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大龍:四奪影帝卻買不起房!娛樂圈的一股清流

2021-02-21 高校就業報告

有這麼一個小趣事:一位母親受不了鄰裡女人們的炫耀,向自己的女兒抱怨,同樣是在北京,人家的女兒每個月都能給寄回來多少多少錢,你都工作這麼久了,我卻一直沒能指望上你。女兒硬氣地回應母親道,你想讓我去幹她們女兒幹的那種事,我不幹;如果你想要那麼一個女兒,那你自己再生一個,養大了讓她將來接活去,給你寄錢。用這個小八卦,是想說,孝順母親有各自的方法,因了個人境遇狀況的不同,總會有些差異,甚至各有苦楚;但一定都不是靠朋友圈那麼說一說,就能信心滿滿地把自己歸類到孝順子女行列,當然,這又分明高估了他們的舉動,通常他們的做法,不是在朋友圈說一說,而是內容不用看,光就標題瞟上一眼,合乎我的孝順心意,隨手一轉發,大功已告成。就連這篇文章,也難逃這種命運。合乎一些人的心意,所以就會轉發,究竟內容講了什麼,反而是不那麼重要了。大概,朋友圈,就是這麼一個網民在母親節的時候突然會變得更孝順的,化腐朽為神奇的,點石成金的魔術棒,又或者該是叫做過濾網吧。年輕人也不讀書,為什麼還那麼快活?必須承認的事實是,相對年輕人,年級大的人才會更容易感覺到不讀書導致的輸入缺乏。在年輕人中,具體來說主要指在校的學生或是剛畢業3年以內的工作者,則更少有機會能體驗出來這種感覺。反而,現實中經常見到的情況是,年輕人正因為不讀書,才過得特別快活,反而是那些讀書的年輕人顯得沉悶,生活毫無樂趣的樣子。為什麼年輕人不讀書還能過得那麼快活?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和前面說的輸入輸出的道理其實還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在過去那些年裡的輸入太多,所以就這麼淨輸出的方式來工作,對他們來說毫無壓力,而是感覺會得心應手。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整個社會對年輕人普遍持特別包容的態度。有一句話說的是「大學畢業等於零」,這話對於當事人來說,有著不小的傷害,但對於所有的過來人來說,卻又基本認同這是一個事實,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工作崗位對一個年輕人的期望,也就是「你什麼都不會做」,因此對於找工作者最看重的自然不是業已擁有的工作能力,而是看他的態度、看他的潛力。因為有了這層對年輕人期望上的寬鬆要求,他們就不必把工作做得多麼「符合要求」,所以工作做得很自由,而自由是做一份工作最美好的狀態,也是創造力發揮的天然優勢,在自由中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發揮和提升。這也是為什麼機械化的工廠裡,歡迎的是聽話的工人和熟練工,而不是那些「有想法」的人;同時,在創新要求很高和需要敏銳反應能力的工作行當裡,充斥著有活力的年輕人身影,等一個年輕人老了以後不再有活力時很容易就被「淘汰」掉。年輕人不讀書卻能夠持續輸出,靠的正是他們的年輕資本。年輕的資本是有限的,因此年輕人當珍惜,當善用。          林丹和趙雅淇,是私下合謀男歡女愛之事。不管他們是逢場作戲還是假戲真做還是情深深雨濛濛,他和她自己心裡最清楚怎麼回事,他和她也最享受整個過程。此事不足為外人道也。唯一的不和諧,在於被曝光。曝光者的職業和信仰,就在做這樣的事,也算是在其位謀其政。不和諧的升級版,在於被曝光後,他和她的隱私事,沒法再隱私地進行下去,而是被迫拿到明面上去做一個「了結」,要麼公開表示繼續,要麼公開表示結束。現在的結果是,選擇了公開表示結束。 這是我們聽到的來自林丹的聲音。甚至我們在聽到林丹的聲音之後,一個配合林丹聲音的謝杏芳的聲音。但是,我們卻悲哀地發現,趙雅淇在這個最需要發出聲音的重要場合,失聲了。 趙雅淇的表態其實非常重要。這個社會其實應該給予她更多的發聲機會。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他和她的事,應該需要林丹和趙雅淇分別發出自己的聲音。 