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的組織器官與動物的組織器官混合,並在動物體內生長,用以提取器官供人移植或者治療疾病。一直以來都是科學家想要嘗試的方向。
這是因為人體捐贈器官較少,另外就是器官移植捐贈率低和易出現排斥反應的問題。
為了突破這些限制,培養人獸結合的胚胎或器官就成為一種嘗試,這既可以減少免疫排異,還可以獲得大量的生物資源(器官和組織)以供移植和治病。
早在1984年的時候,只有一半心臟的史蒂芬妮·菲伊·波克萊就接受了換心手術,移植了狒狒的心臟,但在手術結束21天後因移植器官沒有長合而死亡。
這些年,對於製造與人類相容的安全高效的器官、組織和細胞的替代來源,越來越熱門,在這種情況下,2010年,英國議會下院就以355票對129票的壓倒性多數票通過《人工授精與胚胎學法案》,允許以醫學研究為目的的人獸胚胎研究。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從2008年英國通過立法,容許人獸胚胎實驗後,英國科學家總共造出155個人獸混雜的胚胎。
議會下院議員埃爾頓爵士在接受質詢時介紹,在過去三年中,英國一直在「秘密」進行人類和動物的雜交胚胎實驗,並且已經製造出了155個「人獸」胚胎,比如:動物卵子與人類精子結合產生「人獸雜交體」;人類細胞核植入動物細胞中產生「胞質雜種」;人類細胞與動物胚胎混合形成的 「嵌入體」。
我們這裡要知道,人獸胚胎雜交常用的方法是胞質雜交,這是最為安全的方法。
即先從動物的卵細胞中取出細胞核,再把人的細胞核移植進去,通過電擊讓細胞組織整合,產生一個新的細胞,胞質雜交所生成的胚胎包含的絕大部分遺傳密碼(99%)屬於人類,只有不到1%的遺傳物質來自動物。
除此之外就是用一種動物的精子對另一種動物的卵子受精,使得受精卵中來自兩種動物的基因各佔一半。
另一種雜交被稱為嵌合體,即把一種動物的胚胎細胞和另一種動物的胚胎細胞混在一起,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胚胎。
之所以會進行這樣的實驗,是為了幫助人類抗擊一些治療難達極大的疾病,以及為人類培育器官,人類在孕育期間,所有器官也是從極少數的胚胎幹細胞分化而來。用自己細胞製造出的器官,應該也不存在免疫排斥的風險。
卡斯爾大學的研究小組將人類細胞植入到牛的卵細胞中,待其形成胚胎後獲取幹細胞,來研究治療糖尿病和脊髓癱瘓等疾病的方法。而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幹細胞生物實驗室研究小組則希望用人牛混合胚胎,研究治療像帕金森氏症和早老性痴呆等神經元退化類疾病。
但是後兩種方法在科學界爭議很大,甚至英國醫學科學院剛發出警告:
「如果政府不設立專門的道德監督機構,嚴密監控每一次人獸胚胎實驗,電影《人猿星球》中的一幕恐將成真。」
一位英國科學家還警告稱:這項實驗不是科學成就,而是人類毀滅的前奏。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涉及到科學倫理問題,可能會引發以下非常嚴重的後果:
1、會不會誕生新的物種,因為在組合或雜合人與動物的細胞和組織,且如果通過胚胎組合生成新的生物後,就有可能通過遺傳形成新的物種。諸如「基因改良嬰兒」,甚至神話中的「奇美拉」之類的人獸混合體,後
2、動物細胞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生物學博士德米特裡·戈利德施泰因說,要使從獸類和人類細胞中培育出來的器官正常成形和運轉並不容易,所培育出來的人類器官充滿大量動物細胞,這可能導致慢性感染。
3、倫理問題,科技倫理從觀念和道德層面上規範人們從事科技活動的行為準則,其核心問題是使之不損害人類的生存條件(環境)和生命健康,保障人類的切身利益,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這樣的實驗會打破人類制定好的界限,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很難關閉。
4、由於價格高昂,藉助動物細胞獲取人類器官的方法也未必能在醫學中廣泛採用,只有社會上最富裕階層的代表才消費得起。
俄羅斯科學家謝爾蓋·戈季耶說:
「沒有人能夠確切預測這些實驗的最終結果,一個既攜帶動物基因又攜帶人類基因的人會發生什麼?這種生物是否將獲得人類的技能?由於這些原因,類似研究處於控制之下,在一些國家中則完全被禁止,科學不會停止,但人類倫理有助於我們確定邊界,逾越邊界可能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