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海軍博物館 這兩座博物館明年也將亮相九龍坡

2020-12-23 上遊新聞

△市、區政協委員在建川博物館調研。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甘俠義 攝

今年10月,對於眾多重慶軍迷而言,最為關注的一件事要屬海軍166艦抵達重慶了。在抵達中心城區後,它將被改建成為海軍博物館,與農民工博物館、數碼博物館一起,在明年7月1日前在九龍坡區迎接遊客到來。

眾多博物館紛紛亮相,與當地政協數年來持續助推文化資源保護工作密不可分。11月23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參加 「同心聚力巴渝行」集中採訪活動中獲悉,在助推九龍坡打造「文博大區」方面,當地政協相關協商成果被悉數採納,並推動了該區率先在全市出臺了引導博物館規劃建設的相關文件,讓眾多非國有博物館落地生花。

三座主題博物館明年亮相

11月23日上午,市政協「同心聚力巴渝行」走進九龍坡區,來到重慶建川博物館聚落,工作人員通過展板介紹博物館概況時,此前備受期待的海軍博物館,已經進入到建川博物館聚落的地圖之中。

這座還未建成的海軍博物館,可以說是「C位出道」。今年8月28日,海軍166艦正式退役,並移交給重慶建川博物館。拖船逆流而上拖行50天後,166艦於10月18日進入長江重慶水域,受到沿岸各區縣市民的巨大關注,大家紛紛拍下視頻打卡。10月23日,166艦進入重慶中心城區水域,並將進入改建階段。

「海軍博物館預計在明年7月1日前開館。」區政協委員、區文化旅遊委黨委書記、主任鄧立告訴記者,這座以166艦為載體的博物館,將作為國防教育基地向市民開放。

而與之同期開館的,還有農民工博物館和數碼博物館。其中,數碼博物館位於石橋鋪商圈,而該地也在一段時間內,見證了九龍坡數碼產業的發展——伴隨這些博物館陸續投用,九龍坡區內的非國有博物館建設有望突破20座。

協商助力「文博大區」建設

目前,九龍坡已建成呈現音樂藝術的黃桷坪鋼琴博物館、李雲迪藝術館;反映革命歷史的劉伯承六店舊居紀念館、周貢植故居陳列館等;展現巴渝文化的三耳火鍋博物館、走馬故事博物館等。

一座座記錄各個領域歷史的博物館,能夠在九龍坡區遍地紮根,得益於當地文旅產業的高度重視。而在此過程之中,九龍坡區政協開展的協商工作,也促成相關成果的轉化。

在區政協的推動下,九龍坡區率先在全市出臺了《九龍坡區博物館規劃建設方案》和《關於促進非國有博物館發展的意見》等系列文件,吸引更多優質民營博物館落戶。

從2017年起,如何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成為了區政協開始謀劃的協商課題。作為歷史建築、廟宇墓葬、遺址遺蹟眾多的地區,九龍坡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抗戰文化、工業文化交相輝映、聞名遐邇,但在文化傳承與展示方面存在問題。

經過大量的實地調研、外出學習取經和廣泛徵集意見,當地政協在2017年提出了《關於實施九龍坡區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百館工程」建設的建議》。該協商成果於2017年9月得到當地政府的採納落實,並納入制度性安排,著手打造「文博大區」。

推動國家一級文物保護

圍繞「文博大區」的目標理念,九龍坡區的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反映社情民意。

「比如位於九龍坡區的重慶巴人博物館提檔升級建議,就是我們政協委員通過政協會議提出的。」鄧立告訴記者,重慶巴人博物館運營已有10年,存在藏品不足、館舍老舊等情況,政協委員們對此建議,開展文物徵集工作,以巴人、巴國、巴文化為主題升級基本陳列布展,並可引入民間資本、社會力量參與合作。

在今年11月,區文化旅遊委完成了收集整理九龍坡區地方出版物和文獻工作,共計3600餘冊(份),讓九龍坡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在書香中延續。而這項工作的開展,也是源於政協委員擬寫的社情民意,並得到了區政府的重視。