以前寫過一篇文,標題起得特別俗氣,但放在這裡還算比較妥當。標題叫做「精子思維阻礙女性的解放」。是的,當發生了一件什麼事的時候,我們特別自覺地把男人當作中心去思考問題,毫不在乎地忽略事件中女人的存在。這種做法無益於我們看到事情真實面貌,尤其不利於我們成熟地看待整件事。 因此,我們特別需要聽到趙雅淇發出的聲音,並且像傳播林丹的聲音那樣傳播趙雅淇的聲音,就像傳播謝杏芳的聲音那樣傳播趙雅淇的聲音。類似的,我們應該聽到,並且傳播姚笛的聲音;我們應該聽到,並且傳播萊溫斯基的聲音。 有些相似的道理,我們也應該聽到,並傳播謝杏芳的聲音。但需要特別清晰指出的是,我們要聽到謝杏芳發出的自己的聲音,而不僅僅是作為林丹聲音的一種輔助的謝杏芳的聲音。也許,這兩種聲音本來是混合在一起的,但我們在聽到這個聲音時,需要抱持著一顆理解的心,去分辨出其中謝杏芳作為一個女人的自己的聲音。          必須承認的事實是,相對年輕人,年級大的人才會更容易感覺到不讀書導致的輸入缺乏。在年輕人中,具體來說主要指在校的學生或是剛畢業3年以內的工作者,則更少有機會能體驗出來這種感覺。反而,現實中經常見到的情況是,年輕人正因為不讀書,才過得特別快活,反而是那些讀書的年輕人顯得沉悶,生活毫無樂趣的樣子。 為什麼年輕人不讀書還能過得那麼快活?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和前面說的輸入輸出的道理其實還是完全一致的。因為在過去那些年裡的輸入太多,所以就這麼淨輸出的方式來工作,對他們來說毫無壓力,而是感覺會得心應手。 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也很重要,那就是整個社會對年輕人普遍持特別包容的態度。有一句話說的是「大學畢業等於零」,這話對於當事人來說,有著不小的傷害,但對於所有的過來人來說,卻又基本認同這是一個事實,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工作崗位對一個年輕人的期望,也就是「你什麼都不會做」,因此對於找工作者最看重的自然不是業已擁有的工作能力,而是看他的態度、看他的潛力。 因為有了這層對年輕人期望上的寬鬆要求,他們就不必把工作做得多麼「符合要求」,所以工作做得很自由,而自由是做一份工作最美好的狀態,也是創造力發揮的天然優勢,在自由中年輕人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發揮和提升。這也是為什麼機械化的工廠裡,歡迎的是聽話的工人和熟練工,而不是那些「有想法」的人;同時,在創新要求很高和需要敏銳反應能力的工作行當裡,充斥著有活力的年輕人身影,等一個年輕人老了以後不再有活力時很容易就被「淘汰」掉。 年輕人不讀書卻能夠持續輸出,靠的正是他們的年輕資本。年輕的資本是有限的,因此年輕人當珍惜,當善用。          當我們年輕時,我們不會意識到輸入的必要,因為眼前活生生的事實「證明了」即使沒有輸入,我們照樣能夠完美地進行輸出;只有當我們跨過那個臨界點,感受到「有心無力」的無奈感時,才猛然醒悟,現在才開始輸入已晚,但也只能硬著頭皮這麼挽救,因為不挽救的結局更糟糕。 這不是說,所有的人,都要過這種充滿遺憾的人生,實際的情況是足夠多的人,無論年輕或是不年輕,都持續地讀書輸入,因此壓根並未真切地體會過「靈魂枯竭」的困擾。也許可以把他們稱作是了不起的未雨綢繆者,但又分明不對,因為他們讀書的目的,本來就算不上是未雨綢繆,只是一直讀書罷了,他們是通過讀書順便預防了其他人會出現的「精神危機」。 有一個課堂上的笑話,可以與有沒有在年輕時讀書的情況做個類比。老師看到很多人沒有來上課,因此對著這些坐在教室裡的人一通批評,批評他們不來上課的做法。這分明是搞錯了對象,任何一個應該被批評的人沒有受到批評,全部都不應該被批評的人毫無例外地都受了一通批評。 因此,世界上就有了兩種人,不是按性別來做區分的女人和男人,而是讀書的人和不讀書的人,他們也像是分別來自火星和金星,彼此無法理解對方的思維方式和行動做法,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出發,才能真正解釋雙方的差異所在。

