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我們寫了一篇文章,調侃了一下《一起樂隊吧》這個節目,可能是因為標題的原因,有許多人在留言當中表示出了一種聲音,「不該踩一個捧一個」。
我們特別同意這種聲音。我們不想踩《一起樂隊吧》,我們巴不得這個節目火。《樂隊的夏天》颳起了樂隊的風潮,但是就像彭磊所說,節目結束沒多久,這股熱度就會涼。我們當然希望《一起樂隊吧》能續上《樂夏》營造的樂隊風潮。但很可惜,他們沒有。
《一起樂隊吧》的問題有很多,但如果只指出其中最關鍵的一個,那就是這個節目和樂隊沒關係。它強調的是樂手的技術,但是大多數成功的樂隊靠的不是樂手的技術,而是他們身上的一股勁兒,用賈敏恕先生的話說,是樂隊的魂和魄。
很多公認成功的樂隊,技術並不是特別好。比如新褲子,如果按照技術排名,在32個樂隊裡應該是倒數,但是他們作為樂隊出現的時候,就是今夏第一。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在採訪過許多《樂夏》裡的樂隊之後,也想採訪一些樂手。原因是樂夏裡大部分樂隊都是主唱說了算,其他樂手的發言權只能作為參考意見。
還拿新褲子樂隊舉例,趙夢算是整個樂隊技術最好的一個人,但她在新褲子樂隊沒有話事權,新褲子樂隊也表達不了她想表達的內容,她不可能和彭磊去爭當主唱,但是她可以擁有自己的樂隊,所以真正讓趙夢完成更多個人表達的樂隊不是新褲子,而是她擔任主唱的閃星樂隊。
閃星樂隊
這樣的例子在 Click15 的故事中了解到一部分 Ricky 想表達的東西,所以這次單獨約了鍵盤楊策,想問問他有沒有自己的樂隊。
沒想到,和他見面的那天,正好趕上他領銜的那支樂隊在 CBD 一個德式啤酒餐吧即興演出。
餐吧裡面,大多數是吃飯的男男女女。他們當中有人看了《樂夏》,認識了楊策,但是幾乎沒人知道今晚演出的樂隊就是楊策領銜的。
當楊策帶著他的三重奏樂隊上臺時,食客們似乎發現了他的存在,把舞臺圍的裡外三層,最前面一水的全是女生,表演四十來分鐘,一位女士貼在鍵盤側面全程跟拍,可能在 cos 防抖雲臺,有幾個背對著舞臺自拍,把楊策當成背景板。
旁邊不是 Ricky ,身後也沒有老崔,這次演出的主角是酸臭蟲,楊策作為「話事人」的一支 Fusion Jam 樂隊,不過少了貝斯手阿貝。
酸臭蟲
即便演出前做了萬全的準備,鍵盤的效果器還是出了問題,突發的狀況絲毫不影響楊策的手指在三個鍵盤間來回翻飛,更不影響臺下觀眾在曼妙的音樂裡沉醉。
在演出開始之前,我們在餐廳的一個包房裡和楊策做了一次採訪,得知了許多在《樂夏》裡沒有來得及聊到的事。
我們本來擔心楊策會不喜歡「樂夏王寶強」這個說法,沒想到恰恰相反,楊策覺得王寶強特別牛,他也非常同意這個說法,而且也坦然,自己沒有外界說的那麼牛,在音樂面前,他還有很多路要走。
楊策並不是出生在音樂世家,媽媽是老師,爸爸是商人;除了老爸愛寫詩這點,這個家庭普通得壓根和文藝沾不上邊兒。
出奇的是,媽媽在楊策很小的時候就篤定他以後肯定是走鋼琴這條路的,不一定非要成為演奏家,當個鋼琴老師之類的也行,但必須是音樂這一行。
幼兒園開始媽媽就讓他學電子琴,小學一年級開始接觸古典鋼琴。楊策也不覺得這是逼迫,反而認為他媽挺有遠見的,他從小就知道自己註定是吃這碗飯的。
