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管閒事,是最大的善良(深度好文)

2021-02-13 勵志語錄

《偷影子的人》中有一句話說:「你不能干涉別人的人生,就算是為了對方好」。

八卦和湊熱鬧是很多現代人的通病,為了滿足那一點點的好奇心和自己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他們忽視掉自己的能力,而肆意的插手別人的事情。

這樣的所作所為大多數時候是不會得到感激的,反而會被埋怨,會引火燒身。

這也就是為什麼愛管閒事的人,嘴邊常掛的一句話是「好心沒好報」。

生活中,閒事是在所難免的存在,而聰明的人,會在閒事上保持「中庸」的態度。

俗話說:「各人打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年輕時,聽這句話難免會覺得有些自私,但人到中年,浮沉半生之後才明白,做好自己的事,不去幹涉別人的生活,才是難得的善良。

做人有尺,貴在有度

凡事有度,過了度,就是好心做壞事。

人和人之間,哪怕再親密也要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生活空間,越過了這個界限就會引起別人的反感,而你自己也很容易引禍上身。

不管別人的閒事,絕不是自私,而是一種分寸感,是對自己和別人之間關係的最好保護。

在其位謀其政,這是屬於你的本分,但如果你將多餘的精力發洩在了屬於別人的本職工作中,那就叫做了「分外事」,這樣的行為不但很難得到別人的認可,反而會將事情弄得一團糟。

在《人人想做他人》一書中,有一些非常形象的例子:

「這個社會中,總有一些人他們希望『儘可能地用所有辦法對所有人做出所有有益的事』

所以,辦事認真的女傭不滿足於只做讓她做的事,她有著過剩的精力,於是她想成為整個家庭的改革者。

她來到主人的書桌前,對書桌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她按照自己對於整潔的認識把那些文件書信收拾一番。

可憐的先生回到家裡,發現自己熟悉親切的一大堆亂東西,雖整齊卻讓人討厭。

某家公共汽車公司的一本正經的服務員,並不滿足於廉價舒適地運載乘客這一簡單的職責。他還想在某個道德文化機構裡擔任一名講師。

當被運載的乘客拉著車上的吊環搖來晃去時,這個服務員卻讀著一篇材料,敦促對方要有善心,而不要推來推去。

可憐的人思考著他關於至善的勸告,卻在車廂中無處下腳.」

雖然文中的內容有些誇大,但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太多人妄想著將自己認為對的觀念強行灌輸給別人。

他們覺得自己是在做善事,是在幫助別人向善,但卻沒有考慮過,別人身處的環境,經歷的事情到底適不適合。

郭德綱有句話:「你沒吃過我吃的苦,就別勸我大度」。

溫柔的對待世界,確實是需要的,但更要有推己及人的「共情」能力。感同身受的想想別人的處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人人在外人面前都苦苦維持著完美的人設,而如果你非要戳穿這個偽裝,就不是耿直,而是惡。

尊重別人,活好自己

閒事莫管,是非勿惹。

俗話說:「事非幹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和路要走,很多精力都是私人的,沒有經歷過,強行的幹預別人的生活才是讓人深惡痛絕的自私。

那些自以為看透世事,便可指點一二的人,都很殘忍。

就像一則寓言說的:

一位閒來無事的老牛,看見了拉著一車貨物趕往山下的老馬。

老馬小心翼翼的趕著路,因為下山的路非常陡,稍不注意,便會粉身碎骨。

正是這時,熱心的老牛出現在老馬面前說:「呦!老馬啊!按照你這麼個拉法,怕是太陽下山也趕不回家,不如讓我老牛來幫幫你。」

老馬說:「謝謝,不用了,這必須要我來完成。」

老牛以為老馬是跟自己客氣,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使足了勁兒一推,結果老馬承受不住這突如其來的力氣,失去了重心,身體不由自主的前傾,連車帶馬都滾落到了山下。

世事難測的不是變化,而是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除了當事人,沒有人知道冰山一角之下,是怎樣的真相。

