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馬微電子:車載Mini LED將在2022年-2023年實現規模化量產

2020-12-24 電子發燒友

天馬微電子:車載Mini LED將在2022年-2023年實現規模化量產

高工新型顯示 發表於 2020-12-18 16:41:48

12月14日-15日,由兆元光電總冠名的以「顯示左右逢源 照明四處尋機」為主題的2020高工LED年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隆重舉行。

作為LED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本屆年會獲得了LED產業鏈、平板顯示、LED行業協會等40餘家單位的大力支持,報名參會的行業人士近1000人,現場人流如潮。

在由新益昌冠名的顯示技術與創新專場,天馬微電子集團車載技術開發部Mini LED項目負責人楊龍衛發表了《Mini LED成就顯示之美》的主題演講,包含車載Mini LED的前景與挑戰、天馬Mini LED開發進展、材料和工藝的需求等內容。

楊龍衛說道,「我們早期認為Mini LED只是封裝形式的變化,但實際上在驅動、背板、材料、應用面,包括產品規格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對比LCD、OLED等顯示技術,Mini LED在響應時間、色域、壽命、亮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優勢。楊龍衛表示,「未來3-5年的發展主要集中在Mini LED和OLED,Mini LED可以帶來更薄的產品,這也是我們需要的,所以從2018年就開始進行Mini LED的研發。」

目前天馬Mini LED研發主要針對車載領域,楊龍衛表示,車載Mini LED的應用還比較少,但是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車載Mini LED有望成為Mini LED中成長最快且最大的單一應用領域,預計2023年出貨量將達3570萬,其次是智慧型手機、顯示器、TV。而天馬車載面板出貨量在今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已經躍升全球第一。

就車載Mini LED的成本問題,楊龍衛表示,天馬通過和北美客戶、歐洲車廠進行交流後,總結下來就是「二八定律」,「客戶希望在現有的模組成本上增加20%的成本,性能上能看到80%的提升。目前來看這個目標有機會實現,而且我們在推進的一些項目也在往這個方向靠近,後面也希望能與供應鏈上的夥伴一起達成這個目標。」

據楊龍衛透露,今年天馬車載Mini LED已經有一些商業報價項目在進行,2021年是往量產方向發展最關鍵的一年。

楊龍衛表示,對於車載Mini LED的研發,天馬是從標準開始的,跟車載廠商進行探討後,初步形成了一些應用標準,在算法、背板、性能、材料、工藝、驅動方面也都有自己的一些核心工藝和技術。

「Mini LED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從整個標準建立起來進行算法的開發,從各種背板的技術、驅動的技術,包括我們LED工程的材料,還有背光的一些材料,整個搭建了這樣一個平臺。」楊龍衛說到。

量產之際,楊龍衛指出在車載Mini LED領域還需要進行晶片、效率和品質等方面的提升。「晶片等一定要達到車規的要求,同時對品質的要求是持續的,包括在設備、工藝上有更高的效率、更精確的精度等。」

演講最後,楊龍衛總結到,Mini LED可以有更好的性能,更薄的厚度和更低的功耗,其中車用屏幕將成為最快最大的單一應用領域,預計車載Mini LED在2022年-2023年實現規模化量產。

同時作為高性能的產品,傳統的方案和工藝勢必會帶來成本的增加,需要從研發、材料、設備和工藝端進一步提升。楊龍衛表示,「天馬在過去兩年,已經在驅動背板、算法、光學、材料、工藝和標準等方面積累豐富的經驗,希望能夠和業內的夥伴共同迎接車載Mini LED大規模量產的到來。」

楊龍衛還透露,天馬有計劃做Mini LED直顯,目前有團隊在做直顯的開發,希望能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推進直顯市場的蓬勃發展。

