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理科生,人家費曼在中學就靠科學段子成功早戀了

2021-01-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同樣是理科生,人家費曼在中學就靠科學段子成功早戀了

今天是物理學家費曼誕辰100周年,看過生活大爆炸的朋友們,沒錯,就是Sheldon常提起的Feynman。


理察·費曼


著名理論物理學家,

諾貝爾獎得主,

著有經典物理導引

《費曼物理學講義》。

謝耳朵向潘小花介紹費曼圖。圖片來源: doctorcinnamon.com  

四位主演圍在費曼的車旁邊。圖片來源:comicbook.com

今天要講的中學時期的費曼用一個紙環俘獲佳人芳心的故事。

什麼紙環?

簡單來說,是只有一面的紙環,叫做莫比烏斯環

它長這樣:

圖片來源:imgur.com

這個環還有個段子。

青年向禪師討教,希望可以讓他的女朋友沒有缺點,只有優點。禪師微笑著,請青年為他找一張只有正面沒有背面的紙。青年掏出了一個——莫比烏斯環......

嗯,段子可能有點冷。

不過,拿出莫比烏斯環回懟大師這種事,費曼在上個世紀就玩過了。

因環促成的愛情故事

佳人,叫阿琳。

阿琳·格林鮑姆

費曼和佳人的愛情故事,得從這個環說起。

不用勞神去八卦了。費曼在自傳《你幹嗎在乎別人怎麼想》中得意地講述了整件事始末:

一天,阿琳告訴我吉隆姆(情敵)不再是她的男朋友了。那對我可是個天大的好消息,我開始有盼頭了!她邀我去她家,威斯特敏斯特街 154 號。

當我到她家的時候,天色已晚,門廊的燈還沒點上,所以門牌號碼看不見。我不想打擾別人來問門牌,於是在黑暗中躡手躡腳地爬上去,摸摸索索地探到了那確實是 154 號。

阿琳正在為她的哲學課家庭作業發愁。「我們正學到笛卡爾。」她說,「他從『我思故我在』開始,不知怎麼最後就證明了上帝的存在。 我也弄不清。」阿琳說。

......

「壓根兒不可能!」我說,一點也沒想到我是在向偉人笛卡爾挑戰。(這是我從父親那兒學到的一種反應:對任何權威都不俯首貼耳,甭管是誰的言論,先看他的起點,再看他的結論,然後問自己,「有沒有道理?」)我問,「他怎麼可能從第一點推演到結論的?」

接下來,費曼和阿琳一塊兒研究了這個說話繁複、一點兒也不直白的笛卡爾,最後發現他說的其實是:世界上只有一樣是確定的——那就是不確定

……

很顯然,讀到這句話的你我和當時的費曼心情是一樣的:

他幹嗎不直話直說呢!」我大為不滿,「他不過是想說只有這樣東西是他確信的罷了!」然後笛卡爾又講什麼,「我的所有思維都是不完美的,完美一定是相對於完美而言的,因此完美一定存在於某個地方。」(狡猾地開始引出上帝了!)

「沒那麼回事!」我說,「科學上講,沒有—個完美的理論,照樣可以有不同程度的趨進。我不明白他究竟怎麼回事,看來只是大言欺人罷了!」

阿琳理解我。她明白,在看這些貌似嚴謹偉大的哲學命題時,完全可以輕鬆自如地去看它們說的是什麼,是否對,而不必去理會它們是哪位偉大的論斷。

「嗯,我想反面的觀點也成立……」她說,「我們老師說,任何事物都像紙張一樣有兩面。」

費曼馬上想起了莫比烏斯環——那時候知道的人還不多,估計也沒有維基百科、果殼網或者《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什麼的負責科普這種冷知識。

費曼自己嘛,也是從大百科全書上看到的。雖說莫比烏斯環當時不是大家熟知的概念,但它很容易被人理解。

費曼於是拿來一張紙,扭了半圈,接成一個環形,做了一個莫比烏斯環。阿琳也跟著興奮了起來。

圖片來源:imgur.com

「莫比烏斯帶的存在是直觀可見的,不像那些油滑模稜兩可的政治問題,也不像那些需要很多歷史知識才能理解的東西。大百科全書裡有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鮮為人知的世界。」

