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定年度評分最低之一,新《鹿鼎記》是怎麼淪落到這個地步的?

2020-11-18 騰訊網

這樣下去,觀眾對金庸這個老牌IP的期待,恐怕也會越來越少的。

讀娛 | yiqiduyu

文 | 零壹

張一山版的新《鹿鼎記》上線之前,讀娛君還抱著挺高的期待——畢竟從劉星到餘罪,張一山從既往角色中表現出了不錯的喜劇天賦,形象也與以前的韋小寶有契合之處,導演前兩部做《清戀》和《春風十裡不如你》也有不錯的賣相,編劇申捷更是有《白鹿原》《雞毛飛上天》《虎媽貓爸》等佳作在前。

誰知一經播出,《鹿鼎記》的口碑崩潰速度大大超乎了讀娛君的預料。豆瓣2.6分、知乎2.6分,基本板上釘釘要去競爭年度評分最低的寶座了。口碑崩到這種程度,再用「水軍」「黑子」來解釋是說不過去的,這版《鹿鼎記》顯然有很嚴重的問題,才引出了不少觀眾的憤怒情緒。

在讀娛君看來,大眾抨擊集中的張一山的表演、劇情的低幼趕場子都只能算是這部劇遭受惡評的表層因素。金庸劇作為被不斷翻拍的獨一類型,觀眾有高預期,新作面臨的困難可能更大。而新《鹿鼎記》空有「看上去很美」的主創陣容,實際卻是似是而非的走錯了許多路——原著的精髓不見了,導演和編劇試圖以誇張風格來集中於喜劇要素卻效果尷尬,最終導致了《鹿鼎記》失去了大部分觀眾緣。

1

尷尬表演只是表層

拋棄原著精神的「強行搞笑」是根源

對韋小寶的演繹中,陳小春版本的韋小寶是最受大眾喜愛的,周星馳版本則是劍走偏鋒,脫離了原著的範圍。除了張衛健版改動幅度較大,後來的大多數韋小寶扮演者如黃曉明、韓棟基本都在前兩位的表演圈子裡模仿和折騰。

事後諸葛亮來說,如果張一山版韋小寶要是能達到類似黃曉明、韓棟的狀態,也比現在的情況好。但不知是人物理解還是導演安排,張一山版本的韋小寶基本只看到鬧騰、膽小、無賴的一面,表現方式更是大有問題——青筋暴起用力過猛、像「真太監」一樣的臺詞配音、讓人分不清在看猴王出世還是《鹿鼎記》的動作……除了誇張,還是誇張。給人一種想無釐頭搞笑效果卻極為尷尬的感覺。

劇情開始,是韋小寶的說書開啟全片,然後在大街上看到茅十八的通緝畫像,回到麗春院就捲入茅十八與官府的爭鬥。韋小寶撒石灰救下茅十八,被後者帶到京城,飯館遇到海大富,然後被綁進了宮。值得注意,發展到這裡,該劇僅僅過去了12分鐘。

《鹿鼎記》這裡凸顯的一大問題就是劇情趕場。這和劇情緊湊是兩個概念,缺少起轉承合就到了宮裡,主角韋小寶的生平、性格很難在短短幾分鐘得到什麼詮釋,觀眾只能看到張一山努力搞笑,配上那一言難盡的配音實在效果堪憂。而包括茅十八、韋春花、海大富三個對韋小寶極為重要的配角,也沒有在開頭建立起有足夠信息量的人物圖像,就被一筆帶過了。

讀娛君認為,從配樂、動作設計、人物臺詞來看,新《鹿鼎記》是鐵了心想拍成一部專注於「搞笑」的連續劇。它似乎試圖拋棄原著中一切略帶深沉的情節和人物,然後用不算出彩的笑料來填滿劇情,要說只是張一山、田雨表演問題,應該是不全面客觀的。

這種安排,讀娛君認為是新《鹿鼎記》口碑崩潰的根本原因。

這就引申出第二個問題,這版《鹿鼎記》對人物的理解和改編純屬重點模糊、亂七八糟。原作的開頭幾章,韋小寶是一個幼稚又早熟、喜歡搞怪的少年、但他也從說書人那裡受到了不少傳奇俠客故事的薰陶,骨子裡對俠客是嚮往的。他是一張有些塗抹的白紙,這部分塗抹來自母親韋春花和麗春院這個環境的影響,但整本《鹿鼎記》中,對韋小寶後來的性格、人格形成極大影響的其實有三個帶路人:茅十八、海大富和陳近南。