由兆元光電總冠名的2020高工LED年會為期兩天,30餘家企業代表針對Mini/Micro LED、UV LED、小間距LED、智能照明和健康照明等熱點話題發表了精彩主題演講,更多2020高工LED年會資訊請關注高工新型顯示後續報導!
       責任編輯:tzh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天馬微電子2012年新技術產品發布會隆重舉行
    天馬微電子2012年新技術產品發布會隆重舉行
  • 兆馳、奧拓、晶科…,Mini/Micro LED量產「追蹤」
    高工新型顯示從市場和產業鏈了解到,目前Mini LED在背光市場已有筆記本和顯示器等量產產品上市,Mini直顯也在部分高端場合開始應用,並有不斷加速之勢。而Mico LED顯示也有廠商投入量產。利亞德與臺灣晶元光電合資設立利晶微電子--全球首家MicroLED顯示量產基地已於10月29日正式投產。
  • 紛紛發布L4、L5自動駕駛汽車量產時間表,車企頻發自動駕駛「高射炮」
    同樣是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在談及長安汽車自動駕駛規劃時指出,長安汽車將在2022年前逐步實現L4、L5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就在今年,總投資10億元的長安汽車L4自動駕駛運營項目正式啟動,該項目計劃2025年完成,建成後可生產超過50萬輛L1~L4自動駕駛車型。
  • TCL:率先實現Mini LED產品量產的頭部品牌
    毫無疑問,2021年Mini LED背光顯示的風口已經崛起,產業鏈的成熟正加快新品類滲透的步伐。目前蘋果、三星、TCL、海信、小米、華碩、群創、友達、京東方等巨頭已先後布局Mini LED背光或類似技術的電視、顯示器、VR和車載顯示等終端產品。這其中,作為最早進行Mini LED相關技術研發,並率先實現產品量產的頭部品牌,TCL科技憑藉大量的專利技術儲備,在2019年率先量產推出了8K Mini LED原色量子點電視。
  • SID2020:Mini LED、Micro LED、OLED爭鋒
    友達不斷強化競爭領先優勢,率先將高解析度柔性Micro LED導入車用面板,展出由兩片9.4吋面板組成的中控臺顯示器,以228 PPI之超高畫素密度,實現精細的高動態對比表現及高飽和的絢麗色彩,S曲線更適於整合流線的車體內裝設計。
  • 捕風捉影:KTM 490 Duke將在2022年量產?
    新款KTM 490系列車型將成為2022年中量級車型的一部分,其使命是增強KTM在這一細分市場中的競爭力,尤其是在390與790之間的巨大空缺。KTM執行長Stefan Pierer在接受《Motoring World》採訪時,證實了有關中量級新品陣容的消息,尤其是KTM 490 Duke 。
  • 2022年要讓你的車變得更牛X!
    近日,中國汽車行業的領跑者長城汽車召開智能駕駛戰略升級發布會,正式發布全新咖啡智駕「331戰略」,並豪氣地表示,長城汽車將在2021年實現中國首個全車冗餘L3級自動駕駛系統。全新咖啡智駕「331戰略」著眼於未來和全球化,即利用三年時間實現用戶規模行業第一、用戶體驗評價最好、場景功能覆蓋最多三個領先,繼續領跑智能時代,打造智能時代自動駕駛的領導者。
  • 河北:到2023年秸稈將基本實現全面綜合利用
    河北省大力提升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質量和效益,到2023年全省秸稈基本實現全面綜合利用製圖/劉欣瑜日前,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河北省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2021-2023年)》。實施方案要求,到2023年,全省秸稈基本實現全面綜合利用,離田利用佔比達到38%,能源化利用產業發展壯大,能源化利用佔比達到11.75%,形成政府推動、市場驅動、主體帶動的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化規模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 裕太微電子完成新一輪戰略融資,驅動「中國芯」加速度
    通過前兩年的技術積累,從2019年開始,裕太微電子的產品商業化迅速井噴,當前成功量產近十餘款晶片產品,並且這些產品都已經在行業標杆企業實現量產出貨,國內客戶數量已近千家。同時,裕太微電子已擁有幾十項發明專利和布圖設計專利,牽頭並深度參與了國家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儘管裕太微電子成立時間不長,但爆發出的綜合實力,展現了企業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
  • Mini-LED M1 MacBook Pro和Mini-LED iPad Pro機型將於2021年上...
    蘋果將在明年的一些產品中採用mini-LED顯示屏背光技術,DigiTimes今天的一份新報告指出了蘋果在供應鏈中的幾個合作夥伴,這些合作夥伴有望從這種轉變中率先獲益
  • 自適應機器人實現規模化量產 廣東佛山高新區探索「硬科技」