於是第二天在課堂,阿琳帶著莫比烏斯環去了,並且還故意等到老師舉著一張紙,說「任何事物都像紙一樣,有兩面……」的時候,舉起了莫比烏斯環……

效果當然也是槓槓的,不論是對阿琳還是對費曼來說:

全班同學都驚奇不已。阿琳自然很得意。我覺得自那以後,她對我留意多了。

不知道那個倒黴的老師有沒有後悔在阿琳面前反覆嘚瑟這句話。

總之,費曼憑藉自己的才華和學識成功抱得美人歸。

圖片來源:richard-feynman.net/

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然而,現實畢竟不是童話。

在相戀六年之後,阿琳被查出患上了肺結核,她僅有幾年可活。費曼的父母甚至建議他撕毀婚約,擔心他也被傳染。但費曼選擇不離不棄

1941年,費曼與纏綿病榻的阿琳結了婚。


三年後,阿琳因肺病去世。

在記錄著莫比烏斯環往事的同一本書裡,費曼寫道:

那時,我準是在心理上扭曲了自己,我一顆眼淚也沒掉。 直到一個多月後,我在橡樹城的一家商店裡看見了一件漂亮的連衣裙,我想:「阿琳一定會喜歡的。」頓時不能自己,潸然淚下。

......亭亭如蓋矣。

阿琳去世兩年之後費曼依然在給她寫信以寄託情思。結尾還不忘寫上一句:

PS. 請原諒我沒有寄出這封信,因為我不知道你的新址。 

 斯人已去,他們把愛情故事和學術成就留在了書信、自傳和《費曼物理學講義》裡。後來人裡,有的學過量子力學,有的看過費曼的畫作,還有的讀過《別鬧了,費曼先生》……

但對更多的人而言,我們關於費曼和阿琳軼事的了解,最多也就停在莫比烏斯環的趣聞了吧。

希望下次看到酷炫的莫比烏斯環的時候,你也能想到那個帥氣又淘氣的中學生費曼,和他的愛情故事。

圖片來源: imgur.com

一個AI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除了八卦,你還想記住一點粒子物理學?那,你起碼要知道「費曼最得意的成果,是他開創的費曼圖,用來形象化地描述粒子間的相互作用」。

還記不住?