作者:拾遺

來源:拾遺 ID:shiyi201633

娛樂圈真的很娛樂。

這邊廂,馮提莫與陳一發激戰正酣。

那邊廂,崔永元怒罵範冰冰馮小剛。

這邊廂,「陰陽合同」事件引發蝴蝶效應。

那邊廂,小鮮肉拿億元片酬卻用替身曝光。

這邊廂,絞盡腦汁購買「熱搜」。

那邊廂,費盡心機打造「人設」。

娛樂圈像極了一部宮鬥戲。

在這部爭名逐利的大戲中,

有一個人卻超級另類,

別人都鬧騰著,他一聲不吭。

別人都爭搶著,他一言不發。

別人都算計著,他一塵不染。

他拿下了四個「影帝」,

但微博只有5萬粉絲。

他出道了30多年,

卻至今買不起房。

他從不參加任何綜藝秀,

窮到送外賣也不接廣告。

這個人,就是富大龍。

富大龍的演技有多好。

隨便舉一部電影——《紫日》。

在這部電影中,

他飾演中國農民楊玉福。

他的奶奶,被日軍用刺刀紮成了篩子。

他的朋友,被日軍用汽油燒成了焦炭。

僥倖逃過一命的他,

從此視日本人為肉中刺眼中釘。

在向大後方轉移的過程中,

楊玉福偶遇了日本少女秋葉子。

他想起了被紮成篩子的奶奶,

想起了被燒成焦炭的好友,

於是他舉起了仇恨的刺刀。

他舉刀過頭,

就在準備紮下的時候,

內心的仇恨和人性開始爭鬥,

是紮下,為奶奶報仇?

還是放下,饒過這個無辜少女?

刀身反射著光芒,

他的眼神,

在那一瞬間寫滿了不忍。

最終,他放下刺刀。

傳出一片撕心裂肺的哭聲,

那哭聲之悲慟悽厲,

真是讓人抽痛不已。

短短二三十秒,

他卻將人性的掙扎,

展現得淋漓盡致。

富大龍的演技有多牛。

隨便舉一部電視劇——《大秦帝國》系列。

在這部系列電視劇中,

他飾演秦惠文王嬴駟。

在張博飾演的嬴稷說話時,

給富大龍的鏡頭多是虛焦,

但即使在做背景,

即使在模糊不清的情況下,

他身上的那股霸氣,

依然巍巍然撲面而來,

「虎狼之君」演到如此境界,

真是了不得。

觀眾這樣評價他:

「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

他演的嬴駟,差點把我掰彎了。」

演員這樣評價他:

「每次看他演戲,

都感覺他身邊的人黯然失色了。」

編劇這樣評價他:

「作為一個職業編劇,

這輩子不能跟富大龍合作一把,

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導演這樣評價他:

「他演了某個角色之後,

你很難接受其他人演的同樣角色。

覺得楊廣就該是他演的那樣,

覺得嬴駟就該是他演的那樣。」

有好事者將他與同輩分的陳坤、陸毅、夏雨、靳東放在一起評價,

沒想到贊他演技的人,

竟然遠超其他人。

1994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以總成績第一畢業的富大龍,

是演藝圈的一個異類。

現在的一些當紅小鮮肉,

拍戲都特別愛用替身。

但富大龍不僅不用替身,

他還為自己立下了兩大規矩。

第一個規矩——如果這個角色是身邊真實存在的,就要去體驗學習他。

比如如果要演一個廚師,

那他就會去體驗廚師這個職業。

1999年拍攝《紫日》時,

導演馮小寧對富大龍說:

「你願不願意去農村體驗生活,

你自己去,沒有人跟著你。

你體驗完了回來,

我們也不一定用你。」

富大龍二話沒說就去了農村,

和農民一起下田插秧,

和房東一起下地幹活,

吃在一起,睡在一起。

當馮小寧找到富大龍的時候,

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農民。

拍攝《紫日》的時候,

一場坦克戰要挖戰壕,

劇組請來了8個民工,

結果天熱,跑了大半。

咋辦?這戲怎麼拍?

