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金色大廳舉行了一場電影配樂音樂會「從《星球大戰》到《哈利·波特》」,電影配樂大師約翰·威廉士指揮維也納愛樂樂團演出了其本人的電影音樂作品。德國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安妮-索菲·穆特同臺獻演。
"The Flight to Neverland" aus "Hook"Ausschnitte aus "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Hedwigs Thema aus "Harry Potter"Thema aus "Sabrina""Devil’s Dance" aus "The Witches of Eastwick""Donnybrook Fair" aus "Far and Away""Adventures on Earth" aus "E.T. the Extra-Terrestrial"中場
Thema aus "Jurassic Park""Dartmoor, 1912" aus "War Horse""Out to Sea" und "The Shark Cage Fugue" aus "Jaws"Marions Thema aus "Raiders of the Lost Ark""The Rebellion is Reborn" aus "Star Wars - The Last Jedi""Luke & Leia" aus "Star Wars"Hauptthema aus "Star Wars"
返場曲
Theme aus Zapfenstreich / Cinderella LibertyThe Duel aus "Die Abenteuer von Tim und Struppi"Remembrances aus "Schindlers Liste"Raiders March aus "Indiana Jones" - Jager des Verlorenen SchatzesImperial March aus "Star Wars"
DG為這臺音樂會曲目所灌制的CD《約翰·威廉士在維也納》最新上架,同時推出的還有MP3及FLAC(CD quality, 44.1 kHz, 16 bit)和Hi-Res FLAC(lossless, 96 kHz, 24 bit)。曲目包括《星球大戰》、《戰馬》、《第三類接觸》、《鐵鉤船長》、《侏羅紀公園》、《大白鯊》、《東鎮女巫》等。
這是威廉士音樂的影響力和他感動觀眾的能力的極好證明……如果要為「最佳部分」頒獎,那麼肯定是Hook,它們自始至終都是壯麗的……從胡克那裡聽到的一段話,它們是如此輝煌燦爛,以至於,別提彼得·潘,就好像齊格弗裡德自己剛到了夢幻島!
鐵鉤船長
飛往夢幻島Flight to Neverland (from Hook)
《鐵鉤船長》是1991年首映的美國家庭喜劇電影,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羅賓·威廉斯、達斯汀·霍夫曼、茱莉婭·羅伯茨及瑪吉·史密斯等主演。
四十歲的彼得·潘是一名精明能幹的律師,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有著美麗的妻子和兩個可愛的小孩,豐衣足食的生活讓他已經忘記了自己曾經是無憂無慮的小飛俠。一天,他帶著妻子與兩個孩子前往倫敦探望祖母,虎克船長竟然趁機綁架了他的孩子。為了拯救孩子,彼得必須重新恢復小飛俠身份,在仙女小叮噹的幫助下,飛向千變萬化、險象叢生的「夢幻王國」,與虎克船長展開生死決鬥。
第三類接觸
組曲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 Suite
《第三類接觸》是由史匹柏所執導的1977年美國科幻電影。這是科幻電影的裡程碑,第一次將外星人描述為溫和友善的。
1945年,摩哈維沙漠一架飛機失蹤:某商業航線的飛行員被一個非常明亮但難以描述的物體所幹擾。一天夜裡,當諾伊·尼爾瑞在裝載卡車時,忽然被神秘的光線所籠罩。與此同時,美國政府同星際來客有了一定的接觸並確定其降落的地點。在沙漠中的魔鬼山上,空軍臨時修建的基地上空,外星人如約來到,他們的飛船流光溢彩。飛船的大門打開了,從前失蹤的地球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而一批外星人則來到地球人中間。
東鎮女巫
魔鬼之舞Devil's Dance (from The Witches of Eastwick)
《東鎮女巫》是1987年由喬治·米勒執導的恐怖、奇幻、驚悚、喜劇片,傑克·尼科爾森、蘇珊·薩蘭登飾演。這部電影是根據約翰·厄普迪克1984年的小說 「伊斯特威克女巫 」改編的。
影片講述了三個既是巫婆又是現代美豔動人的新女性,運用巫術招引小鬼嬉戲的故事。
《E.T.外星人》
地球探險Adventures on Earth (from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E.T.外星人》是1982年美國科幻電影,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並與凱薩琳·甘迺迪一起擔任製片人,梅麗莎·馬西森編劇,亨利·託馬斯、迪·沃倫斯、羅伯特·麥克納夫頓、德魯·巴裡摩爾和彼德·考約特主演。
