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叫《搖滾本事》在片頭20秒內就讓我熱淚盈眶。這一幕是2001年五月天暫別樂壇演唱會唱完《相信》後,臺下的粉絲們儘管淋著雨,卻還遲遲不肯散去。無論是五月天的資深歌迷還是菜鳥歌迷,這一段對白都是我們淚腺的開關。阿信說:突然覺得有一點很荒謬,我為什麼會站在這裡,打算要把兩萬個全身溼透的人趕回家。
的確很荒謬,這個成立了二十年的樂隊至今還風靡大陸乃至亞洲,熱情不減。那個時候粉絲們想不到,今天的五月天影響了一個時代,更不會想到有一天,五月天的演唱會連10萬人的鳥巢也裝不下。
《搖滾本事》記錄著五月天這幾年來的點點滴滴。夢想、奮鬥、沮喪、淚水、汗水混合成一首叫做五月天的動人歌曲。第一次聽五月天是在2006年左右,小學三年級。聽到街邊的《戀愛ing》,那時候不懂「ing」是什麼,也不知道歌詞的意思,只會跟著歌曲一起律動搖擺,走在路上都能晃悠起來,邊走邊哼哼。
現在回想起來,雖然自己什麼都不懂,但那就是五月天對一個小學生無法言說的感召力啊。五月天,承載的是我們這一代太多青澀的童年記憶和懵懂的青春往事。
1997年3月,在臺灣師大附中一個小小的排練室內,五月天成軍。這個時候,和我一個年齡段的九零後們也許還沒出生。五個年輕充滿奇幻的故事,便由此開始了。短短兩年後,五月天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場演唱會。而這些場景,我們只能通過影片看到,看到他們剛起步時的困難重重、阻礙滿滿,看到那時候初具雛形的樂隊。
期待著彩虹/所以開了窗/窗外只有灼熱閃光/所謂的彩虹/不過就是光/只要心還透明/就能折射希望。
《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五月天的歌一直都很燃很勵志,能在迷茫的青春路上給我們點一把火,而且點醒了我們。聽五月天的歌,有時候也會審視自己,跳出怪圈來看問題。在青春期裡,五月天教會了我很多學不到的道理和至理名言。那時候的我們,從他們的歌裡總能感受到一些力量,把在人生路上向前的我們推了又推。
青春是人生的實驗課/錯也錯得很值得/就算某天唱起這首歌/眼眶會有一點溼熱。
《笑忘歌》
哥倫布只要有一顆星光/就膽敢橫越大西洋。《放肆》
從《倔強》、《知足》,到《突然好想你》,《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仿佛就從他們的歌,他們的主題裡看到了人生,看透了青春。五月天的音樂一直被外界稱為 「正面積極的搖滾樂」,他們唱愛,唱夢想,唱青春,唱勇氣,唱生活中最細微的感動。
他們的音樂也逐漸成為傳奇,演唱會一場接一場地開,宣傳一場接一場地跑。鳥巢的十萬人螢光海「徵服滾滾亂世,萬人寫詩」。在北京,阿信說,「這一趟鳥巢之旅五月天花了13年。」但是誰都會變啊,沒有人逃得過, 他們現在肯定創不出當時的音樂. 現在在擁有的,是後青春的依然倔強, 更深刻成熟的人生思考.他們不可避免地長大了。我們也是,我們聽著五月天的歌,也要聽了10年了。
我們年少的倔強被《倔強》喚醒了,我們的憂傷被《你不是真正的快樂》留下了,我們的旅行都《私奔到月球》了。小的時候會把那些憂傷的歌詞都寫在日記本裡、發在qq籤名裡,來證明青春中「明媚的憂傷」。那種青澀的萌動的情愫也只有十幾歲能擁有了。記得初高中放學路上,耳機裡滿是五月天在陪伴,那時候一直一直的單曲循環現在不奢望還能眼眶溼潤,但願心裡還能有所悸動。
我離五月天最近的時候是隔著一部手機的距離。高中睡意朦朧的接到一個電話,是朋友在五月天演唱會的現場給我打來的,電話那頭歌迷們的吶喊與喧囂,迴蕩在電話這頭安靜的房間裡。我沒有在現場,沒法想像為了五月天的尖叫呼喊的熱情。但我相信,我們都是產自不安分的基因,一個鼓聲和一個滑弦就可以把我們燃燒殆盡。五月天一定會用演唱會上的汗水,歌迷的高分貝歡呼,一次又一次點著引線,接連爆炸。
歌迷們說:
第一次聽五月天是在小學六年級 第一次記下的歌詞是:七歲的那一年,抓住那隻蟬,以為能抓住夏天。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已經沒有說會再把誰上升到信仰.偶像的高度了。跟五月天純粹只是兩條平行線,不太會相交。可他們無意的陪伴了你的青春,你也堅守地看著他們一路走來,無從交會,卻互相陪伴。所以很純粹的喜歡他們,感謝他們帶給我們的那麼多瘋狂和力量。
09年初一的時候在奶奶家看電視 翻到一個臺在放「倔強」. MV裡的他們都還留著長發 那時候阿信的聲音還很年輕#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記得這句歌詞寫過百遍 反正五月天陪我度過了初中、高中 ,現在是第八年了,沒有矯情膩歪的歌詞,一直都是我的信仰。
五月天,我喜歡你了這麼多年,一直欠一張演唱會門票。上初中的時候和最好的朋友說: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帶著心愛的男生去聽五月天的演唱會,去燃燒一回,帶著他聽五月天的歌分享我們各自年輕的歲月。所以,五月天你們一定要等我。「從聽過五月天開始,一直到老,你都會想要再聽一下。」不過也只有這樣的你們,我們才那麼死心塌地啊。
我們甘之如飴地收著這些老套的溫柔牌啊。「人生是一盒巧克力,他們吃的不亦樂乎而且讓周圍的人甘願感染他們的氣息。」
- END -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購買《橙》第十六期紙質雜誌
薦號:更多精彩內容,戳橙報下方二維碼,關注「叫囂」,永遠年輕,永遠有態度,永遠「叫囂」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