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級別的魚缸過濾系統會有哪些,新魚友們適合玩嗎?

2020-12-2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很多飼養觀賞魚的新魚友,對於各種發燒級的魚缸過濾系統很感興趣,畢竟我們剛剛開始養魚,對於很多問題都會抱有一定的好奇和興趣,喜歡不斷地研究、探索這其中的奧秘。

特別是動手能力比較強大的魚友,更喜歡自己去親自製作和體驗。

但是,關於製作魚缸過濾系統,我們應該從何處入手呢?

如今的過濾形式,可謂是五花八門、多種多樣,既可以拆分單一選擇,也可以多種形式相結合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是複雜和繁瑣,因為市面上的過濾系統太多了,如果仔細算起來,可能不下20多種吧,除了最為常見的:上濾、底濾、側濾、背濾。

還會有:滴流、反氣舉、同程底濾、翻滾濾材、潮汐過濾、沙濾、沼澤過濾、虹吸底濾、強排底濾、魚馬桶、水妖精、內置過濾、三合一過濾、瀑布過濾、濾桶,等等……

是不是只要我們飼養個觀賞魚,就要把上述的這些所有過濾系統,統統製作一遍玩玩呢?

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我們知道最起碼的一個過濾原理就可以了,然後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再去設計。

魚缸過濾的原理只有兩點:一是除汙、二是培菌,完了

之所以市面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過濾形式,很多原因與商家的炒作和魚友們的個人興趣有關,事實上,如果我們有興趣到魚店、魚房、魚場去逛上一圈的話,我們就會發現,往往最為高深的問題,都是採取最為簡潔的方式去處理。

特別是一些觀賞魚的原產地、源頭批發商,那個過濾系統簡單的可以直接無視,這個即使我們沒有去過親自觀看,但是網上的視頻和圖片也會有很多,只是大部分的新手,反而不會去在意這些東西,因為我們的眼光都是高大尚的。

其實呢,魚缸過濾的原理,只有兩個目的:

一個就是除汙,想盡一切辦法,把魚缸裡的各種有機物含量、雜質含量給它降到最低,不管我們採取何種方法,哪怕沒有過濾。

第二個就是培菌,培養適合觀賞魚生存環境的各種菌群平衡,這樣會更有利於觀賞魚的生活和成長,當然也要提供適合不同觀賞魚生活的水質。

除此之外,還有別的嗎?沒了啊,只要能夠達到這兩個目的,那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至於說,我們想要去採取何種方式,把這些東西製作的如何美觀、如何複雜、如何看起來更為繁瑣和高大尚,這個完全取決於個人的精力、時間、水平和愛好問題。

最簡單的過濾形式:濾棉加濾材,目前算是公認的必需品

而作為最簡單的魚缸過濾形式,主要有兩點基礎配置,一個就是用來除汙的濾棉,一個就是用來培菌的濾材,按理說,這兩點應該是缺一不可的。

那麼,假設說,我們就是一個極簡魚缸過濾,就使用兩塊濾棉,一塊用來過濾、一塊用來培菌,可不可以?

在某些情況下,其實並不為過,我們在飼養密度、投餵量和換水頻率上找尋找平衡可以了。

在這個基礎之上,才有了各種其他濾材的輔助和添加,慢慢的一兩塊濾棉,變成了過濾棉和生化棉的分工協作,之後,過濾棉、生化棉和其他濾材又被分開,隨著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魚缸裡的過濾槽體積開始隨之而增加。

因此就有了從最簡單的一盒上濾、發展到了有溢流、擋流板的幾格上濾、之後又有了滴流十二盒、十五盒上濾,然後,看到上濾佔據空間太大,似乎並不美觀,就把上變成了下,過濾槽塞到魚缸底櫃裡去了……

而作為的側濾和背濾,與上濾的作用無異,也只是換了個位置罷了,只不過有些魚友會感覺到,這兩種過濾沒有乾濕分離,雜物一直在缸體內浸泡,所以逐步棄用,但是在飼養密度極低的小魚缸內,這兩種過濾形式依然會存在,使用效果也未必就不好。