這時,富大龍跳下土坑,

一聲不響地挖起土來。

挖完戰壕,他已是兩手血泡。

後來,《紫日》參評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奪得最佳影片。

評委們問馮小寧:「你是弄了一個真農民來演嗎?」

看過《天狗》的人都驚嘆不已,

「富大龍怎麼能說那麼標準的山西話?」

你不知道,

為了講出地道的山西話,

他把所有臺詞都摘錄出來,

去找當地農民一句一句學的。

他立下的第二個規矩是:

如果這個角色存在於歷史中,

但誰都沒見過,

那就通過歷史文獻去構建他。

比如他飾演秦惠文王嬴駟時,

誰也不知道怎麼演好,

因為史料中關於嬴駟的描述,

不超過三百字。

該怎麼去演嬴駟呢?

富大龍查閱了很多歷史典籍,

然後對嬴駟進行了畫像:

「那時,嬴駟只是一個小君王,

相當於當年的閻錫山、張作霖,

一個割據一方的小軍閥,

他不應該有秦始皇那樣大的氣魄,

他不應該像秦始皇那樣高高在上,

他應該比秦始皇更接地氣,

會哭會笑,會搞會鬧,

會跟臣子坐在朝堂聊政事,

會在公開場合不顧身份嬉笑怒罵……」

這樣的畫像一出來,

他飾演的嬴駟就活了。

為了演好每一個細節,

他還去研究古畫銘器,

然後將跪坐、盤坐、側倚等等姿勢,

都恰到好處地用到了表演中。

所以《大秦帝國之縱橫》一播出,

他的表演就把觀眾和專家給驚震了:

觀眾給出這樣的評價:

「就是因為他,我把這部劇追完了。」

「第七集末尾,我特麼反覆看了十遍。」

專家說了七個字:教科書式的表演。

就因這樣痴迷於戲,

他拿下了四個「影帝」頭銜:

第2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1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

第7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獎。

第11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

表演如此精湛的富大龍,

卻常常沒有戲演,

因為他實在是太挑劇本了。

他接戲有四個重要原則:

第一:不重複自己的角色。

第二:角色要有一定代表性。

第三:不演不符合邏輯的戲。

第四:演反派可以,但一定要惡有惡報。

不符合這四點原則,

你給多少錢他都不演。

正是因為這份執拗,

他七年時間竟然無戲可拍。

正是因為這份執拗,

他出道30年還買不起房。

朋友們都勸他:「低低頭吧,你還得生活呢。」

他說:「挨餓也不接爛戲。」

朋友們又說:「那你接接廣告吧。」

他就兩字:「不接。」

最後,他窮得揭不開鍋了,

就去做了一小時賺3元的外賣員。

富大龍骨子裡有一股貴氣:

我可以屈服於生活,但我絕不遷就內心。

現在的當紅明星演一部戲,

動不動就要價五千萬六千萬。

但富大龍是一個異類:

我不喜歡的戲,

你給再多的錢我也不演。

我喜歡的戲,

你就算給最低價我也來。

2006年,導演戚健要拍《天狗》,

原定的主演是陳建斌。

可臨到要拍攝的時候,

陳建斌卻沒有檔期了。

戚健急得直跺腳,

這時,有人推薦了富大龍。

戚健說:「只要他願來,加錢都可以。」

富大龍一拿到劇本,

立馬就被故事吸引了。

當天就買了硬座,

坐火車去了山西平遙片場。

到了片場,劇組跟他談錢,

富大龍立馬一擺手:

「我不是衝著錢來的,

我是真心喜歡這個角色。

錢,隨便給點就成。」

很多明星熱衷於買熱搜,

但富大龍卻通告都不發一個。

很多明星熱衷於上綜藝,

但富大龍卻連廣告都不接一個。

很多明星熱衷於發微博,

刷個牙貼個面膜也要發動態,

但富大龍七年只發了三條微博。

第一條微博發於2011年11月,

他為什麼要發這條微博呢?

