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頭和光頭是很不一樣的。
青春男孩剃個光頭,本身就是一份赤裸裸寫在頭頂上的青春宣言。
不設防的年輕歲月明明白白透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毫無掩飾的血氣方剛、青春盎然,徹頭徹尾的男人中的男人!
只有青春年少且頭上草木茂盛生機勃勃的楞頭青,才能如此大膽妄為肆無忌憚地亂砍亂伐,以至於片甲不留直接亮出青光光的腦殼在黑夜裡為大家照明。
如果是個上了年紀的人,特別是個頭頂大面積拋荒者,多半會三天兩頭上美容美髮廳,要求理髮師多多辛勤耕耘,用「剩幾根」來遮掩那些荒涼地段。
曾聽說有位只剩下三根頭髮的「三毛」先生走進美容美髮廳,對理髮師說:「給我來個二分頭。」
理髮師左思右想還是「老革命碰到了新問題」。
最後跳出一隻初生牛犢,一個新潮廣東師傅,屏住呼吸拎起剪刀,一刀剪去「三毛」中間的那根頭髮,剩下另外兩根自然就成了「二分頭」。
聰明絕頂者如此惜發如金,和少年光頭者如此揮霍浪費資源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這些都與青春有關。
而青春確實是一筆令人羨慕且永遠無法積累儲存的財富。因為青春易逝難再回來。
我認為每一個青春男孩都該嘗試一回光頭的滋味,讓自己青春的腦袋來一次光明磊落明明白白的亮相,況且剃光頭的好處真的不少:
首先,蝨子是無處可藏匿了,也沒有了藏垢納汙之所。無論你怎樣地蹦迪狂跳,油頭汗出的時光,只要拿毛巾像洗臉般地擦一把就行了;
其次,光頭者能省下不少錢,洗髮精護髮素摩絲之類的易耗品可以一概省略,理髮店也可以一年只去一回,在天最熱火的時光毫不留情地統統剃光,然後一勞永逸地走過四季;
再則,小小少年很少煩惱,無憂無慮地直接讓陽光照耀著光光的腦殼,少年時光更顯天真無邪、輕鬆活潑快樂無比了。
這也是盡情地享受生活。
剃光頭的男孩冰清玉潔,目光純粹如水,甚至有些許傲氣而目空一切,心中有種信念,且坐懷不亂。
真正從心裡剃了光頭的男孩,該守幾分清規戒律,還有幾分清高孤傲,100%的純男性,絕不像蓄長發男人那麼曖昧。
說到底,剃光頭的男孩和蓄長發的男人一樣,都不是一般的人,所以他們的言行舉止都不能以常人之理來作要求。
光頭走在人群中當然最顯眼,絕對是一種非常吸眼球的存在。但不管是長發還是光頭,都是青春男孩的事,與成熟的男子漢無關。
任何一個三四十歲乃至奔五六十歲的老漢,若是蓄起了長發或是一夜之間剃光了頭髮來裝酷,都是劉姥姥頭上戴花。
這裡有些與男人的頭髮有關的事宜供平凡的男女參考——
面對一個自信的男人,你可能不太會注意到他的髮型,甚至他什麼時候修剪了頭髮你都沒有覺察到。
但是對一個留馬尾巴的男人,你需要稍稍留神。
如果他已經年過30,你就更要當心了,他恐怕不太可靠,這個年紀了還不能給人安全感。
而不肯輕易讓人看到其頭髮或頭皮的男人,也是挺玄乎的:總喜歡戴一頂棒球帽,看起來很隨意,尤其是運動中或周末逛街時,這簡直是一種時髦。
可是,別忘了,戴帽子的男人很可能是個禿子,但這和剃光頭無關。
頭光光和長發飄飄都是有個性趕時髦的男子,或者說,是一個有叛逆性格的人,而處於長發和光頭之間的則是正統的乖男孩;當然,還有「一小撮」的。
以上所說的都是一般一人。還有一類人群中的星星,對於他們而言,光頭不是適合不適合的問題,光頭只能讓他們的形象深入人心——
光頭的金字招牌,起初是角色需要,後來因為無奈
