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筆下的病毒末日

2020-12-27 澎湃新聞

對於熱衷恐怖作品的人來說,史蒂芬·金是無論如何都繞不開的名字。這位以寫作起家,橫跨導演、編劇等行當的斜槓老人,可以說是當代最知名的恐怖大師。無論是早年被庫布裡克導演搬上銀幕的《閃靈》,還是近兩年重新火熱的《小丑回魂》系列,由他引發的恐怖熱潮從上世紀持續至今,似乎從未衰減。

新冠疫情蔓延全球的這段時間,不少書迷紛紛聯想到史蒂芬·金——他也曾寫過幾部因病毒或生物入侵導致人類危機的作品,對此這位年過七十的作家表現得非常謙遜,他的回應是:「我最近一直聽到人們說:『我們就像活在史蒂芬·金的小說裡一樣!』對於這些人,我只能說很抱歉。」

小說《迷霧》一度收錄在短篇小說集《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中,之後被改編成電影和劇集。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場暴雨過後,從湖面升起的迷霧逐漸籠罩小鎮,霧中隱藏著他們從未見過的恐怖生物,帶著兒子的主人公和眾人被困在一座大型超市。

在史蒂芬·金的一些作品裡,人物的內心世界都與外在的恐怖存在緊密的聯繫。上文提到的《閃靈》,空曠的酒店似乎正好引發看門人內心無窮盡的孤獨,直至癲狂。《小丑回魂》裡,童年的夢魘伴隨少年們長大成人,久久不能退散。《迷霧》也是如此,這篇出版於1985年的小說有著當下流行的密室心理元素,那團看不清的霧便是籠罩在人們心頭種種難以排解的情緒:恐慌、迷茫、猜忌,理智退到邊緣,人們在被外界的生物擊倒前,首先被自己和眼前活生生的他人嚇到。

電影《迷霧》劇照

這群人裡,主人公是少數保持理智的人,考驗他理智的有被一同困在超市的鄰居——一位法官,史蒂芬·金的角色設定也頗為諷刺,因為身為法官的這位鄰居恰恰是對主人公親眼所見的真相熟視無睹,甚至激烈反對的人。此外還有一名宗教狂熱者,她把這場迷霧看作是上帝對異教者的懲罰。

在女子的蠱惑下,那團籠罩人們心頭的迷霧退去,露出了隱藏其中的真身,便是對事實和困境的逃避,選擇依靠短暫的信仰獲得逃脫。在即將被失去理智的人們獻祭給上帝時,主人公帶著兒子被迫逃進霧裡。比起現實的恐懼,人心帶來的恐懼無形,是更危險的。

小說裡,引發迷霧的是一場科技事故,恐怖生物通過科學家無意打開的平行宇宙來到地球,所幸的是,這場事故最後得到了控制。《末日逼近》裡的人們則沒有這樣的好運,計算機的差錯洩漏出一種致命病毒,全球人口銳減,餘下的人類不得不面臨所有秩序瓦解的新世界。

小說《末日逼近》同樣源自史蒂芬·金對濫用科技的擔憂,對病毒擴散的描述中也存在著普遍的批判性。比如寫病毒洩漏之後,消息被禁,軍方在民眾不知情的情況下限制行動,甚至動用武力。然而很快,病毒百分之九九以上的致死率使得這種控制失效,在病毒肆虐的同時,人類在互相殘殺中加速了末日的到來。

小說的大部分篇幅講述了病毒過後的世界:破敗、荒涼、衣衫襤褸的倖存者遊走公路,它具備了當代末世小說必備的元素,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大熱美劇《行屍走肉》系列。斯蒂夫·金在此基礎上又融合了自己慣用的超自然和宗教,為小說製造啟示感。

例如,末日剛到來時,所有倖存者都會做同一個夢,夢裡出現了一名黑衣人和一個老婦人,倖存者冥冥中意識到自己需要選擇跟從他們之中的某一個,這種選擇也正是自我真實內心的表露。小說中寫道,「人類的兩大罪惡是驕傲和仇恨」,選擇把它們當作美德的人跟隨了象徵「毀滅」的黑衣人,另一半跟隨了代表「自由之邦」的老婦人。

