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微博,刷到一條熱搜:
新聞中阿曼達•巴特勒的女兒艾莉婭就死於費雪的搖搖床,小小年紀的艾莉婭只在這美好的世界上停留了10周。
說真的,視頻裡看到這位媽媽悲痛的說「我的女兒本應有美好的未來,但她僅僅活了十周」,C媽的眼淚頓時不爭氣的掉了下來。
老二DD剛剛滿3周,再次做媽媽的我看著如此軟糯的新生兒,簡直不敢想像這位母親要多悲痛,阿曼達•巴特勒一家人的生活都因為此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更令人悲痛的是,這並不是個例。
2017年,聖誕節的前幾天。
美國的 Overton 夫婦把5個月大的兒子放在了搖搖床中,丈夫睡在旁邊的沙發上,沒想到,一覺醒來,給他開了如此大的一個生命「玩笑」。
發現兒子趴著沒有了任何反應。
發現後第一時間送往醫院,卻已經無力回天,而窒息是孩子的直接死因。
爸爸接受採訪時認為,這種搖搖床,是造成孩子死亡的罪魁禍首。
根據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的數據顯示,自2005年以來,美國已有59名嬰兒死於這類搖搖車,數百萬的搖搖床已被召回。
這項新研究顯示,這與產品的設計有關,兒科專家表示嬰兒應該平躺睡覺,但是一些搖搖床設計成傾斜30度的角度。
這種傾斜的姿勢會導致嬰兒頭部向前傾,從而阻塞他們的氣管。
安全委員會表示當傾斜角度低於10度時,嬰兒窒息的危險就會消除。
說起搖搖床,想必各位媽媽都很熟悉,見過、搜過、了解過、收藏過、甚至購買過。
這種小床是嬰兒寶寶的專用搖床,很多媽媽都種草它是哄睡陪娃神器。
而設計上有一定的傾斜度,對於有胃食管反流的寶寶來說還可以防止吐奶溢奶。
但也正是因為這個傾斜度的設計,加上有些家長沒有正確使用,導致了數十名新鮮生命的逝去。
美國兒科學會主席,FAAP 醫學博士 Kyle Yasuda 認為,睡床產品對於嬰兒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對於剛剛會翻身的小嬰兒,這種搖搖床有一定的傾斜度,嬰兒很有可能會因為翻滾,陷入無法移動的處境,最終導致窒息。
美國兒科學會(AAP)也建議零售商下架,並希望所有的家長立即停止給孩子使用這款搖搖床,以防悲劇再次發生。
而看完整個新聞之後,C媽的觀點一方面是希望產品設計改良升級最大限度的降低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想呼籲,對於很多嬰兒用品,爸爸媽媽一定要正確使用。
就說,這個搖搖車,如果想作為解放雙手的哄睡幫手使用,也可以,我也提倡可以利用一些工具減輕媽媽照顧孩子的負擔,但是一定別離開,如果要離開,就務必把孩子抱出來放進嬰兒床。
除此之外,給娃選東西,安全隱患是一定一定要考慮進來的,而且是首要因素!
有了娃之後,我們把買買買這項技能運用到了極致,上至手機各大購物平臺,下至門店商超,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好東西都送到娃面前。
但,與此同時也會因為盲目跟風再加上沒有經驗的衝動消費,有時購買的我們認為的好東西並不是好東西。
今天就搖搖床這個事件盤點一下「兒童用品黑名單」。
有些,可以用,但要注意正確使用。
有些,則直接不建議用,如果你已經剁手了,果斷打入冷宮。如果還沒有購買,那麼恭喜你,省了不少銀子,趕緊取消收藏,刪除購物車吧。
1歲之前的寶寶,顱骨比較柔軟,為了防止寶寶睡成偏頭,很多媽媽會給寶寶睡定型枕。
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
一是,並沒有證據表明定型枕能夠糾正寶寶的偏頭。即使寶寶躺在定型枕裡,也可能會偏向某一邊睡。
二是,定型枕一點都不安全,美國兒科協會指出,3個月內的寶寶使用定型枕會增加窒息猝死的風險。
在1997年~2011年間,這類產品被確認造成13名美國嬰兒死亡。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也把這類定型枕拉入育兒黑名單,提醒家長不要使用。
如果在常規體檢中,醫生認為符合指標,沒有問題,那麼我們就不必過於擔心。
說起兒童床護欄,大家應該都不是很陌生,十個寶寶九個會掉下床,不少家長為了防止寶寶在床上玩耍或者睡覺時跌落下來,選擇給床安床護欄。
這樣真的沒有後顧之憂了嗎?