因為有人冒他之名開了微博,

並藉此行騙女網友,

所以他發微博申明一下:我才是富大龍。

說明事實之後,他告訴網友:

「我不會常來,請友人有事無事不必光臨徒費光陰。」

果然,他再發微博已是五年後。

2016年,他發了一句祝福。

2017年5月1日,他發了第三次微博,

內容是——三天後,我將刪除微博。

「希望喜愛我的朋友,不必為此多耽誤時間。」

很多明星天天都在炒作,

沒事也要搞點動靜出來,

以吸引粉絲們的關注。

但富大龍卻是一個奇葩,

在大家想方設法吸引粉絲時,

他卻在「去粉絲化」。

2012年,他在拍戲時,

得知一些粉絲要來探班,

他立馬在貼吧發了一個帖子。

首先申明「我不希望」:

「我不希望你們這樣做,

特別是遠地長途,

特別是學生,特別是女性觀眾。

旅程環境很混亂,危險性大。」

其次申明「我不會見你們」:

「我在劇組除了現場就是回屋備戲,

不會參加其它個別人組織的見面。」

再接著他說了對粉絲的理解:

「粉絲是一個我不認同的概念。

它有一種不平等性,

因為它有專屬性,

一個a人有十個a粉,

就好像他可以把十個人一把放在兜裡,

那麼每一個粉,

必比a輕,必是不等重的。

我擁有粉絲是對你們的不尊重。」

最後,他勸慰粉絲們說:

「我們永遠是平等的幹不同專業的人,

不須要誰仰望誰。

我們是演員與觀眾的關係。

我們是人與人的關係。

吧上聊聊,電視上見見。

對於我,就已足矣。

特殊的喜愛,

給自己的父母、妻兒、丈夫,

乃至有力量的,

就平等的愛每一個生命。」

看到富大龍這個帖子,

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只覺得他真是一個乾淨到骨子裡的人。

富大龍在貼吧還發過一個帖子——

《經紀人的事,特意說明》。

大龍的經紀人想籤某明星,

但被此明星一口拒絕:

「我當初沒大龍火,

可短短兩年,

我現在在哪?大龍在哪?

你的能力可想而知。」

聽到此明星說出這番話後,

大龍覺得非常對不起經紀人:

「我的經紀人能力一流,

炒作手段他都會,

他準備了足夠的門路和法子。

他找我談過多次,

我需要怎樣,他就可以幫我怎樣。

但我向他說明了我的人生規則,

從此,他便再不逼我。

他遇到我,有勁使不出。

他遇到我,真是委屈他了。

可沒辦法,我就是這樣一個人。」

富大龍特別喜歡說一句話:

我是一個演員,不是明星。

富大龍超級淡泊,

但他也超級仗義。

一個劇組人員講過一個故事:

那年,和大龍在內蒙拍戲。

劇組當時租了四匹馬,

馬主兄弟幾個,性格頑劣,

見女演員青春傲氣,遂起異心,

趁女演員上馬之際,執棍戳馬下體,

馬驚,擲女演員於地。

馬是母馬,下體被戳,

痛苦難當,撩蹄舉首,

不許人再靠前,

道具幾次趨之,都險些被踢,

女演員更是再不敢上馬,

全組無奈,面面相覷。

馬主兄弟幾個相對哄然,

劇組眾人敢怒不敢言。

大龍見狀,默不作聲,

穿過人群,靠近驚馬,

一把拽住馬韁,擰身上馬,

馬徒臨變故,縱身躍起,

漫無目的地撒蹄狂奔,

大龍身體隨之一縱一仰,

瞬間大龍與馬不知所蹤。

馬主嚇壞了:這馬我們都不敢騎了,這人不是找死麼?

皚皚草原,無聲無息。

一刻鐘後,遠遠大龍悠然於馬上,踱步而歸。

人皆肅然。

此後,馬主再沒裝怪。

沒戲拍或者不拍戲的時候,

富大龍就寫詩、為文、操琴、作畫、練字。

日復一日,年深月久,

棋琴書畫詩文,竟然無一不精。

富大龍出版過四本詩集,

這是其中的兩本。

我隨便選取其中兩首,

讓大家見識一下他的功底。

《重陽》

空山松子落

賦《思舊》志凌摩

沉吟久影婆娑

歲歲登臨披襟早

一俯仰太立入芥

往來消磨

《公園》

抬頭時

腳踏實地

翱翔藍天

很自然沒有夥伴

世界無界

自由

在心裡

狼獲取小鹿

鹿啃草葉

蛛蟲相噬

每個生者有不同的食糧

為什麼要寫詩、為文、操琴、作畫、練字呢?

