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斌的糖果屋
圖/網絡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重看《琉璃美人煞》,對烏童不再是討厭,而是一種心疼。
01.
在初看這部劇的時候,我眼中所看到的烏童,他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是一個為了能夠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的惡人。
在第一次簪花大會的比拼中,他為了能夠拔得頭籌,他不惜在比賽的過程中使用禁術,哪怕明知道會傷害到無辜的人,他也在所不惜。
他第一次使用禁術的時候,被當場警告了。在被警告之後,他不但不吸取教訓,還變本加厲地繼續是使用禁術傷害他人,以至於讓褚璇璣掉入河裡,險些丟了性命。
再後來,烏童投入了天墟堂並擔任了北壇主的身份。他借著所謂北壇主的身份,大開殺戮,並讓無數條無辜的生命死於非命。
他明明都已經做錯了如此多的壞事了,可他仍舊不知悔改,仍舊繼續在這條一錯再錯的路上,越走越遠。
為了能夠得到褚玲瓏的心,他將褚玲瓏的元神進行馴服,並利用其元神造就了一個假的褚玲瓏陪伴在他的身邊。
他明明那麼愛褚玲瓏,可他卻親手將所謂的愛變成了一種傷害,以至於褚玲瓏是打心底裡憎恨烏童。
烏童的一生,都在努力地追求那些他想要卻又得不到的東西。不管是名譽也好還是愛情也罷,他為此奮鬥了一生,可終究什麼也沒有得到。
02.
當初為了能夠在簪花大會拔得頭籌,他多次違反了比賽的規定,以至於淪落到被幾大修仙門派趕盡殺絕的地步。
為了能夠讓褚玲瓏愛上自己,他總是將自己對他的傷害無限放大,以讓其能夠正眼看他一眼。
可不管他怎麼做,給褚玲瓏帶來的只有傷害,以至於到最後離開之前,也沒有能夠得到褚玲瓏的真心。
在投靠天墟堂之後,他本以為會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也本以為可以藉助天墟堂的力量,除掉幾大修仙門派,為自己討回公道。
可他卻不知道,他的悲劇人生,才剛剛開始而已。
他被元朗利用,被元朗欺騙,甚至被元朗砍斷了一條胳膊。為了存活,他又不得不忍住心中的怨氣,繼續為元朗效力。
本以為只要足夠聽話,就能夠撿回一條性命,可卻不知道,元朗之所以將其留下,只是為了更好的利用。
再後來,在元朗的毒害與利用之下,烏童成了半人半魔。他原本是一個人,可最終卻成了魔,說起來,實在是太過嘲諷些。
回顧烏童的一生,他確實是做錯了很多的事。正是因為一錯再錯,才會讓所有的一切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才會讓自己最後落了一個不好的結局。
03.
或許看到這裡,你會告訴我說:「烏童最後的悲慘結局,是他罪有應得的。畢竟他做錯了事,就該受到懲罰」。
誠然,壞人做錯了事情,的確應該受到處罰。可是這所有的悲劇的結果,是他願意看到的嗎?他願意在這條路上一錯再錯嗎?
不,其實烏童並不願意成為這樣的人。他之所以在這條路上,一去而不再回頭,不是因為他想要變成壞人,僅僅是因為他想要生存而活成了一個被逼無奈的人。
當初,烏童之所以會想要在第一次簪花大會上拔得頭籌,不是說他喜歡名與利,而是他想要繼續生存。
在比賽之前,烏童會的師父曾經告誡過他,倘若想要繼續留在門派裡學習仙法,就必須在這次簪花大會上獲得勝利。但倘若他輸了,就會被逐出修仙門派。
面對這樣的警告,烏童不斷地練習,不斷地想要成為那個強者。為了能夠保證計劃萬無一失,他便用禁術作為最後的手段。
他想要獲取勝利,僅僅是為了能夠被留下。而他的師父想要他獲取勝利,則是為了面子,為了整個門派風光。
無疑,烏童只是他師父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只為功利而存活的工具人罷了。
04.
在那次簪花大會上,烏童通過禁術,獲取了最終的勝利。但與此同時,他為違背了比賽規則,傷害了褚璇璣,成了門派裡最為丟臉的罪人。
於是各大門派聯合起來,對烏童趕盡殺絕,硬是要將其逼迫到一個絕路,不給烏童任何一個生存的機會。
幾大門派的翻臉不認人,讓烏童對其痛恨。於是苟且存活的他,便一心想著要報仇,立下了將其全部消滅的目標。
為了能夠更好的實施計劃,他便主動了投靠了天墟堂,聽命於元朗的差遣。然後在這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做遠。
倘若掌門不因為一己之私威脅烏童必須拿下頭籌的話,倘若烏童不被掌門如此苛刻對待的話,我想烏童也不會淪落到如此地步。
他只是師父的一個工具人,明明錯的師父,而他是最慘的受害者。到來頭,當所有的事情發生的時候,他卻成了替罪羊,為師父的執念抗下了所有的一切。
倘若幾大修仙門派不那麼咄咄逼人,不將烏童置於死地,倘若能夠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或許他也真的心生恨意,然後立下報仇的目標。
烏童他本身的確有錯,這不假。
可是那些正義的修仙門派,確實造成烏童悲劇開始的最闊禍首,是他們將一個好好的人,活生生逼成了一個魔。
結尾的最後,我想說:
烏童雖壞,但卻值得讓人心疼。
他的壞,有本意的壞,也有被迫而形成的壞。
當初的他,其實真的一點不貪心,要的不過是能夠留在門派裡繼續修煉罷了。
可是幾大門派的無情,真的硬生生將他逼上了絕路,成了整部劇中最大的反派之一。
你說,這樣的結局,是不是真的太過於諷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