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村通」莫三比克項目交接——縮小數字差距 助力改善民生
人民日報本報駐南非記者 萬 宇2020-12-21 00:0012月的莫三比克正值盛夏。在莫南部省份馬普託省的偏遠小村落穆羅塔內村,村委會門口的沙土地打掃得乾乾淨淨,擺著用來洗手消毒的水桶,平房頂上的一臺橘紅色衛星信號數字接收器格外醒目。
-
中國援建莫三比克「萬村通」項目舉行交接儀式
新華社馬普託12月11日電(記者聶祖國)中國援非「萬村通」莫三比克項目11日在莫北部楠普拉省穆魯普拉市舉行交接儀式。莫三比克總統紐西、交通和通訊部長阿卜杜拉伊及中國駐莫大使王賀軍等出席儀式。紐西在儀式上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為促進莫電視和信息通訊業發展提供的技術和設備支持,認為該項目有助於縮小莫三比克城鄉以及該國與世界之間的數字和信息差距,對改善當地民生、促進公共教育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王賀軍在致辭中表示,中莫兩國發展相互促進、相互助力。「萬村通」項目順利移交是兩國務實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
縮小數字差距 助力改善民生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12月的莫三比克正值盛夏。在莫南部省份馬普託省的偏遠小村落穆羅塔內村,村委會門口的沙土地打掃得乾乾淨淨,擺著用來洗手消毒的水桶,平房頂上的一臺橘紅色衛星信號數字接收器格外醒目。不久前,作為中國援非「萬村通」莫三比克項目(以下簡稱「莫三比克項目」)的一部分,穆羅塔內村接入了數位電視信號,當地村民第一次看上了高清數位電視節目。「萬村通」項目是2015年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尼斯堡峰會提出的中非人文領域合作舉措之一,旨在為非洲國家的1萬個村落接入衛星數位電視信號。
-
改善民生服務社會民生效益逐步顯現
二、注重實效突出民生優先五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確定的「民生優先」戰略指導下,縣民生工程工作突出固鎮特色,重點抓好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教育事業、可持續發展、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性住房和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等項目建設
-
李元斌: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實現脫貧
作者:李元斌,系新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是穩疆安疆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傾力支援下,新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改善民生促進脫貧攻堅,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群眾特別是貧困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奠定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物質基礎和民心基礎。
-
補齊短板,有效改善民生
民生無小事,民生無易事。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期間,提出「扎紮實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的重大要求。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民生改善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
【十九大•理論新視野】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體人民。維護好、發展好、實現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衡量、反映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標尺與準繩。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
-
數位技術如何助力非洲國家抗疫?
數位技術如何助力非洲國家抗疫?在線會議截圖 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薄雯雯)中國與非洲國家開展了哪些數字抗疫行動?非洲國家採取了哪些數字抗疫舉措?在日前由國際發展機構Diinsider舉辦的「數位技術助力非洲抗疫」在線研討會上,多位非洲問題專家就上述問題進行介紹。 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副教授張豔茹以浙江省為例介紹了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數字抗疫行動。
-
民生改善 民心所向
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新區、內江市中醫醫院新區等相繼投入使用;人民公園提升改造一期工程、黃荊壩大橋及其連接線工程、沱橋拓寬改造工程、內江綜合客運中心等重大項目相繼完成;城鄉文化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新建圖書館4個、文化館2個、大劇院2個……五年來,內江積極回應並保障醫療、教育、就業等「熱點民生」,讓「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食藥有安、
-
...鍾翔平:構建堅實的「數字底座」,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 飛象網
過去幾年來,在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騰訊積極參與數位化升級浪潮,持續為長三角區域的數位化發展提供助力。2020年,外部環境巨變,也更清晰地讓我們感受到,數位技術對推動經濟建設、民生生活,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今天,我也想分享一下,對於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思考。
-
永平鎮多辦實事改善民生-上饒日報-上饒數字報-上饒新聞網
鉛山訊 1萬戶墾區危房改造項目正按照「鎮區+墾區」聯動模式紮實推進;2019年共完成新農村建設任務68個,提前一年實現了新農村建設全覆蓋目標;建有以倡導孝敬父母的「報本坊」和警示為政者愛民如子、與民同甘共苦的「白菜碑」為主題的廉潔文化公園,正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前來接受文化傳承……這是鉛山縣永平鎮近年來持續改善民生質量、不斷增強百姓幸福感的真實寫照。
-
李嘉珣:以新基建增強民生領域保障能力
新基建中的數字基礎設施弱化了空間限制,使優質醫療、教育等民生供給均衡化,而數位化的產品和服務具有邊際成本趨近於零的特點,適合應用於大多數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產品。同時,新基建各項技術具有持續改進和迭代的特點,催生出更多業態和模式,能夠在民生領域提供更多人性化服務,在為民眾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的同時,增強公共服務的經濟屬性。
-
西青助力新疆于田縣庭院改造示範項目
本報訊(通訊員 劉子鑫 記者 李煥麗)2020年,為助力新疆和田地區于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西青區投入400萬元在于田縣喀日曼村和喀拉都維村兩個深度貧困村實施了庭院改造示範項目,改善農戶生產生活條件。
-
陽信縣金陽人大探索建立全鏈條閉環監督新模式 助力民生實事項目...