富大龍說過這樣一段話:

「一個好的演員要有兩部分,

一部分是感受、感觸,

它一定要足夠的敏感,

而另一部分就是表達。

不管是文學書法,還是音樂,

所有的藝術形式裡面,

其實都包含有感觸與表達兩部分,

它們作用於人的情志與心智的過程是一樣的,

對於演員來說,

這都是一種極好的觸覺與表達的練習。」

富大龍這番話,

讓我想起了陸遊的一句詩: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他深得其中真味。

喜歡富大龍寫的《世界的樣子》:

我不是物理學家,

但我知道一個大秘密:世界的樣子。

我們居住的世界,

是一個雜亂的空房間。

我們是屋裡唯一的一盞燈。

我們明亮,

看看周圍,屋子好明亮。

我們暗,屋子昏暗。

我們關了,屋子黑了。

讓心永遠亮著吧。

也喜歡「李小軍」對富大龍的評價:

我不止一次地想:

那些年過半百的戲骨老去之後,誰能接班呢?

富大龍給了我們答案。

也許在很長的時間裡,

他都不會大紅大紫;

也許終他一生,

他都不會成為流量擔當。

但只有他這樣的演員的存在,

才能讓我對國產電影電視劇懷揣希望。

相關焦點

  • 富大龍:「娛樂圈的一股清流」,寧送外賣不接爛戲的影帝
    但是有一個影帝確實令人敬佩,寧願送外賣也不接爛戲,還被稱為最窮影帝,而且他真的是一個很有毅力和涵養的演員,他就是富大龍。所以他有很多演戲經歷,剛畢業不久的富大龍也有戲可接。1999年,參與古裝探案劇《少年包青天》的拍攝,在其中飾演賣面的六子。有人評價說富大龍演的六子,真是流落民間二十五年煮麵條也一臉帝王相,這場狸貓換太子的戲也很逼真,演技真心很不錯。而且富大龍所扮演的屍體也是別樣精彩,很有極速含量。
  • 四拿影帝卻買不起房,富大龍:寧可送外賣也不想紅
    正如富大龍本人一般,見識過他演戲的人都交口稱譽,可是他一直不溫不火。不僅於此,有4座影帝獎盃加身的他,曾數年處於無戲可拍的狀態,多次被人拍到吃蒼蠅館子。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他被傳窮到只能靠送外賣和父母的養老金維持生計。時至今日,仍然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和一家人租房居住。
  • 「最窮影帝」富大龍:不接廣告也不接爛片,出道35年買不起房
    「最窮影帝」富大龍:不接廣告也不接爛片,出道35年買不起房就在近日,李誕在接受媒體採訪問道"你覺得李誕是可以複製的嗎"?要說這娛樂圈中,顏值高的人一抓一大把,但是能紅的就那麼幾個。娛樂圈中有實力的演員也不少,但是能紅的也是那麼幾個。在娛樂圈爆紅說容易也容易,說難那也是十分的難。有時候碰上天時地利人和,想不紅都難。有人說,不紅就不代表沒有實力,能夠紅起來的演員,不一定演技就十分的好。紅不紅,有時候也是個人的選擇。
  • 被稱最窮影帝,富大龍30多年買不起房,卻窮到送外賣也不接廣告
    曾經在11歲就獲得童牛獎優秀表演獎,3次獲封影帝,接到的廣告的確是不少。可是富大龍卻窮到送外賣,也不接廣告,出道30多年都買不起房,還跟家人租房住。也許,這就是富大龍作為一個演員,對自己的要求吧。這部作品,也讓富大龍獲得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華表獎、金雞獎最佳男主角,三封影帝。這樣的成績,也展現了富大龍在表演方面的真正實力,的確是非常深厚。3、生活但是,生活中的富大龍,卻並沒有像許多人想像的那樣有著高收入,甚至還被稱為最窮影帝。
  • 富大龍:8歲出道3奪影帝,沒戲可拍時送外賣,今仍與妻子租房住
    但在演藝圈也有著這樣一位男演員,他8歲成名3奪影帝,卻7年沒戲拍送外賣,被大家稱為「最窮影帝」,如今仍與妻子租房住,他就是——富大龍。富大龍出生在甘肅省的一個普通家庭,雖然家境條件一般,但父母對他的教育從未忽視。