所以,面對無關自己的閒事,最聰明的做法就是「高高掛起」。

世界不是非黑及白,生活也不止有對和錯,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判別人的生活,只會讓自己活成一座孤島,終身於孤獨相伴。

有時間有精力,就花些功夫過好自己的生活,別總將多餘的精力花在了別人的生活中,過好自己的生活,會讓自己感到幸福,而操心別人的生活,只會讓人生厭。

專注自己,悅納別人,才是生活的上策。

最大的善良,叫莫管閒事

感同身受很難,但要儘量做到推己及人。

有句話說:「飽經世事慵開口,看破人情但點頭。」

這個世界上的成熟只有一種,就是知世故而不世故,看破卻不戳破。

大大咧咧的直戳別人的痛處,無異於在傷口上撒鹽,你雖不是有心,卻讓對方痛不欲生,這不是真性情,而是愚蠢。

《莊子·應帝王》裡講了一個故事:

南北海有兩位帝王,名叫倏和忽,他倆常常去中央的帝王混沌家做客,受到熱情款待。

倏和忽很感動,商量著說,「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個竅孔,用來看、聽、吃、呼吸,唯獨混沌沒有,不如我們幫他鑿開七竅吧。」

最離奇的是,當倏和忽鑿完七孔,混沌竟然一命嗚呼。 

每個人的生活都很不容易,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弱點公布於眾,接受大家的指指點點。

弱點雖然不被人所知,卻不代表它不存在,一味地用自己的想法而改變別人,傷害了別人的過程中,也會讓自己受到傷害。

狄更斯說:「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閒事。」

不是所有人都有高高在上評定別人生活的權利,如果把自己當成了無所不能的神,那麼在結果出來之後,真相只會彰顯出你的無知和無心。

這個世界是多樣的,人各有喜好,你看不慣,可以不做評價,但萬不要「幹涉」別人。

盡己所能,保全別人的體面,不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活,才是給一個人最大的善意。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能專注於一件事。