隨著各種高中低檔濾材的花樣翻新,以及其他的可以,適度輔助去除魚缸雜物、或者輔助增強培菌效果的,過濾形式的誕生,上述的諸多過濾形式才開始層出不窮的出現。

知道了最簡單的過濾原理和最簡單過濾形式,我們就了解了其他的各種變換形式,都是建立在二者基礎之上的,只是變了變身形和模樣而已,它們各有各的所謂優缺點,根本無法去判定,哪種一定就好,哪種一定就壞,適合自己魚缸水質和觀賞魚狀態的,就是最好的。

小魚缸小過濾、大魚缸大過濾,這是相輔相成的

因此來說,飼養小型觀賞魚的小魚缸,我們只要能夠適度控制住魚缸的水質,就可以採取最為簡單的過濾形式,比如說水妖精、側濾、背濾、小濾桶、瀑布過濾,等等,完全都可以適用。

而中型魚缸或者說是飼養中型觀賞魚,我們就可以使用到普通的上濾或者滴流過濾,如果魚缸的上下部空間皆有限,我們可以使用其他過濾形式,比如水妖精、反氣舉等加以輔助。

如果飼養的是中大型觀賞魚,魚缸或者魚池飼養,我們就可以選擇功能較為強大的下濾系統,也可以自行製作比較強悍的上濾,也可以帶有一定的沉澱倉,如果魚缸不想去進行鑽眼操作,我們也可以使用到虹吸底濾。

假設,還希望栽種點水草,更加美化環境,也可以使用到植物水道或者沼澤過濾,對於較大的草缸系統,飼養觀賞魚較多的,也可以使用到同程底濾……

誰也沒有說,這些發燒級的過濾系統,它就一無是處,全部只是一個花瓶在那裡作為擺設,這個是要看我們對於自己飼養的觀賞魚品種、水質、時間、管理、密度、投餵、個人喜好等,所有的綜合因素去加以判定。

所以說,這些東西一定會與上述的各種因素加以對應的,有一個相輔相成的判斷標準。

很多飼養龍魚的專業發燒友,即使魚缸使用到的是強大的底濾,但還是會堅持每天抽底換水,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個精養的問題。

如何製作、如何選擇,到哪裡做參考?

還有的魚友,對於這些過濾系統的製作和選擇很是惱火,自己到底選擇哪一種比較好呢,又是如何製作的呢?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那是再簡單不過了,一個是我們可以按照部分的成品魚缸作為參考,一個是我們可以到網上商家處,搜索人家製作的樣品,然後照搬即可,不懂可以問啊,商家都會耐心的加以解答,就是如此簡單的方法。

但是,養魚這個東西,還是應該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很多的新魚友來說,一開始養魚,不應該把所有的目光都關注在這些過於高端的過濾系統上,很多東西我們暫時是用不到的。

