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爾尼雪夫斯基——「俄國的普羅米修斯」

2020-12-23 澎湃新聞

1889年10月29日,六十一歲的車爾尼雪夫斯基去世。

「書蟲」

車爾尼雪夫斯基的早期生活和與之齊名的杜勃羅留波夫有許多相同點。他也是出生於一個藏書豐富的牧師家庭,在14歲之前在家裡接受教育,博覽群書,閱讀能力超出常人,而且掌握了多種外語。車爾尼雪夫斯基在小小年紀就被稱作「書蟲」。

15歲時,車爾尼雪夫斯基被送去教會學校,但他對學校的課程並不感興趣。18歲時,他考入彼得堡大學。五年學習期間,他深受歐洲思潮影響,尤其是德國的哲學、英國的政治經濟學、法國的烏託邦主義,讀了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的許多著作,同時也是別林斯基和赫爾岑的追隨者。

大學畢業後,車爾尼雪夫斯基回到家鄉當老師。在法國大革命以及西方民主思想的影響下,他開始寫作,並在不久後就離開了中學講臺。

1854年,車爾尼雪夫斯基進入進步雜誌《現代人》,第二年就開始主持雜誌的工作。他很想把雜誌辦得像赫爾岑創辦的《鐘聲報》那樣,用幽默的筆調抨擊沙皇政府和農奴制。但是這引起了雜誌內部的意見分歧,結果是屠格涅夫等幾位重量級作家離開了《現代人》。

1855—1831年,車爾尼雪夫斯基同時領導著《現代人》和《軍事文集》,同時撰寫大量文章,涉及哲學、經濟學、美學、文學、社會學等領域。

車爾尼雪夫斯基既是一位成功的學者,也是一位充滿戰鬥精神的政論家和文藝評論家。他認定通過和平手段解放農奴無異於緣木求魚,因而積極傳播農奴革命的思想,寄希望於農奴開展革命。在車爾尼雪夫斯基看來,俄國的出路只能是由農奴革命推翻封建專制,使土地回到人民手中,而且必須是分配土地,而不是贖買土地。

車爾尼雪夫斯基剛一涉足俄國文壇便引起廣泛的注意。二十七歲時,他以碩士學位論文《藝術與現實的審美關係》,挑戰聲譽正隆的哲學家黑格爾,展示了他過人的才華。車爾尼雪夫斯基在這篇論文裡提出了新的文學觀,不是「藝術為藝術」,而是藝術為現實。後來,另一位文論家皮薩列夫發展了他的這一思想。

「局外人」

在車爾尼雪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歷史的洪流驚濤拍岸。

1848年卡爾·馬克思發表《共產黨宣言》發表,革命席捲德國、奧地利、匈牙利等國,史稱「人民的春天」。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俄國方面在錫諾普海戰和塞瓦斯託波爾戰爭告捷的情況下,最終卻以主動求和、籤署《巴黎和約》結束。按照和約要求,黑海中立化,俄國把多瑙河口及南比薩拉比亞歸還摩爾達維亞。1855年,尼古拉一世駕崩,亞歷山大二世登基。內憂外患之下,俄國社會暗流湧動,人民期盼著「春天」。

1861年,沙皇宣布廢除農奴制,並公布了過渡時期的一系列措施,以保障土地和財產問題順利解決。在這個過程中,車爾尼雪夫斯基形容他所看到的是「半空的杯子」,而他更關注的不是「杯子」裡「有什麼」,而是「沒有什麼」。

車爾尼雪夫斯基像一個局外人觀察著,從人本主義的視角宣傳進步思想,呼籲農奴不要再向老爺們感恩鞠躬。他認為,除了稱呼上的變化,沒有發生什麼實質性的變化。所以,他的結論是:「沙皇欺騙了我們,應該像法國人和英國人那樣。是時候拿起杈杆和斧子了。」這無異於在俄國民眾中扔出了一枚重磅炸彈。

1863年年中,車爾尼雪夫斯基落入彼得要塞監獄。即便在失去自由的日子裡,他也沒有停止鬥爭——和警察舌辨,絕食九天,最重要的是,完成了長篇小說《怎麼辦?》。

當《怎麼辦?》在《現代人》雜誌上發表,作者本人仍身陷囹圄。1864年,車爾尼雪夫斯基接受宣判——在西伯利亞苦役十四年。後來,亞歷山大一世將苦役的期限縮短到七年,但車爾尼雪夫斯基在監獄裡總共待了二十多年。

《怎麼辦?》究竟是怎樣一部小說?為什麼在一百多年間幾代俄國人都爭相閱讀?