「目前,我們也正在聚焦如何更好地保護重慶建川博物館的100餘件國家一級文物。」鄧立說,作為世界最大洞穴博物館群,如何讓文物在相對陰冷潮溼的環境裡保存,是一個值得聚焦的問題。為此,區政協將通過明年的政協提案、社情民意等方式進行推動。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軍艦變身博物館 重慶建川博物館海軍館明年開放
    海軍166艦。重慶建川博物館供圖人民網重慶8月28日電(劉政寧、姚於)重慶的長江之濱將會出現一艘真正的驅逐艦,就問你想不想來看!8月28日,重慶建川博物館發布消息,日前,海軍「166艦」退役暨移交儀式在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舉行。儀式上,海軍相關負責人宣讀了「166艦」退役命令,並與重慶建川博物館籤訂了該艦交接意向書。未來,該艦艇將落戶重慶九龍坡長江之濱,成為重慶建川博物館之海軍歷史主題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面向市民開放。
  • 海軍「166艦」落戶重慶建川博物館
    8月28日上午,海軍166艦退役暨移交儀式在解放軍南部戰區海軍某支隊舉行。建川博物館館主樊建川、重慶市政府副秘書長周青,九龍坡區委書記周勇出席儀式。樊建川及重慶市九龍坡區政府向海軍部隊和兄弟城市對重慶國防教育事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並表示「166艦」落戶九龍坡區後,將以其為載體,高標準建設重慶建川博物館海軍歷史主題博物館,充分發揮其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 海軍166艦將在重慶被改造為海軍歷史主題博物館
    中新社重慶10月28日電 (韓璐 李綠桐)記者28日從重慶建川博物館獲悉,目前重慶九龍坡區有關單位正在對重慶建設碼頭進行清理,準備迎接即將到港停靠的海軍166艦。  海軍166艦是中國自行研發建造的第一代驅逐艦,也是051型驅逐艦中最後建成、最先進的一艘。
  • 驅逐艦將改建成博物館 重慶文旅有了新亮點
    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採訪團走入重慶九龍坡區。通訊員供圖據了解,「九龍灘風景區」核心區由九龍灘公園、重慶建川博物館、新中國海軍歷史陳列館及166驅逐艦主題公園、龍鳳寺禪林構成,面積約1200畝。目前正在打造九龍灘廣場項目典範,建設集市民休閒、文化展示、旅遊觀光為一體的九龍坡區都市濱江休閒區,實現「九龍外灘,碧岸連天」願景,同時高品質規劃海軍歷史陳列館及166驅逐艦主題公園和龍鳳寺提檔升級工程。
  • 重慶要建海軍歷史主題博物館 退役166艦將來渝落戶九濱路
    封面新聞記者 羅惟巍 實習生 劉婷來自重慶建川博物館聚落的消息,8月28日上午,我國自行研發建造的第一代飛彈驅逐艦中的166艦宣布退役。海軍與重慶建川博物館聚落籤訂交接意向書,這也意味著,166艦即將落戶重慶市九龍坡區,同時,重慶建川博物館聚落將以它為載體,建設海軍歷史主題博物館。據了解,166艦是051型飛彈驅逐艦中最後退役的一艘,它於1987年10月在大連造船廠開工,1991年11月入役南海艦隊,曾代表人民海軍首次訪問美國和南美。166艦長132米,寬12.8米,滿載排水量3670噸。
  • 陝西考古博物館明年9月開放|A級通緝犯落網,賣文物涉案超2000萬
    】 ■ 陝西考古博物館主體施工完畢:2021年9月免費開放 ■ 三座主題博物館明年重慶亮相 【考古】 ■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移交白土良墓群出土文物 ■ 杭州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進入實施階段
  • 中國海軍博物館:帶你了解海軍的發展,為中國驕傲(上)
    在青島這座城市,有一個特殊的地方,當你站在棧橋上,就會感嘆對面軍艦的莊嚴和神聖,就會詢問這些軍艦是哪裡來的?這個地方就是中國海軍博物館。中國海軍博物館坐落於青島紅瓦綠樹的老城區萊陽路8號,也是青島地價不菲的一塊區域,左前方與小青島隔海相望,東門出口出去,穿過防浪堤就能到小青島,右前方與棧橋隔海相望。
  • 宣城農民自建兩座皮影戲博物館
    一尺白布,幾幅皮影,光與影的交織中,形成「一口道盡千年事,雙手對舞百萬兵」的氣勢,這便是皮影戲。
  • Avicii博物館將在明年建設完畢並對外開放
    根據DJ Mag、Mixmag、Rolling Stone等EDM媒體或不怎麼EDM的音樂媒體的相關報導,及數字文化中心SPACE的證實,Avicii體驗博物館將在2021年(即撰文的明年)建設完畢並對外開放。近四日以來,該事件成為了海外Avicii粉絲們瘋狂刷屏的最大新聞。
  • 明年北京博物館通票發行 覆蓋119家博物館景點
    《2021年北京博物館通票》近日發行,每冊售價120元。這本成人手掌大小的冊子匯集了本市119家博物館、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旅遊景點。 北京要聞北京市禁止違法建設新規15日起施行 規定提出區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規劃的實施,組織、協調、監督違法建設制止和查處工作,將制止和查處違法建設情況納入相關考核。
