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導演的一次不太完整的自畫像!

2021-01-09 熊貓觀娛樂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這一次又拿出了一個話題性的電影李安的電影都有著他自己對事物的深刻認知。所以他的很多電影的話題性也都最多。斷背山、色戒就是這樣,都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讀。這一次的少年派,李安在保持自己原來的特點之外,又在視覺效果上有新的突破,一個有著阿凡達一樣美輪美奐視覺效果的李安電影。當然會掀起新一輪的李安高潮。看看豆瓣mtime上的文青們是多美的興奮啊,他們又一次被李安折服了,百部必看電影,李安新高度,李安申奧其他人都沒戲、正能量、真善美、對信仰對神的思辨。。。。種種溢美之辭就像光棍節的甩貨毫不吝惜地砸向了李安。可看了那麼多的豆瓣評論,卻慢慢產生了懷疑。他們真的看懂李安的神奇了麼?這個故事前面90%的時間,除了特效之外都沒有什麼意外驚喜。讓這個電影一下子升華到一個新高度而且變成話題性電影,就在最後Pi講的第二個版本的故事。同第一個版本充滿奇幻色彩還伴隨著陣陣喜劇因素整體基調輕鬆有趣相比,第二個版本截然相反,黑暗、殘酷、絕望。前面90%的時間,我們在看第一個版本的時候,可以把它當成一個普通的奇幻故事。突然發生的海難,水中上船的鬣狗、斑馬、猩猩,突然出現的老虎。男孩和老虎之間的對決互動,神奇的吃人島。結合美得不似人間的場景,李安講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奇幻冒險故事。

可第二個版本出來,我們才發現原來第一個版本處處伏筆各有深意。每個形象都是現實場景的映射。鬣狗是廚子,斑馬是水手,猩猩是媽媽,老虎,老虎就是小孩自己。兩個版本的故事講完,到底應該相信哪一個?不論是劇中人物還是劇外的觀眾,都傾向於接納第一個版本奇幻故事,把海中求生的絕望掙扎之旅想像成奇幻輕鬆地漂流冒險。用美麗的場景奇幻的情節來消解真正在海上的掙扎和絕望。畢竟最後是Happy ending的歡樂結局,為什麼還要一直記住過程中的種種苦難呢?不過雖然所有人都傾向接受第一個版本的故事,但大家心中也都明白,第一個版本畢竟是虛幻的,真實的故事可能存在於第二個版本之中。很多人看到了這一點,就開始覺得李安神奇偉大。用一個美麗的故事包裹了一個殘酷的真相。兩個故事,一個是真,一個是假。你的選擇決定了你是什麼樣的人。這真的就是李安想要告訴我們的嗎?這麼簡單的非此即彼的二選一問題,李安會花那麼大的功夫講這樣一個故事嗎?不是。要真正看懂這個電影,就需要認真審視小孩的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都是出自他的口中。第一個故事大家都認為是他的自我幻想,第二個故事大家認為他講出了事情的真相。為什麼要接受這個想法呢?第一個故事既然不是真的,為什麼第二個故事就包含了全部真相呢?為什麼他不會在第二個故事中同樣有所保留呢?我的看法是,小孩的兩個故事都包含著事情的真相,也都有所保留。要看懂整個事情到底如何,就需要把兩個故事結合在一起來看。

第二個故事裡,小孩講了一個殘酷的故事。廚子化身的鬣狗殺掉了水手化身的斑馬和猩猩化身的媽媽。吃了水手化身的斑馬半條腿。當他要殺害媽媽化身的猩猩時,小孩的另一個人格化身為老虎出現了,他一口咬死了鬣狗並把他吃到肚中。這裡老虎的象徵意義,代表著小孩的獸性一面,也就是他掙扎求生時候的野性本能。當廚子把小孩逼上絕境的時候,老虎化身出現,幹掉了廚子。從此船上就中只有小孩和老虎在互相敵對互相幫助直到彼此再無衝突最後和平共處。小孩和老虎之間互動的過程,就是小孩原來的社會人格和他為了生存誕生出的獸性人格之間的彼此相互對抗直到互相接納彼此包容的過程。這裡就要注意一個問題了。在第一個故事中,鬣狗、斑馬、猩猩最後都成為了老虎口中的食物!第一個故事中的每個形象和發生的事情都是真實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映像。那老虎吃了鬣狗斑馬猩猩這個事情,到底意味著什麼呢?是不是意味著真實故事中小孩以吃人為生,最後得以倖存呢?如果這才是真相,那真相實在是太殘酷,比小孩的第二個故事還要殘酷百倍。不過,到底有沒有這種可能呢?從幾個細節來看,我認為這種可能性不但存在,而且相當大。很可能這才是故事的真相。1、既然故事一是對故事二的奇幻映像,那故事一中發生的各種情節都可以在故事二中找到對應的元素。除了對海上各種自然奇觀的幻想,其餘的故事,都是有他存在的必要的。老虎吃掉幾個動物這個情節,在故事一裡到底是不是必要存在的呢?我覺得沒有表現的必要。不表現這一段,同樣可以用老虎喝雨水吃飛魚的情節解釋老虎是如何在海上生存的。既然這一段情節可有可無,那他的存在就一定在真實故事中有對應元素。而這種對應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小孩為了在海中求生迫不得已通過吃人來維持生命。

