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歡唱「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吳曉波告訴你什麼是下崗工人

2020-12-21 非常道畢延河

」咱工人要替國家想,我不下崗誰下崗?「,這是黃宏在1999年春晚小品《打氣》的經典臺詞。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這是劉歡在1997年創作的歌曲。

」我不下崗誰下崗「、」只不過是從頭再來「,下崗職工對黃宏和劉歡這兩位演藝明星來說,實在是太容易了,一句話一首歌就解決問題了。一天收入幾十萬的人怎麼會懂得最底層民眾的生活狀態,這與晉惠帝說何不食肉糜沒什麼區別。

有一部反映下崗工人的電影《鋼的琴》,主人翁的女兒喜歡鋼琴,作為下崗職工的家庭是沒有條件買鋼琴的,為實現女兒的夢想大家一起合力手工製造鋼琴。電影很簡單,沒什麼票房,都忙著追星呢,誰還關注以前的下崗職工呢?

財經作家吳曉波看過電影《鋼的琴》的以後,寫了一篇《中國工人階級的憂傷》文章。我認為,這篇文章勝過吳曉波以前所有著作的價值,因為他說出來一個真實的歷史,一個難以忘記的殘酷歷史。

吳曉波曾經到瀋陽鐵西區去做下崗工人情況調研,目睹情況之悲慘,觸目驚心。吳曉波記述了兩個下崗工人的故事:

一個是當時鐵西區很多工人家庭全家下崗,生活無著,妻子被迫去洗浴場做皮肉生意,傍晚時分,丈夫用破自行車馱她至場外,妻子入內,十幾位大老爺們兒就在外面吸悶煙,午夜下班,再用車默默馱回。瀋陽當地人稱之「忍者神龜」。

另一個故事是,一戶家庭夫妻下崗,生活艱辛,一日,讀中學的兒子回家,說學校要開運動會,老師要求穿運動鞋。家裡實在拿不出買鞋的錢,吃飯期間,妻子開始抱怨丈夫沒有本事,丈夫埋頭吃飯,一語不發,妻子抱怨不止,丈夫放下碗筷,默默走向陽臺,一躍而下。

他們沒有黃宏」我不下崗誰下崗「的覺悟,更不會唱」只不過從頭再來「,只是在現實的逼迫下苟且偷生或者命喪黃泉。

1997年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計劃和「抓大放小」方針的確立,「下崗」開始成為中國工人生活的一部分。下崗高峰期是1998年至2001年國企改革向縱深發展時期。其間,每年下崗工人人數都維持在700~900萬之間。根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鑑》相關統計,中國曆年累計的下崗職工約3000萬。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早就提出過,」為了達到改革的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

經濟學界流傳的這一名言「經濟學家是不講道德的」,成本論代價論犧牲論,言而總之就是犧牲最底層的人,還要讓人家感恩戴德。吳曉波說,中國經濟學界沒有誰在持續關注這個群體。

改革需要犧牲,改革需要成本,改革需要代價,問題誰來犧牲,誰來承受?工人農民難道就是天生的犧牲品嗎? 他們看不到,「由於生活極為艱難,職工家庭糾紛增多,離婚率不斷上升,嚴重的是自1998年以來因為生活困難而服毒、跳樓、臥軌、自縊、拒醫而亡的不正常死亡事件時有發生」。劉歡唱歌黃宏演戲,就是讓工人高高興興去下崗,這就是荒誕的現實。

吳曉波說,」他們沒有犯過任何錯誤,卻要承擔完全不可能承受的改革代價「。

經濟學家吳敬璉也說過,「不論怎樣,當我們作為時代的幸運兒得以享受改革的第一批成果的時候,不應忘了還有許多平民群眾,他們甚至沒有得到應有的平等機會去謀求體面的生活。當看到一些生活無著的下崗職工拿著自己的微薄收入辛苦生活時,我們不覺得自己有責任為他們做些什麼嗎?」(《經濟學家不應忘記生活無著落的下崗職工》)

吳曉波感嘆,「我們今天正在享受的成果,是以消滅了一代40到60歲間的產業工人為代價的,他們徹底犧牲了自己的職業生命。一個正在進行改革的國家,人本是第一位的,改革最關鍵不是保護既得利益者的權益,而是保護弱勢群體的權益。」

