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警提醒】先睹為快,可能中套!追劇當心「全集」詐騙!

2021-01-10 廣東網警巡查執法

從《你好,舊時光》到《獵場》

國產電視劇的質量可謂是越來越高

引來了不少粉絲的期待

更是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追劇大軍

但是對於「追劇黨」來說

日播兩集的電視劇總讓人看不過癮

甚至有些周播才兩集更是令人痛苦不堪

於是打著「全集資源」幌子的騙術

便有了生根發芽的溫床……

不法分子利用大家想先睹為快的心理

蠢蠢欲動,想大撈一筆

這不,最近就有一個鮮活的案例

事主為了提前一飽眼福被騙去了4000多元

張某在瀏覽貼吧時,看到有人出售自己喜歡的熱播電視劇全集資源,於是使用QQ聯繫了賣家,對方向其發送了一個二維碼,張某按照對方的要求掃碼後,發現自己微信綁定的銀行卡內被扣費4000餘元,張某發現情況不對,此時再與賣家聯繫時,已被對方拉黑……

一部電視劇就花了4000元

聽得小編都一陣心痛

要是真看到了還能勉強安慰自己

然而最後劇沒看到還損失了一大筆錢

所以說啊

大家追劇看劇可得謹慎

案例一:視頻網站是真是假

很多人都遇到過一些所謂網友 號稱自己出售未公開播映的影視作品的視頻資料, 追劇心急的朋友們為了一睹為快,就不辨真假,打開對方提供的網址, 輸入姓名、身份證、銀行卡等重要個人信息後進行支付轉帳 ,誰曾想在輸入完畢之後竟久久未收到視頻資料,這才發現自己被騙,錯上了「釣魚網站」!

提示: 騙子也愛熱播劇,誰讓大家都對好作品這麼熱衷呢?不過,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網站,也不要隨便填寫自己的個人信息!

案例二:木馬病毒防不勝防

劇集多得讓我們挑花眼,陷阱同樣層出不窮。隨著熱播劇的上映,各種木馬登錄工具和木馬播放器以及木馬資源大批湧現, 他們大都將木馬偽裝成熱播劇全集資源,以壓縮包或種子文件的形式通過網盤傳播 ,一旦用戶忍不住下載,電腦就會中毒,用戶的資料隨即竊取…

提示: 追劇的朋友們一定不能輕信別人發來的各種連結、網站,很有可能遭遇病毒或木馬的攻擊,而且不要通過非正規來源購買會員帳號、使用VIP一鍵登錄工具,否則一不小心就落入他人處心積慮設下的陷阱。

觀劇娛樂要注意方式方法,建議大家購買會員認準正規視頻網站,以正確的姿勢追劇,追劇莫貪~

(來源:首都網警)