果殼給你一整套費曼圖

有了男神戰衣和同款周邊

下次聊起費曼,指指自己就好了

膠帶

Tee

帆布袋

Geekmon系列

  費曼的企鵝  

1. 把費曼圖穿上身

超科學的果殼Tee

收腰、通用兩款

雙色可選

2. 還有更多費曼圖

理科生秒懂的膠帶

和紙材質,3cm×10m

學科梗帆布袋

可收納13寸筆記本電腦

長按二維碼

記住費曼圖

男神戰衣和同款周邊,都在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頂級物理學家的另一面:老頑童費曼和他的生死之愛
    費曼被認為是很重要的理論物理學家學著點,理科生的撩妹大法世界上有兩種天才,費曼屬於哪一種?在1967年諾獎得主漢斯·貝特眼中,費曼像一個魔術師,因為普通人完全無法想像他所做的事情。他既是能從一朵花、一杯葡萄酒中讀出整個宇宙的理論物理學家,也是理科生中的撩妹高手。
  • 《費曼的彩虹》|一個「不自信」的物理學家成功跨界背後的故事
    前言:如果不是在網上先看了一丁點的劇情介紹,我是不會去看一本物理大師的故事的,雖然我是一名理科生,可是我依然覺得那些物理呀,化學呀,生物呀,這些搞不懂的東西就停留在高中時代就好了,不要再繼續帶到現在的生活,那些高深的東西就讓那些喜歡的人們和喜歡的大師們去研究好了,我就專心當我一個普通人就好了。
  • 繼續鬧吧,費曼先生
    可是,圖書館管理員竟然因為費曼只是個小孩而不借給他。費曼要說謊稱書是幫他父親借的,才能得到他想學習的知識。 由於費曼的數學知識大多靠自學,他自己發明了很多數學符號。他也不喜歡記著科學實驗或理論的名稱,他認為只需要知道內容就可以了。這導致他教導同學、寫筆記和交功課時,有時會不自覺用了自創的符號,以致沒有人明白他在說什麼!
  • 名篇︱《別鬧了,費曼先生》——保持孩童般的好奇之心
    難怪物理學家弗裡曼·戴森教授在康奈爾大學初見費曼時對他的印象是「半是天才,半是滑稽演員」,後來隨著對費曼的了解加深,戴森又把原來的評價更正為「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員」。《別鬧了,費曼先生》以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日常故事告訴我們這位大物理學家是怎樣煉成的。
  • 《別鬧了,費曼先生》 理察·費曼 著
    小頑童的成長、誤闖普林斯頓、從軍記、堂堂大教授、笑鬧中的真智慧01、費曼從小好奇心就特別旺盛,喜歡鼓搗很多小玩意兒,對於不知道的事情,就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就是這種解決難題的衝勁兒,讓他之後在遇到各種科學、學習的問題時,能一直堅持研究,掌握各種新技能。這種天生的好奇心和動手能力,讓他在各種領域裡嘗試新鮮好玩的事情。02、享受發現的樂趣。為什麼費曼喜歡研究物理?因為他覺得那不是在學習知識,而是在玩。有些在我們看來很常見的現象,他都會思考出很多原理。03、把複雜的事情具象化。
  • 物理學家費曼開掛的一生,成功源於他的父親,其教育堪稱優秀
    提及費曼,我們很多人都很認同,他是教育界的"傑出之作"。費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且成功地在二十四歲的時候就成為了"天才小組"的成員之一。要說這個例子,筆者並不是想要告訴大家"天才"是有多麼的優秀,小編反而是想要帶領大家一起深入到費曼的世界,然後仔細領略,他的這一份成功從何而來。
  • 保護環境只能靠文科生?理科生表示不服
    到解決一個具體問題,比如環境生態保護的時候,文科生還是理科生更管用?雙方各自又能起到什麼作用?這些作用又能如何互動?是否又有貢獻水平的高下之分?《新周刊》近日正好圍觀了一場發生在文科生和理科生之間,關於上述問題的對談。點擊視頻,看看文科生和理科生的交鋒。
  • 動漫理科生高智商低情商,戀愛方式如此與眾不同,這很「科學」
    動漫的名字《理科生墜入情網,故嘗試證明》,讓人一看就充滿了理工科的味道,而且很新穎,讓人一看就想要去了解「戀愛是怎麼被科學證明的」。心率實驗證明感情在研究室裡,冰室突然對雪村進行了告白,然而沒有戀愛經歷的雪村不知所措,所以提出來,既然是理科生,那就用屬於理科生的方式來證明「喜歡」吧!於是第一場實驗就被定了下來,用心率的變化來證明互相喜歡。
  • 第一個拿莫比烏斯環去坑老禪師的人竟然是:費曼!
    這個段子大家都耳熟能詳了:說歸說,大家也只當是個諷刺雞湯的段子而已,誰也沒真的進山找老僧去打臉。
  • 費曼:天才的誕生需要自由與興趣
    ▍父親啟蒙,費曼踏上科學路費曼與愛因斯坦一樣,很遲才開口說話。費曼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他把對科學的啟蒙與熱情歸於他的父親。費曼憶述,雖然他父親是個賣制服的商人,但他從父親處學到了如何學習。有一天,費曼在玩一輛玩具貨車。他在玩具貨車上放了一個球,然後他發現當他把玩具貨車向前拉時,球會向後滾。費曼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玩具貨車明明向前跑,但球卻向後滾?
  • 費曼先生「然並卵」的一生
