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是競爭極其慘烈的地方,有句土話是這麼說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同樣秉持著「二八定律」,只有極少數人能登上頂峰,成就一番霸業,更多的是,苟延殘喘,維持生計罷了。
這個時代,本著娛樂至上的風氣,各種真人秀節目,層出不窮。其中,就包括最近如日中天的一檔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
由三十位自帶流量的明星姐姐組成,勢如破竹,一舉成為今年目前最火的綜藝節目。
其中不少還是前輩級別的人物,人紅作品也紅,但也不缺乏,人不紅作品紅的明星。
黃齡便是其中一個,但你聽她的歌,不明所以,你會覺得耳朵「癢」。
「來呀,造作呀,反正有大把時光」,初聽是「汙」,再聽是愛。
有很多歌,翻唱火了,原唱卻依舊淡出人們的視野,作為《癢》的原唱黃齡便有著這樣的故事。
鬱可唯翻唱《癢》火遍大街小巷,張瑋翻唱《high歌》成為經典之作,而這兩首歌的原唱都是黃齡。
儘管,相比之下,原唱對歌曲的詮釋度更佳,卻無奈,始終讓人記不得樣子,導致其作品紅人不紅的假象。
一首《癢》經過抖音的剪輯歌曲,再次紅遍大江南北,也將再一次把黃齡帶進大眾視野。
今天我們來說說黃齡的故事。
01 教育方式成就轉音歌姬
1987年2月13日,小黃齡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家庭裡。
這與「窮養兒,富養女」的理念不同的是,小黃齡被採用了放養,也就是順其自然的生長方式。
但不得不說,有利有弊,就是因為這樣的生長方式,成就了後續黃齡」轉音歌姬」獲此殊榮,也正因為這樣的生長方式,沒有讓黃齡繼續輝煌下去。
在黃齡還小的時候,便常年聽父母親播放的歌曲,早已耳濡目染,但此刻她的理想是成為一名運動員。
父母並沒有阻攔黃齡的夢想,反而支持她所做的決定,支持她成為運動員的夢想。
為此,她還在體校辛辛苦苦訓練了三年,只為爭一口氣,但最後,夢想破滅,被刷下去的理由:身高不夠。
世界是公平的,上帝關上一道門,便會替你開啟一扇窗。
三年辛苦的訓練生涯,枯燥而又乏味,為了舒緩壓力,黃齡常常哼歌,樂此不彼,因為黃齡說:「唱歌能讓她覺得身心愉悅,想想訓練就沒有那麼的苦了」。
無奈退出訓練的黃齡回到學校再次背起書包,做起了一名學生,繼續完成未完成的學業。
此時,一則歌唱比賽的告示打破了黃齡兩點一線生活的寧靜與安穩,泛起一絲絲波瀾,增添一絲絲光彩。
平時愛哼哼唱唱的黃齡,再一次在父母的支持下,決定去試一試,便報名參加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誰也沒想過,曾經幻想當上運動員的黃齡,在這一刻,生活方向徹底被改變。
黃齡翻唱李玟的《往日情》成了她進軍歌唱界的敲門磚,慧眼識英雄的環球天韻立馬籤下黃齡,將其好生培養。
又是一個三年,蟄伏三年的黃齡,發了首張專輯《癢》。不少人一曲唱罷天下聞,也有不少人,十年磨一劍,鬱郁不得志。
黃齡顯然是前者,憑藉此專輯黃齡獲得了第十五屆東方風雲榜東方新人銀獎與第七屆中國金唱片獎流行新人獎,甚至被讚譽為「轉音歌姬」。
這首歌,據傳是因為一隻「蚊子」的騷擾所作,起初聽這首歌,會覺得很怪,甚至有點「汙」,但是,越聽會越上頭。
好比一壺老酒,細細品嘗,你會發現它其實很香甜。
02 屬於「黃齡」的高級感
小荷才露尖尖角,本應乘勝追擊,可在此時,黃齡選擇慢了下來。在黃齡眼裡,唱歌就是享受,正是家庭教育方式,讓其養成了隨性的性格。
倘若乘勝追擊,憑藉當時的名氣,再進一步,不在話下,可機會流逝了,便要花費更多的努力去追擊了。