「生活的教科書」《怎麼辦?》

女主人公韋拉和男主人公洛普霍夫、基爾薩諾夫都出自寒門小戶。韋拉的父母冥思苦想要把女兒嫁給有權有錢的人家,韋拉為此痛苦而無奈。家庭教師洛普霍夫為了幫助韋拉,和她組成了一個前衛的家庭。婚後他們彼此尊重,但分房而居。韋拉開始獨立謀生,變身創業女青年。

韋拉(1971年電影《怎麼辦?》)

洛普霍夫(1971年電影《怎麼辦?》)

洛普霍夫的朋友基爾薩諾夫經常來做客,漸漸地和韋拉互生愛慕。洛普霍夫發現自己對韋拉的感情不是真正的愛情,而朋友基爾薩諾夫和韋拉之間才是真愛。於是他偽裝跳河自殺,人間蒸發。拿到前夫亡故證件的韋拉,取得了合法再嫁的資格,同基爾薩諾夫正式結了婚。

基爾薩諾夫(1971年電影《怎麼辦?》)

書中的關鍵人物拉赫梅託夫是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正面人物的最高典型,頭一個職業革命家的形象,洛普霍夫等平常的「新人」同他相比,猶如一座平常的房子之於雄偉的宮殿。他出身豪門,但他從少年時期起就通過勞動、漫遊、嚴格的斯巴達式乃至苦行僧式的生活和繁忙危險的地下活動,不斷地磨礪和調節自己,重新塑造自己,把一切奉獻給養育他的人民。人民的需要成了他的思想和行動的唯一指針,同時,他又要設法提高人民的自覺性;這正是十九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俄國進步知識分子的共同特點。

拉赫梅託夫(1971年電影《怎麼辦?》)

拉赫梅託夫最終成了解鈴人,讓韋拉和基爾薩諾夫知道洛普霍夫還活在人世。此時的洛普霍夫化名比蒙特,還娶了韋拉的女友卡捷麗娜。此後兩個家庭和睦相處。

五個「新人」的形象,搭起了車爾尼雪夫斯基心中的「理想國」。

「俄國的普羅米修斯」

1864年,車爾尼雪夫斯基以「國家罪人」的罪名被押解到烏索利耶,在西伯利亞的一個鹽場服苦役。可是,當地官員懼怕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巨大影響力,請求把他調走。1866年,他被轉到尼布楚的亞歷山大工廠,次年被投入阿卡圖依監獄。1871年,服完苦役的車爾尼雪夫斯基到維柳伊斯克繼續坐牢。1874年,他理應被釋放,但他拒絕上呈請求書。在苦難沉重的日子裡,車爾尼雪夫斯基從來沒有停下手中的筆。在這期間,他繼續寫政論文,寫回憶錄,最主要的成就是在1884—1888年從德語翻譯了韋貝爾的十二卷《通史》。1889年,車爾尼雪夫斯基返回家鄉薩拉託夫。三個月後他因病去世。

車爾尼雪夫斯基為了心中的烏託邦,雖九死而無悔。最早在俄國和歐洲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家普列漢諾夫,稱他為「俄國的普羅米修斯」。

「未來風暴中的年輕舵手」

車爾尼雪夫斯基把俄國革命民主主義思想發展到空前的高度。他以豐富的著述和高貴的品質在俄國人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成為俄國進步青年的偶像,有力地助推了俄國革命運動。