2、故事二中,小孩說過,廚子殺了水手後把水手的肉處理後保存起來,並吃他的肉。可見當時的海上要求得生存,食物的匱乏是最大的威脅。海上捕魚維持生存到底容易不容易呢?我沒經歷過航海,不太明白。不過以前十九世紀英國曾經有過一個很有名的案子,一艘英國遊船瑪格麗特號出海,船上一共有四名船員,船長杜特勒,水手史蒂芬和布瑞克,還有一名在船上做侍者的帕克。帕克十八歲,是個孤兒,沒有成家,這是他第一次出海。這天,瑪格麗特號遊船行駛到南大西洋,準備繞過好望角時,突然遇到了暴風雨,狂風巨浪擊破了遊船,船艙進水,正在慢慢下沉,四名船員只好逃到了救生筏上。沒有水,沒有食物,四人隨波逐流,在海上熬到了第十九天。十八歲的帕克因為饑渴難耐,偷偷喝了海水,病得奄奄一息,蜷縮在一邊。船長杜特勒絕望之下,提議四人抽籤,決定誰先死,以救活其它人。布瑞克反對抽籤,船長就用眼神示意布瑞克看著昏睡著的帕克,並慫恿史蒂芬說:「沒有其它的辦法了,只能用帕克救大家的性命」。史蒂芬用小刀刺破了帕克的頸內靜脈,殺死了他。後來的幾天,這三名船員吃喝著帕克的血和肉,直到第二十四天,船長在獲救當天的日記中寫道:「當我們吃著我們的早餐時,一艘船出現了……」。可見海難逃生,即使是有經驗的海員靠捕魚維持生命也是相當不容易的。而海上吃人維生,早有先例。3、第一個故事裡面有一條大鯨魚突然從海中竄出來,把小孩放到舢板上的所有食品和水都拋到了海裡。這個情節也是有映像的。在真實故事中,這代表著因為某種意外,原來救生艇中的食物都落入海中了。4、小孩的海上漂流歷險,有一個很奇怪的島嶼突然冒了出來。這正是他們彈盡糧絕陷入絕望的時候。小孩和老虎都已經無力掙扎,抱在一起等待死亡。而此時這個島嶼的出現拯救了他們。島嶼中有大量的植物,適合素食的小孩食用,有大量的丁滿,老虎吃的不亦樂乎。這個神秘的島嶼只在第一個故事裡面存在。

在現實中,調查海難事故的日本人已經確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島嶼。那這個島嶼究竟對應著真實故事中的什么元素呢?島嶼出現的目的就是給他們提供了食物。那麼對應真實故事,應該是小孩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突然找到了食物。什麼食物會突然出現解救燃眉之急呢?當然不會像第一個奇幻故事裡說的那樣突然一群飛魚飛過來救了他們。最合理的解釋就是他的求生本能佔了上風,開始吃人求生。5、神秘的島嶼夜晚藏著大秘密,他在夜晚會吃人,所以被稱為吃人島。果實裡包裹的牙齒,意味著有人被吃掉。小湖夜晚變成酸液,酸液意味著胃液。小孩決定離開這個島嶼,象徵著吃人這件事會讓他沉淪。儘管能維持他的生命但長遠來看他將自絕於人類孤獨一生。這同樣隱含著小孩曾經吃過人這個真實故事。6、小孩和老虎在登島之前一直互相對立。快死的時候他們兩個人和解了,登島之後他們相處融洽,再也沒有他們敵視的情節出現。這說明什麼?說明小孩的人性和求生掙扎的獸性本能的鬥爭中,求生佔了上風。小孩已經可以接受為了求生可以破除一些過去的道德束縛。離開島嶼之後,再也沒有小孩和老虎互動的情節。這也說明小孩不再為了道德而掙扎困惑了,為了海上求生,他的兩種人格開始互相合作,沒什麼值得多說的情節了。7、到達墨西哥後,老虎獨自進入森林消失了。這意味著小孩身上的獸性人格也隨之消失了。這一點很重要。從第一個故事來看,老虎並沒有做什麼傷天害理不容於社會的事情。老虎和小孩之間共同合作度過了難關。從道理上來說,老虎代表的這個獸性人格應該被小孩保留才對。注意,老虎是小孩在第一個奇幻版故事中幻想出來的。在真實故事中就是小孩的另一個人格。所以在第一個故事裡面關於老虎為什麼離開的解釋並不合理。老虎不是因為什麼養不熟才不顧而去的。只要小孩可以保留這個人格,那老虎就會一直陪伴著他。那為什麼老虎不能留下來呢?合理的解釋就是老虎這個獸性人格做出的事情太過駭世驚速,絕對不能被社會倫理道德所接納。那他做了什麼?吃人。所以老虎必須消失。

