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鎮魂》以後,再一次在熒幕上看到了朱一龍。這次是在民國愛情劇《許你浮生若夢》裡演一個黑幫少爺。
故事劇情分兩條線進行,分別在現代以及民國兩個時空穿梭發展。
開頭由性格孤傲的名廚師程慕生(朱一龍飾)和美食家林靜芸(安悅溪飾)的相遇拉開序幕,兩人因「一個故事,換一道菜」而產生聯繫。
之後借林靜芸之口,劇情慢慢引入到民國的一段愛情故事裡:民國時期洪幫二當家羅浮生(朱一龍飾)與孤女天嬰(安悅溪飾)因戲生情,然而因他人的情感介入,以及在這個跌宕起伏的時代洪流中,男主身上背負的保家護國的重擔,讓這段愛情陷入糾葛兩難的境地中。
故事很簡單,但雷點很多,服化道和劇情設置上的bug都有。
比如女主角的反光雙眼皮貼、不符合年代感的匡威鞋,男主角騎著摩託車背景居然是摳圖的,男二號開著直升機出場一群「奼紫嫣紅」宛如喜迎愛豆,更不用提男一男二間的曖昧動作令人浮想聯翩了……
當然,今天最重要的不是來給大家安利或吐槽劇的,而是來說說朱一龍。
從《鎮魂》走到大眾面前的朱一龍,一度憑藉著出色的外形條件、謙遜溫和的演戲態度圈粉無數,僅僅靠著《鎮魂》一部劇,收割微博粉絲達800萬。
只不過,很多時候一夜爆紅對於一個毫無準備的演員來說,或許並非好事。
從6月13日《鎮魂》播出以來到今天正好三個月,團隊的不成熟、黑子與粉絲之間的互掐,都像是一場沒有預警的風暴,敗掉了朱一龍不少路人緣。
在流量和演員之間夾縫求生,就算是朱一龍這樣幾乎沒有黑歷史的藝人,若不小心應對,也會體無完膚。
但像居老師這樣與世無爭又不太會討巧賣乖的性格,又是否能應對這樣的變化?或許這也是現階段無數「小籠包們」(朱一龍粉絲暱稱)所擔憂的。
少年時期·慈父嚴母家庭裡
走出來的「蔫皮」熊孩子
朱一龍今年30歲了,從2009年拍第一部戲《再生緣》算起,他已經演了50多部戲。無論是老粉還是新粉,對他最一致的評價大概就是「天然呆」。如果不是為了母親的夢想踏入了娛樂圈,他大概就是一個典型的「宅男」,愛打遊戲、愛睡覺,偶爾看看電影、潛潛水。
從小在湖北武漢長大,父親是泰拳散打冠軍,但朱一龍卻生活在一個「慈父嚴母」的環境裡,他「一直活得很清醒」的性格有不少是受了父母的影響。「我爸特別喜歡跟我講人生、講道理。他從來沒有打過我,有時候心情好放學來接我還會帶我去打遊戲,我媽就會追出來拽我回去。」
父母的教育風格差異化,媽媽喜歡給幼年的朱一龍打扮,扎個小辮又或是塗上指甲油;爸爸則因為以前是練散打的,會把他扔到散打隊裡打拳來培養男子氣概。
朱一龍自己呢?他形容自己是個「蔫皮蔫皮」的熊孩子,小時候甚至還用石頭砸過玻璃。「我在此之前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學生,後來我母親給我報了北電,那時候年紀還小其實並不太清楚自己想做什麼」。
考北電之前朱一龍進了個考前班,他一直覺得作為演員自己並沒有太多的優勢,自己也不是很帥:「你一眼看過去,不會一下子就會覺得很帥。我看劇組裡很多別的男演員,那個是..對就是真的帥。」
考北電的時候他耍了大刀,用他自己的話講那是「劍道」,比較能體現剛毅的氣質。只不過他考了兩場,兩場都在摔跤中度過。一場地下有地毯,穿了襪子腳滑,摔了;另一場是因為地下沒地毯,沒穿襪子,地太滑了又摔了。
肢體不協調、背臺詞要反覆反覆記憶,就像朱一龍自己說的,「我一直覺得自己,並不是屬於那種特別有天分的演員」。
青年時期·沒有挑戲的權利
楊蓉都奇怪朱一龍為何不火
2006年,朱一龍正式考入北電,舉家也一同遷至北京。當時他的室友是翟天臨,同班同學有彭冠英。一開始為了母親夢想踏入娛樂圈的朱一龍,很快在幾年的專業學習中愛上了表演。
北電的老師崔新琴要算他的伯樂。「我也在想當時老師為什麼選我?他說是因為我像一張白紙,比較好教,沒有沾染上一些壞的習慣」。
只不過當2010年朱一龍畢業後,他卻開始了漫長十年不溫不火的演戲生涯。
21世紀的頭十年,不像現在,打開電視主角都還是孫紅雷、張嘉譯,像朱一龍這樣兒初出茅廬的新人頂多也就能演演他們的弟弟、兒子。想演一些複雜的、矛盾衝突大的人物,沒有資歷和經驗根本沒有機會。「等我們從20歲慢慢演到30歲,大家又很喜歡很年輕的演員了,好像又錯過了什麼」。
在《鎮魂》大火之前,從《大明宮傳奇》《家宴》《情定三生》《蕭十一郎》《羋月傳》《新邊城浪子》到《胡楊的夏天》《鎮魂》,朱一龍幾乎以每年四五部戲的頻率積累著經驗。
以至於到《鎮魂》火的時候,被劇情人設圈粉是一方面,「鎮魂女孩」們考古出來的不少「歷史造型」也讓姑娘們大呼心疼:長得這麼好看不作妖踏踏實實的男孩子為什麼以前都沒有看到?