車爾尼雪夫斯基是繼貴族革命家之後登上歷史舞臺的第二代俄國革命戰士,是平民知識分子革命家中最傑出的代表。列寧把他譽為「未來風暴中的年輕舵手」。

原標題:《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車爾尼雪夫斯基——「俄國的普羅米修斯」》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俄國散文之父果戈裡,十句智慧名言:理智是最高的才能,太深刻了
    果戈裡是19世紀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他的文學創作奠定了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基礎,也是俄國文學中自然派的創始者。後期的很多作家,包括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果戈裡創作的影響,開創了俄國文學的璀璨時代。
  • 1861年2月19日法令——俄國廢除農奴制
    引言俄國廢除農奴制的階段 關於準許農民脫離農奴依附地位的「1861年2月19日法令」,只適用於大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立陶宛各省的地主的農民,法合規定分期即在相當長的時限內解放農奴。▲俄國的農奴們地主對農民的行政和司法權1861年年底取消。那時候成立了鄉,鄉包括若干個毗連的擁有男性居民300-2,000人的村莊。
  • 普羅米修斯的秘密
    因此,課堂上教師應引導學生畫出《普羅米修斯》文中的人物,根據「普羅米修斯、太陽神阿波羅、火神、眾神領袖宙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進行內容概括。這樣,根據人物很容易就呈現出這篇神話的主要內容:普羅米修斯為了給人類帶來光明,從阿波羅那裡取來火種,宙斯知道後派火神給普羅米修斯以最嚴厲的懲罰,但普羅米修斯永不屈服,最終大力神赫拉克勒斯救了普羅米修斯。
  • 《命運2》普羅米修斯透鏡屬性怎麼樣 普羅米修斯透鏡屬性一覽
    導 讀 普羅米修斯透鏡是《命運2》中的一把追蹤步槍,屬於異域級的武器,和冷酷無情一個類型,下邊就給大家帶來命運
  • 《崩壞3》普羅米修斯套裝怎麼樣 普羅米修斯套裝強度測評
    導 讀 在崩壞3手遊中普羅米修斯套裝究竟怎麼樣呢?
  • 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
    2012 年,一艘名叫「普羅米修斯」的宇宙飛船在大銀幕起航,去探尋人類的起源。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前路並非光明和希望。就讓我們走進本周佳片《普羅米修斯》中尋找答案。影片《普羅米修斯》的主題除了這終極三問以外還涉及到了人類和創造他們的神之間的關係,以及違抗他們所帶來的後果。
  • 電影推薦|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2012年6月8日北美上映。外國媒體的評論如潮,爛番茄網站73%的新鮮度。媒體評價則有褒有貶,有評價稱是一部「有著精妙設計和出色表演的令人激動的影片」,有的則認為「主題空洞劇本孱弱,只是一部合格之作」。
  • 《普羅米修斯》古希臘神話故事
    現在,普羅米修斯教會他們調製藥劑來防治各種疾病。另外,他教會他們佔卜,圓夢,解釋鳥的飛翔和祭祀顯示的各種徵兆。他引導他們勘探地下的礦產,讓他們發現礦石,開採鐵和金銀。他教會他們農耕技藝,使他們生活得更舒適。  不久前,宙斯放逐了他的父親克洛諾斯,推翻了古老的神衹族,普羅米修斯也出身於這個神衹族。現在,宙斯和他的兒子們是天上新的主宰,他們開始注意到剛剛形成的人類了。
  • 希臘神話01-普羅米修斯
    現在,普羅米修斯教會他們調製藥劑來防治各種疾病。另外,他教會他們佔卜,圓夢,解釋鳥的飛翔和祭祀顯示的各種徵兆。他引導他們勘探地下的礦產,讓他們發現礦石,開採鐵和金銀。他教會他們農耕技藝,使他們生活得更舒適。  不久前,宙斯放逐了他的父親克洛諾斯,推翻了古老的神衹族,普羅米修斯也出身於這個神衹族。現在,宙斯和他的兒子們是天上新的主宰,他們開始注意到剛剛形成的人類了。
  • 看戲 大涼山上的《普羅米修斯》
    由李唫導演的古希臘悲劇《普羅米修斯》日前在大涼山戲劇節谷劇場上演。谷劇場位於聽濤小鎮半山坡,是一個由山谷改造而成的圓形露天劇場,它背靠群山綠樹,與自然融為一體。《普羅米修斯》,天神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神的火種送給人類,使人類得以繁衍生息。宙斯大怒,懲罰他永世被縛在高加索山受折磨,而普羅米修斯並不屈服,在被縛過程中,與各路神明對話,就「人類值得你這樣做嗎」的命題展開了爭論……《普羅米修斯》,天神普羅米修斯盜取天神的火種送給人類,使人類得以繁衍生息。