所以說,這個故事在華麗的包裝和奇幻的風格背後,講了一個如此殘酷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如此殘酷以至於不能在口中直述出來。不能直接把這個故事講給人聽,哪怕把他化為奇幻故事,也只能把它包裹在各種美麗的故事之中。李安的這個故事講述了這樣一個殘酷的故事。那他究竟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僅僅是獵奇讓我們看一下他能創作出多模絢麗的自然風光嗎?顯然不是。這個故事從遇難開始就是小孩和老虎之間的衝突對立。可以說,這個故事一直在講一個有關選擇的問題。遇到生死存亡危機的時候,究竟該怎麼做?是遵從自己多年受到的社會宗教倫理道德教育的指引,即使在生死之際也不做逾越宗教規矩和道德束縛的事情,還是遵從自己的獸性求生本能,生死之際,如何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生死之間有大恐怖!生死之間的抉擇,不是每個人都能遇到的。但是在生死之間的道德拷問之下,究竟該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呢?電影中並沒有明確給出回答。但影片結尾可以看到Pi的家庭和睦兒女齊全,有一個幸福的生活。生死之間,首先要活下去。活下去,就意味著更多的可能。可能這就是李安想帶給我們的答案吧。

相關焦點

  • 從《推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完)
    2012年,李安首部3D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評選,憑藉這部作品,李安再次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的殊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普通觀眾看到的是各種炫目的視覺效果,而真正撥開隱喻看到的卻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求生故事:其實,救生艇上並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親。
  • 李安導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相信是一種力量
    中文片名譯作《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分級又是普遍級,可以想見電影院裡出現家長帶小孩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但這片老實說,它不太符合一般觀眾的口味,因為它不是那麼表面的東西,當然不是貶低觀眾,只是,如果想單純放鬆而沒有打算思考的話,那這片並不會是你的好選擇,尤其是小孩子,他們絕對是看不懂的,更不用說去體會片中的內涵,因此真要說娛樂性,這片其實是不及格的。
  • 從《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李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以下簡稱《少年派》)無論從敘事形式還是內在風格而言,李安導演都給我們呈現出一種「大域無疆」的特色。李安導演說過:「我希望這部片給人的體驗,跟楊·馬特爾的小說一樣獨特,因此也就必須在另一個次元裡創作這部電影。」顯然,無論從票房還是口碑來看都證明了李安的成功。「誰的理智高出作品,誰就取得完美的藝術。」
  • 李安不願解讀《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覺得把自己的想法講出來會限制觀眾的想像  核心提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圖為劇照)自在國內上映以來,口碑暴漲,票房也超過了三億,觀眾在對電影持續好評的同時也展開了多角度解讀昨日,記者通過郵件採訪了李安,他坦言這部電影拍出來就是讓觀眾解讀的,但自己並不想將自己的解讀公布於眾,因為那樣有標準答案的感覺。  □記者 王峰 實習生 邵凱慧  這個片子有很多模糊的東西  有網友說:「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個片名時,我以為是風光冒險片,看了第一遍,發現是勵志片,又看了一遍,覺得是驚悚片,在網上看了解讀,後背發涼,原來是恐怖片。」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電影敘事手段的突破
    在中國公公與外國媳婦間中西文化的對撞,傳統異性結合與西方同性情感間的衝突,食、色、性所糾結的平凡生活裡的人性,可以看出李安電影中細膩嚴謹的視聽語言之下是溫柔敦厚的敘事表達。隨後的《理智與情感》、《冰風暴》、《臥虎藏龍》等電影大多如此。而這種敘事方法在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被突破。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獲美國導演終身成就獎,是個傳奇!
