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潮商"關注我們
年前,香港娛樂驕子、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等一行回潮州老家,並表示將和家鄉攜手推動文旅產業發展。
楊受成,祖籍廣東潮安,他既是商業大佬,也是香港娛樂嬌子,手握英皇娛樂這樣龐大的娛樂帝國,註定其一生與女明星糾纏不休;從某種角度來說,楊受成是最具香港氣味的典型商人。
楊受成和潮州市領導座談交流
年前,香港潮籍知名人士、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一行回家鄉潮州,並與當地市領導座談交流。
座談中,市長殷昭舉表示,潮州文化底蘊深厚,產業特色明顯,營商環境優越,擁有「三城三都三鄉」等多塊金字招牌。他希望楊受成先生多為家鄉發展出謀獻策,積極參與潮州文旅產業發展,發揮英皇集團的影響力,不斷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升潮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楊受成表示,回鄉投資創業,為家鄉獻策出力是他一直以來的心願。楊受成還表示,下一步將與潮州市委市政府加強對接溝通,找好找準合作切入點,推動更多投資意向落實落地,助力潮州高質量發展。
2019福布斯富豪榜上,英皇集團主席、創始人楊受成身價為17億美元,約合100多億人民幣,旗下擁有七家上市公司。
潮州楊成舊居
楊受成,生於1944年,今年76歲,祖籍廣東潮安縣,今為潮州城區湘橋區北門外。
楊受成上學前,名字叫「楊豬仔」,傳統上給小孩叫阿貓阿狗之類的名字,就是為了「好養」。不過,這畢竟是個很讓人尷尬的名字,他小學一年級老師給他取了個「楊受成」的名字,其實也就是在他父親楊成的名字中間加個「受」字。
楊受成的祖父,早年在潮州韓江靠撐船度日,維繫一家人的生活很艱難。楊受成的父親楊成,生於1916年,1935年從老家潮州隻身到香港闖天下,最初在碼頭靠賣苦力維持生計,後來也賣舊衣、賣舊墨水筆,也擺地攤。靠白手起家,楊成無意學會修理鐘錶,並慢慢介入這個行業,於1942年在香港上海街149號創立「成安記表行」,取名「成安」,是因為楊成小兒子的名字叫楊安成。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已是香港富商的楊成,回家鄉潮州捐建了北閣佛燈,西湖虹橋門樓亭、湘橋區來宜小學、楊成新村,還修橋築路、庵埠華僑醫院、潮安縣華僑中學、市體育館等慈善公益項目。其中,位於潮州湘橋區北門外的「楊成舊居」,是1993年重建的,二層小樓的門匾上書寫「弘農世家」四個大字。
弘農楊氏,是楊姓的郡望之一,始祖是西漢丞相楊敞。
楊受成與女兒楊玳詩和來宜小學的師生在一起
此番回鄉,楊受成也到了當年父親楊成捐建的湘橋區來宜小學。在來宜小學校園內有塊由廣東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立的牌匾,上面註明這是華僑港澳同胞捐贈項目,編號為「NO.粵僑捐193000063」。
事業發達後,楊成於1977年冬回潮州家鄉觀光,當時他目睹村民用水困難、道路崎嶇、雨天泥濘、路燈不亮,回香港後即捐資12萬港元,為家鄉敷設自來水管,鋪上水泥路,還安裝上路燈。
來宜小學,是上世紀80年代初,楊成投資40多萬元興建的,「來宜」二字,就是以楊受成的祖父名字來命名的。到1986年,楊成又捐資40多萬元,作為來宜小學的教學基金。
慈善,是家族企業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代情寄桑梓,熱心投身公益事業,到了楊受成這一代,再到其兒子英皇集團執行董事楊政龍這一代,上陣父子兵,在慈善公益這方面從不落伍他人。
2018年5月,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博士榮獲第十五屆中國慈善榜「年度慈善領袖」獎,以表揚其在慈善事業上以身作則,不遺餘力推動內地及香港慈善發展所做的貢獻。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創業初期起,楊受成就已投入慈善工作,成為香港「南九龍獅子會」創會會長。領獎時,楊受成說:「關注公益、投身慈善已經成為我們英皇人默認的一種企業文化,成為我們集團上下的自覺行動。」