這種對善惡進行簡單化的分類、站隊,似乎是服務於故事戲劇性的要求,卻使得史蒂芬·金小說中最獨特的氣質——那種抽象又模糊的氛圍消失了。故事最後變成了一場派別分明的對抗,也如同大多數此類故事,正義必勝也是史蒂芬·金為這部長達一千多頁的龐雜作品寫好的結局。

除了濫用科技,基於女性遭遇的性別問題也是史蒂芬·金樂於討論的。早在1974年那部著名的《魔女嘉莉》中,他就塑造了一位在外被同齡人欺辱、回家被身為宗教信徒的母親控制的女孩。在高中舞會上,嘉莉長期受到壓抑和凌辱的精神世界終於被引爆,她變成魔女,屠殺了所有在場的人。這種粗暴的復仇看起來跟《末日逼近》裡的善惡對立頗為類似,同樣有著實用又粗淺的指意。

另一部作品《睡美人》看似是一場病毒席捲下的人類危機,實則也是對性別問題的進一步探討。

小說初始,一名叫做埃薇的神秘女子犯下重罪,被警長莉拉抓進監獄。與此同時,一種會促使女人沉睡的病毒在世界範圍內傳播,睡著後,她們的面部會被厚厚的白繭包裹,但凡男人試圖撕開這層繭,叫醒自己沉睡中的妻子、母親或女兒時,便會受到患者的攻擊。

而事實上,這些沉睡的女人並未死去,或者失去意識。她們都在另一個平行世界醒來。現實中,男人面對的是沒有女人的世界,他們無法承受失去,沮喪、痛苦,甚至自殺。也有人做出了駭人的舉動,他們為了防止疾病擴散,將沉睡的女人聚集起來,放火燒掉。

而在另一個世界,沒有男人的女人則生活得非常自在,被丈夫家暴的妻子獲得了解脫,被爸爸呵斥的女兒不再生活在驚恐之中,即便看似在現實中有著和睦夫妻生活的警長莉拉,也在這個世界裡得以反思自己與丈夫之間不夠坦誠的關係。

史蒂芬塑造的神秘女子埃薇則是類似童話般的使者,能與萬物通靈,也是她借用病毒製造了這場危機,目的便是讓男人在失去中反省,讓女人獲得解脫的自由。

只是這種解脫是短暫的,在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後,女人們還是決定回到現實中去,回到丈夫、父親和兒子身旁。這場根本上由男性導致的危機,並未以男性的徹底醒悟作結,現實中被燒掉的女人,選擇甦醒後回到現實的女人,以女性作為受害者的危機最終還是以女性的犧牲告終。

