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雜的娛樂圈,童星是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小小年紀就輕易地將成年演員的風光佔盡;然而,早早成名的童星們,長大之後的前途卻未必一路光明。好萊塢有著太多童星在長大後星光暗淡的例子,其中有些是因為年少成名把握不住自己而墮落,有些則與童星成年後的發育不無關係。
由於觀眾對其小時候根深蒂固的定位,成年後的外形往往相去甚遠。他們的容貌沒有那麼招人喜愛了;他們增加了很多缺點。雖然外國人正太時期和成年後的差別挺大的,但是對於那些幼時超美型的童星,長大後的殘顏,多少還是不能接受的。翻開好萊塢的童星成長史,似乎存在著一個「童星越紅,發育越差」的魔咒,而且這個「魔咒」對男童星特別靈驗,像之前的伊利亞·伍德、麥考利·克金和海利·喬·奧斯蒙,而現在「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爾·雷德克裡夫,也被這個「魔咒」所籠罩。
當童星要抵擋得住誘惑。他們因為過早受到名利的薰陶,成功後就放縱自己,變得手高眼低最後一事無成,致使事業無法更進一步。因此他們的經紀人就很「偶然」地忘記了關於他們的聯繫方式,「不記得」為他們找尋新的機會,他們的星途就這麼暗淡下去。顯然過早進入成年人的世界不是件好事。
Macaulay Culkin(1980/8/26)
當年與伊利亞在《危險小天使》裡合作的麥考利·克金,一度因《小鬼當家》系列成為電影史上身價最高的童星,片酬高達800萬美元。Macaulay正太時期是很可愛。
一個這麼可愛調皮的,有天使笑容的孩子怎麼變成了那樣?而長大後稚氣盡失,和英俊更不沾邊,戲路大為受限,15歲後就一蹶不振,沒了片約。對他的記憶永遠只能停留在「小鬼」的時候 。《小鬼當家》中的Macaulay不僅當家早,懂事早,就連結婚離婚都趕早,十七歲娶老婆,十九歲就鬧起了離婚。除了早熟之外,Macaulay實在不是省油的燈,只是電影中的鬼馬精靈,將壞人搞得天翻地覆,現實生活中他給自己惹了不少麻煩,前年還背上了藏毒的汙點,星途一片慘澹。
Haley Joel Osment(1988/4/10)
《靈異第6感》的HJ,當時他驚人的成熟演技被各方視為天才童星,還被提名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想不到,海利長到18歲,身高只有168釐米,不符合傳統電影男主角的條件,而他以往從不鬧事,「乖寶寶」形象深入人心,去年秋天竟因醉酒駕車發生事故,形象大大受損,目前還不知是否有翻身的機會。
長大後的HJ Osment 前段還酗酒鬧事來著。十八歲酒醉開車遭到起訴,開庭時他透過律師提出不抗辯,法官裁定三年緩刑、接受六十小時戒酒輔導。難道這就是年少成名的代價?
AARON CARTER(1987/12/7)
1998年的首張專輯打進了全球各地的十大排行榜,獲得了12個國家的金唱片銷售獎,同時他也成為了英國音樂史上擁有連續4首十大金曲的年輕歌手。第一張專輯在全球各國的十大排行榜上同時也在全球12個國家得到金唱片銷售。
Aaron in 2004:
變殘的原因是吸毒說?毒品幾乎是美國童星的跳不出的怪圈
BILLY GILMAN (1988/5/24)
在MICHEAL JACKSON30周年演唱會上的那個小唱將,唱功紮實,索尼力捧,首張專輯全美破百萬,參加白宮耶誕晚會,當年的世界第一童聲,發展可謂一帆風順。做為新人他還在當年迅速拿下Billboard鄉村專輯榜亞軍及流行專輯榜Top22!一手握著年輕這最大的資本,一手攥著何等榮耀的成績單,Billy Gilman的王子傳奇就此開寫。
如果就這樣發展下來BG肯定前途無量,但是殘念的是BILLY遇到了成長的煩惱,那就是--他變聲了。結果,專輯越賣越差,合約也OVER了,原先當年差點進GRAMMY鄉村男歌手提名,後來上電視節目連稍微高點的音都唱破,簡而言之,就是天堂跌到谷底.和SONY解約的BILLY至今還在已經不屬於他的那個市場努力生存.還在繼續發專輯,只是當年的百萬銷量已經是過眼雲煙,人大了顏也殘了.不過和AARON比起來已經是很好了。
Edward Furlong(1977/8/2)