茅十八是韋小寶遇到的第一個江湖好漢,也是貫穿整部小說裡韋小寶踏上人生大道的「引路人」。他武功不算高,行為魯莽,見識也有限,但為人卻是極端的豪氣、重情、講究江湖道義。小寶用撒石灰的方式救下他,他反過來責怪韋小寶手段下三濫。茅十八所代表的是金庸小說中傳統的江湖正派人物,他的為人雖然與韋小寶格格不入,但其實在潛意識裡給韋小寶帶來了深遠影響——什麼是可敬的、什麼的可恥的,韋小寶有了最初的意識,也是因此,韋小寶對茅十八的感情非常深,最後為救出他費勁了心思。

而新《鹿鼎記》中,編劇刪去了茅十八對石灰粉的排斥,也沒有了他與韋小寶之間關於俠義、江湖規矩的那些矛盾碰撞。茅十八成了一個打扮得像魯智深的江湖大和尚,他那種有些極端的俠義蕩然無存,也失去了上文所述配角人物推動主角性格形成的深一層作用。

海大富是韋小寶第一個「老師」。除了他教給韋小寶一些入門功夫之外,更重要的是用他的隱忍、陰毒、心機謀劃讓韋小寶吃了大虧。韋小寶自詡聰明機靈,整本書中,用玩弄心計讓韋小寶一敗塗地的人非常少,從政治心理到宮廷人性,海大富的許多話其實讓韋小寶一生受用,真正從孩童成長成了大人。

而在新《鹿鼎記》中,海大富也淪為了工具人,還是那種發病癲癇似的為了搞笑而存在的工具人。第四集中海大富與太后對峙,這本是原著中最精彩、最驚心動魄的情節之一,而劇中仍舊是插科打諢,喜感的配樂,海大富臺詞說「你這是什麼化骨綿掌,你就是指甲藏毒,小孩子打架。」 作為自我評價倒是一語中的,這部劇就是這種小孩子過家家,自以為搞笑的感覺。

2

無釐頭誇張搞笑

看似容易做起來難

但同樣是非常誇張的搞笑風格,同樣是淡化茅十八、海大富等原作中循序漸進影響韋小寶的人物個性,為什麼一個是小孩過家家,周星馳版的《鹿鼎記》電影卻一直被視為經典?這部電影甚至改掉了原著的主要情節,幾乎可以視為同人作品,但這並沒有影響這部電影得到的評價。

除了童年情懷加持外,周星馳和吳孟達等角色的演繹自然居功至偉。喜劇表演是看起來簡單,實現起來非常難的方式,港式無釐頭更是如此——我們能看到無數模仿周星馳喜劇風格的表演收穫相反的評價。因為喜劇角色,周星馳的演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被低估了的,甚至連他自己擔任導演的《美人魚》《西遊降魔篇》裡,「笑果」都已經與自己主演差距甚大,何況模仿者們。

而另一大原因在於定位上的差異,導致風格與人物表演格格不入。無釐頭喜劇風格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建立在一種電影美學意義上的「語境」之上——大衛·波德維爾在《香港電影的秘密》中形容香港電影是「盡皆過火,儘是癲狂」,但在演員、劇本、導演和場景的共同作用下,這種「過火」形成了整體的審美風格。放到喜劇上,周星馳在《長江七號》前的所有喜劇電影、王家衛《東成西就》均是如此。

但那些現在看起來誇張到瘋魔的喜劇表演方式,脫離了彼時的香港電影語境之後其實很少成功過。這一點從劉鎮偉、王晶喜劇在新時代不被大眾接受就能看出一二,而這種風格,其實也已經被新時代的香港電影所拋棄了。

而新《鹿鼎記》呢,又用一種只觸及皮毛的方式試圖去拍一部無釐頭喜劇片。無論演員再賣力,也是哪哪都不對勁,其結果就是今天的2.6分了。

結語

金庸劇是電視劇的改編重鎮,幾乎每隔幾年,每一部知名金庸小說都要被拿出來重拍一遍,從TVB到張紀中,到現在來頭各不相同的改編,花樣繁多。

但讀娛君也發現,近年來的金庸劇改編想獲得好評正在變得越來越難。除了2017年楊旭文、李一桐版《射鵰英雄傳》有豆瓣8分的不錯口碑外,2014年《神鵰俠侶》4.8分,2019年《倚天屠龍記》5.8分,2018年《新笑傲江湖》2.5分,2017年《俠客行》4分,幾乎都是惡評如潮。