相關焦點

  • 全集《如懿傳》可以提前觀看?當心誤入詐騙網站!
    如此可觀的人氣也讓不少電信詐騙分子動起了歪主意。近日,全國性警民聯動的網絡詐騙信息舉報平臺——獵網平臺接到天津宋女士的舉報,她在某網站看到《如懿傳》全劇資源的信息,追劇心切的她在該網站註冊後,卻接連收到多條扣費簡訊,損失300元。對此,獵網平臺提醒網友,不要輕信所謂「熱播劇全集資源」、「全集搶先看」等連結,要仔細核實,謹防受騙。
  • 網警提醒:警惕「海外代購」詐騙
    很多年輕人都很熱衷代購,覺得代購經濟實惠物美價廉,不過不少騙子也盯上了代購這塊「蛋糕」,打著代購的幌子實施詐騙!代購詐騙有以下特點:1.商家自我偽裝為了讓消費者感覺代購品的真實性,經常在朋友圈裡轉發一些採購、發貨的文圖信息,比如採購員在國外折扣店逛店的照片,採購各種服飾、箱包的現場圖片,時不時發表一些地鐵人多、海關有問題之類的說法,將本人生活化
  • 「網警提醒」網上「豔遇」變詐騙「陷阱」,既鬧心又破財!
    騙術大揭秘:第一步:詐騙分子通過社交軟體主動添加好友,包裝成「開放、熱情、發嗲」的美女形象,提出「裸聊」要求;第二步:詐騙分子在聊天過程中誘導當事人安裝特定APP或點擊不明連結、二維碼,需要輸入自己的電話號碼及驗證碼,往當事人手機內植入木馬,竊取個人通信信息;第三步:詐騙分子會將錄製的不雅視頻和竊取到的通信錄信息發給當事人
  • iPad可能成聖誕詐騙「誘餌」
    引人關注的是,時髦的iPad極有可能成為詐騙的「誘餌」。消費者要當心iPad騙局。可見,聖誕購物單中蘋果的產品一定會赫然在列,而這已經被網絡犯罪分子盯上,騙子會散發一些有關免費領取iPad的虛假郵件。這類欺詐郵件會欺騙消費者購買其他產品並告之提供信用卡信息能獲取免費iPad。
  • 愛追劇的莫信「全集資源」 這是一種新型詐騙
    2018-02-09 20:36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傅靜之由于越來越多的影視APP針對熱播劇設置「付費」觀看的門檻,許多熱愛追劇的電視迷們,顯然不滿足花了錢還每天只能看個1-2集。於是,許多人通過電腦、手機甚至閒魚等網絡平臺,通過搜索「劇名+全集」的方式,希望能提前購買到全部的劇集,一次性看個夠。春節長假在即,許多閒在家裡的人更是希望能夠提前下載幾本熱播劇,空下來可以一次看個過癮。但是,記者通過多方調查證實,目前網上泛濫的各種「全集資源」,尤其是電視臺和影視APP還未更新完的電視劇,基本都是坑錢的騙局。
  • 「網警提醒」被騙錢找黑客追回?小心被騙了又騙!
    網警小姐姐大家知道這些所謂的「黑客」是如何詐騙的嗎?下面我們就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吧。小A曾經誤入網絡賭博陷阱,被騙取了一大筆錢財,急於追回的他在某網站發布了一條信息,希望有「黑客」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幫他追回這筆錢財。當小A發布信息之後,很快就有人聯繫他了。於是,小A加了這個「好心人」的QQ,並且通過微博聯繫了所謂的「黑客」。
  • 延禧攻略70集全集在線看?騙子,我勸你善良!
    視頻是假的去看看全集劇本怎麼樣?對此,該劇的官方微博也在主頁上發布了聲明聲明中提到已出現借假劇本行騙牟利的情況證明從未授權第三方公開發表或以其他形式傳播劇本提醒廣大網友提高警惕避免上當受騙陷阱三:木馬病毒防不勝防不法分子將木馬偽裝成熱播劇全集資源,以壓縮包或種子文件的形式通過網盤傳播,一旦用戶忍不住下載,電腦就會中毒,用戶的資料隨即竊取…造成更大的損失。
  • 玩遊戲買帳號,當心是詐騙
    宜春警方教你識別「遊戲帳號」詐騙套路分析騙子是如何行騙的步驟一雙方達成買賣遊戲帳號共識。該手法同樣適用於遊戲代充● 步驟一:雙方達成充值協議● 步驟二:騙子引導玩家進入某充值平臺(可能是網站或者公眾號)● 步驟三/1:充值未能到帳,以銀行凍結、充值失敗會返還等各種理由要求玩家反覆充值● 步驟三
  • 杭州網警提醒警惕朋友圈的「富豪」
    但記者進一步調查後發現,這樣的產業鏈裡存在詐騙甚至傳銷的影子,而一些售賣炫富素材及「炫富」行為,也可能涉嫌違法。包藏禍心朋友圈「炫富」背後 有人企圖展開詐騙為了增加粉絲竟鋌而走險 有人在「炫富」中觸犯了法律真的不違法嗎?去年10月16日,浙江台州市網警部門巡查發現一名女主播上傳了一段身體朝下,從轎車敞開的駕駛室匍匐至路面的視頻。
  • 「網警小課堂」微信上這種忙,千萬別幫!
