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網球"↑馬上關注我們
英國有兩部長盛不衰的話劇,分別叫做《是,大臣》和《是,首相》。二十年來,它們一直在倫敦的劇場裡上演,甚至還被BBC拍成了電視短劇。從議員到首相,男主角經歷了政治涯中的一次飛躍。
在現實生活中,同樣的戲碼有可能被俄羅斯人薩芬翻拍。這位美網和澳網兩屆大滿貫男單冠軍得主退役之後投身政壇,並成功當選俄國家杜馬(俄羅斯國家議員)。在當選後的「定妝照」中,身著黑色細白條紋西裝的他顯得低調而隨和。不過,胸前那條綠色綢質領帶卻展露出他一貫的自信和特立獨行。你知道嗎?要是按照桑普拉斯的預測,議員絕不會是他政治生涯的終點,他很有可能成為普京一樣的俄羅斯總統。
天賦異稟和特立獨行的分割線…………………………………………
幾年前,薩芬還沒有變身杜馬,他正在為自己的第三座大滿貫獎盃而努力。完成一個網前高壓之後,他轉過身來走向底線。他走路的時候搖晃著雙肩,樣子很像是一頭北極熊。俄羅斯人曾經說過球場對他來說就像是一個動物園:他在場地裡「表演」,看臺上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一起來看。他並不喜歡這種感覺,卻因為職業的要求而不得不全力以赴。
自從1997年轉入職業以來,俄羅斯人只用了3年就第一次站上大滿貫決賽的舞臺,與他隔網相對的那個是桑普拉斯。對資深球迷來說,那一次的結局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清晰。比分定格在6比4、6比3和6比3,有著神一樣名頭的桑普拉斯在初生牛犢面前褪去他華麗的外衣,高舉大滿貫獎盃的年輕人則流下激動的淚水。
踩著「桑神」的肩膀,薩芬的名望和人氣直線上升。2001年,他在德國的紅土上再次擊敗桑普拉斯。而當2002年他澳網第二度打進大滿貫決賽時,美國球王又是他的手下敗將之一。
當然,在他職業生涯中,除了「桑神」之外,還有另外一位球王不能不被提及。那就是費德勒。2005年1月,墨爾本陽光燦爛。當瑞士人以巡迴賽26連勝的姿態如王者般降臨時,薩芬卻在半決賽中給了他迎頭痛擊。那一天是俄羅斯人的25歲生日,他像贏得了比賽一樣享受著滿場觀眾的歡呼。3天後,他擊敗休伊特,在第三次闖入澳網決賽後終於拿下該項賽事首個冠軍。
雖然沒能成為桑普拉斯那樣的王者,但薩芬依靠自己的天賦和靈性成為男子網壇的標誌性人物。而他個人更為標誌性地動作,則是摔拍子。「雖然這些拍子摔壞了很可惜,但在場上你遇到不順的時候,總是需要找到一個出氣筒。我總不能打自己或者罵裁判吧?」提起這一「嗜好」來,當事人振振有詞。
有人做過統計,1999年薩芬一共摔壞了48個球拍。以每把400美元計算,那麼這一年他就要摔掉近兩萬美元。當被問到球拍在哪一種場地上不容易摔壞時,俄羅斯人給出這樣的回答:「相信我,在任何場地上球拍都壞得很快。」在2005年法網期間,他還因為不滿輸球用球拍砸碎了一把椅子,但那椅子隨後被收進了法網博物館。
除了暴脾氣,「沙皇」還敢做敢言。納達爾、羅迪克等很多球員都在抱怨ATP賽程過於密集,而俄羅斯人在好多年前就說過:「ATP大人們所制定的密集賽程令我們疲憊而沒有自由。我們一年比賽11個月,哪有時間休息和恢復?」
一路走來,薩芬早已經從青蔥的「明日之星」成長為「網壇巨星」。這個過程對很多人來說都並不容易,但他卻完成地輕而易舉。不過,凡是被冠上「巨星」二字的,多少都會自然而然地戴上一副專屬於公眾人物的面具,他們很多時候都要扮演「好好先生」或者「甜心小姐」的角色。
當然,薩芬並不在這個行列之中。在一次和球迷的交流中,有人問他「認為做明星(star)容易嗎?人們會在大街上認出你來嗎?」他的回答是:「星星(star)只在天上閃耀。」即使是發布會,他也不會屈尊去討好記者們。有一次,他被問道為什麼發布會遲到。「對不起,我得在比賽後照顧好自己。」他說:「而且,我還得準備好一些好話,保持微笑,再來這裡作秀。」
對於這些言論,記者們都是怎麼想的?嗯,他們絕大部分都會賤兮兮地寫道:「薩芬今天又性格了。」
文章來源 | 《名Famous》雜誌
***************歡迎訂閱****************
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2、回文章頂部,點「網球」即可訂閱;
3、搜號碼:ilovetennistoo或公眾號「網球」;
4、我們歡迎您的投稿:lovetennis@tenni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