《鋼的琴》導演張猛說:「我們今天走得太快了,眼下,是時候該停停自己的腳步,等等我們的靈魂。」

相關焦點

  • 「樂動心弦」18: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這當中,最最喜歡的,當數那首《從頭再來》。1997年,我在瀋陽上軍校,正趕上工人下崗的高峰期,僅重工業城市瀋陽,據稱就有100萬或是200萬下崗職工。那時的瀋陽鐵西一片悽涼,煙囪林立,汙染嚴重,棚戶區裡烏煙瘴氣。如今的繁華鐵西,是數十家國有大型企業和上百萬下崗工人痛苦陣痛後換來的。
  • 老歌分享——《從頭再來》
    每天的分享就像是在經典老歌的海洋撿拾漂亮的貝殼,希望你恰好也喜歡。經典老歌之所以能夠一直被人們銘記、傳唱,那一定是因為它帶給了人們某種引起共鳴的強烈情感。今天要分享的是華語歌壇大哥大劉歡演唱的《從頭再來》。這首歌原本是一首鼓勵下崗工人重拾信心、鼓起勇氣再就業的公益歌曲。
  • 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從頭再來
    面對滅頂之災的打擊,他堅強地挺住了,從頭再來,和相伴他的妻子在安徽合肥開張了一家包子鋪,這才「湊合」了一家人的生計問題。這就是破產的千萬富翁——高逸峰。就這短短一分鐘多的歌,雖比不上滿大街的流行歌曲那樣讓很多人追捧,卻讓我感動異常,心裡久久不能平靜,坐在沙發上,思緒萬千,真的感覺頓時從高大哥身上讀懂了太多東西,學到了很多東西,也發現了自己的差距,從這一首《從頭再來》中真正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諦。
  • 「達人」高逸峰從頭再來
    2011年07月28日 05:13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他曾在全國有5個娛樂城,從千萬富翁到一貧如洗,他幾乎一夜白頭;去年他參加「中國達人秀」,以一曲《從頭再來》震撼全國。
  • 上世紀90年代的下崗潮:那些國企工人下崗後,都去幹啥了?
    而且那時候的大廠,和現在冰冷的工廠可完全不一樣,舉個很簡單的例子,你要是生病了,隨時可以去職工醫院就診;你未來有子女了,就能安排去子弟小學讀書;無聊了,大家一起在廠裡看電影;退休了,讓你的子女來繼承你的位置,然後你就可以和老工友們一起在廠裡的棋牌室打打牌……
  • 中國退役軍人丨羅澤清:下崗後從頭再來
    羅澤清,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1978年3月入伍,在廣西軍區部隊服役15年,曾參加邊境自衛還擊作戰,1993年以志願兵的身份轉業,被安置到柳州鋅品廠,2005年因企業倒閉下崗。時年47歲的他沒有氣餒,而是秉持「靠奮鬥改變人生」的信念,從頭開始打拼,通過應聘保安走上新的工作崗位。
  • 工人下崗之後,轉為靈活就業人員繼續繳納社保,什麼年齡退休呢?
    工人下崗之後,轉為靈活就業人員繼續繳納社保,什麼年齡退休呢?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政策是男生60歲,女士55。如果你退休時候是以靈活就業人員退休的,那麼你如果你是女士,就要到55歲。當然這個也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地方社保政策不一樣。
  • 吳曉波頻道2019視頻節目《地標70年》發布啦
    7月16日,我們在西瓜視頻營銷峰會活動上,正式發布《地標70年》,這是吳曉波老師繼《吳曉波頻道》《十年二十人》後,又一誠心力作。
  • 《從頭再來》《康美之戀》《超越夢想》……你可能不知道他,但一定聽過他的歌
    說起王曉鋒這個名字,可能有些朋友會覺得陌生,但若提及他創作的作品,那你一定是知道的無論是那首激勵無數人在逆境中勇敢前行的《從頭再來》,還是乾淨清澈到褪去原本屬性的《康美之戀》,亦或是立意高遠鼓舞人心的《超越夢想》,首首都是廣為流傳的經典佳作。
  • 劉歡演唱的這兩首歌曲,大氣震撼,聽得讓人熱血沸騰,你喜歡嗎?
    1、《從頭再來》《從頭再來》這首歌是陳濤作詞,王曉峰作曲。收錄於劉歡的《經典20年珍藏集錦》中。劉歡用他那獨特的嗓音,獨自的演唱方法,把這首歌唱得極具魅力,唱出了豪邁的氣魄。劉歡在演唱大家知道的數學家華羅庚,從不言放棄,在一次次失敗後,面對高難度的數學題,不斷的鑽研,一次次從頭再來,迎難而上終於登上了數學領域的巔峰。
  • 責備東北下崗職工「不思進取」,是何不食肉糜
