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後宮爭鬥劇,我們條件反射會想到《甄嬛傳》,《如懿傳》,《延禧攻略》。就在今天上午,先是《延禧攻略》被通知下架,許多正在追劇的小夥伴都一臉懵逼:怎麼回事兒???
沒等大家想明白,《如懿傳》也被下架了!!!大家開始坐不住了,到底咋回事兒?
而我關心的是,這兩個都被下架了,下一個會不會是《甄嬛傳》?
官方通知的理由是最近嚴查古裝劇,但是古裝劇那麼多,為何偏偏是兩部宮鬥劇被波及,到底是犯了何事兒?本著嚴謹觀影的態度,不敢在沒有官方通知的前提下,妄加揣測,只能先分析一下,我的《甄嬛傳》是否會受波及。
首先我們要先看一下《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的共同點:
同為歷史宮鬥劇,上映於2018年,講述乾隆時期的後宮妃嬪的是是非非。《如懿傳》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一生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延禧攻略》就更有灰姑娘氣息了,整部劇講述了宮女魏瓔珞憑藉勇氣,機敏,化解宮廷上下重重困難,最終成為襄助乾隆盛世的孝儀純皇后的故事。
而我們再來看看《甄嬛傳》的特點,上映時間2011年歷史宮鬥劇,描寫的是雍正時期後宮的恩恩怨怨。《甄嬛傳》講述了少女甄嬛從一個不諳世事的單純少女成長為一個善於權謀的一代太后的故事。
三部劇雖然共同特點都是清宮劇,講述的也都是後宮明爭暗鬥,但《甄嬛傳》更得媽媽粉受眾喜愛,主要原因在於演員很正:皇上陳建斌實在算不上偶像派,連長得好看,都排不上名次,所以完全靠實力演出雍正的壯年到老年性格上的轉變,更顯真實。而《延禧攻略》,《如懿傳》更得年輕人喜愛,主要在於《延禧攻略》充滿灰姑娘色彩,顯得過於浮誇,媽媽們看過人事,怎麼還會相信這些。《如懿傳》在於霍建華有顏值有身材,但是在顏值高的人不一定適合當皇上,所以這兩部劇在爆出來後,火起來的詞都是「大豬蹄子」這樣的詞語,用在陳建斌老師身上試試,誰敢???
而廣電審片,之前也給出一個標準:禁止「隨意戲說曲解歷史,篡改已形成共識和定論的重要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締造康乾盛世的老祖宗,現在卻成了大豬蹄子,歷史文化往哪裡放?這樣的暱稱對後來的青少年解讀歷史多多少少也會有些影響。而《甄嬛傳》卻用一件件事件,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嚴懲貪官,深諳權謀的雍正形象,讓人不敢隨意扭曲歷史人物。
再來看看時間上,一般審片都是有一個時限的,不可能審核建國以來的所有古裝片,原因在於:1、片源如瀚海一般,人力根本無暇審核,萬一匆匆審片,做到不公不正,反而影響了廣電權威性。
2、本來審片就是階段性審核,一般是審核近三年內或近五年內,因為只有近期的片子才影響大,波及廣。如若沒有時間限制,那麼《孝莊秘史》就也能拿來審一審,但觀看《孝莊秘史》人卻遠遠少於《延禧攻略》,自然影響也就小多了,根本沒有必要浪費人力物力審核下架。
所以從廣電審片標準以及審片時限上來看,我個人認為,《甄嬛傳》不會受到波及,大家還是可以放心觀看的,我也會一直產出《甄嬛傳》噠。
當然,如果我分析錯了,你可以要我的《甄嬛傳》片源來贖罪!!!不過我相信,不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