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戲劇班》目前在網絡上的預熱已經成為了網友近期的討論焦點。一直以來央視的綜藝都不太受年輕觀眾的喜歡。但是最近,央視爸爸準備做的選秀節目卻吊足了年輕人的胃口。比如《金牌喜劇班》中的喜劇導師郭德綱和陳佩斯,就引起了不少的話題。
自從德雲社爆紅網絡之後,相聲演員幾乎成為了電視節目中喜劇主力軍。而德雲社的眾多相聲演員也逐漸被觀眾記住了名字。作為德雲社的創始人,郭德綱在喜劇界的位置同樣是越坐越穩,成為一檔喜劇選秀節目的金牌導師也是看點十足。
當然這檔節目中的看點也不止於此,比如坐在導師C位的陳佩斯就是節目中另一看點。因為陳佩斯的出現,觀眾見證了陳佩斯與央視的世紀大和解,也開始對這檔節目有了新的期待。
陳佩斯的出現,足以體現央視對這檔節目的重視。早年間陳佩斯在春晚的舞臺上得到了全國觀眾的喜歡。但是卻因為春晚節目組私自將他作品收錄並販賣的官司,在全國的觀眾面前口碑翻車。
對於那個時代的喜劇創作者來說,維權之路道阻且辛。公眾對於智慧財產權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巔峰時期的陳佩斯因為這一場官司和電視節目say bye了20餘年。
讓人意外的是,20年後陳佩斯再次出現在電視節目中,依舊是在央視的舞臺上。並且這一次,陳佩斯作為《金牌喜劇班》的金牌首席導師坐在了三位導師的C位。
在節目開始之前,作為導師之一的英達更是直言「我和郭德綱只是老師,陳佩斯才是大師。」英達的這句話說的是一點也不假,至今為止,陳佩斯在春晚上的經典作品依舊有回味的價值,而他在《吃麵條》中的表演,更是成為了無數表演學子無實物表演的教科書。
而喜劇大師這個名號,能夠坐在C位的資格並不是網友封給他的,而是他用自己的實力和作品帶來的頭銜。
陳佩斯是在春晚的舞臺上一炮而紅的喜劇演員,他與央視的合體同時也讓不少網友想起了同樣在春晚成名,並且和央視闊別已久的小品演員趙本山。
這些年來,趙本山雖然沒有回到央視的舞臺,但是他的電視作品卻一直在輸出。雖然在電影領域的探索,並未得到什麼好的成績,但是趙本山比起陳佩斯,還是會更加活躍一些。從這點上看,請趙本山做導師,要比請陳佩斯出山艱難得多。
但是從節目的錄製現場來看,趙本山並未隨觀眾的願望出現在央視的舞臺,而觀眾的期待也逐漸落空。
不過趙本山的缺席其實情有可原,一方面他自己的《鄉村愛情故事》、《劉老根》還在創作當中。另一方面,《金牌喜劇班》只需要三位導師在三個領域,即小品、情景喜劇、相聲分別做出指導。
趙本山要是來了,那就明顯是偏心於喜愛小品創作的演員。這種設定和節目規則結合,其實是不公平的。
另一方面,有了陳佩斯這位經典的春晚小品演員,就足夠撐起這檔節目的門面。至於趙本山,可以做一期飛行嘉賓,或者再尋機會。
從導師陣容來看,陳佩斯和郭德綱都是名氣比較大的喜劇工作者,但是另外一位導師英達,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熟知的名字。這也導致很多觀眾認為節目內容是不是不太支持情景喜劇,又或者說導師的陣容分配並不均衡。
不過筆者想說,雖然英達的名氣不足,但是他在喜劇領域已經從業多年。並且他的代表作品,也一樣是行業內標杆一般的存在。比如《我愛我家》、《我們一家人》都是都是英達作為導演身份執導的早期優秀的情景喜劇。
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英達的前妻就是宋丹丹。兩人既有著夫妻關係,也有著同事關係。
這一次,英達雖然擔任了《金牌喜劇班》的導師,但是與郭德綱和陳佩斯不同,他僅僅只是金牌導師。以他從業的經歷來看,他對於選手來說,應該更加偏向於喜劇編排的指導。
在導師頭銜上的不同,也說明導師之間的權力還是有差別的,所以節目到底怎樣安排,各位導師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還需要等到正片播出才能全面了解。
目前,節目還在錄製的階段,從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中不難發現,三位導師算是這檔節目的重中之重。不過和其他節目不同,導師在專訪中就有提到喜劇的傳承。
所以在節目中的導師們對於選手來說起到了傳授技巧的作用,但是並不會像其他綜藝一樣,將所有的焦點都放在導師身上。
當然比起同類綜藝《歡樂喜劇人》,這檔節目灌入了更多新鮮血液,同時在規則上也有了自己的創新。作為觀眾,筆者期待這不僅僅是一部競賽性質的選秀綜藝,而是像綜藝的名字一樣,形成一個班級,成為熱愛喜劇工作的演員的一個學習技巧的地方。
只有這樣的設置,才不辜負這樣震撼的導師陣容。也只有這樣能過貫徹這檔節目的初衷,傳承真正的喜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