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39公裡長的特大橋!我國又建設一個超級工程,就在寧夏境內

2020-11-19 網易新聞

2020-11-18 15:49:19 來源: 旅行煙雨人

舉報

  橋梁,在我國建設是越來越多,規模也是越來越大了,特別是我國東部地區的一些省市,建的跨海大橋是特別的多,而且幾乎每一座跨海大橋都是超級工程,這不僅要有超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而且還需要很高的技術水平,然而在我國,造橋技術已非常成熟,水平在全球都處領先地位,所以建設這些超級工程都不是問題的,同樣中西部地區雖然建設的跨海大橋這樣的超級工程很少,但橋梁的規模同樣也很大,其中也不乏像跨海大橋那樣的超級工程。

  

  超級工程港珠澳大橋

  包銀鐵路是我國正在建設的一條鐵路線,是國家規劃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京蘭大通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說是西北地區連接東北、華北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和經濟大通道,所以對於這條鐵路的建設,我國是非常重視的,而在建設包銀鐵路銀川至惠農南段時,需要建設一座特大橋,這座特大橋的規模可不是一般的大哦,足可以媲美東部地區的一些跨海大橋的規模,也算得上是一個超級工程吧!

  

  這座特大橋就是石嘴山特大橋,在建設包銀鐵路銀川至惠農南段時,總的建設裡程為99.01公裡,而這座特大橋長度達到了39公裡,佔總裡程約40%,可想而知這座大橋的規模有多大了。石嘴山特大橋是繼寧夏境內銀西高鐵、吳中高鐵、中蘭高鐵施工中,一次性建成最長的鐵路特大橋,所以這座大橋的建設是非常受到寧夏人民的關注的,都想一瞧這座特大橋的雄偉樣貌。

  

