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寶蓮燈》
導演:常光希
配音:姜文、徐帆、寧靜
劇情:天宮中的三聖母執意愛上了人間的書生劉彥昌,不顧哥哥二郎神的反對,三聖母帶著神器寶蓮燈私下凡間與劉彥昌私訂終身,並生下一子,取名叫沉香。平靜、幸福的七年很快就過去,有一天二郎神突然下凡,用小沉香威脅三聖母交出寶蓮燈,並將其壓在華山下。一個美好的家庭由此破碎。沉香從土地神口中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為奪回寶蓮燈,救出母親,踏上了艱辛的尋母之路。多年的磨練,讓沉香成長為一個英勇的少年,並在孫悟空的點撥下,獲得一把神斧,最終寶蓮燈與沉香合二為一,戰勝二郎神,劈開華山,救出了母親。
解讀:中國動畫片的鎮山之寶《大鬧天宮》、中國第一部剪紙動畫片《豬八戒吃西瓜》、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中國第一部摺紙動畫片《聰明的鴨子》……都來自一個地方——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對於中國動畫電影發展有著裡程碑意義的《寶蓮燈》,同樣來自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99年,這部投資高達1200萬的動畫電影,換來了諸多方面的突破——我國首部採用與國際接軌的製作方式打造的動畫電影,運用了3D電腦技術,選用全明星陣容配音,三首主題曲至今仍是經典的流行音樂作品。從《獅子王》開始,國內大銀幕上最火的動畫電影,基本被迪士尼、藍天動畫、皮克斯動畫、索尼動畫等海外動畫機構包圓,國內動畫電影罕有特別成功的作品,反倒是當年這部略顯生澀的《寶蓮燈》,取得過不俗票房成績,上映時輕鬆擊敗了美國動畫電影《花木蘭》和《人猿泰山》。
十多年後再看這部電影,還是覺得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首先是形象設計非常生動,可愛的小猴,胖墩墩的土地公公,狡詐的道士,兇殘的哮天犬,都讓人印象深刻;其次是這部影片對明星效應運用到了極致,冷酷的二郎神的確很神似他的配音演員姜文,嘎妹的形象完全脫胎於寧靜,強大的配音陣容也賦予了角色鮮活飽滿的性格特徵,比如齊天大聖那句「不把二郎神打得滿臉桃花,他就不知道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就是陳佩斯臨場發揮的絕妙臺詞;再次是選擇了當時流行樂壇最紅的劉歡、張信哲和李玫為影片量身定做歌曲,是另一層明星效應的運用。
但這部電影也有硬傷,比如在主題和角色設置上,較之最初的《哪吒鬧海》等經典國產影片並無超越,故事核心仍是一個簡單的成長和自我救贖故事;與和同期上映的《花木蘭》相比,就顯示出它在形象設計上的單薄,比如永遠沒有情緒波動的反面派二郎神,和嘎妹間無法深人的情感,與花木蘭的木須龍相比,沉香的小猴只會賣萌卻不能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細節的缺失,其實也是評判整體功力高下的一個指標。
在《寶蓮燈》之後,2004年,美影廠同臺灣中影公司攜手打造了動畫片《梁山伯與祝英臺》;2009年推出了民族魔幻電影《馬蘭花》……都是在民族特色和商業模式之間進行著不懈探索。但是,似乎還是十幾年前的這部《寶蓮燈》更深入人心。國產動畫大片邁出的第一步,的確值得尊重。看完這部電影,你想到了什麼,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