  • 中國最窮影帝,一小時掙3塊,卻仍只拍戲不接廣告,至今買不起房
    如今娛樂圈中存在眾多的影帝,而真正能夠做到不被眼前名利所迷失,一直兢兢業業的演戲的影帝,並沒有多少。可能是為了支持自己另一個事業,就不得不參演一些爛片掙錢。跟他們不太一樣,算是娛樂圈中的一股清流,從不為自己的原則低頭。
  • 富大龍:8歲出道,因臨時換主演意外成影帝,成婚至今仍買不起房
    導演臨時換主演,意外成為影帝就這樣,富大龍在演戲這條路上一直勤勤懇懇,但是卻總是不溫不火的,直到他主演的一部電影《天狗》讓他一舉拿下金雞獎、華表獎、傳媒獎及金鳳凰獎這四個影帝。《天狗》這部電影,其實最開始的男主角並不是富大龍,導演在開機拍戲的時候才發現,選好的男主角怎麼演都差點什麼,於是提出了臨時換演員的主意,這一時之間怎麼去找一個合適的男演員呢?
  • 富大龍:一個出道三十年,甘心做演員,至今還買不起房的中國最窮影帝!
    《大秦帝國之縱橫》和《隋唐演義》 認識富大龍緣於兩部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和《隋唐演義》。狗爺也曾用過網名嬴駟,原因你懂的。看他的表演,永遠不會出戲。他對嬴駟的人設首先是霸氣才氣並存的亂世梟雄,而後才是女人爭搶的男人。
  • 43歲富大龍:8歲當電影主角,影帝的他卻買不起房,曾淪為外賣哥
    如今在流量演員遍地橫生的娛樂圈,零緋聞、有演技的實力演員簡直鳳毛麟角,不過,今天要說的就是這麼一位演員。他總是潛心磨鍊著演技,不喜歡應酬,拒拍商業廣告,最難的時候曾經7年無戲可拍,曾靠送外賣維持生計,43歲已成雙料影帝的他卻依然在北京買不起房,他就是「新一代老戲骨」富大龍。
  • 他四奪影帝卻買不起房,窮到送外賣也不接廣告
    娛樂圈像極了一部宮鬥戲。在這部爭名逐利的大戲中,有一個人卻超級另類,別人都鬧騰著,他一聲不吭。別人都爭搶著,他一言不發。別人都算計著,他一塵不染。他拿下了四個「影帝」,但微博只有5萬粉絲。他出道了30多年,卻至今買不起房。
  • 送過外賣、買不起房,被稱「最窮影帝」的富大龍,背後隱藏著什麼
    放下明星的光環,趙雷和王菲還是演員,富大龍卻像是一個普通人,至今沒不起房沒不起車,還租房住。    一個拿下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以及華鼎獎,演技自然是實力派,容不得任何質疑,可回歸到現實,三奪影帝的富大龍怎麼會淪落到如此地步?更有網友戲稱富大龍是「最窮影帝」,但事實好像並非那麼簡單。
  • 四拿影帝卻買不起房,寧可送外賣也不想紅:富大龍,你太傻了!
    正如富大龍本人一般,見識過他演戲的人都交口稱譽,可是他一直不溫不火。不僅於此,有4座影帝獎盃加身的他,曾數年處於無戲可拍的狀態,多次被人拍到吃蒼蠅館子。甚至在一段時間內,他被傳窮到只能靠送外賣和父母的養老金維持生計。時至今日,仍然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和一家人租房居住。他是遭遇了什麼不測嗎?並非如此。
  • 他是"最窮影帝",出道30年買不起房,寧願送外賣也不拍廣告
    他是"最窮影帝",出道30年買不起房,寧願送外賣也不拍廣告提到富大龍這個名字,許多人並不知道他是誰,但是看到照片,就會自然聯想到他所飾演的一個個角色。8歲出道,四奪影帝的他卻至今買不起房子,與妻子租房住。在充滿誘惑的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他一直保持著初心,堅守著自己的底線。
  • 「最窮影帝」富大龍:寧送外賣也不拍廣告,無車無房婚姻美滿
