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各行各業,都需要有「扎猛子」的勁頭,俯下身,沉下心,用一顆真誠之心做好工作;家庭相處之道亦然,在困難來臨時,也須有萬折必東不回頭的精氣神。
上周六的早晨,市第二醫院康復中心的一間病房裡,醫護人員進進出出,正在為病人進行測溫、康復訓練等各項工作,而病床上,陸偉榮全神貫注地聽著「學習強國」裡的語音播報,胸前的黨員徽章格外閃亮。
2月10日凌晨,在連續戰「疫」20多天後,秀洲區王江涇鎮虹北村黨總支委員、治保主任陸偉榮倒下了。在重症監護室待了60多天後,他轉危為安,如今正在積極接受康復治療。
3個多月過去了,妻子沈雅芳始終陪伴著他,家人和朋友一直牽掛著他。一場關於愛和堅守的行動,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蹟,也給予這個家庭最大的前行動力。
陸偉榮因住院缺席全家福(圖片由市婦聯提供)
一場嚴峻的挑戰 他義無反顧衝在一線
上周六下午,坐在自家屋前,陸雯靜和爺爺潘洪觀回憶著這幾個月來發生的事,不禁有些感慨,「爸爸身體一直都很健康的,沒想到會突然這樣……」
爺孫倆的話,也將大家的思緒拉回到了3個多月前。
虹北村位於王江涇鎮西片,北與江蘇盛澤交界,共有637戶2400餘位村民。由於村內有不少在武漢從事布匹生意的經營戶過年返鄉,這裡成了嘉興的重點防疫村,也是秀洲區最早啟動應急措施的村。
在疫情防控之時,作為村幹部和虹北村第四網格的網格長,陸偉榮立馬站了出來。從1月19日起,他就和村幹部一起,挨家挨戶上門進行排摸,一門心思都撲在工作上。
陸偉榮(右一)走村入戶開展疫情宣傳防護工作(圖片由市婦聯提供)
為確保外來返鄉人員「零遺漏」,白天,他上門排摸情況,了解村民的身體狀況、活動軌跡、人員接觸等信息,並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晚上回到辦公室,工作依然在繼續,要做好人員信息匯總。
「偉榮的性格比較直爽,雖然不善言辭,但很有耐心,既直率又真誠。」朋友10多年,村民邵亮對這個好兄弟很了解,疫情期間,看著他忙前忙後,邵亮打心底裡敬佩他,「當時,村裡隔離的村民多,他就讓大家打電話或者發微信告訴他需要採買的東西,他統一去給大家買。」
原來,在卡點設置以及隔離等工作正式啟動後,除了排摸人員情況外,陸偉榮還主動擔負起了隔離點的後勤保障工作。
那段時間,他每天要替十幾戶人家採購生活用品,每天早上他接到的第一個電話,一般都是村民打來的。但他並沒有不耐煩,而是盡心盡力地做好後勤保障,既穩定了隔離村民的情緒,也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階段性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村裡棋牌室等場所的關停情況進行檢查,去卡點查看人員值班情況,到村裡宣傳防疫知識……那段時間,陸偉榮就像是上了發條一般連軸轉,有時實在工作晚了,為了不影響工作和家人休息,他索性就睡在辦公室裡。
這位全村防疫阻擊戰的「後勤部長」,傾情守護著生他養他的土地。
陸偉榮(左一)唯一一張正面照,與志願者在村委會門口的合影
「走」出重症監護室 被幸福和溫暖包圍
走進秀洲區王江涇鎮虹北村總支部委員會,牆上的公共法律服務點公示欄裡,照片中的陸偉榮意氣風發。他座位前的電腦下,貼著虹北村第四網格的基本情況。作為虹北村治保主任和村裡第四網格的網格長,一直以來,他都盡心盡責,為群眾做好服務,特別是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他充分發揮著一名老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
2020年春節,一向顧家的陸偉榮卻沒有一頓飯是和家人一起吃的,甚至年夜飯也只是在幫助護送好集中觀察人員後匆匆回到虹北村村委會扒拉了幾口。
