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皇帝都想挖開的一座墓,至今還保存完整,裡面藏有3000把寶劍

2020-12-23 騰訊網

「吳越爭霸」是中國古代比較精彩的一段歷史,雙方爭奪持續了70多年,先是公元前544年,吳國入侵越國,吳王餘祭竟意外被殺死,到了公元前510年,吳國又大舉進攻越國,並佔領了對方部分城池,雙方矛盾自此升級。

勾踐「臥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軍攻越,但吳國大敗,闔閭負傷身亡,夫差繼位後,於公元前494年再次攻打越國,越國這次差點亡國,但勾踐主動投降,夫差沒有殺死他,這給越國留下了機會,經過「臥薪嘗膽」,越王勾踐於公元前475年反擊,一舉將吳國消滅,夫差自殺,「吳越爭霸」結束。

勾踐「臥薪嘗膽」期間,身受了奇恥大辱,滅掉吳國後,他曾掘闔閭墓以洩心頭之怨,但並沒有如願,因為他根本沒能進入到闔閭墓內。

說到闔閭墓,大家可能感覺陌生,但如果說「虎丘」,想必很多人都曾聽過,因為「虎丘」一詞大量出現在古詩詞中,虎丘也因此成為歷代風景名勝,其實「虎丘」就是闔閭墓。

至於闔閭墓為何叫虎丘,流傳最廣的有兩種說法,一是相傳吳王夫差將其父葬於此後,第三天出現一隻白虎盤踞在墓上,所以闔閭墓被叫做「虎丘」,還有一種說法是闔閭墓的外形像一隻蹲著的老虎,因而稱其為「虎丘」。

去過虎丘的人都知道,虎丘下面有一個劍池,相傳闔閭就葬在劍池下,劍池這個名字很有意思,「池」很好理解,因為地勢低洼,此處經常能蓄起水,劍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據記載,闔閭墓內藏有3000多支寶劍,包括赫赫有名的扁諸劍、魚腸劍等。

正因為這3000多支寶劍的存在,歷代皇帝都對虎丘產生了興趣,有人甚至想到了挖掘闔閭墓,其中就包括秦始皇和孫權。

傳說中的「魚腸劍」

秦始皇東巡時到過虎丘,得知闔閭墓內有寶劍後,他不惜動用大量人力,在此掘地三尺,如此興師動眾,最後竟然連墓穴入口都沒找到,無奈只能放棄。東漢末年的孫權,他也想得到墓中的寶劍,但結局和秦始皇一樣,最終也是一無所獲。

經歷了這多次的挖掘,有人可能認為闔閭墓已經被破壞,對此,近代考古給出了答案。

1955年,劍池水曾被抽乾,在池東巖壁上發現了明代正德六年的石刻,石刻內容是說當年發現了墓門,但挖掘無果,後又將其重新掩埋。1978年10月,劍池水再次被抽乾,考古人員找到了洞穴北端底部的石板,但石板沒有被移動的痕跡,專家據此推斷墓穴還保持完整,因而沒有進行發掘。