數不勝數的安全事故告訴我們,並不是。
如果兒童在床上玩耍的過程中,將手指、四肢、頭、頸和軀體等部位伸進相臨護欄之間的孔、開口和間隙當中,有可能造成夾傷。
如果兒童床護欄高度不夠,兒童在床上玩耍攀爬過程中,有可能翻出護欄;如果護欄產品的欄杆、圍布等強度不夠,護欄就容易產生形變甚至破裂,極端情況下,有可能使兒童從床上跌落地面而受到傷害。
那麼護欄到底還能不能用呢?
CC從小到大是從來沒用過護欄的,選品的時候很多媽媽求護欄推薦我也從來沒考慮過,因為我個人是不建議用護欄的。
但每個家庭有自己的考量和選擇,也不是說用了護欄的娃就一定會受到什麼不可逆轉的傷害,如果用,那麼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不要總是寄希望於任何產品,自己耐心和細心的看護是寶寶最大的安全保障。
經常在網上看到媽媽們曬出各種漂亮的床圍,我家月嫂還讓我看過她朋友裡其他客戶家孩子的嬰兒床布置,確實都又仙又美:
相比而言,DD空無一物「光禿禿」的嬰兒床,可以說是「樸素」了。
還有媽媽問啥時候開團床圍,咱們肯定是不會開團這類產品的,因為床圍有很多的安全隱患:
如果床圍偏硬,寶寶可能會爬上床圍,踩著它從嬰兒床上翻出。床圍還有一個潛在的危險就是用來固定床圍的那些綁帶,也會有勒住或纏繞住寶寶的風險。
另外,床圍如果固定的不合適、或者鬆了之後沒有及時繫緊,就會與床墊之間留出一個空間,而這個空間很有可能會卡住寶寶的頭,而他們可能沒有力量或活動技巧擺脫。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兒科學會自2011年以來,一直反對使用床圍。
也提醒媽媽們,一定要慎用!
如果你特別怕嬰兒床的木欄杆會撞到寶寶的頭,可以試試這種:
但其實真的沒有必要,娃沒那麼脆弱的。
雖然學步車的名字很好聽,但學步車,事實上並不能幫助學步。
相反,有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通常會比不使用學步車的寶寶至少晚走路一個月。
這是因為寶寶使用學步車時,腳尖一點就可以移動,反而影響腿部力量的發育,給寶寶的關節造成過大的壓力,讓骨骼造成過度的彎曲,很容易出現「病理性O型腿」,也容易養成踮腳走路的不良姿勢。
還有就是,學步車還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寶寶使用學步車,運動速度很快,活動範圍也會增大,容易撞到其他障礙物發生意外。
當然,對於人手不夠、家務繁多的媽媽來說,如果使用學步車偶爾解放一下雙手也不是不可以。
只要不是把學步車當做訓練寶寶的工具、或是代替父母安置寶寶的場所,那麼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規範使用,學步車也不是什麼洪水猛獸。
前提是一定要排除家居安全隱患,大人陪在身邊,建議用學步車不超過10分鐘,每天的總時長不超過2小時。
很多人都會覺得,這些新聞發生概率微乎其微,甚至死亡數只是個位數或者兩位數,但是對於孩子,我們不敢抱有一絲僥倖。
有什麼是比孩子的生命安全更重要的呢?
大家都說當了媽媽以後就有了一顆玻璃心,其實有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長點心!
擦亮眼睛挑產品,抱著一顆警惕之心使用它們,我們多一分小心,孩子們就少一分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