楊受成說,《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慈善不只是在幫助他人,亦同時是在讓自己快樂,繼而達到人性本善的最高境界。
常被人誤解的英皇老闆楊受成:右手年華,左手花
英皇集團主席、創始人楊受成
在香港,與紙醉金迷不可分離的知名人士很多,但最出眾的恐怕還是英皇集團老闆楊受成了,有關他形形色色的傳聞,真真假假、誹譽隨行。
有人問香港娛樂巨子楊受成,和哪個影視片角色的性格最相近?他笑答:「我希望我做韋小寶。」當然了,外人仍無法猜測他為何把自己看成金庸《鹿鼎記》裡的韋小寶,韋小寶,風流好賭、刁鑽痞氣、特別貪財好色,偶爾也講義氣,當上一回「大俠」。
2012年,楊受成出了一本名為《爭氣》自傳,他是這麼總結自己的大半生:「我平生做人哲學,千頭萬緒,可提煉為兩字:『爭氣』。面對四周的奚落嘲辱,我必固守信仰;面臨命運挫折的壓力,我必冷靜應對。我深信,只要爭氣,一隻underdog(被瞧不起的狗),會變成巨人。」
他還說:「我希望,認識我的人都能覺得,楊受成是個好人。我要做到這樣,就覺得自己很成功。」
楊受成和容祖兒、阿Sa、謝霆鋒三位英皇藝人
右手年華,左手花,流言天天有,真相特別少!
楊受成的自傳《爭氣》,讀起來更似一部勵志書,出自有「香江第一才子」之稱的香港專欄作家陶傑(原名曹捷)之手。《爭氣》後序寫道:「一個傑出的商人,與一個優秀的作家一樣,像張愛玲說的『天生是被人誤解的』。」
陶傑把楊受成的故事,說成了解「香港精神」的窗口,可能過了一點。一百多年香港商業史上,豪門興衰成敗的例子多的是,更不乏明星與大佬的金錢遊戲;假如說若說楊受成是集爭議與爭氣於一身,會更公允!
鐘錶這個一行當,成就了不少商界巨子,且多來自潮汕,併集中於上世紀四十年代起步。上世紀50年代,因買賣中受騙,少年的楊受成看到了父親楊成被債主逼上門討債的一幕。
中學沒畢業,楊受成輟學出來,幫父親打理生意,從此走上經商之路。小小年紀就走上社會,讓楊受成結識了形形色色的各種人,「混」社會,也是他的一種成長曆練。在處理各種複雜關係的本領方面,可能是書本上學不會的,「社會大學」就是此理。
楊受成小時候和父母及家人合影
也許有人會問,你為什麼不像許多人那樣大筆特筆楊成當年「一夜間傾家蕩產」等字眼?
當年楊受成父親楊成,真的到了瀕臨破產的程度嗎?起碼一點,我無法從可掌握到的資料來考究。盈虧,本是生意場上尋常事,也包含由於管理失當而導致受騙;事實上,楊受成是也是一個代際傳承過程中子承父業的接棒人,他的父親受騙可能動了根基,但不至於翻不了身,邏輯上是這樣。
1964 年,楊受成在香港九龍開辦了「天文臺表行」,時年20歲。當時,香港還不是「亞洲四小龍」,經濟也剛起步。子承父業的楊受成,改變了父輩「坐商」經營模式,並變為「行商」,走出去拉生意。楊受成常用的手法,類似於今天大家外出旅遊最深惡痛絕的那種「黑導遊」,也就是拉攏導遊拿回扣,來引誘遊客「買買買」。
靠著出色的營銷才能,幾經周折後,楊受成終於從猶太商人Abert Barceha手上,拿到瑞士名表歐米茄副廠產的天梭表分銷權,天梭表打開銷路後,他又成功地獲得了歐米茄的分銷權。1965年,楊受成創辦了英皇鐘錶珠寶公司,也就是今天英皇集團的前身。
上世紀90年代初的英皇金融集團
1973年,29歲的楊受成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輝煌,他將旗下的鐘表、珠寶、地產、以及投資等業務整合上市,股票名稱「好世界」,第一任董事局主席,就是他的父親楊成,楊受成自任總經理。
「好世界」上市後,適值香港地產迎來黃金時代,「有二塊錢,就要做十塊錢生意」,大家紛紛舉債購置樓宇物業,或購地開發住宅。當年,楊受成買下的第一塊地,就是從潮汕老鄉李嘉誠手上買來的。試水地產之後,楊受成開始涉足金融,炒外匯、炒期貨,1979年,英皇金融公司成立了。
香港房地產發展史上,曾多次出現過「崩塌式」危機。因很多人看不清香港前途方向,1982年底時的港島房價,同比上年跌去六成,到1983年,房地產市場又出現了全面崩潰。
彼時的香港股市,更是悽悽慘慘戚戚,40歲的楊受成,在如日中天之時遭遇人生「滑鐵盧」,徹徹底底地從高空中墜落在地。欠債高達3.2億港元的好世界地產,於當年8月30日被滙豐銀行接收;此外,楊受成家族英皇旗下的各珠寶鐘錶行業也一併被接管,楊受成頃刻之間「一無所有」、破產了!
