大的魚兒後,最迫切的事情就是想立刻知道魚兒的準確體重,好向朋友炫耀自己的戰績。因此一些釣友就會選擇購買電子秤,專門用來稱魚兒的體重,可當我們真正購買到稱魚的電子秤後,卻發現再也沒有釣到大個體魚兒,有時好不容易釣到一條不大不小的魚,僅憑估計就大概知道了魚兒的體重,有時魚情極差的時候,釣到幾條也賴得拿出電子秤了。要知道現如今垂釣資源減少,釣大魚更是可遇不可求,不出現空軍已經很不錯了,所以電子秤能用到的時候很少。
2、子線盒
子線盒是用來存放子線的,外觀設計漂亮,但功能卻不怎麼強大。有釣友吐槽,其實子線盒都存放不了太多的子線,而且每次垂釣時,都是自己現綁子線,子線從子線盒取出、掛入時比較麻煩,長時間使用盒內的絨布還會損壞,既浪費時間還不實用。一般釣友如果釣小魚,線組都可直接使用套裝的,方便又快捷;釣大魚的子線多是釣友自己捆綁,而且每次子線的長短也會根據魚情變化,再加上自己選擇的子線質量要好,每次只需準備2-3副即可,所以用到子線盒的時候很少。當然,子線盒在釣黑坑或比賽時,還是有一定用途的,這點不可否認。
3、調漂桶
調漂桶是用來調漂的,也可用來檢驗新買的浮漂質量,如檢查浮漂是否吃水等。很多漁具店都會擺放調漂桶,讓釣友現場進行調漂,研究魚鉤在水底究竟呈現哪些狀態,但在調漂桶內調好的浮漂,在實際垂釣時會出現目數不準等情況。要知道野外水域水壓大,加上水流的作用,調漂桶內調出的浮漂難以適應,如果不在實際垂釣中加以調整,魚口不明顯等問題都會出現。所以,調漂桶的作用很小,買回來幾乎用不到幾次,調漂還是現場進行要準確的多。
4、短手竿
一些釣友只要看到新出的魚竿,都會迫不及待購買,加上如今網購盛行,商家多會誇大宣傳,很多人便會入手一些新出的短手竿,長度在2-4米之間。這些短手竿在買回以後,真正垂釣時發現根本沒什麼用處,因為大多數釣友都喜歡釣遠,使用的魚竿多在6.3米以上。這樣一來,近處幾乎不會有太多魚存在,釣到的也只是一些小雜魚而已,因此短手竿使用的機會很少,用過幾次後還是會放回竿包,不僅浪費錢還難以釣到魚。
5、變色浮漂
「魚咬鉤浮漂就出現變色,及時提醒釣魚人有魚咬鉤」,看上去確實高大上,但實際效果如何呢?所謂的變色浮漂,主要是在夜釣時使用,價格較高,魚咬鉤的時候浮漂會立即改變顏色,但有時風浪、小魚也會使得浮漂變色,致使釣友的心情出現大起大落。如果釣友買到太廉價的變色浮漂,或者浮漂太過靈敏,浮漂出現頻繁變色,根本起不到提示的作用,水淺的地方還會驚嚇到魚類。所以變色浮漂看似功能強大,真正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許多問題,遠不如質量好的電子漂或夜釣燈實用。
最後,釣魚裝備不是越多越好,實用才最重要,很多釣友盲目購買釣具,根本不考慮自己的需求。如釣技不佳的釣友,可先使用最簡單的釣具學習,一步步向更高級別邁進,購買釣具也是如此,準備好必需的即可,包括釣竿、支架、座椅、防曬防雨傘,以及簡單的釣魚小裝備完全夠用,裝備過多不僅會浪費精力,也不利於釣技的提升。不知各位釣友認為哪些釣魚裝備是無用的呢?歡迎下方交流討論。
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