電影講述了名叫埃利奧特的內向男孩與被困在地球的善良外星人成為朋友的故事。埃利奧特給外星人起名叫「E.T.」(英文「extraterrestrial」的簡稱,意為外星人),他與自己的哥哥和妹妹聯合起來幫助外星人找到回家的路,並且還要避免被母親及政府發現。
侏羅紀公園
主題曲Jurassic Park: Theme
《侏羅紀公園》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電影,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改編自麥可·克萊頓於1990年發表的同名小說。首集票房成功之後並發展成系列電影。1997年拍攝續集《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2001年的第三集《侏羅紀公園3》、2015年的第四集《侏羅紀世界》和2018年的第五集《侏羅紀世界:殞落國度》。此電影在當時創下全球電影票房最高紀錄。哈蒙德博士立志要建立一個非同尋常的公園:恐龍將是這個公園的主角。他把眾多科學家收歸旗下,利用琥珀裡面困住的遠古蚊子體內的血液,提取出恐龍的基因信息,利用這些信息培育繁殖恐龍。結果如願以償,他把努布拉島建立成了一個恐龍公園,堅信可以從中賺取大錢。然而,科學家們則憂心忡忡。不幸的事情果然發生了。雖然公園有電腦系統管理,但卻因為被員工破壞而造成了無法挽救的失控:所有的恐龍逃出了控制區,人們紛紛逃竄卻逃不過恐龍的魔爪。恐龍自相殘殺,人們亦死難無數,最後倖存者寥寥,只得四人逃出生天。努布拉島上空瀰漫著恐怖的氣息。
戰馬
達特摩爾Dartmoor, 1912 (from War Horse)
《戰馬》是一部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2011年電影,根據麥可·莫普格所著的1982年於英國出版的兒童文學小說 War Horse 以及2007年的同名舞臺劇改編而成。
影片以一匹名叫喬伊的農場馬的視角展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個英國農場少年艾伯特的父親為了維持農場,無奈之下將喬伊賣給軍隊,為前線運送軍火物資。艾伯特和他心愛的馬不得不分離,但他們被分離的命運又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又重新交織在一起。
大白鯊
主題曲Jaws (Main Title Theme - Promenade - The Chase)
《大白鯊》是一部1975年的美國驚悚電影,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根據彼得·本奇利的同名小說改編。本片被視為電影史上的分水嶺。
影片講述一個名叫艾米蒂島的暑期度假小鎮近海出現一頭巨大的食人大白鯊,多名遊客命喪其口,當地警長在一名海洋生物學家和一位職業鯊魚捕手的幫助下決心獵殺這條鯊魚。
奪寶奇兵
瑪莉昂主題曲Marion's Theme (from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奪寶奇兵》是1981年由史蒂芬·史匹柏所導演的一部動作冒險電影,哈裡森·福特主演。該片是當年票房冠軍,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十二項提名,獲得五個獎項(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最佳錄音、最佳視覺效果以及最佳音效剪輯)。由於本片的成功,之後衍伸出了另外三部續集,分別為《奪寶奇兵2:魔宮傳奇》(1984)、《奪寶奇兵3:聖戰奇兵》(1989)及《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2008);電視劇集系列《百勝天龍》;以及多個電腦遊戲。
該片講述了考古學教授印第安納·瓊斯受美國軍方所託,去埃及找尋「約櫃」,並與納粹德國的爪牙鬥智鬥力的故事。
星球大戰
主題曲Star Wars: Main Theme
《星球大戰》是美國導演兼編劇喬治·盧卡斯所構思拍攝的一系列科幻電影。
該片描寫在很久以前,一個遙遠的銀河系,肩負正義使命的絕地武士與帝國邪惡黑暗勢力作戰的故事。故事以三條主線貫穿:銀河共和國被政治陰謀篡權為銀河帝國引發不滿而引起內戰,不滿的共和國擁護者揭竿而起,建立義軍與帝國軍互相對抗、絕地武士組織的興衰起落、以及天行者家族在大環境下面臨的種種挑戰。本片開啟好萊塢電影商品授權的龐大事業,旗下分別有小說、漫畫、玩具與電玩遊戲等相關周邊產業,系列中每部電影,小說與電玩遊戲,皆以「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開頭。
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
叛亂又起The Rebellion is Reborn (from Star Wars Episode VIII: The Last Jedi)
《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史詩太空歌劇科幻片,為萊恩·詹森執導和編劇。本片是《星球大戰》系列電影的第八部作品和2015年電影《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續集。電影由盧卡斯影業製作,華特迪士尼工作室電影負責發行。
摧毀了恐怖的弒星者基地之後,蕾伊獨自前往遙遠的星系,尋訪隱居的盧克·天行者,在他的指導下接受原力訓練,同時展開一場史詩般的冒險,揭開原力的古老秘密,探索那不為人知的過去。芬恩、波·達默龍和抵抗組織則面對著第一秩序更加兇狠的反撲,引發正義的抵抗組織和邪惡的第一秩序之間新的一輪對抗。
