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肖曉
陳佩斯時隔22年和央視的破冰攜手、郭德綱時隔7年再登央視舞臺、情景喜劇導演英達重磅加盟……過去的十天裡,央視打造的國內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金牌喜劇班》已然未播先火。微博上#陳佩斯回歸央視#等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到3億,諸多經典作品也勾起了觀眾的情懷。
11月3日,《金牌喜劇班》進行首次錄製,陳佩斯、郭德綱和英達同臺亮相,也揭開了節目的神秘面紗:喜劇精神需要傳承,是節目的核心主旨;從玩法上節目則是將養成真人秀和舞臺競演相結合;而從官微動態來看,未來孟鶴堂、賈冰、王剛、艾倫等也將加入其中。
今年是喜劇綜藝的換新季。從《笑起來真好看》到《德雲鬥笑社》,再到當下的《金牌喜劇班》、籌謀中的《喜劇不謝幕》《綜藝喜劇王》,據不完全統計,全新上線和籌備中的新喜劇綜藝有超10檔。而入局者從五大衛視到三大視頻網站,還有「老大哥」央視。
如果站在喜劇綜藝發展的長線來看,此時應該稱之為「2.5次起跑線」。2014年衛視喜劇綜藝爆發、2017年喜劇類網綜崛起,與綜藝語境天然契合的喜劇節目迎來了高光時刻;如今經典喜劇IP雖然有所疲軟但大多數仍在穩定續航,《脫口秀大會3》的出圈也印證了喜劇IP的生命力。
——相比其他類型綜藝、綜N代的擱淺折戟,經典喜劇IP或許沒有到九死一生的時刻,只不過市場同樣表露了對新鮮元素的渴求。誰能率先為觀眾奉上新鮮的喜劇玩法,誰就能在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戰中搶佔先機,不過相比當初的搶佔藍海,這一次則是新老喜劇綜藝一起鏖戰紅海。
衛視和網絡端喜劇綜藝蓬勃發展的這幾年,央視似乎缺席了頭部市場。這並不是說它沒有在類型賽道進行布局,相反在央視平臺上,喜劇往往搭載著春節、國慶等節日元素來襲,《新春相聲大聯歡》《新春喜劇之夜》便是其中代表;除此之外,《越戰越勇》喜劇版也曾在市場亮相,只是卻始終沒能催生頭部爆款。
站在喜劇賽道的全新起跑線上,今年央視頗有重磅加碼的意味。10月22日,全新喜劇類節目《喜劇+》開播,試圖以「喜劇+一切」的模式探索喜劇藝術的全新可能;不過從市場反饋來看,這一節目同樣未能殺入主流市場。略顯坎坷的喜劇綜藝路,也為《金牌喜劇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讓更多人笑起來,正在成為央視喜劇綜藝突圍的關鍵。目前來看,已經開始錄製的《金牌喜劇班》,頗有喜劇版「演員請就位+創造101」的內味兒。《金牌喜劇班》瞄準的是喜劇的傳承,既是對小說、相聲、情景喜劇、魔術等多元喜劇門類的傳承,也是喜劇藝術家為市場選拔和培養喜劇新人的過程。
以此為支點,節目邀請了小品界泰鬥級人物陳佩斯、相聲界槓把子郭德綱,還有曾經執導過多部經典情景喜劇的導演英達坐鎮。和市面上大多數競演類、選秀類綜藝一樣,他們扛起了節目最初的話題KPI,也拉高了觀眾對節目的期待值。「把這三位湊齊,也是難得了」,社交平臺上諸如此類的感慨不在少數。
他們之間的碰撞會是嬉笑怒罵笑點連連嗎?從昨日節目組釋放的三人談及對喜劇藝人要求的採訪片段來看,這仍然傾向於是一檔嚴肅的選拔喜劇人的節目。「讓觀眾哭比較容易,讓大家發自肺腑地開心,需要點兒技術」,看似簡單的話語背後是老一輩藝術家的孜孜以求。
相比金牌導師坐鎮的光環,節目賽制才是決定是否好看的關鍵。從公開資料來看,《金牌喜劇班》的賽制玩法與《演員請就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首先是50組喜劇人接受入學考核,三位導師根據學員表現進行現場評斷,然後選擇心儀學員進入各自班級;之後是班內小考和班內大考,最終是畢業大戲。
除此之外,節目還將突出「真人秀養成」元素:在不同的賽段《金牌喜劇班》會安排不同特點的特工,比如喜劇公開課、沉浸式排戲體驗、現場邊演邊學等,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做到對喜劇創作表演更高層次的追求。這在某種程度上類似於選秀節目中常見的玩法,也貼合了節目「師承」的精神。