近年新拍金庸劇的問題幾乎是全方位的。從演員、服化道、動作指導等硬實力,到劇情改編的創新上,近年的金庸劇是處處露怯,不說當年TVB劇的實力派表現,比起張紀中版差距也是巨大。以2.5分的《新笑傲江湖》為例,演員造型上令狐衝變成了奶油小生,莫大先生變成了呆毛禿頭大叔,哪有一點笑傲江湖的人物氣質?劇情上要麼是魔改到爪哇國去了,要麼是亦步亦趨照搬美其名曰尊重原著,也很少出現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

新版《鹿鼎記》也是如此。把這些年金庸劇的問題一個不少繼承了下來,又不曾隨著時代變化有太多貼合原著精神的新元素加入——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觀眾要放著拍得那麼好的老劇不去重溫,而是要來看這部新作呢?難道就因為拍得時間近,畫面清晰度高嗎?

這樣下去,觀眾對金庸這個老牌IP的期待,恐怕也會越來越少的。

THE END

相關焦點

  • 預定年度評分最低之一,新《鹿鼎記》是怎麼淪落到這個地步的?
    豆瓣2.6分、知乎2.6分,基本板上釘釘要去競爭年度評分最低的寶座了。口碑崩到這種程度,再用「水軍」「黑子」來解釋是說不過去的,這版《鹿鼎記》顯然有很嚴重的問題,才引出了不少觀眾的憤怒情緒。而新《鹿鼎記》空有「看上去很美」的主創陣容,實際卻是似是而非的走錯了許多路——原著的精髓不見了,導演和編劇試圖以誇張風格來集中於喜劇要素卻效果尷尬,最終導致了《鹿鼎記》失去了大部分觀眾緣。
  • 張一山版《鹿鼎記》,鎖定年度最爛電視劇沒有之一,唯一的背鍋俠
    #張一山版的《鹿鼎記》宣傳多年以後終於上線了,近幾年,只要是翻拍金庸老先生的作品,無一例外地都失敗了。儘管都失敗,擋不住別人繼續翻拍,畢竟金庸的武俠劇是有一個受大眾群體歡迎的題材,從七八十年代到現在,歷經幾十年滄桑變化,金庸老爺子的作品依舊很受歡迎。《新鹿鼎記》營銷方案很成功,但是當我們看到成品以後並未達到心裡的預期,原因有兩點。
  • 張一山版《鹿鼎記》慘遭滑鐵盧,豆瓣歷史最低評分2.5分!
    張一山版《鹿鼎記》慘遭滑鐵盧,豆瓣歷史最低評分2.5分! 最近,張一山出演的新版《鹿鼎記》可謂是差評如潮,從開播之後口碑呈直線趨勢下滑。 作為金庸老先生大IP作品《鹿鼎記》為何會發生如此滑鐵盧的情況呢,各大網友媒體也是眾說紛紛...
  • 新《鹿鼎記》開播,此片史上評分最低?張一山表演用力過猛?
    新《鹿鼎記》出分了!2.7分,史上最低。現在大家來看看六大版本評分對比。黃曉明本5.6分韓棟版6.4分張衛健版7.2分周星馳版8.1分陳小春版8.8分張一山版2.7分這個評分符合你的想法嗎?黃曉明看到這個估計要淚流滿面,我終於不是最差的韋小寶了。」「雖然韋小寶是假太監,但張一山卻是真的。」是不是很深入人心?那麼這部劇到底怎麼樣呢,接下來小編來帶著你來分析一下這部新版《鹿鼎記》。看著唐藝昕和張一山的新劇《鹿鼎記》,有很多網友表示尬哭了,差評也是如山倒,反倒是又帶紅了陳小春,黃曉明,張衛健版本的《鹿鼎記》。
  • 盤點《鹿鼎記》翻拍史 張一山版創歷史評分最低
    自張一山版《鹿鼎記》宣布開拍時,大批觀眾和粉絲都抱有非常大的觀看欲望,畢竟張一山自童星「劉星」就一直活在觀眾和粉絲的心中,而前不久網劇《餘罪》的大火,更是讓大家重新認識了長大後的「劉星」。但是由張一山主演的《鹿鼎記》自開播以來,卻受到網友們的一致差評。在豆瓣上的評分也僅有2.5分!細觀此前的《鹿鼎記》翻拍史,由他主演的這部無疑是翻拍史評分最低的!
