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 美媒稱逾40萬臺灣人在大陸工作 臺當局對人才外流束手無策

2021-02-14 參考消息

美媒稱,臺灣近年來人才外流,大陸已成為最大的目的地。國民黨民意代表認為,這個現象衝擊臺灣地區整體經濟發展。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5月17日報導,臺灣地區行政機構有關部門表示,2015年臺灣人赴海外工作人數是72.4萬人,與10年前相比幾乎增加一倍,其中外流大陸約41萬人,達到58%比例最高,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約11萬人,佔15.4%排名第二。

▲臺北市中心的一處求職中心(美國之音)

臺立法機構經濟委員會委員、國民黨民代賴士葆接受採訪時表示,臺灣人才大量外流,已經衝擊臺灣整體經濟發展。他稱:「這是我們的骨幹,未來人才的骨幹,這些骨幹都跑掉了,對未來產業的根基絕對有很大的影響。」他表示,臺當局似乎拿不出任何的對策,只是想「新南向」,但沒有看到偉大之處,新南向的地方薪資水平比臺灣低很多,沒人要去那裡。

賴士葆還說,大陸一線城市的薪資結構都已經高過臺灣,比如大學畢業的起薪,臺灣大約是700美元(約合4800元人民幣),而大陸已經是1000美元(約合6900元人民幣)以上。

▲賴士葆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之後,提出了「新南向」政策,設立了「新南向」辦公室,希望加強與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並逐漸減少對大陸的經貿依存度。另一方面,大陸拋出了許多優惠措施,具體項目包括設立創新產業基地等,希望吸引更多臺灣年輕人前往創業、工作。

「執政黨」民進黨民代陳亭妃告訴美國之音,中國大陸不斷「磁吸」臺灣人才,背後主要目的是希望獲得臺灣的技術。

▲陳亭妃

她表示,蔡英文也曾經指示給予他們更多的期待,也就是人才留在臺灣,有未來及競爭力,為什麼一直要「新南向」,就是擴展臺灣的市場,臺灣的市場就代表競爭力,有競爭力人才就不會外流。

臺灣發展委員會的報告還指出,臺灣流向大陸的人才主要是科技及經貿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但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人才流動是很自然的事,重點是如何招攬到需要的專才,數據顯示,2015年到臺灣工作的海外人才只有2到3萬人。

臺當局行政機構相關人員林錫耀日前表示,為了改善這個現象,臺灣將推動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鬆綁一些相關法令,讓更多白領人士願意到臺灣工作。

▲臺當局行政機構副負責人林錫耀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日前出席一項公開活動表示,不必過度擔心人才外流的問題,因為如果把就業環境調整好了,自然會吸引人才進來,因此他在任內積極開發境外學生赴臺就讀,希望將臺灣打造成亞太教育重鎮。

報導稱,臺灣年輕人的薪資已倒退到16年前的水平,許多人仍然和父母同住,以減少生活花費,部分人需要兼職支付學貸等。

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範世平認為,臺灣年輕人長期低薪的問題原因很多,最主要就是臺灣從90年代開始設立了太多大學,造成了許多畢業生無法學以致用,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就業市場也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現象。

境外媒體:蔡英文執政周年 民調「愁雲慘霧」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5月20日報導,各路民調顯示,民眾整體上對蔡英文不滿大於滿意,不滿意度平均突破50%,滿意度則在三四成水平徘徊,呈現一片愁雲慘霧。日前針對2000多名年輕人進行的意見調查顯示,臺灣青年對蔡當局表現只打45.5分,明顯不及格;青年對民進黨的認同度更驟降到8.8%。

臺灣《中國時報》5月20日報導稱,蔡英文就職周年,民進黨19日公布執政周年民調顯示,對蔡執政滿意度42.2%,不滿意度過半達54.2%;交叉分析,中間選民部分滿意度僅25.1%,不滿意近七成,達68.5%。更特別的是,被視為「傳統票倉」的年輕族群,不滿意度超過半數。民進黨過去比國民黨更能吸引年輕人選票,然自家民調卻顯示,年輕族群似有離棄趨勢。點擊查看更多>>