陳朗(左)和楊受成
楊受成「東山再起」,有多個版本。其中,一個版本說的是:經李嘉誠等香港富豪的風水師陳朗指點,楊受成離開維多利亞港向西發展。楊受成遠走科威特,後又轉至泰國、印尼等地,靠炒金炒匯還清債務。
另一個版本或許更可信。當時的雅特揚會計師行,為楊受成的破產案提出了資產重組計劃。除拍賣物業資產外,由滙豐與楊受成訂立8年協議,以月薪2萬元聘請楊受成,由他繼續經營英皇鐘錶,利潤所得用於還債。後來,楊受成又說服滙豐借貸,開設「寶石城」,1986年他又通過向加拿大皇家信託銀行貸款,向滙豐收回被接管資產。
為何我會更傾向於後一個版本呢?真正令楊受成跌倒再爬起來的,要歸因於資產重組方案。先說一下1983年前後香港背景吧!與楊受成同樣厄運的,還有另一家潮商家族企業鷹君集團,當時也是因房市、股市雙跌而陷入財務危機,年過70的掌舵人羅鷹石,無力回天處理財務危機,才被迫把公司交給家族下一代接班管理。
1984年9月,「中英聯合聲明」籤署後,「兩市」(股市、房市)復甦,特別是地產,更快贏得了生機。這個時期楊受成家族手中的資產,特別是房地產已迅速升值,身價也水漲船高,才能在短短二年就還清債務。
楊受成(右)獲2018年度「慈善領袖」獎
1989年,楊受成將好友拿來抵債的飛圖娛樂,改名為「英皇娛樂」,一腳踏入香港娛樂圈,並培養了如謝霆鋒、容祖兒、陳奕迅等大牌明星,拍了許多賣座的影片。
除地產、鐘錶、珠寶等英皇的老主業外,多元化的英皇集團已橫跨金融、酒店、傳媒、餐飲、家居等各大領域。
楊受成有二段婚姻,他與前妻任曼玲,育有三女一子,生性風流的他,最終以離婚收場。1985年,楊受成和現任妻子陸小曼結婚至今,陸小曼也為他生了個小兒子。
值得一提的是,和楊受成的《爭氣》相比,他的二代子女們比他還爭氣。父親在娛樂圈中混,可楊受成的二代子女,個個對外謙和、友善,也很努力。楊受成自己也說,他和自己子女是一種亦師亦友關係,對子女成長,並沒有特別的幹涉。
英皇鐘錶珠寶主席兼行政總裁楊諾思
楊受成的長女楊諾思,現為英皇鐘錶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是這家超過70年歷史珠寶品牌的女掌門人,她如今已是三個孩子的母親。
女承祖業,1988年大學畢業那年,學習國際工商管理專業的楊諾思考取了寶石鑑定師的文憑,從此,珠寶事業成了她的熱愛。起初,她在一家外資珠寶公司外部歷練,回到家族企業英皇,也是從站櫃檯的普通售貨員做起的。
香港豪門間的聯姻,是一種常見現象,可楊諾思卻是個例外,和老公相識時,當時他還在幫別人打工。
從小的耳濡目染,也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加上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十年的經驗與積累,1998年,楊諾思正式接管英皇珠寶,與品牌一起,不斷成長、發展。
香港證券商協會主席、英皇證券集團董事、行政總裁楊玳詩
此次楊受成回潮州,二女兒楊玳詩隨行。讀中學時,適逢父親欠下滙豐銀行3.2億港元巨債,凡事有主見的楊玳詩,開始研究股市,自己嘗試買賣股票。