  • 6版《鹿鼎記》差別大,最高評分8.8,最低評分僅2.7
    《鹿鼎記》作為金庸的經典小說受到大家的追捧,從1984年開始《鹿鼎記》被影視化拍攝六次,堪稱拍攝次數最多的經典作品,拍攝的6次中褒貶不一,最高的評分達到8.8分,就是陳小春版本的《鹿鼎記》,屬於第二版作品,最低的評分僅僅得到2.8分,就是剛剛上映的張一山主演的版本,兩個版本差距一目了然。今天對比一下這6個版本的不同。
  • 6版《鹿鼎記》差別大,最高評分8.8,最低評分僅2
    《鹿鼎記》作為金庸的經典小說受到大家的追捧,從1984年開始《鹿鼎記》被影視化拍攝六次,堪稱拍攝次數最多的經典作品,拍攝的6次中褒貶不一,最高的評分達到8.8分,就是陳小春版本的《鹿鼎記》,屬於第二版作品,最低的評分僅僅得到2.8分,就是剛剛上映的張一山主演的版本,兩個版本差距一目了然。今天對比一下這6個版本的不同。
  • 成神之日為何淪落到如此地步?
    也是時候發布新的一期了。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星期,2021年的新番也已經逐步上映。比如本人著了迷的《賽馬娘》第二季。賽馬娘第二季劇情改編的是東海帝皇傳奇而遺憾的一生。是(跑題了跑題了。咱有機會下一期再聊這個.)言歸正傳,這一次的【番劇推薦】與第一期有所不同,正如標題所示。
  • 你如何評價新版的《鹿鼎記》?
    新版《鹿鼎記》這部劇從上線至今,知乎評分2.4,豆瓣評分2.5,網絡上更是各種吐槽聲不斷縱觀歷任金庸的改編劇,都沒有這樣誇張的效果,真是刷新了新劇本年度最低的口碑。劇情的銜接太突兀,硬生生地把《鹿鼎記》最初始的劇情一筆帶過,這種改編程度真是到了讓觀眾難以接受的地步。「5分鐘韋小寶進京了,15分鐘海公公就瞎了,25分鐘韋小寶與康熙帝就認識了.......照這個速度10集就能演完全劇終了」觀眾的吐槽滿彈幕.....劇情的改動讓人大跌眼鏡,演員們的表演那更像是一部舞臺劇.小編我更是有種以為自己在看《演員請就位》的錯覺。
  • 新《鹿鼎記》口碑撲街,張一山演技翻車,出品方新麗傳媒「哭暈」
    最近,新翻拍的《鹿鼎記》成為大家茶餘飯後討論的焦點話題。人氣演員領銜主演怎麼看都是優勢滿格。然而,該劇開播後評分卻一路走低,其豆瓣評分僅為2.6分。主演韋小寶的張一山成為被聲討的對象。有網友吐槽道:「讓你演的是韋小寶,不是猴!」正式開播才幾天,新版《鹿鼎記》就因演技問題頻上熱搜。新劇口碑暴跌,受損失最大的要數出品方新麗傳媒。這可事關其業績承諾能不能兌現的問題。
  • 新《鹿鼎記》上線,創造歷史最低平分
    最近,由張一山、唐藝昕領銜主演的古裝武俠劇《鹿鼎記》近日在電視臺和兩大視頻網站同步開播,首播後豆瓣評分僅2.6分,其中一星居多,創造了歷屆版本最低的記錄。這部劇改編自金庸2005年新修版同名小說,以清代康熙年間的歷史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出身於社會最底層的少年韋小寶的傳奇故事。
  • 《新鹿鼎記》豆瓣評分2.6,導演卻大有來頭,曾拍了許多經典作品
    據知情網友透露,《新鹿鼎記》從原本的60集刪減至45集,才導致了劇情前後不搭。目前,《新鹿鼎記》的豆瓣評分已經出爐,低得你無法想像,僅僅只有2.6分。這應該是史上豆瓣評分最低的一部金庸武俠劇了,也算是創造了一個奇蹟。
  • 張一山解釋鹿鼎記表演方式:這個戲畫風已經往卡通和搞笑上面走了
