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蘭很窩火,過一段時間就要舉行婚禮了,閨蜜小周卻不願意當她的伴娘,協助她走過最幸福的時刻,而是選擇和男友到國外旅遊。
小蘭和小周是大學室友,四年時光使兩人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閨蜜。她們無數次憧憬過彼此的婚禮,成為最美麗的新娘。
轉眼畢業已經三年多了,兩人在不同的城市發展。雖然都很忙,但是沒有斷了聯繫,時不時還會通過電話聊生活和理想。
小蘭的婚期越來越近,為有個完美的婚禮,她打了好幾次電話給小周,沒想到自己的一腔熱情還是被小周冷冷地回絕了。
「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我希望你能來,你承諾過要當我的伴娘!既然你說話不算話,那我們就不要做朋友了!」小蘭發出威脅。
小周沒有妥協,她說:「你是我的朋友我希望你開心,但我更希望做讓自己開心的事。」原來小周已經訂好了和男友歐洲七日遊的來回機票和酒店,為了這次旅行小周和男友存了很久的錢,她不得不拒絕小蘭的請求。
有人說這兩個姑娘都自私,都不願意為朋友付出。
但今天我想探討的是,我們交朋友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是為了從朋友那裡得到些什麼嗎?
網上曾經流傳著一段很火的視頻,那是復旦美女老師陳果關於「朋友」一詞的授課。
她說,朋友是無用的。朋友不是酒友,不是玩伴,不是寂寞時的慰藉者,不是你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來的人脈。朋友的「無用」,是沒有功利之用,不要去利用朋友,交朋友不是為了被愛,而是為了愛。
我恍然大悟,我們一直在「利用」朋友。失落時「利用」朋友傾倒不良情緒;寂寞時呼朋喚友,「利用」朋友製造熱鬧,排遣孤獨;事業上需要人脈時又開始「利用」朋友了。與人交友,不過是為了得到有形與無形的利益。
但從最原始的人性需求上來說,交朋友是因為愛!我們有很多的愛要去給於,去奉獻。愛朋友就像愛我們的孩子,始終希望他開心快樂。在孩子的開心快樂中我們會獲得一種天然的、不可名狀的滿足感,不是嗎?那應該是一種動物的本能。
好的友情,你會從對方的快樂裡感受到快樂!
詩韻是我以前的同事,我們關係很好,她的辦公桌就在我的隔壁。我們私底下無話不談,她對塵世間的事情看得很淡然,我有事情想不明白,跟她談一談,往往會獲得清新脫俗的開解,豁然開朗。
直到有一天,詩韻跟我說她要嫁到農村去了。
嫁到農村去,你瘋了嗎?在農村能幹什麼,你要種地嗎?我喊出來。
我們正在共同執行一個項目,如果順利完成就能很快升職加薪,詩韻在這個時候撤退,不是陷我於泥沼嗎?太不厚道了,枉我還當她是我最好的朋友,真是不講義氣。我一個人加班加點,還是把項目搞砸了,升職加薪也泡湯了,憤怒填滿了整個夏天。
一年之後,我還是心軟了,在一個農家小院見到了詩韻。暖暖的陽光裡,她抱著白嫩軟綿的孩子,腳邊是歡歡撲騰的小花狗。
詩韻說她抑鬱症好了。我知道,她的抑鬱症,是因為工作壓力。
詩韻笑得鮮活明媚。那一刻,我釋然了,沒有升職加薪不重要,失去傾吐的垃圾桶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眼前這個人--我的好朋友,是開心快樂的。意識到這點,我竟覺得完成了一項偉大的事業!
好的友情是能做自己
最近回家過年,見了多年未見的老同學。有的已經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有的還在努力求生存。這個時候的同學聚會就顯出人生百態來。
混得好的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一派老子最牛的氣場,仿佛要把當年讀書時候受的的那些氣都撒出來;或者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把自己的成功史一一展現給大家。
混的不好的到處敬酒,好話巴結,以求得一個好的提攜;或者清高一點的默言禁聲,低頭喝茶,以求透明人設。
其實我想說,親愛的老同學,不必這樣的。我們在最單純的年紀遇到,今天相聚到一起,其實都想看到最真實的彼此。因為無論是錦繡前程的你還是暗淡無光的你,在我眼裡都是小時候流著鼻涕滿操場跑的你啊!那時候的無憂無慮,赤子之心你都忘了嗎?
好的友情不是情緒的垃圾桶,更不是趨炎附勢的人脈。
而是在內心深處保留的那份最初的單純,是我看到你快樂我就會自然地快樂。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朋友於我,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