參考資料:《吳地記》、《越絕書》、《史記》

相關焦點

  • 大墓藏於水下前年,墓中還有3000多把寶劍,盜墓賊為何沒有竊取?
    你能想像一個藏在水中的古墓嗎?更奇怪的是,這座隱藏在水中的古墓竟然藏了3001把寶劍。古代寶劍削鐵如泥,為什麼3001把寶劍依舊安然無恙,從沒有失竊過呢?為了探尋答案,專家將古墓中的水全部抽乾。作為全國重點的保護文物,闔閭的古墓至今也沒有被人們打開過。闔閭墓就這樣躲在神秘的面紗背後,從未露面。相關歷史資料曾經記載:闔閭墓位於虎丘山之下,池廣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也就是說,這座神秘的古墓竟然存在於水下。不僅如此,闔閭墓的內部寶物眾多,光是寶劍就達到了3000多把,而這每一把都是無價之寶。
  • 秦始皇墓至今任然不讓進入,裡面究竟藏了什麼
    秦始皇墓秦始皇墓是中國第一個皇帝,至今,已有2000座雕像被挖掘出來,他們每個造型獨特,表情豐富。並且專家認為,可能會有更多的8000座雕像圍繞在中央墓,這些仍然有待發掘。然而,中國政府絕不會允許皇帝墓的發掘,而是選擇尊重古代葬禮同時也是為了保護歷史文物。秦始皇墓位於距西安市30多千米的臨潼縣城以東的驪山腳下。
  • 修建水庫時驚現古墓,連棺材釘子都是純金的,裡面躺著什麼人?
    也因為此,在當地進行勘察的時候,工人在附近發現了一座被人盜過的古墓,於是通知了考古部門。考古專家查看之後發現,這是一個墓葬群,沒想到挖開後,卻是空歡喜一場。因為這座墓雖然的確是古墓,但卻是一座土坑墓。然後進入墓地裡面尋找遺蹟和文物,在進行保護性挖掘的過程中,考古專家痛心的發現,這個古墓裡面居然有盜墓賊活躍過的痕跡,他們非常擔心這個古墓會遭到盜墓賊的破壞。
  • 清東陵中,最特殊的一座墓,墓中沒有皇帝遺體,有的只是兩壇骨灰
    陵寢是皇帝死後安葬的地方,其名號一般是根據大行皇帝生前的功過和世系而命名。中國古代的皇家陵墓主要有西安臨潼的秦始皇陵、陝西漢唐陵、河南宋陵、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清代關外三陵和河北清東陵、清西陵。西藏瓊結縣藏王墓,北鎮遼代皇家墓葬,寧夏銀川西夏王陵。
  • 江蘇發現水中古墓,裡面藏3000把寶劍,為何盜墓賊只能看不敢動?
    今天要說的水中古墓,裡面埋著的就是一位「寶劍狂熱愛好者」,生前就極盡所能網羅天下名劍,當兒子的為表孝心,在父親死後也四處收集名劍,給父親陪葬,加起來竟然多達3000把。
  • 秦始皇和孫權都想進去的古墓,裡面到底有什麼?劍池不僅僅是傳說
    夫差還為闔閭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不但隨葬了大量的寶物,還將闔閭生前非常喜歡的各種名劍葬入墓中。據說,其中就包括「扁諸」「魚腸」等多達3000把名劍。 當時的人們尚武,對於寶劍更是情有獨鍾!吳王夫差在闔閭墓中安葬三千寶劍網的事情不脛而走,一時間引起軒然大波,無數英雄好漢都想來到這裡尋求一把好劍!
  • 剛挖開一堵墓牆,緊接著又一堵一模一樣的牆,考古專家都無法解釋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挖開墓道北端第三層填土後,發現緊貼著墓道北牆的位置,赫然出現一座東西分布的磚砌牆,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可能是墓門的券頂。
  • 浙江有座皇帝墓,1千年來有專人守墓,墓主人至今不能確定是誰
    浙江有座皇帝墓,1千年來有專人守墓,墓主人至今不能確定是誰 說到古墓,總會與時間的長短聯繫在一起,因為古墓的年代越是久遠,考古學家考究起來就更加耗費時間和精力,此前在浙江的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有一座號稱千年的古墓,當地村民們都把它叫做皇帝墓。
  • 亳州「王墓」遺址,一座充滿未解之謎的千年土丘!
    一般村莊的路,向南朝陽居多,但是,在該村村民心目中,王墓不可冒犯,所以這個莊的路只能向北方修路,房子也都面向北方,所以村名叫倒坐村,又因為這個村的村民都是王姓,村名就叫王倒坐村。由於前幾年土地復墾和新村規劃,整個村莊整體東移,老房子已經不復存在。據當地村幹部介紹,陵墓原來佔地有十多畝,上世紀五十年代曾經被挖開過,挖出了很多青石條和陶罐等。
  • 邳州挖出「乾隆皇帝妹妹的墓」?專家:墓葬性質暫不清楚
    可能就是傳說中乾隆皇帝妹妹的墓。」  昨天下午3點多,邳州市新河鎮陳灘村一處土地整治項目工地上,傳出了一陣驚嘆,聞訊趕來的村民越來越多,大家都想爭相看一眼祖輩們口口相傳的煎藥廟下面,究竟埋藏著什麼秘密。
  • 清東陵被盜墓賊盜空,為何雍正陵墓保存完整?其實38年前被發掘過
