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

2020-12-27 瀟湘晨報

31日,中超、中甲、中乙各俱樂部就要向足協上報更改後的中性名稱,目前,只有三成俱樂部送報了材料。在足協推動的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進程中,很多俱樂部都面臨著選擇性困難。

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了審查。足協披露稱,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但也存在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的問題,專家組認真審核後,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

按照足協規定,各俱樂部應不晚於12月31日將經工商部門初步核准的擬用名稱上報足協,同時提交俱樂部所有股東營業執照複印件、俱樂部股東隸屬及下屬企業名稱等材料。足協將不晚於明年1月15日向俱樂部書面反饋審核意見。不符合要求的,應不晚於明年1月31日前提交新擬用名稱。新賽季前未按要求完成更名的,將不予註冊。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隋海濤

【來源:半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足協:約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方案,個別俱樂部理解存在歧義
    中國足協發布公告通報了目前中性化命名的進程,目前約三成俱樂部已提交中性名方案。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將及時提出修改意見。12月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
  • 足協官方: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稱申請,將組織專家審核
    虎撲12月25日訊 中國足協官方宣布,已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中性名稱申請,將組織各領域專家進行審核。足協公告稱:12月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從報送材料看,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
  • 粵媒:聯賽中性名稱冠名僅三成俱樂部向足協上報
    北京時間12月26日,據《廣州日報》報導,目前中超、中甲、中乙的中性化名稱冠名並不順利,只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了中性名稱申請。 《廣州日報》表示:近期足協召開的聯賽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提出了三級聯賽俱樂部中性冠名的要求,並要求各俱樂部必須在本月31日前提交新的俱樂部名稱。
  • 僅三成俱樂部向足協遞交中性名,投資人沒有了冠名,投的是情懷?
    前段時間,足協陳戌源放話務必把各個俱樂部冠名的現有球隊名稱改成中性名,不然將會受到一定的處罰。這也讓不少俱樂部犯難,且不說改成中性名後,自己投資的球隊連自己的冠名權都給剝削了;更把已經習慣了的隊名進行更換,讓不少球迷也是一臉懵。這確實有點「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韻味。
  • 粵媒:僅三成俱樂部向足協上報,中性化冠名遭眾多俱樂部抵制
    直播吧12月26日訊 據《廣州日報》報導,目前中超、中甲、中乙的中性化名稱冠名並不順利,只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了中性名稱申請。 近期足協召開的聯賽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提出了三級聯賽俱樂部中性冠名的要求,並要求各俱樂部必須在本月31日前提交新的俱樂部名稱。為了貫徹足協的政策,當前很多俱樂部已經開展了中性名的徵集工作。 關於當前三級聯賽各俱樂部中性化名稱的進展,粵媒透露,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
  • 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
    中新網12月26日電 12月25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稱,目前已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俱樂部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其中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資料圖:廣州恆大在比賽中。
  • 上港已定備選中性名會如期提交 正做最後推進工作
    上港俱樂部明年到底叫什麼名字?根據中國足協新政的規定,各職業俱樂部中性名的上報截止時間為今年的12月31日。俱樂部名稱為「上海上港集團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的上海上港肯定要改。如今離截止日只剩下九天,俱樂部方面還沒有向外界透露過任何關於中性名更改的最新信息。
  • 記者:深圳市足球俱樂部為中性名,無需再改名