用腳投票。歡迎轉發分享↗↗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美媒稱林姓少校涉密對象包括臺灣當局 臺防務部門闢謠
    美媒稱林姓少校涉密對象包括臺灣當局 臺防務部門闢謠 2016-04-12 14:10:04來源:環球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朱念
  • 妄圖觸碰大陸紅線!美媒稱美高官要「訪臺」,釋放何種信號?
    近日,有美媒曝光川普政府的衛生部長計劃「未來幾天訪臺」的消息。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爆料,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亞歷克斯·阿扎計劃在未來幾天率團訪問臺灣,「這將是六年來美國內閣官員首次訪問臺灣」。報導也提及,阿扎在一份聲明中稱,他此行的目的是顯示美國總統川普對臺灣的支持,以及肯定臺灣在應對新冠疫情方面所表現出的領導力。
  • 臺灣當局:今年大陸返臺過年人數可能僅剩2萬多
    (觀察者網訊)自臺灣地區出現新冠肺炎本地病例後,臺灣當局加大了檢疫防控力度,規定自15日起14天居家檢疫需「1人1戶」。疫情返臺難度的提高,與高昂的隔離成本,使大陸許多臺胞臺商放棄了返臺過年的計劃。據臺媒「聯合新聞網」1月16日報導,臺灣當局預計,今年從大陸返臺過年的臺灣民眾可能僅剩兩萬多人,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會繼續下降。臺當局稱,往年大陸臺胞臺商返臺過年人數一般都在十萬人左右,今年這個數字將低於以往的三分之一。由於返臺民眾需要接受為期十四天的檢疫隔離工作,因此臺當局預估,從1月15日起至28日將會是臺灣民眾從大陸或海外返臺的高峰。
  • 臺當局拒不承認,稱:大陸需要臺灣
    而臺灣地區能夠在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之下,在2020年保持經濟增長,維持臺灣地區的經濟,其主要的功臣就是大陸。但顯然,臺當局拒不承認這個現狀,反而對外表示,是大陸離不開臺灣地區的「出口」。
  • 臺灣人在大陸工作也有錯?綠媒惡意宣傳大陸,黃智賢:不做替死鬼
    張經義因稱來自臺灣,川普要逮捕他前一段時間東方衛視駐美記者張經義,在白宮記者會上提問了川普之後,川普問他來自哪裡,張經義說我來自臺灣。可後來川普在自己的推特上說,他是來自中共的情報員,聲稱要逮捕他,為此民進黨當局立刻作出回應,對張經義張進行了50萬新臺幣的罰款。
  • 臺當局與美方官員「眉來眼去」 誣衊大陸「壓迫」臺灣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大肆狠踩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還召集數十家國際媒體,面對它們再次攻擊「一國兩制」。蔡英文忽略甚至敵視島內統派人士的民意,還不斷呼籲國際社會幫助臺灣「抵抗」大陸。媒體評論稱,蔡英文此舉無異於投靠深綠自保,目的是打響延續個人政治生命的保衛戰,臺海的和平與穩定、臺灣民眾的福祉,她都不惜當做賭本押上去。
  • 臺當局為何對大陸惠臺新政荒腔走板?
    兩天來,他當局及其綠媒大肆詆毀、抹黑大陸的惠臺新政,用極其拙劣的手段欺騙臺灣民眾,企圖掩飾其真正的心虛,引起大眾的嘲笑。一、臺當局的醜陋表28日上午,國臺辦宣布了31項惠臺新政後,臺陸委會在當天下午便發表聲明,稱大陸惠臺新政「是以利益換取臺灣的政治認同,是陸方整體對臺政策一環。
  • 美媒稱中國大陸與梵蒂岡或就主教任命達成協議 臺當局回應
    華爾街日報認為,該協議若達成意味著未來中國的主教都將是得到北京認可的人。 對此,中梵關係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任延黎也認表示,此一方案代表大陸對於主教任命權仍可牢牢掌控。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提及,協議亦將推遲許多棘手問題,包括自稱效忠羅馬的中國地下教會主教的法律地位,他們未經大陸當局同意進行宣教。
  • 臺灣青年赴大陸實習收穫多 臺當局出手阻撓兩校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臺灣《旺報》報導,中國科協自2002年發起港澳臺青年交流「玉山計劃」,每年暑假邀請臺灣學生赴北京、南京實習。但臺當局「教育部高教司」近日聯繫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臺灣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並再發信通知兩校主管,要求將該活動網絡公告下架,對相關活動進行阻撓。
  • 讓臺當局心碎的消息又來了,2018年世界競爭力排名,臺灣首度輸給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仿佛又聽到了臺當局玻璃心碎一地的聲音。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23日公布2018年《IMD世界競爭力排名》,臺灣地區在總體表現中出現倒退,從前兩年的14名滑落到17。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稱,臺灣此次排名成為了2009年以來最差排名,「甚至首次輸給連年排名跳級的中國大陸,大陸從去年的第18名,今年排名急升至第13,在亞洲排名第3位,僅次於香港、新加坡,臺灣因此掉到亞洲第4」。