只有在自己養成了很好的養魚習慣、養水習慣之後,隨著自己觀賞魚檔次的不斷提高,再去把過濾系統不斷地升級,這才是最為穩妥的做法,也不會浪費過多的錢財,把我們養魚的大方向都給整錯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過濾系統原來這麼豐富——成品觀賞魚缸的過濾系統!
    大家都知道,過濾系統對於飼養觀賞魚來說至關重要。擁有一個好的過濾系統,可以過濾掉水中的有害物質,保障魚缸內的水質,使觀賞魚能夠健康成長!既然過濾系統這麼重要,大家是否知道過濾系統的組成結構呢?還有就是市面上的成品缸的過系統都有哪些形式的呢?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近魚缸的過濾系統。過濾系統的組成結構主要分為:物理過濾、化學過濾、生物過濾。
  • 魚缸過濾系統到底怎麼玩?
    大家好,這兩天本萌對硝化細菌做了個深度採訪,讓對魚缸過濾系統一知半解的小白們,更直觀了解它們。首先,硝化細菌是啥?缸裡的魚排便便和腐化魚食都會分解出氨,而硝化細菌就是分解氨的,如果沒有它在,你的魚就會中毒。
  • 魚缸水泵與過濾系統搭配方法
    魚缸通過濾系統來維持魚缸生態穩定,從而給水族生物一個與大自然類似的生活環境,把原生態的美景展現在我們現實生活中.魚缸從簡單到複雜、從便宜到昂貴,各式各樣的都有,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選一套適合自己魚缸的水循環過濾系統呢?魚缸的心臟是魚缸循環水泵,而過濾系統需要完成魚缸水的再淨化過程.這兩個缺一不可,匹配好了就能最大發揮魚缸生態系統的功能.
  • 魚缸過濾新設計?設計師約我來看看,新過濾系統,讓底櫃閒置了
    今天接受一位魚缸設計師的邀請,來到通廈公元99,地下二層他的店裡,參觀他親自設計的魚缸,這位小夥子是個工科男,從零開始,一步步設計出非常實用的魚缸,而且,之前約我的時候,還特意說了一下他的魚缸過濾是我沒見過的,今天過來也是想看看,魚缸過濾有多麼神奇。
  • 如何巧妙地清洗魚缸過濾棉?方法用對了,人省心,觀賞魚開心
    可能是最近天氣熱,魚友們喜歡加大餵食頻次,導致來找譁仔諮詢清洗過濾棉技巧的朋友越來越多。但是更多的魚友會覺得——不就是洗棉嗎?哪有那麼麻煩?不就是把棉放在水龍頭底下搓一搓揉一揉嗎?譁仔說過,養魚無小事,每一個你忽視的細節都可能讓你前功盡棄,不是病魚就是死魚。如果你真的覺得洗棉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要麼您是養魚大神,要麼你是剛剛入坑的純小白。
  • 購買了一個小下濾魚缸,我們來看看它的過濾系統如何運作?
    最後我選擇了一個六十釐米的小超白下濾,本來在我的印象中,對於下濾魚缸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感,具體原因以前我也說過,實際上就我現在所購買的這個小下濾來看,其過濾效果還真不一定就能比上濾魚缸強上多少,不過畢竟基本原理還在,在這裡給新魚友們簡單的講解一下。
  • 使用小魚缸飼養點小型觀賞魚,過濾系統過於強大,反而不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這裡的小魚,指的是像燈科魚之類的小型熱帶觀賞魚,這裡的小魚缸,指的是,三四十釐米的小魚缸。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就是使用到的這樣的小魚缸,飼養了幾條三角燈、紅綠燈之類的小型觀賞魚,然後,反覆折騰魚缸過濾,魚缸內總是氨氮超標,最後導致整缸魚的死亡。
  • 養魚小竅門:怎樣增強魚缸的過濾系統?效果立竿見影——譁仔出品
    大家都知道,魚缸的過濾系統是否強大,直接決定了你能否很輕鬆的玩寵物魚。可是,很多新手是不會選擇魚缸的,尤其是在他們寶貴的「第一次」的時候。魚缸已經到家了,總不能扔了吧?譁仔教你幾個好辦法,讓你的魚缸瞬間戰鬥力爆表!不廢話,聽譁仔說說過濾系統那些事兒~本文適合家裡有魚缸的朋友,也適合動了養魚邪念的糙老爺們兒。
  • 為什麼魚缸過濾,要設置擋流和溢流板?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很多的新魚友,至今不知道魚缸過濾倉內那是擋流板、那是溢流板,它們都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添加這些東西,沒有不行嗎?擋流板的作用就是擋住水流和雜質,讓整個水流只能從下方的空隙流出,因為其中有濾材,所以說全部的雜質都會被濾材再次濾除,其實這個東西上部應該有一個乾濕分離作為物理過濾,如果沒有,只能在第一格添加濾棉,或者想辦法做一個,那都是極為簡單的操作。