    11月18日,記者從佛山高新區獲悉,非夕首批百臺自適應機器人在園區內的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正式投產下線,標誌著其在佛山高新區內實現了規模化量產。  據王世全介紹,自適應機器人突破了傳統機器人軌跡控制的局限性,在底層傳感器伺服系統、AI系統等方面實現自主研發,並完成供應鏈的高度國產化。2019年11月,在佛山建成華南生產基地,僅一年之後順利實現量產。
  • 盤點全球30家Micro LED廠商/機構2020最新動態
    首爾半導體已進入Micro LED商業化量產階段 5月份,首爾半導體稱其在Micro LED領域已經進入了商業化量產的階段。通過旗下子公司Seoul Viosys已經能夠批量生產全光色的RGB LED晶片。同時,首爾半導體已經成功地開發了巨量轉移技術,能夠將Micro LED成功的移轉到PCB或是玻璃背板的任何背板上。
  • 巨量轉移有解 2022年或量產?看大咖們怎麼說
    例如友達曾對外表示,Micro-LED約在2年內可以實現量產;晶電也認為能在2021年之後進入量產;LG同樣也規劃在2年後量產。而歸納主要參與企業的進度,最可能的大規模量產時間,將會是在2022年。,商用量產的機會非常大。
  • 裕太車通正式更名為裕太微電子
    成立於2017年的原蘇州裕太車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於2020年6月10日正式更名為蘇州裕太微電子有限公司。新企業名稱的確立代表著裕太在短短三年裡取得的巨大發展。成立至今,擁有雄厚研發實力的裕太微電子,實現了難度極高的車載通訊晶片的量產與認證目標,同時積極響應市場需求,在多個領域迅速完成布局,走上了產品系列化發展的道路。團隊的雄心,是將裕太微電子打造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有線通信晶片供應商,除了堅持繼續攀登車載高速通訊晶片的技術高峰,也要為數通、安防、工業、消費等眾多市場領域提供更多高性能產品。
  • 臺積電35億美元在美建廠計劃獲批 將於2024年投產
    臺積電規劃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置一座12英寸晶圓廠,預計於2024年上半年開始生產5nm製程產品。臺積電規劃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建設一座12英寸晶圓廠,新工廠將於2021年動工,2023年裝機試產,2024年上半年進行規模化投產,到時候將會直接部署最新的5nm工藝,規劃月產能2萬片晶圓。
  • 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採用亞信安全XDR解決方案,智能化安全初見...
    效果/客戶證言XDR解決方案可以幫助天馬將SOAR模型付諸實踐,在解決終端安全的基礎上,讓我們全面收集每個終端流量、虛擬化伺服器、網絡設備中的威脅情報,然後基於最新的威脅情報防禦策略自動配置到每個產品中,從而實現智能聯動的安全強化。
  • 突破巨量轉移,2020年Micro-LED壓軸大戲即將登場
    成都2020年10月10日 /美通社/ -- 由南京平板顯示行業協會、成都新型顯示行業協會、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與應用聯盟、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臺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聯合主辦,舜聯智庫承辦,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成都中電熊貓顯示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
  • 全球首款,天馬發布LCD全屏多點屏幕指紋方案,國產面板起來了
    天馬微電子帶來全球首款LCD全屏幕多點屏下指紋解決方案,國產面板終於起來了。隨著科技的不斷升級和進步,智慧型手機的解鎖方式也迎來了新的變化,當初盛行的後置指紋如今已經成為淪為低端,屏下指紋成為新的潮流。不過,當前能夠夠使用屏幕指紋的都是採用OLED顯示屏的智慧型手機,LCD屏幕雖然也有相似方案,但始終沒能量產。
  • K&S PIXALUX™巨量轉移設備助力Mini/Micro LED量產
    從1951年創立至今, K&S在半導體行業長期保持領先地位,不斷尋求技術突破,不畏艱難,勇於創新,追求卓越。不安於現有的王牌產品,例如球焊機和鋁絲焊接機等,K&S著眼新技術,保持市場敏銳度,積極布局,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2018年,看好Mini LED/Micro LED的發展商機,K&S攜手Rohinni聯合推出MiniLED轉移設備PIXALUX™,此設備是第一臺真正實現了MiniLED巨量轉移的設備。
  • 大眾ID.6真實面目揭曉:2023年第四季度登場
    新車為ID Vizzion概念車的量產版本,在大眾品牌內部稱之為Aero-B,是第五款ID系列純電動車,大眾將其命名為ID.6。其綜合續航裡程有望達到700km,競爭對手鎖定在寶馬i4和梅賽德斯-奔馳EQE等車型。據悉,該車或將於2023年四季度於海外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