而那段時間,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家人幾乎沒有跟陸偉榮打過照面,有時候早上起來看到電飯鍋裡蒸著的包子、饅頭,才知道他回來過,「回家都後半夜了,一大早,他又起床出去忙了。」
2月9日,連續在抗疫一線堅守20多天的陸偉榮,身體已經出現明顯不適,頭痛不已。即使村幹部強烈勸說,他仍然堅持先給卡點值守人員送完方便麵再回家休息。
10日凌晨,拖著疲憊的身子,陸偉榮回到家中。迷糊中的沈雅芳感覺丈夫在衛生間待了很久都沒有出來,隨即起身去看看。
「當時就看到他整個人躺在地上,怎麼喊都沒反應,我們趕緊打了120。」至今回想起這一幕,女兒陸雯靜仍有些激動,身體一向強壯的父親,突然倒下了,讓這個20歲的女孩不知所措。
術後的60多天時間,陸偉榮一直躺在嘉興市第二醫院重症監護室。那段時間,沈雅芳和女兒連見他一面都很難,「我們就趁著他需要做CT時路途上的兩三分鐘時間,一家人匆匆見上一面,和女兒一起鼓勵他。」
醫院的精心治療,加上家人的不懈堅守,讓這位硬漢最終頑強地戰勝了病魔。4月14日,陸偉榮終於離開了重症監護室,看到一張張熟悉的臉龐,他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到了病房,還不能說話的陸偉榮指了指妻子的口罩,示意她拿下來。而當沈雅芳拿下口罩時,他伸手撫摸了妻子的臉。
馮玉坤 攝(本報資料照片)
此刻,這個家的溫暖和幸福,瀰漫在整個病房之中。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因為堅持必將勝利
恢復意識,撤掉呼吸機,轉到普通病房……如今,陸偉榮正在積極地接受康復治療。
病房裡,醫生護士時不時來看看情況,上午時分,各項治療已經開始,還需要掛鹽水,陸偉榮一向配合,而眼神則經常鎖定在妻子身上。
結婚多年,夫妻倆感情一直很好。丈夫孝順體貼,妻子溫柔和善,儘管家庭並不富裕,還住在幾間破舊的平房裡,但這個家其樂融融,一路走來都伴隨著歡聲笑語。
即使是這次陸偉榮倒下,沈雅芳都一直抱著必勝的信念。她相信,只要一家人齊心,這股力量就能斷金,「只要家裡人都健健康康就好了,別的什麼都不重要。」
也就是這樣的信念,讓沈雅芳挺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
經歷過重症監護室的分別,如今,沈雅芳覺得能每天見到丈夫,照顧好他,就是一種幸福。而看著陸偉榮的情況越來越好,她發自內心地笑了。
為了方便交流,家人還給陸偉榮買來了寫字板。有什麼想說的,陸偉榮都會寫下來告訴他們。但更多的時候,沈雅芳都能猜到陸偉榮的需求和想法,一句「是不是」,總能換來對方一個「OK」的手勢,「他需要什麼,給我個眼神,我基本就能懂的。」
這樣的默契,在這種「特殊時期」,有了更多的內涵和「化學反應」,讓病床上的陸偉榮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背後有著強大的支撐。
在陸偉榮的胸前,別著一枚閃亮的黨員徽章。沈雅芳告訴記者,這是在做康復訓練時,看到醫生胸前別著,陸偉榮要來的。「他20多歲就入黨了,這次抗疫,他始終都記著自己是一名黨員,要站出來做好工作,甚至現在還時不時說著要快點好起來回去工作。」
「因為責任,選擇堅守;因為堅持,必將勝利!」道出了這個家庭的「扎猛子」精神,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堅守和堅持,讓抗疫之路有了「戰必勝」的底氣。
病房裡,「學習強國」中的新聞播報還在繼續,陸偉榮依然認真地聽著。在時光流轉間,屬於他和這個家庭的堅毅篤行,一直在續寫……
往期精彩回顧
來源:南湖晚報
原標題:《【勤善和美 勇猛精進 最美家庭⑥】一家人執著堅守,在愛與鼓勵之中,他創造了生的奇蹟》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