    軍閥孫殿英盜掘清東陵轟動很大,四位皇帝陵墓以及慈禧太后墓被盜,因為順治帝是當時唯一一位火化的皇帝,陵墓中只有一個骨灰罐,沒有其他陪葬品,才倖免於難;而清西陵就很不同,獨獨是最後修建,甚至由民國政府出資才完工的崇陵被盜的一乾二淨,其他陵墓都完好無損。
  • 清末兩位皇帝都是他的子孫,又是慈禧的妹夫,他得恩封鐵帽子王
    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鹹豐年被封為醇郡王,其福晉是慈禧胞妹葉赫那拉氏。同治十一年(1873)晉封為醇親王。同治死後無嗣,其子載湉(葉赫那拉氏之子)即位,改元光緒,醇親王食親王雙俸、王爵世襲。光緒十六年(1891)奕譞薨逝,其子載灃襲爵,也就是宣統皇帝生父、末代攝政王。醇親王世爵共傳2世,2王。
  • 紹興發現一座「鬼寺」,規模超過1萬平米,專家:墓主或是賈似道
    在2016年的時候,考古學家在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東部,青龍山與日鑄嶺之間的峽谷地區發現了一座被稱為皇墳山,為此考古學家在這裡展開了規劃和勘探。這座墳墓是南宋時期的墓地,被稱為蘭若寺墓地。這個墓地佔地面積已經達到了1萬多平方米,規模上已經超過了寧波東錢湖、餘姚史氏家族墓等,是浙江一帶規模最大,布局最完整,等級最高的墓地。考古學家把它稱為「兩最一高」。
  • 李勣墓出土一把寶劍,它竟是木頭製作的,揭露了唐朝班劍的秘密
    可在唐代有一種木質刀劍,它居然是皇宮侍衛們的兵器,難道這些侍衛都是用這木頭刀保護皇帝的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最寒酸的皇帝墓,面積大小如廁所,出土了兩件國寶
    2013年4月份,在江蘇省的,考古專家們卻發現了這樣一座帝王陵,這可能是考古專家見過的最寒酸的帝王陵,面積只有三十多平米,可能相當於某些大戶型的廁所面積。
  • 此墓相傳埋有3000把名劍,為何專家兩次考古又掩埋封好
    3000把名劍,為何專家兩次考古又掩埋封好?兩國都佔據著吳越的土地,而吳越文化源遠流長,此地資源豐富,所以兩國為爭奪資源積怨殊深。  而要說到吳越之地最為出名的東西,那必須是美女和兵器。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就是出自吳越之地,而越王勾踐劍則是舉世聞名。吳越之地的人甚是喜歡武學,民風也很剽悍。在一些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到上面記載著吳越之地的人常常因為鬥狠切磋而發生人命事故。怎麼說呢,這還真沒從別的地方看到過這樣的事件。
  • 埃及法老王墓中藏密室?或葬有最美豔王后
    據每日郵報報導,在經過數月研究調查後,考古學家認為在古埃及法老王圖坦卡蒙的墓室牆壁後極可能藏有密室,或許還不止一個。雷達掃描顯示,在位於盧克索的圖坦卡蒙墓中還有兩處疑似墓室的房間未被打開。部分學者認為很有可能圖坦卡蒙父親的正牌妻子,至今其木乃伊仍未被發現的娜芙蒂蒂就葬在其中一間房間。如果推測正確,這座由英國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發現的著名陵寢的真正主人就將變成娜芙蒂蒂王后。
  •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專家研究多年未解,直到出現兩個農民
    乾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夫妻二人都是皇帝的合葬墓,位於現在的山西省鹹陽市,裡面埋葬的是唐高宗李治和武曌皇帝武則天兩位帝王。並且是唐十八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後的陵墓,1961年3月份,乾陵被我國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朱元璋第九代孫媳婦墓出土,著盛裝下葬,容貌復原圖卻醜出天際
    一、明十三陵在明朝遺留下來的建築中,有一個藝術價值極高且特殊的存在,那就是明十三陵。其中,明十三陵還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是國家重點保護對象。這座古建築與生俱來就帶著一股神秘感,令人很想靠近了解它,近些年也有許多關於明十三陵的問題被熱議。
  • 南京發現一座明朝墓,出土罕見八卦太極棺床
    1978年在湖北隨縣出土了一座大型戰國諸侯墓,裡面的棺底就刻著北鬥七星,甚至棺木都是按照二十八星宿進行擺放的,極有儀式感。除了星宿,還有墓室會根據八卦太極來進行排布,2010年在南京就曾挖出一座明代古墓,裡面的棺床程八卦狀,因而這座墓也被u稱為是道教祖師的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