如此看來,放養的教育方式,是好還是壞,便因人而異了。
又一個三年,黃齡才再出一支專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第三支專輯,讓人等了整整七年。
黃齡的高級感在於「享受做自己,享受做音樂,享受生活」。
入駐B站的朋友,或多或少會聽到黃齡的消息。
懂得生活,愛音樂的黃齡在B站上放飛自我,深情吟唱,穿著樸素,常常以睡衣伴身,超級接地氣,絲毫沒有明星的架子,仿佛在你面前的是多年好友。
相比於其他明星,黃齡的作品全由其一人挑大梁,兢兢業業地討好自己。
對黃齡來說,唱歌是最好的自我調節,你以為她在討好你,其實她是在討好她自己。
放養的教育,讓她活在一個自由、休閒的生活環境裡,沒有條條框框的要求,也沒有強求,只有享受,享受生活帶給她所有美好的一切。
愛玩是鬼馬精靈黃齡的真實寫照,其實很多作品,黃齡都是「玩」出來的。
好搭檔常石磊說過這樣一番話:「每次黃齡在演播室找不到靈感的時候,常石磊就叫黃齡出來玩會。」
有時候,黃齡更是直接離開直播間,出去瀟灑快活,完全忘記還在錄歌一事。
雷同小時候上學,勞逸結合,一個概念。
好作品有時候需要靈感的發生,也同樣需要時間的沉澱,才會重拳出擊,打人們一個措手不及。
時間的沉澱,並沒有讓黃齡放下對音樂熱愛的心,反而,像是神秘的隱居高手,一出手,便驚豔眾人。
音樂,是黃齡的愛好,不是她的宿命,「玩音樂」才是黃齡正在做的事情。
歌紅又人不紅的人,在娛樂圈裡很容易迷失自我,在大眾媒體的輿論下,能堅持下來,全靠黃齡的隨性。
愛音樂,更愛生活的她為自己創造了一個寧靜的生活氛圍,遠離紛爭,逍遙快活。
在她的小世界裡,一步一步地前行著,淡淡的生活著。
03 風格自成一派的黃齡
2020年,33歲的黃齡,參加了《乘風破浪的姐姐》。
「做作」成了黃齡新的代言詞,其實不然,我看到的黃齡更多的是真實隨性的寫照。
儘管她的作為,讓人覺得是否有多餘出格,畢竟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僅僅一把吉他,在昏暗的燈光,穿上睡衣的黃齡,依舊會以各種方式唱歌。
對於紅不紅的言論,隨性直率的黃齡更是直懟:「作品才是源遠流長的」霸氣言論。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後臺採訪時,節目組問她「很多人說你歌紅人不紅,會不會刺激到你」。
她耿直回答:歌紅人不紅有什麼能刺激到的,我光靠作品就可以說話,總比人紅歌不紅好吧。
不得不說,這個回答給滿分,簡直不知道打臉多少流量藝人呀。很多人流量不少,但卻沒有一首叫得上名的代表作。
對於黃齡來說,她在音樂上有她自己的原則和堅持,音樂,只是她追求快樂的一個途徑而已。
黃齡的「做作」,絲毫不讓姐姐感覺到反感,反而讓姐姐看到她的可愛與純真。
雖然三十幾歲,但她依然有顆純粹的靈魂,保持初心,不世故。
黃齡有著自己的想法,也有著自己的風格,或許你會覺得她知性,抑或是做作,但她永遠不會去複製別人,風格自然一派,當然,別人也不一定能複製得到她。
她就是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若是你還不了解她,那你只需要認真地聽她的歌,品她的風格,一切就知曉了。
在事業上,她不靠運氣,只靠作品說話,她不靠出位,只靠實力說話。
在生活上,她隨性,直爽,活的特別的真實。
臺前是轉音歌姬,臺下是鬼馬精靈,明明有著很強的實力,依然坦然接受歌紅人不紅的事實。
黃齡,未來可期,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