如果你將精力都放在了管閒事之上,只會把自己推向風口浪尖,白白浪費很多時間。

而你如果花些精力經營好自己的生活,那麼你將收穫一份精彩的人生。

人活一生,要足夠真誠,足夠善良,只有那些懂得尊重別人,所有的善意都恰到好處,每一次的行為舉止都讓人如沐春風的人,才會活的更順心,更幸福。

所以,閒事莫管,管好自己,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修行。

願你我都能少管閒事,修得一顆平和之心,一生中清淨安寧。

相關焦點

  • 不多管閒事,才是最大的善良
    不多管閒事,不強行幹涉他人生活,是對每個生命最大的尊重。《醒世恆言》裡講:「事不關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多言。」與自己無關的事情,最好不要多管;談不到一起的人,就不必多說,不然就自討無趣了。小區有位大娘,人退休了,閒不住,總愛管些分外事。
  • 不多管閒事,是做人最大的修養!
    不是分內之事,不管,  他人的私事非邀,不管,  不危害社會公利的事,少管。  分清自己與他人的界限,是一種修養,  最好的禮貌,就是不多管閒事。  01  多管閒事,給別人添麻煩、惹人厭還只是其次,  最可怕的是自以為聰明,站在高人一等的地方指指點點。  有才華,愛多管閒事,死的最可惜的人,莫過於三國時的楊修了。
  •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2020-12-14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善良(深度好文)
    善良是一個人的美德,善良是一個人的品行,善良是不耍手段,不玩心眼,善良是簡單真誠,本本分分。做一個善良的人,對別人沒有壞心,對朋友沒有惡意。與人相處,真心實意,與友同行,不騙不欺。做一個善良的人,問心無愧做人,真心實意待人。
  • 真正有福氣的人,都很善良(深度好文)
    文但是一個人有沒有福氣,既不看家世背景,也不看學歷能力,只看這一點,那就是:善良!善良是什麼?善良是最純潔的品質,善良是最溫暖的行為。善良是與生俱來的美德,善良是發自內心的仁慈。善良是品行良好的證明,善良是獲得福氣的關鍵。善良,雖然分文不值,但是用再多錢財也買不到。善良,雖然不是寶貝,但是用再多黃金也換不來。
  • 善良做人,必有後福!(深度好文)
    善良,是做人的美德,善良,是處世的品行,善良,是內心的乾淨,善良,是福報的根源。不管遇見任何人,有良心才能走進心裡;無論碰到任何事,善良的心永遠不過期。一個善良的人,多行善事,留下好名,做個好人,被人敬重,
  • 最好的家風,是內心的善良(深度好文)
    陪你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作者:哲學君。來源:哲學人生網(ID: zxrsnet)「擁有慈悲之心,學會共情,是人生在世最根本的基石,將這份基石傳承下去,就是世間所有美好的源頭,也就是善良的本質。」近些年,看慣了成人世界的爾虞我詐,越發覺得孩子的善良難能可貴。一個家庭最珍貴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養出一個寬厚善良的孩子。一個人最難得的品性,不是聰明,而是見過更大世界後,還有植根於內心的善良。
  • 【薦讀】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善良是很珍貴的,但善良要是沒有長出牙齒來,那就是軟弱。我們都知道善良是一種美德,對人要和睦,處事要豁達。可是現在這個社會,越是善良,越是會變成被欺壓的對象。「你這麼好,一定要幫我哦。」「你這麼好,一定不會拒絕我吧。」
  • 多管閒事, 不如管好自己的事
    我們身邊總不缺給我們出主意的人,但是往往這些都是多管閒事,出餿主意。這些人就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喜歡對別人評頭論足,給別人建言獻策。
  •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深度好文)!
    心地善良,是一種福祉,也是心靈之間的美好傳遞。不一定要做出感天動地的壯舉,只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對待人生的際遇,便是對生命最好的感恩與回報。狡詐詭譎的人把圓滑稱作成熟;狹隘自私的人把善良當成愚昧。殊不知,善良正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樂於助人的人,遇到困難時,別人也會伸出援手,幫他渡過難關;而狡猾奸詐的人,大家看清了他自私自利的本質,必然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
  • 心存善良,心安一生(深度好文)
    善良絕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人生大智慧有人說,一味地善良會讓別人認為你懦弱卑微,讓別人對待你更加肆無忌憚,終究我們會委屈求全,被傷害的,往往是善良的人。真正的善良,是一種包容,是一種豁達,是學習領悟正確的人生之道,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活出無限的價值。清代名相張英有一天突然接到老家親人家書一封,說是張家和鄰居吳家在宅基地的歸屬上產生了矛盾,雙方爭執不下。