同樣為他惋惜的還有曾一起合作拍戲的楊蓉:「不管是他的形象還是他去創作一個角色態度,包括戲我都覺得很棒。我覺得他應該是被市場所認可的。但是當我給製片人們推薦他的時候,就很多人會問『他是誰啊』?就是好像不太認可的樣子,所以我一度都很懷疑自己對男演員的審美和判斷。」
早期的朱一龍也沒有什麼挑戲的權利,人氣不夠,好的資源也不會找到他,經紀公司又不給力。「就只能想辦法把這個戲完成到,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
就像《鎮魂》,製作、卡司都不亮眼,但卻靠著朱一龍和白宇兩位主演硬是頂起了一片天。而如今開播不久的《許你浮生若夢》也是這樣,早在朱一龍爆紅之前就已接下,而在當時,能拉來投資的大概也就「糖寶」「阿部」的扮演者安悅溪。
「就是我那個階段,所能接到的最好的資源了」。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是朱一龍所處在的狀態。
十年裡他拍了17部電視劇36部電影,然而三番之內除了《大明嬪妃》系列的豆瓣評分破6外,其他都在3-5分徘徊,電影更為慘澹,能查到票房的只有兩部,最高的也只有805.3萬。
「鎮魂」時期·洶湧而來的流量與
不知所措滿懷感恩的朱一龍
《鎮魂》的火幾乎是一夜間的,沒有任何人能預料到,朱一龍也是。「我從來沒想過,對,就是因為以前我也拍過很多很多的戲,都沒有去想這個事。因為你一旦開始想就不是那麼純粹了,就還是想把它當成一個簡單的事去做。」
而在《鎮魂》被質疑劇情改編爛、配角服化道和演技都辣眼睛,全劇全靠主角在撐的那段時間,他卻說,就是我始終覺得一個戲好壞不可能是一兩個演員去決定的。
他說這樣的話不是矯情。因為在此之前他接的很多戲,都不是什麼大製作或良心劇。但每一個角色他都會去好好演,結果也很打擊人——在《鎮魂》之前,在娛樂圈就像查無此人一樣。
所以《鎮魂》能火他是感激的,也很看得開:「我想這種(火、熱度)一生有過這麼一次我也滿足了。」
剛剛火的那段時間朱一龍顯得很侷促,和粉絲互動、唱歌都要白宇配合著來,開直播甚至被自己的媽媽都調侃「朱一龍你以後還是好好演戲吧」。
他說自己其實沒有偶像包袱,多的大概是「性格包袱」,於是時不時粉絲就會看到「不行這個話我說不出口」的靦腆居老師。而他的這種特質顯得尤其可貴,小籠包們要「護著他」的心也顯得越發強烈。
只不過,演員本人沒準備好沒關係,可怕的是他的團隊、粉絲也沒有準備好。
比如《鎮魂》熱播後沒多久,一溜的通稿都在吹其演技派、實力派、老戲骨。
但朱一龍的演技真的就那麼毫無爭議嗎?誠然在鮮肉裡算得上中上,可就算是朱一龍廣受好評的《鎮魂》,質疑其演技的聲音也並非沒有,拋開粉絲濾鏡不看,演技真的還不能達到有口皆碑的程度,自然這波捧殺也顯得不那麼明智。
當然,這不是敗掉朱一龍路人緣的最主要原因。畢竟「買水軍成常態」的現今娛樂圈,這種操作真是見慣不驚。犯了大忌的要從團隊營銷策略的「拉踩」說起。
《鎮魂》開播期間,朱一龍就曾多次出現在各路明星的微博印象和內容推薦裡,其中碰瓷的明星包括梁朝偉、嚴寬、李佩斯等大咖,病毒式營銷甚至還時不時帶著王凱等無關藝人上熱搜,高曝光之下也為其拉了穩穩一波仇恨。
朱一龍被diss「金牌ky」「萬瓷王」,出現了各種黑站,發酵出了各種「朱一龍到底有什麼好」「明明演技一般卻被吹上天」「大家為什麼開始討厭朱一龍及其粉絲」等眾多話題。
另外,雖然自家藝人看重的是演技和實力,但小籠包們在各種應援站控評打投、集資拼牌面的操作卻本職與「流量粉」無甚區別。
就像《鎮魂》以後朱一龍接下的唯一一部戲《盜墓筆記重啟》,有傳王鶴棣將出演另一主演時,有大粉竟然直接說的是:「求求找個能接得住哥哥戲的實力演員吧」可算是惹惱了王鶴棣的粉絲。
更不用說超話籤到率100%很明顯是買流量的石錘,小籠包們動不動「我覺得朱一龍很適合演XXX」的安利……
對於自己喜歡的演員,究竟怎樣才是對他好?
我想像居老師這樣本身兢兢業業專注演戲、又沒有什麼黑料的演員來說,如果好不容易事業有點起色就毀在粉絲手裡,大概才是我們最不想見到的。
這或許也是最近最大的感觸,前有朱一龍粉絲敗路人緣,後有鄧倫後援會搞么蛾子,粉絲們追星之餘,還是要冷靜一點,不要讓粉絲行為,偶像買單。
更多內容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