    ,然而開播僅一天就口碑崩盤,成為史上口碑最差的影視版《鹿鼎記》。截至目前,《鹿鼎記》Feng向標評分為3.7分,為本年度劇集評分最低分。作為金庸的經典作品之一,《鹿鼎記》從1977年首次被搬上螢屏起「因為我也有演不好的時候」「其實我們這個戲的畫風
  • 豆瓣2.7分年度最低!張一山版《鹿鼎記》咋回事
    《鹿鼎記》又翻拍了新版:11月15日晚,由張一山、唐藝昕主演的電視劇《鹿鼎記》在央視八套和愛奇藝、優酷播出。正所謂期待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這部劇剛一播出,就在網絡上引發觀眾瘋狂吐槽。主演張一山擠眉弄眼的表情、大量誇張的肢體語言,令觀眾質疑他把韋小寶「演得像猴兒」。豆瓣上更是齊刷刷的一星差評,目前得分僅為2.7,拿下今年國產電視劇在豆瓣上的最低評分。
  • 《鹿鼎記》導演評張一山:是這個年齡段,演技最好的男演員之一
    但是隨著最近《鹿鼎記》的播出,他飾演的韋小寶表情豐富且誇張。網友們看了之後更是直呼「毀童年」,明明韋小寶是聰明開朗,但是張一山飾演的,卻顯得有些不太聰明的樣子。網上給出的評分也才2.6分,這是近幾次翻拍的評分最低的一次。
  • 評分跌至2.5,被官媒批評,新《鹿鼎記》的失敗不能全怪張一山
    新版《鹿鼎記》才播了幾集,就獲得了全網的差評,觀眾都表示"很失望"。評分跌至2.5,刷新了年度新劇評分最低的記錄。本以為主角選擇張一山,這部劇應該不會太差,沒想到,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卻成了這部劇最大的"敗筆"之一
  • 新版金庸劇集體疲軟,《鹿鼎記》有望刷新最低豆瓣評分紀錄
    對比今年很多播出快一個星期乃至半個月才出分的衛視黃金檔電視劇,《鹿鼎記》首播熱度可以算是迎來開門紅。  只是這分數......雖說原作者金庸已經作古,但是這個級別的分數,也足以讓老先生靈魂難安。    而在2020版《鹿鼎記》目前評分接連下滑的趨勢下,2018版《新笑傲江湖》原本的金庸小說改編武俠劇低分傍一的位置極有可能被新版的《鹿鼎記》所取代。
  • 劉星翻車了《鹿鼎記》豆瓣2.7:除了噁心還是噁心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從來沒看過這麼差勁的《鹿鼎記》,劇情混亂,刪減嚴重,演員太過浮誇,整部劇哪哪都是槽點,在以往的作品裡,麗春院這個地方是整個故事的起源最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部分,在這裡我們認識到了一個古靈精怪的市井小滑頭韋小寶,這無論是在小說裡還是在影視劇裡的背景鋪墊是十分重要的
  • 張一山版《鹿鼎記》在各版本中評分墊底,成今年新劇最低分
    新京報訊 11月15日晚,張一山主演的新版《鹿鼎記》無預警在CCTV-8經典劇場、愛奇藝、優酷同時開播,豆瓣開評後僅為2.8分,到16日18時降為2.6分,超過1.1萬人打分,其中81%打出了一分。《鹿鼎記
  • 豆瓣2.7分年度最低!張一山版《鹿鼎記》咋回事
    《鹿鼎記》又翻拍了新版:11月15日晚,由張一山、唐藝昕主演的電視劇《鹿鼎記》在央視八套和愛奇藝、優酷播出。  豆瓣上更是齊刷刷的一星差評,目前得分僅為2.7,拿下今年國產電視劇在豆瓣上的最低評分。  《鹿鼎記》問世近50年,有很多影視公司對其進行過翻拍,翻拍次數有10次之多。其中,最經典的當屬陳小春版本,無論是劇情、演技還是服化道都是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