    大家好,我是「遊西亞工作室」的小編,今天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內容哦,希望各位網友動動小手評論點讚哦!文|遊西亞編輯|瑞祥他出生在臺灣,成名於臺灣,獲得電影大成就在美國,他就是李安。在一些歷史上的今天的一些APP或者詞典裡面是這樣描述的,「1954年10月23日,世界著名電影導演李安出生。」專門在某一天記述某一個名人的出生和去世的並不多,而李安就是其中一位。讀大學時候的李安選擇的是影劇科,而李安還曾經在學校演出舞臺劇,獲得話劇金鼎獎大專組最佳演員獎。這時候的李安已經展示出了他的演藝天賦,據李安後來說,他比較內向,其實不適合演習。
  • 李安的首部3D視效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將上映
    李安的首部3D視效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將同步全球於11月22日在內地院線上映,這部無論視覺上,還是故事都有著奇幻色彩的電影不僅令導演李安心中湧動著從沒有過的創作激情,也令喜歡李安電影的觀眾十分期待。
  • 李安憑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獨攬奧斯卡4項大獎
    李安在領取最佳導演獎時感謝了《少年派》的工作組,也感謝了電影之神對他的眷顧。 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獨攬4項大獎成為贏家,他也擊敗勁敵史匹柏獲得最佳導演小金人。作為演員,本·阿弗萊克主演的6部影片都被金酸莓獎盯上,他更入圍金酸莓獎十年最差男演員,但作為導演,他執導的3部影片盡屬佳作,《逃離德黑蘭》更功德圓滿獲奧斯卡最佳影片,難怪上臺領獎時他情緒失控絮叨了半天。
  •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船上只剩派和老虎……派要怎麼自保
    導語:歡迎來到老人家和我說事,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船上只剩派和老虎……派要怎麼自保?坦率地說,我看電影的心情一直在下降,直到派開始講述第二個故事。如果我對整部電影不滿意的地方,那就是這一部受歡迎的「我與老虎在海上的冒險」,其中一些鬆散而無力。
  • 《少年派奇幻漂流》導演李安:我沒有宗教但有信仰 母親是基督徒
    2012年年末,在電影界紅得發紫的《少年派奇幻漂流》引發中國觀眾對信仰的思考。不禁惹人發問,為何李安導演會拍這樣一部有關信仰的電影?因著這樣的疑問,近日,媒體工作者陳文茜在採訪李安過程中問到他是否有宗教信仰,李安回答「沒有宗教,可是有一些信仰」。
  • 我更願意相信奇幻的漂流,但無法迴避殘酷的事實——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免費在線觀看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12)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劇情簡介 · · · · · ·  故事開始於蒙特婁,也結束於蒙特婁。人生就是一次漂流,無論在信仰之間也好,在海上也好。如果單單以為是一個漂流奇遇的故事,我也許不會去看,出於對李安的信任,我毫不猶豫地買了票。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完整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3D美國冒險電影,由著名的臺灣導演李安執導,他憑藉該電影再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殊榮。此前,他曾憑藉《斷背山》收穫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另一部電影《臥虎藏龍》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看一遍,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故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說真的這部電影的畫面美到每一幀都能做成封面,李安導演通過這種美好的充滿著奇幻色彩的視覺盛宴,讓觀眾走進這部電影也走進派的內心世界。