    有人會說,下崗了也可以擺個小攤維持生活,哪裡用「送老婆當小姐,拿刀出門搶劫」呢?這麼想就低估了下崗對東北的影響,東北不像南方,有那麼多私企,很多城市都是依託國有企業而建。下崗潮來臨,數萬數十萬工人同時失業,你擺攤東西賣給誰?所有下崗者都靠擺攤為生嗎?前文博主說父母每天有40塊救助金,算下來一個月就有1200塊。
  • 從下崗工人到駕校副校長,淇濱區這位55歲居民逆襲之路靠的是……
    「從下崗工人到駕校明星教練員,再到駕校副校長,這一路走來,我要感謝努力奮鬥的自己。樂觀向上,下崗第二天就開始找工作2005年,郭守營所在的單位被取消,他和眾多同事下了崗。不少同事不能接受現實,對未來充滿恐懼和迷茫,郭守營卻很快接受自己下崗這件事,第二天就開始騎著自行車到處找工作了。「我當時在單位屬於中層幹部,家裡人擔心我下崗了會受不了。
  • 下崗失業工人五十歲可以就退休嗎?退休年齡原來是這樣規定的
    下崗失業職工可不可以50歲就退休呢?我們可以看一下退休年齡的規定。 最初的退休制度建立,是1957年制定的《關於工人職員退休處理的暫行規定》。
  • 蒲城下崗工人劉育忠:包地種櫻桃 「自然管理」成就甜蜜事業
    蒲城縣農機公司年近50歲的下崗工人劉育忠,在下崗後擺地攤、賣蘋果,趕集會、賣涼蓆,當民工、修過路,靠著能吃苦,小日子也過得紅紅火火。五年前,他投資300餘萬元,流轉174畝土地種櫻桃。如今,第一年櫻桃掛果產量就達5萬斤,產值100餘萬元,為當地30多名剩餘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同時帶動66戶貧困群眾走出貧困。下崗失業不失志,挽起袖子再起航!
  • 從頭再來 高逸峰開30家包子鋪連鎖店
    作為第一屆《中國達人秀》選手,高逸峰一曲《從頭再來》曾經讓不少觀眾唏噓,不過節目之後他重新振作,在上海開出了食在高餐飲有限公司,今年7月28日是公司成立一周年的日子,如今包子鋪已經開出了30多家連鎖店。  在一家分店,高逸峰妻子鍾葉發現有一位阿姨經常提著兩個大棉布袋出現,每次一買就是60多個包子,後來得知這位阿姨是附近一家敬老院的員工,那裡的老人們都是高逸峰包子鋪的忠實粉絲。
  • 吳曉波聯名信用卡等你來約
    2月21日,中國農業銀行信用卡中心在北京成功發布了「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農行吳曉波頻道聯名信用卡是農業銀行與吳曉波頻道跨界合作、匠心打造的一款集知識傳媒、商旅服務和創新支付為一體的信用卡產品,為財經及商旅人士提供精美的卡面設計和超值的專屬禮遇及權益。
  •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字母哥暗喻表決心,強如喬丹也曾失敗過
    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字母哥暗喻表決心,強如喬丹也曾失敗過其實不僅僅是喬丹,如今這個時代的巔峰王者詹姆斯也是我此來總決賽遭受到失利的洗禮,其中對他影響和打擊最大的就莫過於07年總決賽馬刺4:0的總決賽大屠殺,這也是詹姆斯職業生涯第一次挺進nba總決賽。
  • 東北75年的風雲往事:曾經工業規模全國第一,卻沒躲過下崗浪潮
    算起來,東北已經很多年都沒有什麼存在感了,出現在眾人眼中的多是一些GDP全國佔比下降、人口流失嚴重、人口老齡化等消息。 工人除了在工廠上班,其他什麼都可以不用管,吃飯在工廠食堂,生病去工廠下轄的醫院,結婚工廠給分配房子,生孩子工廠有託兒所,孩子畢業還到廠子裡來上班,只要進了工廠,這一生廠子都安排好了。 然而,幸福的日子總是短暫的,經濟的快速發展不能總依靠計劃,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祖國的南大門,但沉重的老工業基地卻不是那麼容易被吹動的。
  • 不過是從頭再來
    拋開演員只論劇情和人物,這部劇最吸引我的是葉修一直在堅定自己的方向,在失敗的時候他一直堅持自己的選擇,他不怕跌倒,永遠有從頭再來的勇氣。在《英雄本色》中有一個場景常讓我想到,周潤發被打之後右眼纏著紗布,說出了那句經典臺詞「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訴人家,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小馬哥豪氣沖天,我聽完真的熱血翻滾。他所傳遞的力量,讓人心生勇氣和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