葛優大叔縱橫演藝圈三十多年,實力派演員,老戲骨。《活著》活到今天依然生機盎然,穩居豆瓣高分。無論是在《非誠勿擾》,還是在《甲方乙方》裡,他不笑讓你笑死的謀殺級幽默讓人折服。在20歲時像50歲,如今快60歲的卻還像他自己的20歲辰光,屬於前半時段長得太著急,後半時段慢生長型的。
屬於聰明絕頂,二十歲就開始禿頂,在大學時開始光頭,說光頭能帶給他更多的自信,也對,至少看不出禿頂啊
徐崢的成功就在於他對細節的把握。從《春光燦爛豬八戒》,《穿越時空的愛戀》裡的朱允文,《李衛當官》裡的混混,《大男當嫁》裡的中年男人,《催眠大師》裡面的心理醫生……演什麼像什麼。百度百科這樣評價他:抹去趙本山的鄉土,省略陳佩斯的誇張,中和了葛優的調侃和星爺的無釐頭,他的喜劇更聰明、時尚、狡黠、斯文,他演得越認真,你笑得越開心,他是中國喜劇當之無愧的新人王。
胡軍,不清高,嚮往平淡,甚至近乎於平庸的生活,喜歡順其自然。不知道為了劇情還是謝頂,以光頭彰顯一種成熟男人的風範。他成熟、內斂、剛毅的男性魅力很吸粉。
樂嘉當初在寧波求學,因為一件小事與同學打賭,輸了的就要剃光頭髮。願賭服輸,一直光頭到今天!
最亮眼的光頭樂嘉,江蘇衛視《非誠勿擾》欄目特約嘉賓,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是備受各階層廣泛推崇的天才演講家。他立志將性格分析理論普及為大眾實用工具,過去的十來年,他將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演繹得深入淺出,幫助人們理解不同性格之間的差異,並找到不同性格之間的相處之道。從而獲得幸福和成功。
自我爆料,小時候的自己很頑劣,隔三差五打架,難免會被打破頭。為了去醫院包紮方便,每次都是自己把頭剃好
陳佩斯,熟練掌握多種喜劇技巧的演員:《吃麵條》中,他的「小心眼」是多吃碗麵條,不是演戲;《主角和配角》中,他扮演的叛徒要反串演共產黨員;《王爺與郵差》中,尊貴的王爺被卑微的郵差玩得團團轉。這是莫裡哀戲劇裡經典的「僕人戲弄主子」。陳佩斯的肢體語言極為出色,很具分寸感和精確度。
平安其實很單純的,應該不是為了讓人記得住而刻意整一個標誌性光頭的。不過,他的頭型圓溜溜的,比較適合光頭,非其他歪瓜劣棗可攀比的。他是一個很開朗,很可愛的人,就是喜歡唱歌的人。年紀輕輕就剃個大光頭,多多少少還是有原因的?
張鐵林一直是娛樂圈神奇的存在,一會兒坐床,一會兒不認私生女。卻照樣代言很多品牌,似在貼皇家標籤。他在《雍正王朝》中的表演已經深入人心,當年一舉獲得了多個影視界的大獎,成為大受歡迎的老戲骨、藝術家。至於他為什麼要一直保留光頭形象出演皇帝,到現在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孟非之所以會變成光頭是因為工作勞累過度導致脫髮,所以索性他剃光了頭髮。
張衛健剃光頭的說法眾口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在拍古裝戲時頭髮沒保護好,導致頭髮脫光。還有一種說法是,張衛健在當歌手出專輯時,換了個光頭髮型沒想到歌迷很喜歡,就一直保持下去了。
郭冬臨很幽默的回答,說自己留光頭後感覺頭型更圓了,也得到不少朋友的稱讚,並打算一直光到底。
並非所有的帥哥剃光頭都好看啊!
總之,明星寸頭的理由都是不用探究的,而剃光頭則各有各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