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帆)「人人都是餘歡水。」──在電視劇《我是餘歡水》開播後,這句話引發了很多觀眾的共鳴:人到中年,各種壓力如潮水湧來,親情、友情、愛情都要接受考驗,連崩潰都來得猝不及防。在觀劇評論中,很多人都為郭京飛飾演的餘歡水點讚,稱他演出了中年人的無奈,尤其是在得知身患絕症、茫然走在街頭那突然一摔──「直接跪地,上身倒下,頭撞地上,頭還彈了幾下」,既富喜感又有悲意,還直接把郭京飛「摔」上了熱搜。
在接受記者的採訪時,郭京飛首先澄清那一「摔」並沒有觀眾想像的那麼嚴重:這個片段我必須澄清一下,首先我是害怕其他的同行效仿,其次我也不喜歡演員用這種自虐的方式去討好觀眾。這個情節是當時我跟導演提出來的,我說這跤一定要摔得狠,一定要摔到大家心裡去。國外其實有技術可以做這個效果的,但成本非常高。我們就想了一個主意,在板子上鋪綠布,後期做特效,也是一次嘗試。」他表示,為了這一「摔」,劇組上下沒少動腦子,也讓他印象深刻,「這個事情在一般的劇組裡是不會掰扯這個細節的。你摔就摔嘛,反正是假摔。但是這個團隊的人,就會想盡辦法要完成這個想法,因為覺得這一『摔』確實要『摔』好。導演非常心疼我,說你不要這樣硬拼,說就算摔這樣的板子也會很疼。我說應該還行吧,試試。」
像「絕症摔」這樣悲中帶喜的橋段是《我是餘歡水》一以貫之的風格,郭京飛也將這部劇定義為「荒誕現實主義」:「這個戲是一個荒誕現實主義的戲,導演在裡面加了一點點浪漫主義的東西,讓它沒有那麼荒誕,但也沒有那麼現實。我也特別希望觀眾朋友不要太較真,因為荒誕劇把人生的很多狀況都濃縮在了一起,看似荒誕,其實是一種比喻。 」
每個人都能從餘歡水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都是餘歡水」如此深入人心。郭京飛也特別認同這句話:「我覺得確實是,我們人人都是餘歡水,因為我們每個人背後都有一個趙覺民。每個人的生活處境都像是一道夾縫,很難逃脫。 我接下這個戲的時候就告訴自己,我帶著一種使命感,這是我獻給所有成年人的劇。在創作的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要求也特別狠,想把那些嬉皮笑臉的東西都去掉。雖然那些東西討喜,但我們還是大膽地去掉。我認為,對於觀眾最好的回饋不是取悅而是真摯 ,這也是對所有觀眾的尊重。 」
《我是餘歡水》12集的體量,在很多觀眾看來內容豐富、信息量巨大,而且節奏也明顯快於其他電視劇。但在郭京飛看來,這一切都屬於「正常」範疇:「這個節奏快嗎?這不就是一個正常戲的節奏嗎?因為據我所知,很多觀眾看電視劇都是要調到兩倍速四倍速的,那幹嘛要這樣折磨觀眾呢?我們把該剪掉的都剪掉,這不是對觀眾的尊重嗎?所以我覺得這個戲是一個正常的節奏。講故事就應該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