但史蒂芬·金似乎並未意識到這點。充滿溫情的假象充當故事的結尾,男人與女人團聚在一起,重歸於好,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恐怖大師73歲生日快樂!史蒂芬·金那些細思極恐的恐怖宇宙!
    他筆下的「恐怖」又與別人的「恐怖」有什麼不同,以至於他可以成為經典?!1.從「抄」開始的寫作之路史蒂芬·金出生於美國緬因州,最早開啟他寫作之路的,是在他六歲時寫了一篇半抄襲的作品給媽媽看,他媽媽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十分震驚,但知道那是抄襲的之後便告訴他「寫你自己的故事」,史蒂芬·金才開始了他的寫作之路。
  • 美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怒斥川普「中國病毒」論:這是美國病毒...
    (觀察者網 訊)美國暴發新冠疫情後,總統川普將「中國」掛在嘴邊,大肆宣揚「中國病毒」論成為了他轉移矛盾的慣用伎倆。5日,他又在推特上重提「中國病毒」,結果被美國恐怖小說大師用「美國病毒」強力回懟。 5日晚,川普再次使用「中國病毒」這個詞發推特。他稱「新的中國病毒確診病例數上去了(因為大規模檢測),死亡數下降了,『又低又穩定』。
  • 盤點30部史蒂芬·金經典恐怖電影,最佳就是它
    「史蒂芬·金電影」幾乎已經成為了好萊塢電影中貼有獨特標籤的「史蒂芬·金類型片」。 今年依舊沒有例外,新版《寵物墳場》《小丑回魂2》以及《睡夢醫生》繼續延續著「史蒂芬·金電影大年」的勢態,而《睡夢醫生》更是不負眾望、被眾多影評人譽為迄今為止「史蒂芬·金電影」中的佼佼者。
  • 最好的史蒂芬·金作品改編電影
    狂犬驚魂 Cujo (1983)恐怖元素逐漸累積,是和原著的氣質較接近的一次改編。影片曾獲得葡萄牙奇幻國際電影節觀眾評委會獎。綠裡奇蹟 The Green Mile (1999)史蒂芬·金也有這樣賺足觀眾眼淚的電影。
  • 《肖申克的救贖》遇上《權力的遊戲》,大師筆下的「世界末日」有多瘋狂?
    《2012》中,倖存的人們登上了「諾亞方舟」開始了人類新一輪的生存;面對冰河世紀的威脅,《後天》中的人類重新認識到保護壞境的重要性;《我是傳奇》中,人類最終被病毒所擊垮,病毒學家羅伯·奈佛在紐約過著獨自一人的末日生活
  • 美劇《末日逼近》史蒂芬·金力作第一集
    末日逼近導演: 約什·布恩編劇: 約什·布恩 / 班傑明·卡維爾 / 史蒂芬·金主演: 詹姆斯·麥斯登 / 亞歷山大·斯卡斯加德 / 艾梅柏·希爾德 / 埃茲拉·詹姆斯·麥斯登將主演改編自史蒂芬·金名作的CBS限定劇《末日逼近》,飾演男主角斯圖·雷德曼!
  • 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把握婚姻相處秘訣,造就寫作高光時刻
    美國驚悚小說大師——史蒂芬·金,他創作的很多作品可謂家喻戶曉,比如早期的《魔女嘉莉》、《閃靈》、《末日逼近》以及花耗30多年才完成的奇幻巨著「黑暗塔」系列等。相信史蒂芬說的這點就可以作為我們的借鑑了。其實史蒂芬與妻子是在大學圖書館打兼職工的時候認識的,因為雙方都喜歡閱讀,也喜歡寫作,因有著共同的興趣與愛好彼此吸引,也有著相似的品位與想法而陷入愛戀。所以他們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從此相濡以沫共度此生。
  • 史蒂芬·金談為何很多人在隔離期間愛看恐怖小說
    美國作家史蒂芬·金在在線節目《史蒂芬·科拜爾深夜秀》中講述了為何很多人在隔離期間喜歡讀恐怖故事。美國作家史蒂芬·金否認新冠病毒將成「恐怖之王」的預言 CC0 / THOMAS BACKA他說:「我認為,在艱難時期,人們確實更喜歡看恐怖類書籍。
  • 耳熟能詳的恐怖作品背後都有個史蒂芬·金丨夜問
    翻看近年來歐美懸疑恐怖電影,很多都附帶了一個標籤——根據史蒂芬·金小說改編。他是誰?1947年9月21日,史蒂芬·金出生。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離家出走。他和母親輾轉了很多地方,可能這些形態各異的小城鎮給了他寫作靈感,六七歲時就開始寫作。他是個勤奮的寫作者,哪怕一開始靠寫作無法養活自己,他也會用別的工作支撐寫作。
  • 史蒂芬•金最賣座的Top10電影
    •金的作品改編,當時有高達2875家戲院上映,在這些利多之下,造就史蒂芬•金唯一一部票房破億的No.1賣座電影。,2007年上映,一舉就衝到所有史蒂芬•金電影中的賣座第二名。大功臣當然是女主角凱西•貝茨,演技實在太贊,成為唯一一位因演出史蒂芬•金恐怖片而成為奧斯卡影后的女演員。如果大家看過萬梓良主演的一部香港電視劇《巨人》的話,會發現其中有一段的劇情其實是完全模仿《危情十日》的。這部影片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 《穹頂之下》:史蒂芬·金和史匹柏締造的收視冠軍
