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第一季,毛不易成了最大贏家,如果只看毛不易前面兩首作品,根本想不到他會走到最後。在第一季眾多選手中,論顏值,毛不易墊底;論唱功,比他好的也大有人在;論創作能力,廖俊濤、馬伯騫、周震南也未必弱於他;論人氣,初期的毛不易也並不算高。可就是這個各方面都入不了上流的大男孩,最後奪得《明日之子》第一季總冠軍,著實讓人刮目相看。
毛不易真正發光發熱,應該是從他唱的第三首歌《消愁》開始,而前兩首歌曲《如果有一天我變得很有錢》和《感覺自己是巨星》,多少帶有幽默的成分,雖然寫得不錯,但如果想走到最後,還得拿出點真正有深度能打動人心的作品,《消愁》、《像我這樣的人》和《盛夏》可以說就是毛不易的王牌歌曲,歌曲平緩,但抒發的卻是大情懷,能一下扎到人的心裡去。而其他選手,如廖俊濤和鍾易軒,雖然也寫了不少有情懷的歌,但跟毛不易相比,還是差了一籌,所以最後成功的是毛不易,並不奇怪。
說到毛不易,就不得不提到廖俊濤。第一季的時候,毛不易就坦言在所有參賽選手中,廖俊濤的創作能力是最強的,吉他也彈得好,唱功也不錯,完全有實力殺進總決賽,再不濟也能拿個前幾名。可遺憾的是,在11進9的比賽中,廖俊濤選擇挑戰人氣實力兼具的孟子坤,結果以失敗告終,慘遭淘汰。
廖俊濤淘汰後,薛之謙和毛不易都哭了,原因無他:廖俊濤不該走得這麼早。的確,論實力,廖俊濤未必比毛不易差,但他連最後的總決賽都沒進入,確確實實有些可惜。但是,時隔三年後,廖俊濤又重新出發,參加了《明日之子》第四季。第四季跟以往不同的是,本季賽制採用團體賽,不再實行個人賽,類似於《一起樂隊吧》這樣的綜藝節目,從質量上看,本季選手也有很多非常不錯的,廖俊濤就是其中之最。
以目前的呼聲來看,廖俊濤可能會走到最後(或者說帶著他的樂隊走到最後),實力就不用講了,即便是人氣,現在廖軍要也遠遠領先於其他選手,可見奪冠勢頭非常強勁。
但咱們有一說一,不吹不黑,即便廖俊濤在本季《明日之子》中拔得頭籌,也未見得會成為下一個毛不易。毛不易從一個護理專業的大男孩成長為90後新生代實力創作歌手,除了自身的實力,當然還得益於薛之謙獨到的眼光,能在眾多優秀選手中看到毛不易的閃光點。而毛不易從《消愁》那首歌開始,不斷給大家驚喜,人氣越來越高,甚至碾壓了起初高人氣選手孟子坤、馬伯騫等,這也是他奪冠的原因。沒錯,就是驚喜,因為他一路都在給大家帶來驚喜。
再看現在的廖俊濤,時隔三年,老實說,他的作品並沒有多大提高,也談不上什麼驚喜。很多網友都說,廖俊濤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就是當年第一次唱的《誰》,的確驚豔四座,後面給出的作品都稍欠火候。更為關鍵的是第四季《明日之子》並非個人賽,對於廖俊濤這種個人能力突出的選手來說,也未見得有多大優勢,因為即便他的樂隊奪冠,那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
所以,綜上所述,廖俊濤很有可能走到最後,但終究大紅不起來,更不能成為下一個毛不易。對此,你怎麼看呢?請在評論區留言,感謝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