    當心自己觸犯法律成為詐騙等違法犯罪的「幫兇」近年來網絡詐騙花樣百出網絡詐騙,催生出一系列灰色產業鏈「微信輔助解封」就是其中一種。據調查,一些團夥成立專門工作室團隊,直接對接境外黃、賭、詐騙團夥,資金從境外經國內洗錢團夥流入,形成比較成熟的產業鏈閉環。在國內分多層代理,呈樹狀結構擴散,每單利潤較低,通過跑量來獲得高昂的利潤。
  • 這可能是一起新型網絡詐騙……
    當心,這可能是一種新型詐騙。近日,浦東警方搗毀了一個詐騙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9人。2020年10月,浦東網警在日常巡查中發現一個以「影視投資」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經過縝密偵查,一夥組織嚴密、分工明確的犯罪團夥很快浮出了水面。
  • 【網警提醒】 警惕以「結婚電子請柬」為由的詐騙
    而一些不法分子迅速盯上了這一「摸不著」的「喜帖」,利用朋友間不好意思當面詢問清楚的心理,通過簡訊、微信消息等形式,向受害者發送電子請柬的網址連結傳播手機病毒並實施詐騙。案件回顧徐女士收到一條手機簡訊發來的請柬連結,打開13分鐘後陸續收到銀行發來的簡訊提醒其已註冊網上銀行成功,後銀行卡被盜刷5000餘元。
  • 【網警提醒】網絡佔卜,「算命」還是「算錢」?
    【網警提醒】網絡佔卜,「算命」還是「算錢」?網絡佔卜是違法行為嗎?網警提醒大家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遠離迷信,相信科學;美好生活是靠雙手奮鬥出來的,與其相信所謂的算命能夠改變命運,不如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這才最有可能讓自己「逆天改命」。從幾張塔羅牌,到人臉識別、AI看相,網絡佔卜者碰瓷兒高科技、鑽研心理學,為的是什麼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了。
  • 《班淑傳奇》提前一年看全集 追劇或退出歷史舞臺
    今年暑假開始,騰訊視頻採用了「免費用戶跟播+會員付費看全集」的播出模式與各大衛視展開合作,包括《華胥引》和正在熱播的《大貓兒追愛記》,利用大製作、大IP、大卡司的大劇為付費搖旗吶喊,聲音不小,也讓很多躍躍欲試的人一咬牙
  • 警惕詐騙新套路 !仿冒名人,假明星詐騙
    根據統計,仿冒詐騙在各類詐騙中佔比2%。分析發現,詐騙團夥逐漸形成「盜用明星肖像製作海報」、「批量生產高仿明星號」的仿冒詐騙新套路,值得公眾警惕。 隨著網絡欺詐宣傳與打擊力度的持續加大,「猜猜我是誰」、「來我辦公室一趟」等仿冒朋友、領導的詐騙套路,已經被越來越多公眾熟知並識破。近年來,詐騙團夥開始抓住粉絲對明星名人的信任,通過仿冒明星騙取用戶的錢財。 一方面,詐騙分子會打著明星名人的旗號,進行產品宣傳。
  • 微信朋友圈幫集贊、投票……當心這是詐騙!
    接報後,南京警方立即對嫌疑人情況展開偵察研判,通過走訪被害人,南京警方進一步查明了犯罪團夥的詐騙手法。該詐騙團夥先是由專門人員在網上收集商戶信息,主要是店鋪的圖片、名稱還有地址。通過技術手段生成可以用來投票的連結。然後給每個目標店鋪快遞一張活動邀請函,上面有二維碼,掃碼即可參與評選。
  • 當心被詐騙!
    警方提醒加油卡是適應成品油市場形勢發展的必然產物,但隨著加油卡發行量的快速增長及發展規模與日俱增,內外部法律風險也越來越突出,不法分子利用加油卡本身的高保值性和剛需型等特點和加油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開展非法集資、詐騙、龐氏騙局、套取票據等活動,獲取非法利潤。
  • 窩在家勐追劇 當心惡視力回不去
    (綜合報導)農曆春節連假,出門走春經常遇到塞車,有不少人選擇窩在家中追劇,但長時間盯著螢幕,小心眼疾纏身。
  • 警惕網上銀行詐騙,保護財產安全
    冒充銀行網站、利用網友聊天套信息、甚至通過自設的「報警電話」來騙取客戶的密碼信息。面對頻頻出現的網絡詐騙現象,有關部負責人表示,儘管騙子們的招數不斷翻新,概括起來無外乎四大伎倆。 據了解,任何網絡詐騙萬變不離其宗,就是要「套出」客戶的密碼和帳號。
  • 網警小課堂之結婚電子請柬
    一、案件回顧1、2017年9月25日,金先生收到一條朋友發來的結婚請柬簡訊,簡訊後還附上一條連結, 金先生以為這可能是朋友的結婚照片或者電子請柬,於是點開了連結。隨後,金先生就連續接到23筆銀行卡消費簡訊,金額共計人民幣24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