  • 普羅米修斯計劃的真正目的
    普羅米修斯計劃,異形電影宇宙的開端(依照異形系列電影故事主線劇情)或者稱為異形的起源。以普羅米修斯及異形世界觀來考量,可以推測為,在LV223上的工程師武器洩露前,工程師和人類及地球文明還保持著聯繫,他們如同神一樣,被人類崇拜,而那副星圖,就是工程師留給人類的,因為依照那時候人類的科技水平,遠遠無法觀測到如此遙遠的行星。
  • 異形前傳《普羅米修斯》的盜火傳說
    作為《異形》系列電影計劃中的兩部前傳之一,《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自籌拍起就一直備受關注,也頗具神秘感。這部影片由雷德利 斯科特(Ridley Scott)執導,這是他繼《銀翼殺手》之後的25年來首次執導科幻片。
  • 《普羅米修斯2》異形前傳系列
    《普羅米修斯》系列作為《異形》的前傳系列。不僅僅繼承了《異形》的優良傳統,還在這基礎上構架出了獨立的故事,這一點無疑是非常成功的。在《普羅米修斯1》的時候只在電影的最後環節出現了一次完整形態的異形,但是電影的口碑和票房的成績依舊不俗。說明《普羅米修斯》已經可以做到獨立於《異形》系列,重行規劃《異形》電影宇宙,給觀眾帶來全新的,符合當下觀眾口味的電影來。
  • 守護神的悲歌——智慧之神普羅米修斯
    在這一場戰爭之中,宙斯的身邊有一個巨大的功臣,他就是普羅米修斯。其實普羅米修斯的身份是一位提坦,提坦是上一代神王克洛諾斯忠實的追隨者,但是普羅米修斯卻不同,他與第三代的神王宙斯卻是很好的朋友,所以當宙斯舉起反叛的大旗時,他背叛了上一任的神王,成為新一代的從龍之臣。可是背叛者往往沒有好下場。
  • 這是異形,不是普羅米修斯
    首先是片頭的出名字的方式,就是第一部異形的模式,分筆畫的出現非常藝術,當然了《普羅米修斯》也是這樣的開頭,也是雷導一貫的鬼魅恐怖作風(小編看Scott Free的片頭動畫就緊張死了)。《契約》中將飛船的AI人工智慧稱為「Mother」,這個說法在《普羅米修斯》是沒有的,但卻是第一集《異形》的叫法。
  • 想看《普羅米修斯》的注意了(組圖)
    天堂電影院・《普羅米修斯》連綿起伏的冰山、寬廣遼闊的大地、飛流直下的瀑布……不同於《異形》片頭太空艙的景象,它的前傳《普羅米修斯》以一個對洪荒時期地球大陸的俯瞰鏡頭開唱。昨日,電影《普羅米修斯》內地公映,在新遠國際影城1號影廳,快報天堂電影院的讀者第一時間觀看了這部好萊塢3D科幻驚悚大片。觀影現場,觀眾完全沉醉於視覺和音效的衝擊中,有的甚至看到吃不下爆米花,在後排的情侶席,不少情侶抱團觀影,看到恐怖的地方,還有女生一頭躲進男友懷中,證明看驚悚片是可以增進男女感情的。
  • 《普羅米修斯》一部精彩的影片
    萊德利·斯科特此番用《普羅米修斯》轉世,帶我們輾轉生死之間。然而比起之前系列的科幻驚悚,斯科特此次野心更大,將至今從科技、哲學、宗教等各方面,都未能解答透徹的「人類起源」命題拋出,試圖在光影世界裡構造一個完美理論,用異形的哲學解答現世的疑惑。對於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我們不得不報以敬意。普羅米修斯的歸宿在商業大片中滲入哲思,1968年庫布裡克就已經做到了。
  • 《普羅米修斯》:科幻驚悚膽小女性慎入
    《普羅米修斯》  新浪娛樂訊 近日,新浪娛樂草根影評平臺——圍脖觀影團組織網友一同觀看了「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的最新科幻驚悚片《普羅米修斯》。  劇情科幻驚悚 膽小者慎入  《普羅米修斯》是「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的最新力作,該片3D版本於9月2日零點登陸內地院線,僅僅一天的時間就成功躋身票房榜前三甲,緊隨正在熱映的《蝙蝠俠》和《蜘蛛俠》。  不少觀看完該片的網友都表示,這部影片劇情大膽驚悚,創意天馬星空,喜歡驚悚片的觀眾肯定大呼過癮。
  • 普羅米修斯沉睡多年突然復活,力量異常強悍!《普羅米修斯 異形前傳》
    普羅米修斯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類型:動作主演:勞米·拉佩斯,麥可·法斯賓德,蓋·皮爾斯,查理茲·塞隆片長:123分鐘     地球,2089年。當人類在這些超古代文明中發現了他們星球的坐標後,為了與自己的創造者進行第一次接觸,人類造出了「普羅米修斯」號飛船,飛向這個星球,我們稱之為「天堂」(Paradise)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