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地處江蘇中部,長江下遊北岸,江淮平原南端,被南宋代著名詞人姜夔譽為「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自古物產豐富,經濟發達,文化深厚!
由於屬於江南水鄉地貌,所以,揚州自古,就風光旖旎綺麗,到處「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雲樹繞堤沙,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景色宜人。
更重要的是,揚州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處,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南來北往的商賈旅客雲集於此,「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直至千帆競舸,車水馬龍,歷朝歷代都是人煙阜盛的經濟、文化中心。所以,「東南形勝,自古繁華」,評為「淮左名都」,名副其實。
正因為揚州是風光秀麗、人文薈萃的歷史文化名城,所以,歷朝歷代遷客騷人、文人墨客,只要到過、路過揚州,一定會留下寶墨、詩詞佳作。
這其中就有唐代詩人徐凝。徐凝,唐代浙江睦州人,也就是現在的杭州桐廬人。徐凝的家在揚州的正南方向約380公裡處,他到揚州是自然且必然的事。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在杭州開元寺觀牡丹,正看到了正在杭州的徐凝,題寫的一首牡丹詩,於是對他大為讚賞,結為好友。徐凝的詩名,也一下子傳揚開來。
就是這個鬱郁不大得志的徐凝,寫了一首著名的《憶揚州》詩。就是這首詩,一下子讓揚州「無賴」的名聲遠播,直至名垂千古,到了現在。
他的詩是這樣寫的:「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這首詩詩題雖然為《憶揚州》,而詩的主題卻是「憶蕭娘」!所以,他的這首詩,即不是「頌地詩」,也不是「詠月詩」,而是「懷人傷情詩」。
而詩人首先以綿綿的情懷,著力描寫追憶往昔與「蕭娘」,就是美女的離愁別緒。徐凝在表達對「蕭娘」的千般依戀、萬般驚豔的時候,用了極其特別的烘託、誇張的手法!他的詩,沒有說他的所有心思,都留在了那個「臉嫩、眉蹙」,曾經因分手哭的「花容失色、梨花帶雨」的美女那裡,而說「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將自己的相思對象變成了「無賴」的「明月夜」!
這下可好!從此,揚州「無賴」的名聲,就遠播流傳開來!
因為很多人,對他的詩到底要表達什麼,不明就裡,所以,人們對詩句中的「無賴」一直感到好奇、新奇!
其實,揚州自古就有「月亮城」的美譽。和徐凝同代的杜牧,就在《寄揚州韓綽判官》中曾經這樣寫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揚州有二十四橋,按照我們的理解,那揚州的月夜,就至少會有四十八月亮啊!
揚州河網密布,水網如織,所以,涵橋也星羅棋布!在阡陌縱橫的水網中,水光粼粼,夜晚也是月光粼粼,自然就會「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奇觀了。杜牧的詩,會給人們多麼美妙的遐想!揚州的美,也就會讓人心旌搖蕩。揚州水美,天上月美,於是,水中的月美,詩中的月也美!揚州也成為名副其實的「月亮城」!
據說,李白的《靜夜思》,就是夜觀揚州月亮後,觸景生情寫下的。而揚州詩人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通篇才36句,月字出現竟達十四處之多!據說,詩開篇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就是寫的揚州如水、如訴、如夢的月光。
那麼,信息量就來了!徐凝的「天下明月夜三分,二分無賴是揚州」中「無賴」到底應該怎樣理解?
其實,我們從詩句的語氣、口吻,很容易理解到,「無賴」明顯是「嬌嗔」的感慨!
詩人深夜孤獨難耐,相思難抑,月圓人不圓,自然就會相思無限。這時,抬頭望月,欲移情釋懷,月光也皎潔如垠、光明澄澈,很賞心悅目!卻不想,「多情卻被無情惱」!月光似乎不解風情,所以詩人說「明月無賴」。
其實,「無賴」二字,有褒和貶兩重意義。這時,因明月惱人,自然有抱怨的意思;而月光皎潔,卻讓人憐,自然讓人喜愛。這裡,既反映了詩人矛盾的心情,也反映了詩人借物出氣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說明月「無賴」,這種擬人手法,表現新奇、大膽,不僅不招人厭,還有打情罵俏的奇趣!所以,徐凝的詩句,就這樣,千古流傳了!
這裡,問題馬上又接著出現了!
徐凝「無賴」的「新趣」「奇趣」,我們可以心悅誠服地接納,但是「三分」「二分」的蘊意,到底是什麼?揚州「明月夜」的「無賴」,到底是什麼「無賴」?
我想,以「無賴」而自豪的揚州人,你們懂得「無賴」的真正含義嗎?如果說不清道不明這個「無賴」,那麼,你們就真有「無賴」的嫌疑!
其實,徐凝的這句詩,除了「無賴」一詞用的險、新、奇外,詩句的結構也非常奇妙!這奇妙的結構,也很有一點「無賴」的味。
如果我們用語法分析法來解剖一下徐凝的詩句,我就很容易發現,他的這句詩,隱藏了很深的秘密。
第一種分析,以原句為基礎,只對詩句內部結構正常解剖。「天下明月夜三分,二分無賴是揚州」,「明月夜」為一個概念,夜晚的數量,也指天數或次數!「三分」,共三份,體量,總量!整句的意思就是,三分之二有皎潔月亮的晚上,都是揚州的。
第二種,需要調整句子的內部結構,將詩句變為「天下夜月明三分,二分無賴是揚州」。「夜月明」,就指月亮的皎潔度、亮度;「三分」,指亮度的等級!整句的意思就是,月亮的皎潔度分三等,揚州的亮度為三分之二,其它地方的只有三分之一。
第三種,仍是調整句子的內部結構,將詩句變為「天下夜月三分明,二分無賴是揚州」。「夜月明」,指明亮的重量、質量、總量;「三分」,指明亮度的總數!整句的意思就是,月亮的三分之二的光亮都撒播在揚州,其它地方只得到了三分之一。
這樣分析,就很容易發現,徐凝的這兩句詩,寓意實在絕妙,蘊意非常雋永,實在耐人尋味,不愧是千古名篇!
那麼,這首詩,有了兩處美妙絕倫的地方,它能夠流芳百世,就讓我們心悅誠服了。
揚州的朋友,你讀懂了你們引以為驕、引以為傲的「無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