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漫遊費
出境高額流量費成「吸血鬼」
一則有關重慶某女士泰國遊「參團旅遊費用只有1980元、微信曬十張照片流量費卻高達2000多元」的微博備受關注。泰國曬十張照片真的費用就達2000多元?出境後,手機流量到底怎麼收費?天價資費背後,透視「國內手機出境上網,溫水煮青蛙」。
新華網重慶頻道策劃推出 責任編輯:鄧婷
■微信曬照片曬出「天價」流量費
楊女士泰國遊「微信曬照片曬出天價流量費」的微博內容顯示,參加曼谷六日遊的旅遊團,旅遊費用只用了1980元,但是回來後去交電話費,竟被告知產生了2095元的上網費。天價的帳單讓她以為自己眼睛花了,「比參加六日泰國遊的團費還高,怎麼可能?我就是玩了一下微信。」楊女士說旅遊期間她分兩次用手機「曬」了十張照片,除了她旅途中的靚照,還有一些海景照、美食照等。楊女士說,她知道出國打電話貴,但擔心出國換卡後,一些生意夥伴聯繫不上她,就使用了國內卡,開通了手機國際漫遊及上網功能。》》【詳細】
■運營商核實後「確實無誤」
重慶當地的相關運營商工作人員核實了楊女士的消費記錄,表示系統自動計費,計算沒有錯,「楊女士的手機雖辦理了包2G流量的套餐,但她出國後,上網產生的流量費要另計費,費用為2分錢/KB。從16日開始,她在泰國期間,幾乎每天都產生流量費,總計下來為2095元。」 》》【詳細】
★ 遊客出國前,一般都會諮詢資費問題,表面上聽,1KB只需一兩分錢,覺得無所謂,可以承受。可一張微信照片按1兆計算,1兆=1024KB,再乘以0.02元/KB的流量費,等於20.48元。國內手機拿到國外使用,就相當於溫水煮青蛙,遊客不知不覺就陷入天價流量費中 ★
〓國際漫遊數據不在國內日常套餐內〓
那麼,在國外出行期間流量資費到底如何計費?不同的運營商計費標準不同。總體來說,出國期間,開通數據流量,都會單獨計費,或者需要單獨購買相應的國際流量套餐包。出境時使用移動數據所產生的費用,並不包含用戶在國內的日常資費套餐裡。
以美國為例,在不訂購國際數據套餐的情況下,中國移動的移動數據流量費按0.005元/KB收取;中國聯通是按照5.12元/M(1M=1024KB)收取;中國電信是按0.008元/KB收取。而相應地如果是在國內使用,超出套餐的流量資費,中國移動是1元/M,中國聯通是0.3元/M,中國電信是0.3元/M。不難看出,國際國內的資費相差巨大,達十倍甚至更多。
〓業內:智慧型手機出境慎開「數據漫遊」〓
中國聯通、電信以及移動多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出境的手機計費並不完全取決於國內的運營商本身,「體系比較複雜,不同國家的資費價格也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比國內的數據資費要高很多。一般來說,我們建議出境的用戶儘量使用WIFI,不是特別需要,在國外期間用戶最好是關閉設置中『數據漫遊』一項或者蘋果手機裡的『蜂窩數據』一項,以免產生昂貴的漫遊費用。」 》》【詳細】
四招防「天價漫遊費」
第一招:儘量避免手機上網
通信專家提醒,境外通信是依據所在國家或地區運營商的資費標準進行收費,因此手機用戶出境前最好先了解清楚該國或地區各運營商的資費情況。消費者如若出境手機漫遊,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手機上網,在機場、酒店、餐廳酒吧等儘量使用所在場地的免費Wi-Fi,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流量。需要注意的是,在東南亞一些國家,酒店大廳的WIFI免費,房間內的WIFI卻收費很高,高的甚至達兩三百元人民幣一小時,因此遊客可以找服務員問清楚。
第二招:關閉數據漫遊功能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簡單斷網,並不能徹底停流量。穩妥的辦法是,出國前,打運營商客服電話,關閉上網功能;再有,在國際漫遊狀態下,不要打開不常用或不了解的應用程式,關閉應用程式的自動推送、通知等功能,避免下載或更新應用程式等,以及通過手機的設置功能關閉上網、數據漫遊等功能,而不是簡單斷開數據連結。
第三招:更換成當地SIM卡
不同國家或地區運營商之間的話費結算需要耗費一定時間,所以在出境漫遊時話費透支達到上限不一定會馬上停機,這個符合國際慣例。 除了出境前開通長途漫遊之外,消費者也可在出境抵達當地後更換一張當地的SIM卡,針對語音或上網需求的不同選擇合適套餐,這樣可以節約不少費用。這是當下最流行的方式。「幾乎在所有國家都能買到流量包,在賣電話卡的店可以購買,買來後充在卡上即可,無需換號,且價格便宜,基本與當地上網費差不多。以泰國為例,200泰銖就能買到一兩百兆的流量。」
第四招:丟了手機趕緊掛失SIM卡
以往一些用戶在境外遺失手機後,由於缺少及時掛失SIM的意識,往往造成手機被盜用而產生天價漫遊費,最終產生較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消費者出境後務必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手機和SIM卡,一旦遺失,請務必在第一時間撥打SIM歸屬地運營商的客戶服務熱線進行掛失。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