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角頭2"在宣傳營銷,負責這個工作的是一個相識近三十年的T姊姊,印象中會牽著我去買衣物的人,除了老媽就是大尾及她了,因為近來常住院,而這家醫院就在她家巷口,所以來探望過俺並告訴我,王思聰的練習生2,還要繼續找她參與合作,我很高興的同她說:你這二年在大陸比我混了二十年還好,我認識最大咖公眾知名的人物,不過是咱廈門港一位花枝招展的六十歲大姊。
角頭老大的形成背景,多是政府還沒有能力全面管理百姓生活秩序,地方上需要規矩來保護不受外來商戶擠壓到利益,或者是內部過度發展競爭,就會由有地緣關係的兄弟(流氓之意)出來維持,大部分是以收保護費為生,輔以廟會活動吸收新血,建立組織威信,大部分的角頭都是男丁繁盛的世襲或內部選賢拔擢,很少被其他家族消滅推翻。
我所成長的新莊,是繼鹿港後的最大港口,可溯源到荷蘭人、日本人殖民統治時期,曾經引領風騷成為全臺的最大貿易港口,雖然百年之後也淤積了,但所累積的商業繁榮基礎,可以再維持半個世紀,而利益最多的地方,江湖恩怨的故事也就多了。
角頭們彼此間多是互相聞名不相識的,除非有利益衝突或合作,直到八幾年代,小蔣先生晚年執行一清專案,全面打擊犯罪團夥,角頭們才在苦窯中串聯成立天道盟,雖然還是各自為政,但互保之勢,己可對抗以牢裡牢外都沒有外省掛吃得開的窘境 。
我家處於市中心靠近從前港口老街,被四邊角頭所包圍,地段太繁榮所以角頭多,可地盤更小了,老街就叫新莊街,以關帝廟為中心,對外都用舊地名二堡(閩南語)自稱,我兄弟三哥蕭時彥他祖父及父親都是這片角頭,另一邊是大眾廟,我兄弟二哥廖武堅的父兄在一清專案時,解散了大眾廟幫,勢力一度灰暗,我會去跳八家將,就是他帶我去廟前手把手教我的,其他二股角頭就影響小多了,一個是中港路土地公廟,林玉淵他們家,一個是摔跤國手洪根屘他們家。
舉個所謂對地方影響不大的洪根屘做例子,他成名國手後,憑著泉州南安人家族勢力,硬是要了我家巷口這片五十多商戶的小市集,其他角頭看不上的地盤,每天早上我去吃早餐,就會看到個瘦小中年男子背個斜挎包挨家收市場清潔費75元,那時魯肉飯小碗5元大碗8元,我問老闆你店門口他們清掃的嗎?他委婉的淺笑搖頭,國小的我,當時立志要幹掉國手南安人成為這片的角頭,只每戶收50,後來初中買槍時,本來要去洪的道館開的,被三哥他們阻止。
下次該聊聊蕭家、廖家、林家的故事,那都是我的童年少年回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