  • 愛默生: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深度好文)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不然就等於零。——愛默生 《愛默生隨筆》對文明的真正檢驗,不在於人口多寡,不在於城市規模,不在於莊稼產量,而在於看這個國家造就出了什麼樣的人。——愛默生 《文明》一個人,在沒有學會謀生之前,算不上是一個完整的人;一個社會,在沒有能夠讓每一個勤勞的成員獲得正當的謀生手段之前,算不上是一個文明的社會。——愛默生
  • 世界在偷偷獎勵善良的人(深度好文)
    老太太覺得借別人的地方躲雨,有點不安,就想買一點商品,可是轉了半天實在不知道買什麼。這位小夥子看到了就對老太太說:「夫人,不必為難!我搬了一張椅子放在門口,您安心休息就好了。」兩個小時後雨停後,老太太要了小夥子的名片離開了。幾個月後,這個小夥子獲得一個機會,被指定代表這家百貨公司和另一家大的家族公司洽談業務,利潤巨大。
  • 深度好文:善良,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
    大家好,我是小編愛情路上的大西瓜,夏日的夜晚,涼風習習,很爽。地攤兒上已聚集了很多人,我和幾個哥們兒在喝啤酒。大夥東一句西一句地瞎扯,天南海北,雲裡霧裡,啤酒一瓶一瓶地喝,桌上的菜卻不見動。那人看了我們一眼,就趕緊躲開眼神,低下頭,搓著手,不說話。我端起那盤糟魚來到他身邊:「你把這盤魚吃了吧,我們誰都沒有動。」那人飛快地瞟了一眼,咽了一口唾沫,又抬頭看了看我,欲言又止。「服務員,來把這條魚打包送給他。」我說。「哎,好嘞!」應聲來了一個20多歲的女服務員,聲音脆脆地透著甜。她麻利地把盤子裡的魚倒進塑膠袋,遞給那個男人,又低聲問:「大哥,你還沒有吃飯吧?」
  • 最大的社交災難(深度好文)
    李信君 攝新認識一個人或者對某人感興趣,總會忍不住先去向別人打聽他的信息,詢問他的性格、喜好、過往……殊不知,最大的社交災難之一就是:從別人嘴裡認識一個人。男孩經常主動約小嫻吃飯,當兩人關係想近一步時,有朋友告訴小嫻:「聽說他蠻花心的,在和你走得很近的時候,他經常和一個女孩交往密切。」小嫻雖然不太願意相信,可心裡卻忍不住計較了起來,碰巧的是,有次她還在無意中看見有個女生在樓下等男孩下班。
  • 面善,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讚美(深度好文)
    02面善,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讚美而有很多人,即便長得不漂亮,但她們身上有種親切感,總會吸引人忍不住想要靠近,這便是面善。面善與否,同美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大人因為他脾氣好便時常開他玩笑,揶揄他,但他也不惱。小朋友也喜歡和他一起玩。再後來,啞巴攢了點錢,便在小鎮子裡開了個小超市,生意做得火爆。他為人謙遜周到,包容又度量大,雖然不會說話,但笑起來臉上顯著的「人畜無害」,很多人哪怕和他初次見面,都會平增幾分信任和好感。雖說,在人際關係裡,皮相好看的人,初次見面會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 願你歷盡滄桑,依舊選擇善良(深度好文)
    同樣,那個待人接物所表現出來美好與祥和的人,都是一顆心始終善良的結果。善良,就是一個人自帶的密碼和魅力,不需要四處張揚,卻自然而然地散發著光芒。善良,還是一個人心靈最美的寫照,沒有花開花落的遺憾,卻有著驚鴻一瞥的溫暖和美好。有這樣一個偽善女人的故事 。
  • 人生所有的福氣,都是你攢的善良(深度好文)
    原來,這位殘疾人就是在她窮困潦倒時,幫助她找到工作的那位善良的好心人。護工大姐感恩於他當初的善良,就無微不至地看護著他。他的肢體徹底癱瘓,無法行走,癱臥在病床上;他的氣管被切開,神志昏迷,與死神咫尺之遙。可是,這位護工大姐卻不離不棄地照顧著他,她用自己的善良舉動,關心著他,盡職盡責看護著他,讓他一次一次從死神手中掙脫。
  • 智者,五不說(深度好文)
    的確,有些話,不適合說,只適合藏。一吐為快,只會傷人傷己;及時止語,才能周全彼此。有時候,閉嘴,才是最大的尊重;沉默,才是最好的表達。 02 不戳破他人的難堪,是善良知乎網友@晝起聽風曾講過自己年少時的一段往事:她小時候家裡很窮,難得擁有一雙帆布鞋,可鞋子穿了不到一個學期,兩邊就開膠的厲害。
  • 你若好到毫無保留, 對方就敢壞到肆無忌憚(深度好文)
    主人保護駱駝就好像保護自己一樣,說:「好吧,那你就整個站到裡面來吧。」可是帳篷實在是小得可憐,他們兩個是擠不下的。駱駝進來的時候說:「我想這帳篷是住不下我們兩個的,你身材比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這樣這個帳篷我就可以住得下了。」駱駝說著推了主人一下,阿拉伯人忙不迭地走到了帳篷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