    [導讀]編劇沃恩本以為「恐怖小說之王」看到他的擅自改動,一定會「恨到用刀插我」,結果金大師卻大度地告訴他們:「原著只是一個出發點,只要能利用好人物與主題,大可以自己多做創新。」畢竟,自 1970 年代以來,先後已有 28 部根據史蒂芬·金作品改編的電視劇登陸美國螢屏,雖然也有《末日逼近》(The Stand)、《港灣》(Haven)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問世,但絕大多數還是流於平庸,很多情況下其文字魅力根本很難在電視螢屏上得以展現,繼而轉化為高收視率。
  • "金迷"有福了!這部新片打造了史蒂芬·金的恐怖宇宙世界
    Hulu(美國視頻網站)最近開播了一檔美劇——《城堡巖》(Castle Rock),由著名編劇、製作人J·J·艾布拉姆斯和作家史蒂芬·金聯合製作。在擼劇之前,樓主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兩位大佬。美國「恐怖小說大師」說的就是他。這位作家不但著作等身,共發表200多個短篇故事,56本長篇小說,在世界範圍內售出超過3.5億本,而且作品被改編為影視劇的比率跟莎士比亞有的一拼。
  • 他是《肖申克的救贖》和《黑暗塔》的作者,經歷窮困人生後終成恐怖小說大師
    本片改編自美國著名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的小說《It》的其中一部分,且他本人也擔任了此片的編劇。說到史蒂芬·金,就算你不知道他,也一定聽過他的作品,《閃靈》、《肖申克的救贖》、《嘉莉》等著名暢銷恐怖小說都出自他的手,他在美國恐怖小說界的地位就相當於金庸在中國武俠小說界的地位
  • 《奪命來電》4月13日上映 末日之戰一觸即發
    由託德·威廉士執導,《2012》約翰•庫薩克、《復仇者聯盟》塞繆爾•傑克遜和《飢餓遊戲》伊莎貝拉•弗爾曼主演的災難恐怖電影《奪命來電》將於4月13日全國上映。電影改編自驚悚大師史蒂芬·金警世話題小說《手機》,自定檔以來備受關注。如今上映在即,人類的末日對抗之戰也即將打響。2018首「怖」災難片 打響末日之戰電影《奪命來電》講述了當手機變成了殺人的武器,整個世界一片狼藉,昏天暗地,危機四伏,全球自危的末日災難故事。其中「末日災難」作為電影的核心,很大程度上也是電影的最大亮點。
  • 史蒂芬·金+HBO,兩集直接炸裂
    文章發布自公眾號【來映】文章發布自公眾號【來映】關於史蒂芬·金,江湖上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稱號:「恐怖故事販賣機」「行走的萬聖節」這不僅是因為他高產又高質,更是因為他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被改編成了影視劇。而且,都很牛逼!
  • 史蒂芬金史詩之作《黑暗塔》曝陣容
    《黑暗塔》系列小說是史蒂芬·金最負盛名的奇幻小說,30餘年推出了8部作品,糅合了科幻、西部正如其所言,幾乎史蒂芬·金出版的每一部小說,在美國都能獲得大賣,不僅如此,他也是當代中作家中,作品被搬上銀幕次數最多的。論原著被改編為影視劇的比率,史蒂芬.金可以排第二,第一則是莎士比亞。
  • 史蒂芬·金關於寫作的十四個忠告
    獨具人氣的語文雜誌點擊標題下方「新讀寫」關注史蒂芬
  • 【新片預告】《奪命來電》 一部因手機病毒引發的災難!
    電影改編自驚悚大師史蒂芬·金警世話題小說《手機》,這也是其作品首次來華。手機病毒引發的災難            如果說,手機會產生病毒,那我們對手機的依賴便是引發病毒的導火線。電影裡的手機殭屍都是因用手機而引起了病毒的傳染,變得更暴力,更攻擊,更瘋狂,更無意識地殺人或自殺。這些恐怖的行為,是不是折射出當下重度手機依賴綜合症的人群,自閉,封閉,利群,不交流,焦躁,不耐煩……
  • 恐怖小說大師,流行文化符號,史蒂芬·金的人生往事
    作為近半個世紀以來最多產和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史蒂芬·金為一代人定義了恐怖和懸疑。1974年,史蒂芬·金的第一部有影響力的小說《凱莉(Carrie)》出版,從此在緬因州出生的史蒂芬·金一步步從一個普通的作家成長為流行文化的符號象徵。
  • 史蒂芬·金魔幻巨獻《黑暗塔》高能上線,這才是強科幻!
    華為視頻近日就上線了《少年時代》、《萬物理論》、《盒子怪》等不少高分好片,靜候各位小主來約喔~本期我們特別要推薦的是一部視覺炸裂,人氣超高的大片,於1月11日上線華為視頻的史蒂芬·金魔幻巨獻影片——The Dark Tower(《黑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