  • 第四批國家一級博物館評估結果出爐,大邑縣這座博物館入選!
    在此之前,四川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已經位列國家一級博物館。
  • 因為他,外馬路這座百年老宅「香園」將改造為鋼琴博物館……
    她選址於一座與古鋼琴般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民居中,這座民居的名字就叫「香園」。△香園已開工修葺,副樓外搭滿了腳手架這座建於上世紀20年代的民宅已於近日開工修葺,或於明年完工並改建為鋼琴博物館,消息傳出後,許多關心老市區保育活動的市民都喜不自禁,覺得這個改造確實符合了香園的氣質。
  • 中國工業博物館「晉升」國家二級博物館
    (瀋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葉青)12月21日,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中國工業博物館被確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據介紹,中國工業博物館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工業遺址。
  • 世界博物館日丨重慶八大小眾博物館,總有一個你沒去過!
    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國際博物館日是為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事業的關注而設立的節日。這一天全球各地的博物館都將舉辦各種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館,了解歷史。今日推薦——重慶八大小眾博物館,總有一個你沒去過!走進小眾博物館,探索博物館的奧秘。每一個博物館都是重慶人民的巨大財富。
  • 柏林這座博物館沒有華麗的藝術品,卻記載了最繁盛的一段人類文明
    佩加盟博物館位於市中心米特區(Mitte)的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上,緊鄰柏林大教堂,橫穿整座城市的施普雷河(Spree river)在這裡拐了一個大彎,將其擁入懷中。島上街道整潔,綠樹成蔭,風景優美。
  • 殷墟博物館亮相《國家寶藏》第三季,哪些寶物會C位出道?
    如今《國家寶藏》第三季將如約而至,在11月9日上午舉行的《國家寶藏》第三季啟動儀式上宣布了該節目將於12月6日在央視綜藝頻道播出,其中代表3300年殷墟文化傳承的殷墟博物館也將在節目中亮相。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介紹,三年前,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傳播方式,央視與故宮博物院聯手發起了《國家寶藏》這一項目。
  • 為一塊磚、一片瓦,建一座博物館,這12座專題博物館在收藏什麼?
    和綜合類博物館不同,專題博物館是以某一題材,比如青銅、瓷器、簡牘等某一具體方面為主的專業性博物館。它們大都個性鮮明,具有地方特有的文化底色。 除了那些你沒想過、沒聽過的「寶貝」,被好好珍藏著。那麼,這12座專題博物館,都在收藏著什麼呢?
  • 世界最大考古博物館明年開幕,鎮館之寶是最神秘法老寶藏
    來源:一財網受疫情衝擊,世界上最大的考古博物館——大埃及博物館的開館日一拖再拖,將推遲至明年開放,目前館內建設已完成約96%。在這座65萬平方英尺的建築群中,將會存放圖坦卡蒙國王所有的陪葬品及收藏品,總數超過5000件,其中3000件均是首次展出。此外,館內還保存了許多可追溯到史前至希臘和羅馬時代的文物。未來,大埃及博物館將被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博物館和古埃及研究中心。
  • 大英博物館:世界上第一座國家博物館,更是座「戰利品大寶庫」
    走到任何地方,當地的博物館都是小娘子的必選項,因為在我看來,這是最便捷的了解每一個地方人文歷史、物種風貌的途徑。英國之旅,自然也不能放過舉世聞名的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又名不列顛博物館,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
  • 問答九龍坡!喜歡九龍坡愛上九龍坡
    九龍坡吸引了大把大把世界各地、國內國外的朋友來這裡,他們有的在這裡收穫了學業和事業、有的收穫了愛情和友情……大家都說這是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九龍坡的魅力從何而來?來看看,我有勇氣讓留下,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樣,《我在九龍坡等你》……九龍坡區是怎樣來的?《華陽國志·巴志》載:「武王(公元前1046~前1043年)既克殷,以其宗姬封於巴,爵之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