  • 臺灣又被美列入匯率操縱名單,蔡英文當局「檢討」,突然提到大陸
    據央視12月21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財政部貼出了川普當局的匯率政策報告,臺灣又一次登上美國的"觀察名單"。臺灣媒體表示,2020年初美國財政部就警告臺灣,雖不在觀察名單上但已經很接近了。
  • 臺灣禁止半導體人才赴大陸工作
    ,中國臺灣已通知人力派遣公司撤除所有在中國大陸工作的職位。而這件事也不由讓筆者想起發生在最近的一起關於臺當局調查大陸IC設計公司在臺挖角案件,搜查了多家臺灣公司,查扣大批資料,約談19人,帶回4人調查。中國大陸IC設計公司比特大陸涉及其中。具體是臺灣智鈊科技有限公司、芯道互聯有限公司被指控藉由投資新創公司方式,與大陸IC設計公司合作組成人才挖角團。
  • 美國是臺灣哪門子夥伴?臺當局搞「聯美脫中」太幼稚丨北京觀察
    實體部分在美國華盛頓舉行,臺灣方面由經濟部門的副負責人陳正祺率團,其他臺灣官員通過視頻參與。在美國國務院發布消息兩小時後,臺當局在美聯繫人蕭美琴轉發並評論,「我們歡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這有助於進一步強化臺灣和美國強勁的經濟關係。」
  • 臺媒稱馬祖島被大量大陸抽砂船包圍,臺當局:並沒「越界」
    據臺媒報導,10月25日,馬祖網友在網上爆料稱,看到大批大陸船隻幾乎將馬祖島包圍。此事得到臺「海巡隊」證實,指出這些大陸船隻全部是抽砂船,十分罕見,並且臺方執法船隻在現場無計可施。隨後,臺「海巡署」表示,大陸抽砂船並未「越界」。
  • 美媒:臺灣艦隊是雜牌軍,戰力有限,臺當局採「買艦+自造」方案
    臺軍佩裡級「銘傳號」@銳看臺灣報導臺媒引用美媒《富比士》雜誌網報導稱,臺灣海軍已經很久沒買大型新巡防艦了,雖然臺當局想改變這點,但事情進行得並不順利。《富比士》雜誌網稱,臺灣的艦隊是雜牌軍,其中有授權打造的戰艦,美法的二手巡防艦和驅逐艦,還有一大隊自製巡防艦。然而,這些既有的巡防艦和驅逐艦都稱不上新,臺灣海軍有6艘1970年代的古董級諾克斯級巡防艦、10艘1980年代的派裡級巡防艦和4艘紀德級驅逐艦,以及6艘1990年代的拉法葉級巡防艦。
  •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
    繼愛奇藝後,臺當局又對淘寶臺灣動手了。據臺媒剛剛消息,臺灣「經濟部投審會」今天(24日)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罰淘寶臺灣41萬元新臺幣,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經濟部投審會」稱,淘寶臺灣雖由英商克雷達分公司經營,但克雷達可被陸資阿里巴巴實質控制,從而判定淘寶臺灣為陸資,裁罰新臺幣41萬元,限期6個月內撤資或改正。臺「投審會」還稱,阿里巴巴在克雷達公司持股未逾30%,符合現行「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但依法令或契約約定,阿里巴巴可操控英商克雷達營運方針,認定具控制能力。
  • 蔡英文當局搞「防疫雙標」:一邊隱瞞外勞入境,一邊拒絕陸生回臺
    按統計,這學期約2.6萬名境外生未能入境,其中包括陸生佔7600人,僅次於港澳生。另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一處營區6月起有大批外勞入住,進行集中檢疫,高雄市府對此卻毫不知情。臺灣地區「疫情指揮中心」隨後說明,集中檢疫勞工不會與社區接觸,民眾無需過度擔心,此外承認自一月底以來,全臺27個集中檢疫所共收住了4940人,其中外勞為1160人。
  • 前美媒記者:大陸武統臺灣條件完善 2018年可部署
    日前,前美聯社駐臺記者溫逸德(Peter Enav),近日以〈Taiwan Under the Gun: An Urgent Call to Action〉為題撰寫評論,放言稱「中國大陸將在2018年會武統臺灣」,他還稱,「武統」條件已日漸趨向完善,預估2018年下半年可部署完成。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溫逸德在文中指出,最可能實現和平統一臺灣的時刻,就是馬英九當局執政時期。
  • 川普接連對臺示好,臺當局為何不敢接招?大陸軍事震懾的結果?
    中國的俗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看來,這句話的寓意對川普並不適用。 川普的做法很明顯,一是想要在對臺問題上激怒中國大陸,若中國大陸選擇在此時軍事出擊臺灣,川普就有了戰時協防臺灣的藉口,可以繼續做他的總統夢。
  • 全臺戰機緊急升空 綠媒妄稱:應對大陸"武力威脅"
    海外網10月15日電 15日一早,天還未亮,臺防務部門全島戰機緊急升空,因應「制敵空襲相關作為」。綠媒妄言,此次操演是為了應對大陸「日益升高的武力威脅」。臺官員稱,「聯翔操演」屬經常訓練的範圍,每天均有戰機在空中巡戈,各基地依規定部署一定數量戰機,執行待命警戒任務,今天清晨的科目即是緊急起飛進行攔截、監控等,還有部份戰機擔任「假想敵」。至於演練細節,因屬機密不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