    家庭教育讓費曼養成了反權威的性格和強烈的求知慾,這貫穿他的一生。他像一個坐在前排觀看上帝演出的孩子先天受到眷顧,但是讓他成為天才的還是他持續不斷的努力,就好像奧特曼也必須靠不斷地打小怪獸才能練就橫掃宇宙的本事。他從小就擁有自己的實驗室,他在那裡率性而為,經常幹一些然並卵的事情,比如觀察草履蟲的活動、俯瞰螞蟻搬家、與狗比嗅覺。
  •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費曼,30歲就達到人生巔峰
    因此,很少有著名的專家能成功地跨越鴻溝,成為非常成功的教師,更別說是博學多才的科學家了。亞里斯多德無疑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博學家,他的成就和學說同樣聞名於世。另一個不太出名但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物理學家、教師和作家是理察·費曼。費曼可以說是上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成就跨越了多個學科。我們不禁要問——他20多歲的時候是什麼樣子?
  • 女生上中學後,如果有這3種「微妙變化」!多半都是「早戀」了!
    很多孩子上了中學之後,父母擔心的問題,不再僅僅是孩子的學習,還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行為變化!然而對於很多女孩子們的家長而言,家裡的閨女上了中學之後,還要時刻預防「早戀」問題!因為,在很多家長的眼中,「早戀」對於很多男孩子而言,影響不大!
  • 周杰倫親自回復費曼,星二代不拼爹也能追星成功
    對萬千追星粉絲來說,偶像能親自回復自己無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之一,而就在最近,作為吳鎮宇的兒子費曼便感受到了追星成功的快樂,周杰倫親自回復了他,還為其加油鼓勵,著實令不少網友留下了感動又羨慕的淚水。事情的起因還得從上周說起,10月20日,費曼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給周杰倫發私信的截圖
  • 這樣的家庭教育培養出來的科學頑童,最終影響了整個世界
    費曼一生成就卓著,影響深遠。他生性幽默風趣、熱愛生活,思維活躍、天馬行空,對待科學專注執著 。戴森:「費曼不用系統的教學、而以他自己的方式,實際上重新發明了差不多整套的物理學」。細觀費曼卓越的一生,有趣鮮活的故事無數,他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發現世界的美妙,體味發現的樂趣。而這些可貴的品質,都來源於幼年時候父親對他的引導和教育。
  • 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原創 芳芳 STEAM在線 收錄於話題#教育觀念6#科創教育13#STEM教育23#STEAM教育23我中學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她很希望她的兒子能夠喜歡上科學,於是她給兒子買了適齡的科技讀物,可是每次整理兒子房間都發現,書從未被讀過,還被壓在其他書的最下面。
  • 諾貝爾獎獲得者談如何培養孩子的科學興趣?
    我中學的一位老師曾經說過,她很希望她的兒子能夠喜歡上科學,於是她給兒子買了適齡的科技讀物,可是每次整理兒子房間都發現,書從未被讀過,還被壓在其他書的最下面。於是,她把書放到其他書的最上面,期待兒子能夠翻一翻,可下次再看時,又被壓在了最下面。如此反覆,一學期過去了,書除了在最上面與最下面來回穿梭外,卻從未被拜讀。
  • 費曼先生:誕生天才的土壤是自由與興趣
    其實,他和愛因斯坦一樣,很遲才開口說話,他也從不認為自己是天才,而把自己對科學的聰明才智歸功於父親的啟蒙。費曼的父親是個賣制服的商人,和物理學八竿子打不著,但費曼從父親處學到了如何學習。有一天,費曼在玩一輛玩具貨車。他在玩具貨車上放了一個球,然後他發現當他把玩具貨車向前拉時,球會向後滾。
  • 書摘 | 費曼給一位父親的回信
    ——理察·費曼今天是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的生日,分享一封費曼回復讀者的信,摘自《費曼手札:不休止的鼓聲》。關於這本書,多說幾句,費曼去世後,女兒米雪整理遺物才發現父親生前竟然有幾百封回復讀者的信件,遂整理成書出版。費曼的朋友們大感吃驚,沒想到平時最討厭寫論文的費曼,但卻願意花很多時間與普通讀者文字交流。這些信件正好展現了費曼的真性情。
  • 「禁愛令」能禁住早戀?「早戀」需要重新定義
    而陝西一所中學則規定, 男女交往如果不談學習、工作,談吃、談穿、談玩,就會被當作男女生非正常交往處理。 更有甚者,「大師」作法防早戀幾年前,一則「大師作法防早戀」的新聞曾轟動一時。在高考前,吉林一民辦培訓學校校長組織考生家長做佛事,每人花上千元「提分」。不少學生成績不理想,家長要求退款被「大師」罵「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