「這個項目不僅能有效處理生活垃圾、固態廢棄物,改善我們的環境,而且還將帶動周圍的發展,提高群眾的生活水平,這裡面也有我們代表的一份功勞啊!」選民代表王秀勝激動地說道。據了解,該項目是金陽街道2020年民生實事項目之一,自2018年陽信縣全面推行民生實事代表票決制以來,為確保民生實事項目有序推進,金陽街道人大工委以「光大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監督為試點,逐步探索建立「事前介入—事中監督—事後測評」的全鏈條閉環監督新模式。事前介入。
-
舒城河棚鎮:「送戲進萬村」 文化惠民助脫貧
日前,由舒城縣文旅體局主辦的2020年文化民生工程「送戲進萬村」文藝演出活動在河棚鎮9個村陸續上演,一場場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廬劇表演為山區群眾獻上了豐富的「文化大餐」。為把「送戲進萬村」 這項文化民生工程落到實處,河棚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提前宣傳,同時選好演出場地,做好演出服務和現場安全保障工作。通過「送戲進村」文藝演出活動,把精準扶貧政策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出來。引導貧困群眾摒棄「等、靠、要」思想,鼓勵百姓勤勞致富,用實際行動穩定脫貧,共奔小康。
-
數字公益勇戰疫情 微醫、民生通惠基金開闢健康公益新模式
8月19日,正值第三個中國醫師節,微醫網際網路總醫院、萬向集團、民生通惠公益基金會發起「致敬白衣戰士公益行動」,分別向北京、上海、武漢、青島等35個城市的近百家醫院,送出上萬支鮮花,共同為佑護生命的白衣戰士點讚。
-
黎萬宏率隊調研 重點民生工程建設情況
本報訊(記者 趙傑昌 通訊員 劉婷婷)6月23日,區政協陳家橋街道委員組開展小組活動,調研轄區重點民生工程建設情況。區政協主席黎萬宏、副主席郭明月參加本次活動。黎萬宏一行實地視察了美麗藍灣安置小區、廖家坪農貿市場周邊道路、雪鼎公司農業電商項目等民生工程。
-
廣聯達攜「數字項目新方案」亮相重慶智博會 助力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
廣聯達作為深耕建設工程領域的平臺服務商,參與並進行重磅發布廣聯達數字項目新方案。 該方案以BIM、IOT、AI、5G、大數據等數位技術為基礎,將現場系統和硬體設備集成到一個平臺,將產生的數據匯總建模,形成數據中心,實現統一主數據、統一BI、統一入口、統一技術標準和數據接口,為施工企業提供整體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滿足施工客戶和合作夥伴的核心業務場景,實現工程項目建設的人員安全、工作高效、項目智能、管理輕鬆,充分釋放客戶價值和夥伴價值。助力每一個工程項目成功。
-
【抓項目保民生解難題促發展】甘肅清水: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
從群眾安全住房全面覆蓋到道路交通迅猛發展,從農村安全飲水到群眾就醫難問題全面解決,從教育均衡發展到社會保障不斷提升,一項項民生項目、一樁樁民生實事在清水大地落地生根,惠及千家萬戶。十三五以來,清水縣始終堅持「抓項目、保民生、解難題、促發展」,緊緊圍繞發展所需、民心所盼、民生所系,著力補齊短板,努力提升群眾幸福度和獲得感,通過實施民生項目,辦好民生實事,繪就了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祥和的小康畫卷。
-
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增加學位……明年北京要重點辦31件民生實事
「無碼難行」、不會使用醫院的自助一體機、不會用手機軟體「打車」……科技發展在為更多人帶來智能生活的同時,也「困」住了一些無法跨越「數字鴻溝」的老年人。在明年待辦的重要民生實事項目中,記者注意到,「慢群體」的傳統需求被寫入了實事項目中。明年,本市將在公共場所優化智能服務,保留傳統服務,解決老年人「數字鴻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