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部電影以上映13小時破億的神速,打破了國產電影的首日票房記錄——《金剛川》。截至目前為止,《金剛川》票房已經破3億,可謂是開門爆紅。
除了票房豐收之外,《金剛川》的口碑也是相當出色,無數網友打出了五星好評,甚至很多人表示這是本年度的最佳電影。很多人都表示自己在電影院看哭了,並且一定還會二刷、三刷。這樣一部感動了全民的電影,我已經很久沒見過了。
在《金剛川》之前,我們也有抗美援朝電影,比如《英雄兒女》、《奇襲白虎團》、《烽火列車》等,最著名的當屬《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更是膾炙人口。
珠玉在前,《金剛川》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尤其是在製作上,有很多細節都讓人眼前一亮。和《上甘嶺》這樣描述重大戰役不同,《金剛川》講述的是抗美援朝最後一戰金城戰役的一座運輸橋保衛戰,以小見大,為我們展現了戰場的殘酷的志願軍的英雄氣概。
相信大家都知道,《金剛川》是由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拍攝而成,用不同的視角為我們講述故事。這樣的拍攝手法不僅新穎,多視角敘事讓本片格外立體。
影片的故事不難理解。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別從志願軍和美國飛行員的角度開始,以抗爭者和侵略者的相反視角講述故事,讓人耳目一新。兩段的時間線是一致的,最後結束於同一個地方。從第三段橋上的戲開始,影片達到了高潮。這種分-總的結構還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有了好的故事,更需要好的演員演繹出來,而《金剛川》的神仙陣容完全沒有讓我們失望。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鄧超都是水準之上的發揮,絕對值回票價。
志願軍的戰士們來自五湖四海,而本片的各種方言也是一大特色,高連長的江西話、戰士的四川話,聽來都讓人感到非常親切,也拉近了我們和人物的距離。
《金剛川》在展現戰場殘酷方面非常寫實:志願軍戰士們在叢林中被美軍的機槍掃射、燃燒彈轟炸、冒著炮火搶救橋梁,真正讓人體會到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和抗日神劇比起來,《金剛川》無疑真正體現出了戰爭的殘酷,也讓我們感受到了志願軍們偉大的犧牲,以及和平的來之不易。
作為一部戰爭片,《金剛川》有淚點也有燃點。比如張譯和吳京,以血肉之軀,用高炮對戰美國的空軍和炮兵,絕對燃到爆炸。
其中有一段,當美軍為了炮擊運輸橋而暴露了自己的火炮陣地,瞬間就被志願軍的喀秋莎摧毀,整個影院都驚呼了。
在影片的結尾處,影片還加入了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的紀錄片片段。一想到電影的每個人物或許都有鮮活的原型,他們都曾經是年輕的大男孩,他們經歷的戰鬥比電影更加殘酷,怎能不讓人動容?
當片尾曲《英雄讚歌》響起時,我的眼淚更是止不住地流了下來,最優美的旋律唱出了最慷慨激昂的戰歌,情緒一下就達到了高潮。
無數人和我一樣,是含著淚走出電影院的。如果是老兵,那將是淚腺爆炸。
《金剛川》正在熱映。相信我,一定要帶上家人走進影院,一起重溫那段波瀾壯闊的光輝歲月,一起致敬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