「喜劇請就位」+「喜劇101」,會產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呢?央視的操盤下會讓喜劇綜藝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嗎?目前尚不可知,畢竟喜劇更多是人和內容的碰撞,只有節目上線才能揭曉。不過相比同期喜劇綜藝,《金牌喜劇班》或許已經邁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上周五,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宣告收官,它的上線不僅支撐起了德雲社2020年的KPI,還藉助綜藝讓新一代相聲演員走向觀眾。而從市場層面來看,它在平臺搶佔喜劇賽道上同樣是至關重要的一局。作為騰訊視頻重磅推出的新喜劇綜藝,節目播放量累計12.39億,豆瓣上也拿下了7.7分的成績。
其實不只是《德雲鬥笑社》,騰訊視頻在喜劇上的布局還有稍早前播出的《笑場》《認真的嘎嘎們》、提上日程的《脫口秀反跨年》;愛奇藝2021綜藝片單也有《世界美少女De茶話會》《姐妹俱樂部》等脫口秀節目。
不斷拓展喜劇賽道的細分題材,是視頻平臺喜劇綜藝的發展方向,尤其是在《脫口秀大會3》爆火之後脫口秀節目儼然有扎堆上線的趨勢,不過這似乎也為未來埋下了隱憂:李雪琴的神話不可複製,脫口秀也並非沒有表演門檻;同時過度扎堆脫口秀,似乎也埋下了題材透支的可能。
傳統衛視在新喜劇綜藝的布局上同樣野心勃勃,甚至它們走得更快、碼得盤子更大。湖南衛視的《笑起來真好看》以沈騰謝娜坐鎮,《喜劇不謝幕》則請來了徐崢、李誕;浙江衛視的《後浪可畏》擬邀賈玲和徐崢擔任發起人;東方衛視作為喜劇綜藝領跑者,也有超3檔新綜藝,《歡迎來到我的世界》擬邀陳赫、賈玲、孟鶴堂等人,《喜劇有新人》也有網絡消息顯示沈騰賈玲徐崢加盟,《綜藝喜劇王》更是頗有涵蓋當下頭部喜劇人的趨勢。
縱覽這些片單,不難發現這一次市場明顯瞄準了「喜劇+」的創新式打法,融入了更多當下觀眾喜愛的選秀、真人秀等特質。《喜劇不謝幕》巧借經營劇場的概念,通過拉觀眾、找宣傳等動作向觀眾展現劇場全生態;《歡迎來到我的世界》則融入了網紅、直播、喜劇廠牌等更年輕化的力量,打造生活創意類喜劇養成真人秀。
而相比利好,隱憂尤甚:其一,頭部喜劇人仍然難逃頻繁轉場的問題,嘉賓花式重疊仍是接下來喜劇綜藝面臨的一大困境;其二,雖然《後浪可畏》《喜劇有新人》等有其現實意義,但也基本停留在市場喜劇選秀模式,已然是紅海的市場上還需要如此多同質化的節目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喜劇綜藝永遠是市場剛需,後疫情時代更是如此,《脫口秀大會3》的火爆出圈、《金牌喜劇班》的未播先火讓市場再次湧起對喜劇綜藝的熱情,衛視和視頻平臺的扎堆布局更是助推了風口的到來。未來新老喜劇綜藝鏖戰紅海市場,已然不可避免,只是我們仍然要去思考:市場需要怎樣的喜劇綜藝?
《脫口秀大會3》的突圍,似乎給喜劇綜藝指明了方向。賽制全面升級,「脫口秀101」引發節目第一輪熱度發酵,但真正助力其破局的,還在於其走出了廠牌的圍城,以兼容並包的姿態廣納脫口秀人才,這才有了後來李雪琴、何廣智等人的驚喜。當然李雪琴、楊笠、顏怡顏悅等女性脫口秀演員的功勞同樣不容小覷。
不斷湧現的新鮮面孔,打破了以往笑果文化脫口秀演員霸屏的困局,新鮮血液的湧入、以及他們和「老人」之間的碰撞都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市場效應,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李雪琴的走紅也激活了和王建國的「雪國列車」CP,對其創作同樣產生了新的靈感。這對於同質化嚴重的喜劇綜藝來講,頗具參考意義。
日前東方衛視招商會上,《歡樂喜劇人7》宣告節目玩法升級:不僅有郭麒麟「子承父業」代替郭德綱成為節目主持人,在內容上也將放棄喜劇演員的原創作品表演,而是以喜劇演員重新演繹經典喜劇電影的方式進行,「十餘部經典喜劇電影再現舞臺」。頗有喜劇版「演員請就位」的內味兒。
經典喜劇綜藝全面升級,新一批的喜劇綜藝則在縱深題材上不斷挖掘喜劇的可能和玩法。《金牌喜劇班》以舞臺競演和真人秀養成刻畫傳承、《德雲鬥笑社》深度聚焦相聲行業、《喜劇不謝幕》瞄準劇場生態,除此之外風口上的網紅、直播等元素也在被納入……喜劇綜藝正在向年輕化進階。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喜劇綜藝的布局中,經典IP的回歸同樣是賽道中較為重要的布局。優酷則在稍早前攜手銀河酷娛宣布重啟《火星情報局》,目前第五季已經上線,豆瓣評分7.4分,頻頻解鎖的熱搜話題也印證了其影響力;除此之外,湖南衛視也宣布將在明年重啟經典喜劇節目《百變大咖秀》。
在央視、衛視和優愛騰的助推下,喜劇綜藝又將迎來井噴潮,而至於能否再造昔日《歡樂喜劇人》、今年《脫口秀大會3》的盛景,答案只能交給時間。不過仍然需要警惕的是,當市面上的喜劇綜藝都朝著喜劇版的「演員請就位+創造101」的方向而去,只怕也是好景不長。我們更期待著紅海中的喜劇綜藝「賽出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