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哪位同學舉手回答一下?」「醫生和護士遞交請戰書時在想什麼?」「作為大學生的你,在疫情面前如何思考憂國、救國和報國?」這是來自嶽陽道小學的梅潔、新華中學的吳錦春、第四中學的蘇金英、外大附屬中學的孫楠、外大的宋婷等5名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在以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同上一堂抗疫思政課」教學論壇的現場。
隨著天津市中小學全面複課工作陸續啟動,如何講好抗疫思政課是擺在學校面前的一個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增強抗疫思政課針對性、弘揚愛國主義主旋律,天津外國語大學聯合天津市第一中學、新華中學、外大附屬外國語學校、外大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第四中學、第四十一中學、嶽陽道小學、新華南路小學、馬場道小學等9所學校,成立了天津外國語大學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盟。5月23日,聯盟舉行雲端成立儀式,發表聯合聲明,並舉辦「同上一堂抗疫思政課」教學論壇。
上述5名思政課教師分別以《我和我的祖國「什麼關係」》、《我愛我的國》、《情暖人間「疫」啟成長》、《「抗疫&思政課程」》、《破解戰「疫」中的精神密碼——愛國》為題,針對啟蒙道德情感、打牢思想基礎、提升政治素養、增強使命擔當等不同學段的思政課培養任務,圍繞各自教材中的愛國主義相關內容,結合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生動實踐,進行了聲情並茂、深入淺出的精彩展示。
天津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周紅蕾表示,聯盟將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培養目標,不斷提高教師參與一體化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加強各學校之間的協調互動,構建不同學段「協同作戰」的思政課教育體系。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王秀閣教授在點評授課時指出,5位教師同上一堂課很好地體現了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整體性與層次性,符合思政課教學「知情意行」辯證統一的改革方向,本次論壇對於統籌大中小學思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側重點可謂一次有益的嘗試。
第一中學黨委書記李翠松、新華中學副校長何曉柱、嶽陽道小學副校長馬宏以及聯盟各校思政課教師及本市其他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課教師共140餘人參加雲端會議。教學展示後,參會教師還圍繞「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進行熱烈的交流研討。
據悉,外大馬克思主義學院今後將與聯盟內各學校共同探索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協同聯動機制、集體備課機制和教改共研機制;推動各個學段的縱向銜接和家庭學校社會的橫向貫通,組建聯盟各校教師跨學段教研團隊;定期組織思政課教師跨學院互聽互看,圍繞各學段思政課教學有機銜接開展專題研究,產出一批高質量、針對性的思政課教學成果和研究成果,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