    現在的娛樂圈,以流量為王,為了成名,為了紅,或者是為了賺錢都是不擇手段的但是有這樣一位清流,「出淤泥而不染」,除了演戲以外,在生活中一直都是很低調的甚至提到他的名字大家還會感覺有些陌生,他就是>富大龍走西口》中的梁滿囤富大龍出生於
  • 最窮影帝富大龍出道35年買不起房
    11月11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更新一則富大龍的視頻,視頻逆光拍攝富大龍進出一家肉夾饃小店,模糊的畫質中可以清晰看見他穿著打扮極為樸素,一點也不像一位拿過兩座最佳男主的影帝。視頻作者感嘆般寫下文字:「富大龍,最窮的雙料影帝,不接廣告不上綜藝,窮到送外賣也不亂接戲,出道三十五年還買不起房,你看過他演的戲嗎?」
  • 寧送外賣也不拍廣告,拍戲30年還在北京買不起房,最窮影帝是他
    要說他確實非常不一樣,別的明星藝人不止拍戲賺錢,而且各種代言廣告賺的錢都已經很豐厚了,但是他卻表示自己就算是送外賣都不會拍廣告,以至於他都成了拍了三十年戲的老戲骨了,還在北京買不起房,可能史上最窮的影帝就是他了吧。
  • 中國「最窮」影帝,哪怕去送外賣也不拍廣告,出道30年買不起房
    中國「最窮」影帝,哪怕去送外賣也不拍廣告,出道30年仍買不起房明星們在娛樂圈當中發展確實特別賺錢,拍攝一部作品或參加一檔節目收入就是普通家庭很多年,甚至一輩子都見不到的。也正是因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希望能夠進入到娛樂圈當中,成為一名明星。但其實也有一些明星,他們進入娛樂圈並不是衝著金錢或者是名利,而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就比如今天小編想跟大家介紹的這位影帝他稱得上是「中國最窮的影帝」!
  • 世上最慘影帝出道35年居然買不起房?窮到只能吃肉夾饃!
    ,沒錯小編對這個影帝也不是很熟悉 ,但是小編查閱了一番發現這個富大龍演不少的角色。  而前段時間的《演員請就位》,趙薇的一段話更是讓大家想起了這個雙料影帝;富大龍1976年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而富大龍在1987年憑藉《少年彭德懷》紀錄片獲得了中國電影童牛獎優秀表演獎  在1994年順利考進了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還同是蔣勤勤等人是同班同學,而富大龍也是憑藉自己對表演的熱愛,演技也是不輸同年級的演員,之後四年便順利畢業 。
  • 我就是演員:富大龍
    相信他的這一觀點,在中國有著廣泛的認知基礎和共識。其一是11月11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上發出的一則視頻。在逆光拍攝的視頻裡,富大龍進出一家十分接地氣的肉夾饃小店,模糊的畫面中可以清晰看見他穿著極為樸素,一點也不像拿過雙料影帝的男明星。視頻作者更感嘆地寫下隨文:「富大龍,最窮的雙料影帝,不接廣告不上綜藝,出道三十五年還買不起房,你看過他演的戲嗎?」
  • 「最窮影帝」富大龍:寧送外賣也不拍爛片,與妻子恩愛10年
    但如果看到他本人,我想,絕大多數觀眾,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的代表作,飾演過的角色,可以說,他的作品深入人心,只可惜,因為太低調,再加上不喜歡炒作,又不上綜藝節目,並且還從不代言,導致,就是這樣一位多料影帝的他,曾經因為對劇本太挑剔,有段時間,無戲可演,寧可賺3000錢一個月,給人送外賣,富大龍也不接爛片,他拍戲時,從不看薪酬,只看劇本,薪酬高低無所謂,只要有好劇可演就行,像富大龍這樣只看劇本,從不拍爛片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