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俠客,還有酒館。
江湖那麼大,有兩個人偏偏在一個小酒館相遇了。
那年,郭靖十八歲,黃蓉十五歲。郭靖第一次離開大草原,黃蓉也是第一次離開桃花島。
郭靖初見黃蓉時,店小二看不起偽裝成臭要飯的黃蓉,本想將其趕出酒館。可郭靖卻仗義出手,請黃蓉吃了一頓酒菜。
黃蓉有意考驗一下郭大俠,刻意點了很多昂貴的菜品。
一會結帳,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郭靖摸出一錠黃金,命店小二到銀鋪兌了銀子付帳。
吃完飯,瀟灑地丟下銀子便轉身離去,留下店小二在店中快樂地收起銀兩。
將自己的黑貂皮大衣送給黃蓉。
將隨身帶的8錠黃金,勻出了4錠給了黃蓉。
此外,郭靖將自己汗血寶馬也送給了黃蓉。
一匹純種土庫曼斯坦純種汗血寶馬價值超過1000萬美元,而一輛在我國銷售的蘭博基尼系列最貴的價格不過750萬人民幣。這樣換算下來,一匹純種汗血寶馬竟然可以買到10輛蘭博基尼超跑!
不急,我們先來了解一些古代銀錢的基本常識。
銀兩是以銀錠為主要形式的一種秤量貨幣單位。起於漢代盛行於明清。作為法定貨幣單位,止於1933年的「廢兩改元」。
在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時期銀子都是以「兩」做主要單位計算的。到清末民國才有「銀元」這種標準統一貨幣,「元」就成了貨幣單位,直到今天。
銀的化學性質比金活潑,雖然它在地殼中的豐度大約是黃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單質狀態存在,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
雖然在古代人們很早就開採銀礦,由於,當時人們取得的銀的量很小,以至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使得白銀的價值比黃金還貴重。
白銀本身就是貴金屬,在元明清三代,一兩銀子購買力是非常強的。
明代,白銀開始貶值,但即便是這樣,白銀的購買力依然很強。據一些學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萬曆時期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兩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700~800元人民幣。
在元、明、清三代,國家發行的銀錠,最小的單位是「十兩」。
「十兩銀子」在明清也能過幾個月的日子。在唐宋時代更是一筆巨款。
《紅樓夢》裡寫道:劉姥姥道:「這樣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錢,五五二兩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兩銀子。阿彌陀佛!這一頓的錢夠我們莊家人過一年了。」
劉姥姥因家裡揭不開鍋了,就帶著外孫板兒到賈府乞食,第一次從王熙鳳手裡要到了二十兩銀子和一吊錢。
這二十兩銀子是多少錢呢?在當時又有多大的購買力呢?根據書上的內容,賈府的小姐月例是二兩銀子,一年下來是二十四兩,所以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得到的這筆銀子,幾乎相當於一個千金小姐一年的零花錢。
紅樓夢雖是清朝小說,但生活背景似乎又是明朝,我們就按明朝來算。根據資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一兩銀子可以買兩石大米,當時一石米差不多94公斤,兩石米就是184公斤,也就是368斤。按照我們今天米價2元一斤來換算,那時的一兩銀子相當於今天的720塊錢,劉姥姥的二十兩,差不多就是一萬五千塊!
射鵰英雄傳的故事背景是南宋時期,在南宋理宗朝,一兩銀子=一石米=94公斤米。一十九兩七錢四分差不多是14000元。郭靖第一次請黃蓉吃飯拿現在行情來看,也是一頓檔次不低的大餐。此外,加上送的黃金、衣服和汗血寶馬的價值!嘖嘖!真壕!真大俠也。
除了文學作品中,我們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古人用碎銀子支付的場景。在古代,一般的普通消費,一兩銀子絕對是要割開使用的,以「兩」、「錢」做單位,或者再以銅錢作為輔助。
古代的銀子本來都是鑄好的銀錠,但是因為面額比較大最小的也有一二兩,在日常使用中很不方便,所以人們就用剪刀把大塊銀錠剪成零碎的小塊用於日常小額交易,古代的銀子大多為純銀,所以質地較軟,用鋼剪就可以剪開。碎銀子因為大小不等沒有準確的面額,所以付錢的時候要用專門的「戥[děng]子」(又稱戥稱)稱量。
戥子據傳是宋代劉承矽發明的衡量輕重的精密器具,在古代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品和香料。
《紅樓夢》:襲人平時管理銀錢的,偏今兒又不在家,麝月、寶玉二人只好現找。於是開了抽屜,才看見一個小簸籮內放著幾塊銀子,倒也有一把戥子。麝月便拿了一塊銀子,提起戥子來問寶玉:「哪是一兩的星兒?」寶玉笑道:「你問我?有趣,你倒成了才來的……揀那大的給他一塊就是了。又不作買賣,算這些做什麼!」麝月聽了,便放下戥子,揀了一塊掂了一掂,笑道:「這一塊只怕是一兩了……」那婆子站在外頭臺磯上,笑道:「那是五兩的錠子夾了半邊,這一塊至少還有二兩呢!這會子又沒夾剪,姑娘收了這塊,再揀一塊小些的罷。」
用銀兩作為貨幣的交易方式現在看起來落後的,在當時以白銀作為貨幣交易卻是處在領先地位的。
到16世紀,不同國家通過海洋作為通道,實現了交流和往來。當時,眾多文明的國度已經實現了用白銀來支撐其國內通貨的相關體系。
而當時,非洲還在使用貝殼做貨幣,俄羅斯還在依靠皮毛做交易。
世人慌慌張張,不過為了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可解世間萬種惆悵。
無論是黃金,還是白銀,散發出魅惑的幽光,讓無數人為之折腰。
而一擲千金、不為金錢所虜的豪俠精神貫穿在各種文學作品裡,亦令世人所嚮往,同樣流傳李白的豪邁筆下。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喜鄰社區書院將「復活生活中的傳統文化、復興傳統文化的影響力」為己任,把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知識融入到生活中,為社區內的居民提供文化生活服務,共建雅致生活。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