  • 魚缸的側濾系統,在養魚過程中,有什麼優缺點?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只要談起魚缸側濾系統,基本上就要和背濾結合在一起,因為二者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在魚缸內的位置不同罷了,再者就是過濾個體大小和濾材多少的問題了。
  • 優秀的魚缸過濾系統都有哪些特點?了解這些,養出好水好魚不再難
    從這一期開始,我打算更新一個系列專題,主題就是詳解各類魚缸過濾系統。我看到很多魚友問我,我這個一米二的魚缸用滴流過濾效果怎麼這麼好,還有些朋友看到我正在建設的魚池,問我為什麼沒有採用雙層翻水牆等等。正好,老孫在魚缸或魚池過濾這方面,還有些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所以,打算把我了解的一些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
  • 大神向你講述魚缸換水的正確方法 魚友們你們做對了麼?
    不少魚友都對魚缸換水不太重視,或者說忽略了魚缸換水的某些細節,從而導致愛魚深受其害。為此,我們採訪了不少大神,總結了一些魚缸換水需注意的正確方法,希望能對魚友們,特別是初養魚的朋友們有所幫助。一、養魚的水需定期更換  日常養魚中,養魚的水是需要定期更換的,並非想換才換。而這定期換水也非機械式換水,而是建立在魚兒的狀態下有計劃的進行。
  • 魚缸水質不好,不必問東問西,就看魚缸過濾能否達到一個標準?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雖然養魚老道確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一下子更改四個魚缸的過濾系統,但是,在視頻中告訴大家的原理,其實是再簡單不過了。魚缸的水質之所以不好,永遠只有一條理由,就是魚缸過濾不及格。
  • 魚缸清洗過濾棉,瞬間變「末日魚缸」,背部過濾很傷腦筋
    我家用的是背濾魚缸,用來養水草的,但是背濾魚缸也給我帶來一些困擾,平時不敢清洗過濾棉,一般3個月才洗一次,因為只要洗一次過濾棉,魚缸就要渾濁好久,不是硝化系統被破壞,而是背濾裡面的雜質被攪動起來,整個魚缸都渾濁不堪。因為背濾魚缸的過濾槽,和魚缸是一個整體,它不像濾筒和底濾槽那樣,屬於單獨的過濾系統,可以關掉水泵,隨時清洗過濾棉,生化棉等濾材。
  • 想要改造自己的魚缸過濾,最該考慮到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下幾點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和各位魚友聊了這麼多形式的魚缸過濾,仍然還有不少魚友在不斷詢問,關於魚缸過濾形式的諸多問題,其實呢,這些問題,我們首先是要看實質的,也就是說,任何事物要看其本質。
  • 淺談魚缸底部過濾以及底部過濾材料有哪些?
    使用錦鯉魚缸的魚友想要過濾效果更強,一般都會選擇底部過濾,它是錦鯉魚缸過濾裡最受歡迎的一種過濾方式。
  • 魚缸養水成敗靠什麼?過濾系統,那麼你該怎麼選擇過濾?
    關注我,我們一起玩轉水族寵物,請隨我來前言:魚友們最常講的一句話無疑就是:「養魚先養水」。有些魚友認為養水就是把水靜置晾曬,其實並不是。真正的養水是不能離開水生微生物的,而這些生物的存活、繁育則離不開過濾系統。那麼,怎麼樣養水才能高效而穩定呢?其中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實現的,就是搭建一個穩定的水族箱過濾系統。
  • 小缸過濾的優選之道-底濾板+底砂過濾
    很多水族玩家們把魚缸當作生活中的點綴,居家生活中可能選擇一個小巧的魚缸的魚友數量肯定是要多過動輒萬元級別的碩大無比的專業龍缸。那麼問題來了,對於一個精緻的小尺寸魚缸來說,該如何選擇一個適合的過濾方式,讓它既能保證魚兒在小小的水體裡健康的生活,又不會因為過濾的設備影響到整體的美觀呢?今天老青年就和大家聊一聊小尺寸魚缸的過濾與優選。一般來說,市場上商品級的小尺寸水族箱種類繁多,實現了高中低端的產品全覆蓋。這些產品中絕大多數都是屬於中低端產品,採用的傳統上濾方式。
  • 每次換水加入硝化細菌,魚缸水質就清澈了,這算水質穩定了嗎?
    最近由於很多的新魚友,總在那裡不停地折騰魚缸的水質和過濾系統,尤其是在開缸初期,所以養魚老道在昨天的視頻中,希望各位新魚友能夠以魚缸的水質穩定為主,不要再去把觀賞魚飼養了大半年,依然還是新水養魚,因此這個魚缸水質永遠也不會穩定。
  • 魚缸的過濾系統根本無所謂好壞,關鍵看我們養的什麼觀賞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飼養觀賞魚的過濾系統無論如何去變換,其原理都是相同的,要麼處理掉魚缸多餘的雜物,要麼維持住魚缸的整個生態循環,之所以最終我們在魚缸水質的處理上很吃力,那只能說明我們飼養的觀賞魚和魚缸的過濾系統不配套。60的魚缸使用一個側濾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