美國留學歸來,和姐姐楊諾思一樣,楊玳詩進入英皇集團前也有外部歷練的經歷。先是做會計,但並非她的興趣所在,1996年,楊玳詩轉入英皇證券工作。她經歷過1997年金融風暴,在英皇證券執掌20多年的楊玳詩,有自己的一番投資心得:「經歷過三次股災,我從此懂得了要永遠遵守交易紀律。無論何時,永遠給自己設一個止蝕位,永遠不要因為人情而違反制度。」英皇證券創辦於1993年。
小女兒楊詩詩,目前管理英皇鐘錶珠寶的宣傳推廣工作,協助大姐楊諾思一道管理這家珠寶品牌。
總的來看,楊受成家族的三女二子,處於一種「分工分業不分家」傳承狀態,事實上這也是大多數潮商的繼承傳統。子女們分布於家族旗下各大事業板塊裡,根據每一個孩子不同的性格特點,發揮其所長。
楊政龍(左1)慰問「楊受成(中國·昌黎)關愛老年中心」老人
小兒子楊政龍,現為英皇集團執行董事,英皇集團「少帥」。
和很多潮二代一樣,80後楊政龍日常行事低調,並經常出現於慈善公益場合。楊政龍是楊受成和陸小曼二人的獨子,目前同時兼任百川匯主席,百川匯創會主席為霍啟文。1985年,楊受成和現任妻子陸小曼結婚,婚後,陸小曼任英皇娛樂總主席一職。
此前,很多人問楊政龍是不是父親的「接班人」?他謙虛地說:「不是接班人,事實上我只是行行企企(看一下),因為有很多很好的同事負責,就好像英皇是院線的新丁。」
楊政龍,生於1986年,畢業於美國波士頓沙福克大學,主修科學,畢業後被安排在英皇地產部工作,從基層做起,後來又涉足集團旗下金融、鐘錶珠寶、傳媒、娛樂、電影、酒店、家私、室內佈置及餐飲業務,協助父親楊受成管理生意。
小兒子楊政龍因年紀比較輕,喜歡推陳出新,發展新思維,除了拓展電競產業外,他也發展電影院線。
楊受成的長子楊其龍
楊受成的長子楊其龍,是他和前妻任曼玲的兒子,因為驕奢淫逸的「公子哥」生活作風,他成了香港有名的「play boy」。
據港媒此前報導,早些年娛樂版面經常出現他和「賭王」何鴻燊愛女何超瓊相攜而出的身影,據說何鴻燊知道二人戀情後大怒:「絕對不可能,我何家絕對不會接受楊其龍,坦白講,這事沒得談,我不會批准她,她(指何超瓊)要我批准才能嫁。楊其龍永遠沒有機會。任何一個男人,如果是好質地,都有商量,但楊其龍就沒得談。」
2014年,大公子楊其龍和外籍女孩Martina生下女兒,2015年,「浪子回頭」的他為Martina補辦了一場中式婚禮。近年來,有了家庭的英皇大公子似乎收心了,曾是名人圈的花花公子的他,變得行事低調,積極幫父親打理生意,也許是年齡增長的關係,近年來終於修心養性。
選定接班人,是家族企業傳承最大之事。
對於家族企業接班人的選擇,二女兒楊玳詩曾說:「我是潮州人,從小就知道繼承人只能是兒子。而且每個人都分管不同的領域,各自促進協調,我們家中不會有爭執。」
來源:一波說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潮 商
文化的境界 · 財富的智慧
長按二維碼關注「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