    虎撲12月04日訊 近日,有關各俱樂部的中性名一事成為了爭論的焦點。《深圳晚報》記者黎曉斌透露,深足的俱樂部名本來就是中性名,無需改名。黎曉斌寫道:最近大家討論中超隊名很熱烈,好多球迷朋友問我,於是下午專門找俱樂部核實了一下,情況與多年前了解的一樣:1994年1月26日,深圳足球俱樂部成立,當時通過工商註冊的名稱是「深圳市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實行會員制。
  • 中超五隊敲定中性名!三隊使用新名字,老牌勁旅在其中
    按照足協規定,中超16家俱樂部需要在新賽季使用中性化名稱,按照時間規定,改名的俱樂部需要在今年底向足協提交新名字,足協將在1月中旬前予以答覆,不達標的俱樂部還可再調整,不過也要在1月31日前完成二次提交。對於本次改名,足協的決心與態度堅決,而且明確表示,如果名字不合格,無法通過參賽資格審核,無緣新賽季。
  • 足球俱樂部「中性名」規則不明,足協糊塗帳幾時休
    與限薪政策前後腳出臺的,還有俱樂部「中性名」政策。根據要求,國內足球俱樂部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 據說,北京國安隊第一個不同意更名了。
  • ——再說俱樂部「中性名」
    2021賽季 中超更中性名 就以這次俱樂部「中性名」的問題為例,中國足協這次看起來像是「玩真的」,就是要搞「一刀切」,所有俱樂部必須要符合相關規定與要求。從中國足協要實施中性化的「風」傳出,到中國足協最終正式下發通知,期間各種反對的聲音不小,部分則還是「怨氣不小」。幾家俱樂部的球迷還以聯名信的形式,要求中國足協「考慮歷史」、「照顧情緒」,保留已有些年頭的俱樂部名稱。
  • 青訓沒有質量,俱樂部連年虧損,何來底氣強迫球隊改中性名?
    同時中性名已經刻不容緩,不管你是中超的老牌球隊,有沒有換過贊助商,有沒有取得任何的成績都要改名!中超的豪門廣州恆大曾經在亞冠聯賽3年內2次奪得亞洲冠軍,填補了亞洲聯最高榮譽俱樂部賽事沒有中國球隊的這一空白!但是呢?難道因為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譽就可以保留原名嗎?答案是:不可以!因此廣州恆大也改名「廣州隊」!
  • 中超各隊中性名變更最新進展,長春亞泰成第4支不用改名的球隊
    目前廣州富力已經變更為廣州城,武漢卓爾和廣州恆大也已經向足協提交備用中性名,只待足協認可便完成更名。除此之外,其他俱樂部也都在積極響應足協的中性名政策。有的在努力收集篩選備用名,有的在積極協調各方資源爭取留下原名。今天,我就整理一下各俱樂部中性名變更的進展,供大家參考。
  • 浙江綠城中性名候選難題:浙江1998,綠巨人,浙江職業俱樂部等
    根據浙江能源綠城俱樂部總經理焦鳳波的採訪得知,綠城俱樂部的中性名有了6個備選方案,包括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浙江1998、浙江潮鳴、綠巨人等,另外兩個候選名字他沒有透露。那麼我們從中可以推知俱樂部傾向於前四個名字,只不過現在還沒有確定到底採用哪個。
  • 陳戌源表態中性名新規不會照顧老牌俱樂部,建業無奈啟動改名程序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季禹12月14日消息,今日足協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規定俱樂部名稱格式為「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報名參加聯賽的簡稱或球隊名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
  • 大部分球隊仍在按兵不動 俱樂部改名為何這麼難
    下個賽季,國內三級聯賽俱樂部的名稱必須「去企業化」,這是中國足協的強制性要求。通知下發已將近兩個星期,更名進展如何?根據足協昨天官方通報的相關情況,目前僅有30%的俱樂部提交申請,雖大部分都符合要求,但仍有相當一部分俱樂部「按兵不動」。
  • 中國足協: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
    @中國足協 微博消息,12月25日,中國足協組織法律、工商 、足球文化等領域專家對各俱樂部初步提交的中性化名稱申請進行審查。目前,已提交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從報送材料看,大部分申請的俱樂部名稱符合文件要求,體現出地域文化和特色。
  • 江蘇蘇寧新名曝光:簡潔卻極具代表性,中超中性名幾乎全部產生
    在足協作出俱樂部更換中性名的新規後,除了三家俱樂部無需更名外,幾乎其他所有球隊都需要進行更名操作。一時之間,關於一刀切還是講人情的討論此起彼伏,首先一刀切是為了保障公平,不給球隊開這個口,以免以後有球隊效仿,畢竟妥協了一家俱樂部,另一家就不會善罷甘休。
  • 俱樂部中性名成焦點 「泰達」二字真的留不住了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限薪令和各俱樂部中性名的改革,成為了外界熱議的焦點。 加強版限薪令 在這次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限薪新政,其中規定中超一線隊國內球員年薪不超過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平均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元人民幣,外援年薪不超過稅前300萬歐元。中超俱樂部年度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青訓費用和女足費用。
  • 一刀切的中性名有何意義?只是中國足球又一次瞎折騰
    球員限薪和俱樂部改中性名,又成了這個冬天最新的改革舉措。根據這個要求,俱樂部的名稱應當為「地域名+俱樂部名」;不得使用與俱樂部股東企業、實際控制人或關聯方相似、相近的發音或漢字;不得含有商品或服務類別名稱、組織形式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