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印度音樂與電影的配合,見識到李安的才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根據揚馬特爾風靡全球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故事講述少年派(蘇拉沙瑪 飾)在一次貨輪失事之中,僥倖落在救生艇的艙蓋布上,並開始了在海上漂泊227天的歷程的故事。接著,16歲的少年派(蘇拉沙瑪 飾)便開始了在海上與孟加拉虎共生存得旅程。李安憑藉這部電影獲得了第85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以及最佳配樂獎。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價值觀與敘事視角分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李安執導的一部改編自揚·馬特爾同名小說的電影。電影講述了一次不可思議的海上冒險之旅:一個叫做「派」的印度少年遭遇海難,與一隻孟加拉虎、一隻鬣狗、一隻猩猩、一匹斑馬困在一隻小救生艇上,鬣狗先後咬死了斑馬和猩猩,老虎又咬死了鬣狗,最後剩下了少年派和老虎在海上生活了227天,歷經意想不到的生存困境最後獲得重生的故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是生命最強大的支撐力!
    相比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屬於魔幻派,從頭到尾都貫穿著信仰的力量。從口碑評價來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單是國內外備受好評,還被讚譽為能闖入人心、引發情感與心靈共鳴的一部電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主線非常簡單,是從開頭就依稀可以猜中結尾的電影。
  • 案例 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為例談電影劇本改編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經出版,便受到了電影製作人的青睞。這本書精彩講述了一個男孩在家人海上遇難後,和一隻孟加拉虎倖免於難還經歷了一場在太平洋上史詩般的旅程故事。李安導演將這個探險經歷搬上了大熒幕,創造出一段引人入勝拯救生命的3D旅程。2002年布克獎獲獎小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有著強烈視覺衝擊,情節扣人心弦又令人迷惑的精彩小說。
  • 【佳片有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
  • 【看電影 學英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3D美國冒險電影,由著名的臺灣導演李安執導,他憑藉該電影再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殊榮。此前,他曾憑藉《斷背山》收穫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另一部電影《臥虎藏龍》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製作花絮_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前幾日剛剛落幕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由李安指導的《少年派的的奇幻漂流》勇奪4項大獎,除了李安再度奪得最佳導演獎外,其它幾項技術獎也能充分證實這部電影的實力。水作為這個電影的重要元素在整個故事裡時而波濤洶湧、時而靜如止水,在李安的把控下,娓娓道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少年海洋漂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