  石嘴山特大橋橫跨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和惠農區,在建設這座特大橋時,需要跨第二農場渠,公路及灌溉渠等,既要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又不能給橋下帶來危害,特別是要保證公路上車輛的通行,這些條件對於一小段道路的建設,可能實現起來更容易一些,但對於一個有39公裡的超級工程,難度真是太大了,而且設計行車速度還達到了250公裡每小時,對建設的工程師們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石嘴山特大橋作為包銀鐵路銀川至惠農南段的關鍵性工程,小編真的很想看看建成後的大橋是什麼模樣的?但可以想到,遠觀這座特大橋,就像在海邊看大海一樣,一眼是望不到頭的,感覺橋梁在無邊無際地伸展,肯定是非常宏偉的。大家是不是也想一睹石嘴山特大橋的「芳容」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我國西部很受期待的一座特大橋,混凝土高塔世界第一,長2135米
    當然,隨著中國其他城市的發展和提高,一些山地地形也確實不利於交通,這也需要建造規模大但不同的特大橋,這也很符合當地發展的需要,所以來簡單認識中國西部非常期待的特大橋,其實在這座特大橋發展中看,它們所具有的發展能力本身也是非常強。
  • 寧夏正式接入全國高鐵網
    為切實將銀西高鐵打造成我國西部地區高速鐵路的示範工程,鐵一院組建了以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領銜的核心技術骨幹團隊,在設計過程中充分貫徹「綠色、智能、精品、人文」的設計理念,結合沿線經濟發展現狀和社會發展長遠需求,堅持以人為本和自主創新,精心勘察設計,密切協調各方,對線路設計方案進行了大量深入、細緻地研究比選工作。
  • 寧夏境內首條沙漠高速公路烏瑪正在抓緊施工建設
    盛夏時節,位於寧夏境內的烏瑪(內蒙古烏海市至青海瑪沁縣)高速青銅峽至中衛段正在抓緊施工建設。該路段主線全長122.9公裡,其中穿越騰格里沙漠腹地的18公裡公路是寧夏建設的首條沙漠高速公路,預計2021年建成通車。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 銀西高鐵填補我國高鐵建設技術多項空白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首條串聯陝甘寧革命老區和穿越黃土高原地帶的高速鐵路,銀西高鐵的多項技術創新,填補了我國高鐵建設技術的多項空白。「銀西高鐵是我國一次性建成裡程最長的有砟高速鐵路。有砟軌道具有地形地質條件適應性好、投資少、建設速度快、行車速度調整空間大等優點。」
  • 我國首條大規模採用千噸箱梁高鐵建設進入全新階段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5月12日上午,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建設者駕駛兩臺龐大的輪軌式跨線提梁機,將一片長40米的千噸高鐵箱梁穩穩放置在南沿江城際鐵路跨疏港特大橋14號至15號橋墩之間,這是國內第一條大規模採用千噸箱梁的高鐵工程架設的首片千噸箱梁
  • 世界第一高橋,位於我國西南地區,真不愧稱之為基建狂魔
    我們都知道,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出了名的成功,我們國家的交通基礎設施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要在大山與山間架橋,需要人力和財力,多虧現在我們國家的交通建設越來越方便。現在跟大家講一下橋,這座橋位於我國西南,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橋。
  • 我國有望建設一座超級水電站,將超三峽大壩工程,選址在西藏地區
    近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受到人們的稱讚,這幾年中國的高鐵建設進程不斷發展,前幾天香港珠澳大橋也正式通行,除此之外,中國對水電的發展也非常重視。 說到水電建設,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三峽水庫這項水利工程吧。 可以說是造福民生的重要工程。 現在我國已成為水電站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
  • 中國北方將出現一超級工程,總長200公裡,神似港珠澳大橋
    大家都知道,我國去年成功建設了國內外的香港珠澳大橋,而且建造了世界上最多的橋,這座大橋也是世界上最長的渡海大橋,困難的投資也受到國內外的關注,隨著這座橋的建成,珠海、香港、澳門的幾個城市都有經濟一體化的意義,的深度代表了橋的作用,但是,我國北方也很快就要出現神似港珠澳大橋的超級項目了
  • 河南一日三條高速開通 高速通車裡程突破七千公裡
    該項目建成通車後,平頂山至欒川行車時間可縮短近一個小時,對助力沿線旅遊開發,促進當地百姓就業增收致富,帶動豫西南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圖為鄭西高速堯欒段廟子樞紐。 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供圖濟洛西高速路線總體呈南北走向,起自濟源市大峪鎮,向南跨越黃河天塹,止於孟津縣麻屯鎮,路線全長42.38公裡,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100公裡。
  • 牡佳客專佳木斯段線下工程提前完成,我國最北端高寒高鐵建設取得...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8月10日消息,8月2日上午,在中國最北端的高鐵站佳木斯站附近,中國鐵建所屬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工人完成佳木斯特大橋連接的路基碾壓,至此,牡(丹江)佳(木斯)客專佳木斯段線下工程提前完成,標誌著這條位於中國最北端高寒地區的高鐵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 東北大外環潁河特大橋主橋樁基完工
    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日前,阜陽東北大外環潁泉段潁河特大橋主墩樁基澆築完成,標誌著該橋主橋樁基施工完成。東北大外環潁河特大橋全長1832米,主橋為矮塔斜拉橋。項目施工期間正值汛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難度。
  • 我國迎「超級工程」花費4200億建設高鐵的「中軸線」共80個站點!
    近年來,隨著高速鐵路工程的建設,一些地區的人們移動時的速度也提高了,為了讓全國人民享受這種待遇,2016年開始建設另一條世界性的高速鐵路工程,今天,共有中國高速鐵路的「中軸線」,4200 完成後,這條高速鐵路路線貫穿中國中部地區的南北兩端,為通過其中的幾個省級經濟帶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
  • 天下黃河富寧夏:引黃灌溉造就「塞上江南」
    中央王朝還專門在移民區設立了典農都尉管理移民屯墾,在寧夏北部引黃古灌區設置3個典農城進行農耕開發,分別位於今永寧縣境內的上河典農城、青銅峽市境內的南典農城和銀川市興慶區境內的北典農城。至此,寧夏引黃古灌區基本實現了經濟形態的轉變,即以遊牧業為主的經濟轉變為以農耕為主的農業經濟。
  • 敦白高鐵建設按下「加速鍵」
    日前,在位於永慶鄉大沙河附近的一排橋墩處,機械轟鳴,工程車輛穿梭,現場40多名工人嫻熟地安裝著橋梁……下午4時28分,敦白鐵路DBSG-1標段大沙河特大橋首孔梁在特大橋49#-50#墩徐徐落下。這就是敦白鐵路DBSG-1標段大沙河特大橋的施工現場。
  • 國內又一個超級工程已完工,總投資達1600億,真的讓國人驕傲了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外號,那就是基建狂魔,畢竟這麼多年來我們國家所修建的各種公路、橋梁、高樓建設,真的是數不勝數,而且不僅僅是數量非常多,在建設當中遇到的難題也被我們國家的一一攻破,所以從這方面來看,我們國家這個基建狂魔的稱號也並非浪得虛名。
  • 半月談丨這裡是寧夏土長城
    目前,寧夏境內共有戰國、隋、明等長城約1507公裡,其中可見牆體506公裡。與包磚的八達嶺長城不同,寧夏境內的長城絕大多數為土夯長城。  正是這些其貌不揚的土長城為守護中原腹地安定作出過巨大貢獻。如今,它們不僅成為寧夏的地理名片,更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寧夏精神的不竭源泉。
  • 橋梁大事:宜賓鹽坪壩長江大橋合龍 玉楚高速阿姑特大橋單幅貫通
    (來源:人民網)02平武涪江特大橋主橋預計7月合龍1月8日,九綿高速公路LJ22合同段建設者們緊鑼密鼓推進平武涪江特大橋工程建設。該橋系九綿高速公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也是目前為止國內設計的最大跨度波形鋼腹板混凝土連續剛構橋梁。
  • 寧夏:縱橫千裡的「中國長城博物館」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世界文化遺產,凝結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積澱著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文化內涵。我國的長城修建於不同時代,遺存於不同地域,留下了不同的傳說。據專家考證,寧夏境內長城遺址共有1507公裡,其中可見牆體有1038公裡,且還建有多處城堡、烽火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