要不是媽媽那麼堅持的話,楊策可能會混成個籃球運動員。
打籃球是他除彈琴之外打小就熱愛的事兒,現在即使騰不出空打球,也會看球、玩 2K19 ,周琦是他最近一次在搜尋引擎輸入的關鍵詞。
「那會兒我跟我媽說,不行,我不彈鋼琴了我要考體校,她說你瘋了吧,幸好我也沒有去考。」
小楊策也很爭氣,8歲才第一次摸到古典鋼琴,13歲就拿到了省級大獎,他本應成為李雲迪那種坐在沒靠背的琴凳上襯衫扣到頂上第一顆紐扣的演奏家,卻在高中最後一年跑偏了。
「那天晚上,我忘了是看了誰的演奏然後就模仿他,發現屬七和弦、布魯斯音階這些才是我想要的,彈十年琴我也沒彈過這樣的東西,這是我想玩兒的東西,然後就開始練。」
在古典的循規蹈矩和布魯斯的放浪形骸間,楊策選擇了後者,後面逐漸開始嘗試 Jazz 、Funk 等各種風格。
對楊策來說,音樂風格偏好的轉變並不意味著對彈琴執念的削減,除了應付生理編排好的吃喝拉撒,剩下的所有時間幾乎都在和琴打交道。
比起北京,楊策更喜歡在外地練琴,因為能排除雜念好好靜下心來練琴、練琴、練琴。
到不同城市演出,還沒到住處他就開始在高德上搜索附近的琴行,到酒店後放下行李就往琴行趕,花個幾十塊錢就能選臺特別好的琴練一下午。
吃完晚飯回到酒店還得繼續練琴,最起碼從十點彈到半夜兩點,第二天起來直接去音樂節或演出場地試音。
對住的酒店他也不挑,只要能練琴的都是好酒店,無論住宿環境多惡劣,楊策總會鄭重其事地和同伴說,哥,這酒店厲害啊。
有一回主辦方給安排了個特別破舊的地兒,他進門就誇這酒店厲害,別人問他哪兒厲害了,他回了一句,厲害的地方在,咱以前沒住過這樣的酒店啊。
一般誇完酒店,楊策就會把琴從包裡拿出來,戴上耳機就開練。
「除了練琴其他都是浪費時間,一天不練琴都在退步。」
慢慢的,楊策也就成了一流的職業樂手,為了能做自己喜歡的音樂各種活兒都接,譬如幫藝人伴奏之類的,何潔、曾軼可都請過他當鍵盤手。
2014年,楊策受邀加入 Mojohand 樂隊,他心目中中國最好的布魯斯樂隊,樂隊就他一個90後,其他全是70後。
Mojohand
而 Ricky 和楊策的相遇也是因為 Mojohand ,當時他們在麻雀瓦舍演出,臺下的 Ricky 一眼就相中了他,互留了微信才有了我們在《樂夏》裡看到的 Click#15 。
「沒有程晨( Mojohand 主唱)我肯定不會認識 Ricky ,我這麼跟 Ricky 說,但是他不太認同,他覺得我們肯定會認識的。」
其實為什麼說楊策是《樂夏》裡走出的王寶強?
王寶強是群眾演員出身,是無數有電影夢的青年當中的一個,命運選擇了王寶強,讓他成為了真正的演員,也讓其他的「王寶強」們看到了希望。
楊策是一個學習鋼琴的孩子出身,這樣的人在全國有千千萬。但是今年,命運選擇了楊策。
張亞東老師在節目裡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中國推廣十年的鋼琴都不如出一個朗朗,這裡的朗朗,或許可以替換成楊策了。
策劃 | 摩登天空ZERO編輯部
監製 | 伍叄伍伍 王碩
採訪 | 伍叄伍伍 王碩
資料整理 | 起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