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是我們生活的共同體,人口多,情況複雜,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主戰場。面對這場分秒必爭的生死競賽,他們,用日以繼夜的辛勞堅守換來百姓的健康、平安,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措施、最果斷的行動、最「硬核」的推進,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保持警惕,用果決、有效、擔當的行動與舉措,於暴風雨中撐起一片晴空!
一、他們是北石槽鎮基層工作人員。
「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我好想你……」 張芳每天只有忙完工作後才能與多天未見面的孩子通上一次視頻電話。深夜裡,孩子重複最多的就是這兩句話。而張芳總是找藉口草草掛掉電話:「你再哭,媽媽以後就不給你打電話了。我這邊還有點事,你先乖乖睡覺吧。」她多捨不得掛掉電話,可再多聊一會兒,她強忍的淚水就不聽話的往下流了。
「家裡這有我們呢,你安心工作吧,做好防護。」這是疫情防控專班景麗瑾剛剛接到的電話,是她父母從四川綿陽老家打過來的。「你買套防疫服吧,媽給你報銷。我先給你挑挑,有時間你再看。」根本就不會網購的媽媽給女兒發過來好幾張防疫服的圖片......他們不知道,小景不需要穿上防護服,她的工作是及時匯總、反饋信息,同時準備會議材料,梳理會議紀要。
「這一袋是北石槽村的藥,這一袋是西趙各莊村的藥,都齊了!」醫保組隊員解紅雨雙手接過衛生院醫護人員核實好的藥品,準備離開,這已經是他今天第3趟為封閉村的村民取藥了。每天,他都準時到西趙各莊和北石槽村封閉大門外等候村委會收集當天需要開藥村民的醫保卡和購藥清單。為確保安全,解紅雨會先消毒再將醫保卡送到衛生院,通過專用通道進行掛號和開藥,醫務人員和每一個患者電話溝通藥物的品牌和用藥劑量,並按人名分裝打包。他自掏腰包墊付藥費後,馬不停蹄的送回村口聯繫村委會工作人員出來查收,有時一天要往返4、5趟。
電話響起,熱乎飯還沒吃上幾口的西趙各莊村黨支部書記王長江急忙放下碗筷,「恩,恩,好的,我們馬上到。」原來是進行居家隔離的村民家裡物資不夠打來的救急電話。王長江立刻為他們提供「代購」送菜上門服務。他想通過這種方式,告訴村民,大家同在!一天的工作下來,他的身體已經疲憊不堪,但他總笑著說:「我是村裡帶頭人,面對疫情,我更要衝鋒在前,兌現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
他們只是北石槽鎮基層抗「疫」戰士的縮影,在這片戰場上,還有許許多多像他們一樣,為人父母、為人子女的勇士「疫」馬當先、「疫」往無前!北石槽鎮上下一心,用實際行動做到了全員參戰、全面宣傳、全天作戰、全面排查、全域嚴控!
二、北石槽鎮黨員幹部的帶動,變成了基層群眾的自覺行動。
600名治安志願者無畏嚴寒、晝夜堅守在聯防聯控卡口。他們大多五十歲左右,寒潮來襲,骨質類疾病易發,他們沒有叫苦不迭,而是貼上幾片膏藥和暖貼就繼續堅守崗位,嚴格落實掃碼、測溫、登記、查證「四件套」,一絲不苟核查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為村莊築起防疫「堡壘」,為百姓築牢「第一道防線」。
75名村「兩委」幹部迎難而上、衝鋒在前、以身作則,連夜開展「敲門行動」,挨家挨戶上門走訪,面對面籤訂責任書,精準掌握人員基本信息。他們每天用腳步穿梭在村裡的背街小巷,卻總是「三過家門不得閒」。他們是「嘮叨」的「守門人」,也是「鬧心」的「守家人」。
很不幸今年的疫情我們除了全鎮防控,還有兩個村封閉管控。很幸運我們有這麼可愛的人在崗在位在堅守,哪怕是冬夜零下十幾度的寒風刺骨,哪怕是忙起來吃不上飯喝不了水,哪怕是累的彎不下腰挪不動腿,他們都會一個個去克服,為村民撐起一道守護線。他們很平凡,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他們只為保護更多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他們是這場抗疫戰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默默無聞的抗疫「逆行者」。
這世界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一群普普通通的人換了一身裝甲,負重前行。我們相信,只要萬眾一心、堅定信心,眾志成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贏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風雨過後必定將迎來美麗晴空。
【來源: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