星球大戰6:絕地歸來
盧克和萊婭Luke and Leia (from Star Wars Episode VI: Return Of The Jedi)
《絕地歸來》是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第六部,也是正傳的第三部。影片由理察·馬昆德執導,哈裡森·福特、馬克·哈米爾、凱麗·費雪主演,於1983年5月25日上映。影片獲第56屆奧斯卡特別成就獎,並獲最佳藝術指導-布景、最佳聲音剪輯、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及最佳音效四項提名。
為了徹底消滅義軍同盟,銀河帝國準備建造一座威力更大的「死星」。在從赫特人賈巴的宮殿救出被碳凝的漢·索洛後,義軍策劃對建造中的第二顆「死星」發動突襲,試圖幹掉正在其上視察的皇帝帕爾帕廷。為了炸毀保護「死星」的護盾發生器,盧克·天行者、萊婭·奧加納、索洛和丘巴卡帶領一支義軍特遣隊潛入附近的恩多衛星,並與當地伊沃克人達成同盟對抗帝國。為拯救父親,盧克登上「死星」,但卻被迫在皇帝面前與達斯·維德展開最後的對決。就在皇帝試圖殺害盧克的最後一刻,維德變回阿納金·天行者,把帕爾帕廷扔下深淵,救贖了自己,他選擇放棄原力黑暗面而去世。恩多戰役終以義軍的勝利而告終,銀河系得以重獲自由。
星球大戰5:帝國反擊戰
帝國進行曲:達斯·維德主題曲Imperial March: Darth Vader's Theme (from Star Wars Episode V: The Empire Strikes Back)
《帝國反擊戰》是科幻電影《星球大戰》系列的第五集,也是正傳系列的第二部,由厄文·克什納執導,馬克·哈米爾、哈裡森·福特、凱麗·費雪等主演,於1980年5月上映。影片獲第53屆奧斯卡最佳聲效獎及視覺效果特殊貢獻獎,並獲最佳藝術指導-布景及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兩項提名。
死星毀滅之後,邪惡的西斯尊主達斯·維德率領銀河帝國的軍隊開始在整個銀河搜尋義軍,終於在冰雪星球霍斯將義軍擊敗。受歐比旺原力英靈的的指點,盧克·天行者前往達戈巴星球尋找自從共和國滅亡便隱居在此的絕地大師尤達,並接受了他的訓練。由於受到帝國艦隊的不斷追殺,「千年隼號」船長漢·索洛、搭檔丘巴卡和萊婭公主不得不逃往雲城貝斯平,卻被城主蘭多·卡瑞辛出賣給了銀河帝國。維德試圖利用他們在雲城布下陷阱,以引誘年輕的天行者投靠黑暗面。在與西斯尊主大戰一場後,盧克驚訝地發現了一個關於自己身世的重大秘密……
奪寶奇兵
奇兵進行曲Raiders March (from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約翰·湯納·威廉士(John Towner Williams,1932年2月8日-)生於美國紐約市長島,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電影配樂家,在長達60餘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創作了許多電影史上最為世人所熟悉的電影音樂,如《海神號遇險記》、《摩天營救著火記》、《星球大戰系列》(已上映的全部8部)、《大白鯊》、《超人》(第一和第四部)、《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已上映的全部4部)、《E.T.外星人》、《太陽帝國》、《生於七月四日》、《小鬼當家》及續集《小鬼當家II:迷失在紐約》、《虎克船長》、《侏羅紀公園》及續集《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愛國者》、《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前三部、《藝伎回憶錄》、《慕尼黑》、《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戰馬》,以及《林肯傳》等。他與數位世界著名導演都有著長期的合作關係,如喬治·盧卡斯、奧利弗·斯通、克裡斯·哥倫布、史蒂文·史匹柏等,特別是與史蒂文·史匹柏之間近四十年的合作(所有其執導的電影中只有《紫色》、《間諜之橋》及《頭號玩家》三部不是由約翰·威廉士配樂的),創下了世界電影史上導演與作曲家合作時間最長的紀錄。
約翰·威廉士還曾為4屆奧運會創作了主題音樂並擔任音樂總監(分別為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1988年的漢城奧運會、1996年的亞特蘭大奧運會和2002年的鹽湖城冬奧會)。
約翰·威廉士還譜寫了數首古典交響樂曲/協奏曲,1980年1月,他得以出任當時已有85年歷史的波士頓大眾管弦樂團(Boston Pops Orchestra)的第19任首席指揮,直到1993年12月才卸任,他至今仍然是該樂團的指揮。
他獲得過五座奧斯卡金像獎(51次提名),四座金球獎(26次提名),七座英國電影學院獎(13次提名),23座葛萊美獎,以及三座艾美獎。2000年,約翰·威廉士入主好萊塢露天劇場名人堂,2004年,他獲頒專為肯定終身為美國文化作出貢獻的傑出人士而設立的甘迺迪中心榮譽獎。2016年獲得美國電影協會頒發的AFI終身成就獎。2017年5月獲哈佛大學頒發的音樂榮譽博士學位。
致敬約翰·威廉士電影音樂會(杜達梅爾/洛杉磯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