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李敏鎬之前的劇《國王:永遠的主君》,和「鬼怪新娘」金高銀的組合本來備受矚目。
可惜,劇情有硬傷,細節不上心,翻車了。
最近,男神金秀賢新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開播了,一開始社長不敢抱太大希望。
但認真看完10集後,還是要說:他挑劇的眼光還是穩。
好看!
1
2014年,《來自星星的你》橫空出世,讓頂著鍋蓋頭的金秀賢徹底火出圈。
除了去年在《德魯納酒店》和《愛的迫降》短暫客串過,金秀賢這些年來的熒幕作品實在不算多。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是他真正意義上的回歸之作,首播後豆瓣評分直飆9.2,十集下來穩定在8.7分。
這部劇太懂觀眾愛的是什麼,連臺詞都不忘cue起《星你》梗。
而金秀賢一出來的鏡頭,就是八塊足以引起觀眾尖叫的腹肌。
這次的角色很特別,他飾演一個護工,脾氣好有耐心,父母雙亡,唯一的親人是患有自閉症的哥哥文尚太。
35歲的哥哥雖然一把年紀,卻因為患有精神病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不時就會闖禍。
相依為命的男主只能跟他身後,為他收拾爛攤子。
相比6年前的都教授,日常與精神病人打交道的文鋼太眼神卻更沉穩,更有故事感。
另外不得不說,長著一張少年臉的金秀賢就適合和御姐組CP。
前有全智賢,後有徐睿知。
徐睿知在劇中演的童話作家高文英,可不是什麼有愛心的純良小白兔。
相反因為童年時曾被患有精神病的父親差點殺死而變得性格孤僻,還帶點小邪惡,一出場就嚇哭小孩。
但看似冷豔高貴的女主,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顏控。
因為一場意外認識男主,就看上人家了,沒羞沒恥地開啟了花式倒追日常。
顏狗就是那麼膚淺。
「我看上你的臉」「我饞你的身子」「我想和你睡覺」……
這種話也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得理直氣壯!!!
面子?不存在的。
我們的高文英女士才不是什麼扭扭捏捏的女生,愛就要大聲說出來。
男主嘴上說著不要不要的,身體卻很誠實關注女主的一舉一動。
當得知女主被親生父親掐脖子後,掩飾不住自己對她的擔心和心疼。
甚至冒著大雨騎摩託去找女主,為了幫她出頭而打架。
而看似一直糾纏男主的女主,其實早已看懂他內心的痛苦。
也會告訴他要放下包袱往前走,不能被哥哥捆綁自己的人生。
悶騷忍讓的治癒系少年VS又颯又美的暗黑系魔女。
一個因為背負家庭重任而不敢愛,一個因為童年陰影而不懂愛。
卻在相處中忍不住慢慢走近對方,成為彼此的依靠。
這該死的愛情啊,太好磕了!
2
《精神病》看似還是韓式言情,借了個暗黑童話的外殼去講了個相互治癒的愛情故事。
卻遠不止如此。
韓劇愛搞創新,鬼怪地獄都搗鼓遍了,就開始回歸現實。
從劇名就可以看出,《精神病》其實就是圍繞精神病人群體展開的故事。
男主所在的精神病院裡,存在形形色色的精神病人。
有因為丈夫找小三而精神失常,用狂吃食物來慰藉自己的中年女人,也有因為對人生失望想拖著女兒一起自殺的落魄爸爸……
而透過男女主的感情線去挖掘精神病人及其家人的痛苦和人性,這才是《精神病》真正的目的。
這也是為什麼金秀賢答應出演文鋼太這個角色的原因。
比男女主感情線更有火花的,是男主和哥哥的對手戲。
作為精神病人家屬,男主十多年來照顧著哥哥,母親從小就灌輸給他一種觀念:你是因為哥哥才能來到這個世上的。
雖然也曾因母親的不公平對待感到難過,但男主一直以來還是遵守著和母親的約定,悉心照顧哥哥。
哪怕哥哥闖禍了,男主心裡明明有怒氣,卻因為看出了哥哥的不安,只會耐心笑著安慰他:沒關係。
但處處以哥哥為先,甚至為照顧他放棄自己正常的生活,一切就會如意嗎?
男女主相約出去遊玩一天。
沒能及時找到男主的哥哥,覺得自己被拋棄了,情緒再度失控。在男主工作的醫院裡,大鬧了起來,控訴男主的不是:
我的弟弟想殺了我。
怎麼回事?
原來年少時,哥哥不小心掉進湖裡,男主沒有第一時間去救他,是跑掉後因為心生愧疚再回過頭來救起哥哥。
男主一閃而過的黑暗念頭,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了哥哥的心裡。
甚至在哥哥的極端情緒下,演變成一個誇大事實的版本:是弟弟把我推進湖裡,他沒有救我。
看到男主被殘忍地當眾撕開內心最自私的一面,卻只能流著淚無力辯解:不是的,不是這樣的……
社長有點心痛他。
如果男主真的不愛哥哥,那他這麼多年的辛苦付出算什麼?
作為精神病人家屬,男主難,太難了。
因為照顧哥哥,長期以來沒有穩定的工作,沒有維持長久的朋友,沒有過上一天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絲毫看不到光亮的人生,也一定會有痛苦絕望到想要放棄的時刻。
回頭看哥哥,一直執拗地強求「弟弟最喜歡的人必須是我」,一旦有人打破這個邏輯,就會大哭大罵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似乎自私了點。
但我們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譴責他,似乎也不應該。
哥哥的所有情緒,都是難以自控的。在他清醒的時候,也會因為傷害了弟弟而自責到躲進被子裡。
如果可以選擇,誰願意成為一個精神病患者呢?
劇情之外,一定也有很多類似經歷的人想問:為什麼生病的,偏偏是我?
《精神病》的存在,大概就是想讓我們看到精神病人圈子的生活。
感受他們所經歷的痛苦。
3
拋卻劇情和主題,《精神病》的製作也很驚喜。
無論是從動畫鏡頭,還是創意轉場都很有電影質感。
而豐富多彩的視覺效果,讓整個故事變得更加有意思。
在講故事的形式上,《精神病》採取了章節式結構。
甚至在第一集,用動畫元素的形式來展現女主的成長經歷。
用童話故事穿插劇情,讓本來沉重的精神病話題變得沒那麼壓抑。
硬體軟體都優秀,這劇只要後續不爛尾,值得入坑!
近期新劇測評
換掉了李現,還能好看嗎?
她要靠演惡女翻身了?
喜歡我的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