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曼·羅蘭曾言:「人類經常把一個生涯發生的事,撰寫成歷史,再從那裡看人生;其實,那不過是衣服,人生是內在的。」
其實人生無論苦澀,抑或甘甜,都蘊含美,透露美。在某種意義上,美是一個集合名詞,大到城市布景、亭臺樓閣,小至花朵綻放、水滴分合,遠至日出日落、星辰出沒,近至風雷雨雪、木土水火,皆是美的化身,閉上雙眼,或浮現壯觀絢麗,或划過柔和寧靜。
提到美,不難想到「美女」一詞。自古以來,就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出水芙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形容,也早就有四大美女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的「上榜」。
「選美」一詞在時間的衝刷中逐漸出現到大眾的視野中,我國古代就有招選美女入宮,近幾十年,又有「選美」節目伴隨信息發展邁上「如日中天」的臺階。但韓國現在的「選美」大賽和上世紀70年代的對比,引人深思……
看前後「選美」眼花繚亂 品時代審美眾說紛紜
回顧韓國上世紀70年代的「選美」,真可謂是「眼花繚亂」。那時「整容」不像現在一樣為世界熟知,因此參賽者只是在服裝、妝容、身材上下功夫。
臉型有尖下巴、偏圓、偏方的,大餅臉並不少見,身材也不是千篇一律,絕非全員「筷子腿」「A4腰」,水桶腰大象腿並不少見,雖然有的並不好看,但也是個人審美差異使然。每個選手各具特色,無論氣質、外形至少不會讓人麻木。
再看現在的「選美」,簡直是「連連看」。「撞臉怪」組成了一支隊伍,人人瓜子臉、雙眼皮,若不是身高有點差距,真人以為是複製人。如此多人長相接近無疑是天方夜譚,整容、化妝讓「選美大賽」變成了「換裝秀」。整容上「選美」也慢慢成為一種現象。
當時,觀眾對於「韓國小姐」的評選在臉型、五官分布、身材、氣質等方面都很有爭論。但是,隨著一波又一波的「選美」節目的上映,讓審美出現趨同化,使得化妝整容後的選手出現了「撞臉」現象。
相當一部分人對於「美」的概念可能出現了誤解,認定瓜子臉為標準,對於五官的位置的要求像公式一樣嚴苛,認為只有這種臉型才是美。但是仍有一部分人堅守自然即使美的想法,抵制整容上臺、靠整容獲獎。
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存在即是合理,出現整容就有理由使用,也可以上臺,但會缺乏真實感。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選美」雖出現降溫的苗頭,不過選手依舊不斷「進軍」,關於選美的討論仍是進行得如火如荼。
玫瑰雖豔 蓮花亦清
玫瑰豔麗、梅花高潔、蓮花清高……花皆聚天地之靈氣,一顰一笑都是生而為此、不事雕琢、自然孕育,各有風姿。
美是天性,宇宙洪荒中出現了「美」,也讓美成為人們的追求之一。歷史上的殺伐徵戰、江山易主中,對於美的追求並沒有像器物、技藝一樣消逝,反而在時間的醞釀下滲透入民族文化,成為民族精神之一。
「美」的思想漸漸融入了生活的點點滴滴,陶器、鼎等等蘊涵博大精深的美學思想,是人們對於天性的釋放。而漢妝就是追求美的代表,也是世界上相當早的化妝品。後來經不斷演化、不斷改進,文化碰撞間就孕育出了數不勝數的化妝品。
對於美的追求在時代的演化下也漸漸催生出了整容行業,起初只是對於臉的修飾,不過較低成功率讓這個行業不景氣,後來成功率的提升和整形的多樣化讓此成為潮流,很多人紛紛加入這個隊伍,或割雙眼皮,或大整,讓自己變成心中理想的樣子。
韓國小姐比賽現場
美除了天性的本質,也是真實。
真實並非全然不變,必須承認的是,很多明星整容後確實更加引人注目。正所謂「人紅是非多」,明星整容之後總會有一些人曝光明星整容之前的照片,在絞盡腦汁起出一個「博眼球」的題目,將「中槍」的明星推上風口浪尖,這些人的目的不言而喻。
後來,出現了整容上「選秀」的現象,讓選秀節目的真實性一度受到懷疑。整容不是罪,但是強行狡辯才是最廉價的。整容之後不主動向外宣布,合情合理,曝出後承認就足夠,不足讓人們心生厭惡。
反之裝作沒有此事,固執於外界對於整容與否的評論,這時此人已經失去了真實,其下場往往不會好。
對於外界的批判、「噴」,往往一笑置之會比掩飾更有效,但正因為真實,就要堅守事實。整容雖改變了曾經的容貌,但是並不影響「真實」二字,整容就是為了變美,但是如果整容上選秀節目,那就是另一種性質,「選秀」中整容就是對於不整容的不公平。
因此,整容上選秀節目與欺騙無異。真實是一個辯證,不可以單純的類比推理來判斷真實與否,辯證的大門後就是對「美是真實」的明悟理解。
真真假假外,始終是自然的覆蓋……
美是自然,如果說返璞歸真、不事雕琢是大自然之美,那麼生來如此就是人之美,「天生麗質難自棄」是美,圓臉方臉亦是美,「瓜子臉」不是束縛,為了「瓜子臉」一些人採用節食、魔鬼鍛鍊來進行減肥,用健康換臉型,愚也。
標準是人定的,那麼為什麼一定要遵循外界的看法呢?最初將「瓜子」臉、「A4」腰作為標準的人不也是「開荒」嗎?古語有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這並非是留髮的理由,但卻是保護身體的要求。當放棄整容,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而至於化妝,則無可厚非。
自然其實就是美,自然中也有自信,如果不自信,當然無法面對自然的自己,藏在刀痕中和「一巴掌厚」的粉底下不可笑嘛?裝有濃淡,但是過猶不及。回頭看,往往自然的自己更讓自己心動。
存在即是合理,無論化妝或是整容都無可厚非,但是回首韓國上世紀70年代的選美大賽那些「大餅臉」,你們覺得是現在「美」還是過去「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