經常在銀幕上扮演叛逆少年的艾德華,來自一個複雜家庭。13歲他被星探相中,參與《魔鬼終結者2》演出,飾演女主角的兒子,從此一炮而紅,獲得MTV電影獎最佳突破性角色獎,與土星科幻片影展的最佳年輕演員獎。成名後多方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作品包括恐怖片和劇情片,但都不太成功。
當年的終結者,那驚鴻一瞥讓人難忘。
迷倒眾生的美少年
和很多過早成名的演員一樣,吸毒、酗酒、犯罪一直牽絆著他,迷惘到不能自拔。
Elijah Wood(1981/1/28)
《指環王》中扮演哈比特人弗羅多的伊利亞·伍德,他算是童星前輩,早在十多年前就和凱文·克斯特納合演《英雄保鏢》、與梅爾·吉勃遜合作《今生有約》,是好萊塢當時最紅的童星之一,目前伊利亞只有168釐米。若非《指環王》中哈比特人屬於侏儒族,以伊利亞的外形,想要有好的演出機會並不容易。
近照
看過《成長的煩惱》的人肯定不會忘了當年電視劇裡很可愛的正太~
Jeremy Miller(1976/10/21)
《成長的煩惱》一拍就是七年,我們也就在螢屏上陪伴著9歲的鬼精靈Benjamin 一路長成了個16歲的翩翩少年。
可能是過早開始的演藝生涯讓Jeremy失去了太多童年的歡樂時光。據說Jeremy出演GP之後暴享大名,長大以後不怎麼工作,導致最近頗為拮据,如果這是真的,又是個童星不自愛的典型。
Ashley Johnson(1983/08/09)
《成長的煩惱》裡捲髮的小女兒 Christine Ellen "Chrissy"Seaver,之後,阿什麗還參加過《急診室的故事》的拍攝,在其中演一個患癌症的小女孩。她還在參加電影《百分百男人》(What Women Want)的拍攝,在其中扮演梅爾. 吉布森的女兒。2008年新片Columbus Day。
長大後,不說了~~
Danny Lloyd(1973/1/1)
《閃靈》裡的小男孩danny
長大後的殘圖~~
Brad Renfro(1982/7/25)
《終極證人》裡那個聰明無比的小孩Mark Sway、《致命內幕》裡在逆境中倔強生存的小鬼、《真情世界》中擁有一顆感人善心和付諸以救贖行動之勇氣的少年、以及在《納粹追兇》那個花兒面孔的小魔頭。
長大後吸毒了,走向頹廢。
Jeremy Sumpter(1989/2/5)
JS的童星之路走得頗為順利,5歲時,他就和他的雙胞胎妹妹一起出演了電視劇《急診室的故事》,6歲時成為家鄉肯塔基州入選「全國表演天才計劃」中年紀最小的孩子。不到10歲的他還曾獲得全國年度最佳兒童模特獎。被星探發掘後,開始在《上帝之手》中嶄露頭角。 Jeremy更是擊敗全球近千名競爭對手,成為影史上首位真人版「小飛俠」peter pan的扮演者。
近照
Declan Galbraith
聲音很鬼魅的音樂天才。Declan Galbraith今年12歲,4歲開始展露歌唱天賦;8歲那年,他開始參加一些音樂比賽,並在14個月中曾經獲得16個大獎。他獲得了詞作家Barry Mason(寫過LastWaltz-最後的華爾茲的作者)的欣賞,從此一發不可收。目前Declan Galbraith已是英國最暢銷的童聲歌手之一。他的歌聲清澈迷人,高音清亮,極富感染力。如果天使會唱歌,那個天使一定是——Declan Galbraith。
對歐美童星來講長大後殘這個字那是逃不掉的。
Daniel Radcliffe(1989/7/23)
《哈利·波特》中的靈魂人物「哈利」丹尼爾·雷德克裡夫,身高比多數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的男同學矮了半截。
《哈利·波特1》時,丹尼爾(中)明顯要比魯伯特高。
《哈利·波特2》時,魯伯特的身高躥得飛快,已經高過丹尼爾(中)了。
早前,丹尼爾·雷德克裡夫為求轉型,在倫敦演出舞臺劇《戀馬狂》時,不惜正面全裸,嚇倒從小看他長大的觀眾,差點遭到電影公司換角。不過,丹尼爾·雷德克裡夫的賣力演出,頗獲劇評家稱讚,《戀馬狂》劇票房尚且良好;可惜在宣傳照中,他的上半身肌肉練得還算結實,不過下半身的兩條腿明顯不夠長,這也就是目前丹尼爾·雷德克裡夫身高只有168釐米的事實。
雖然很多童星都沒能逃脫這種「失敗」的命運,但是其中還是有偶然的「倖存者」。因為小小年紀就知道自己的目標和方向,所以在變數無限大的娛樂圈努力把握自己;因為對演藝事業真的是一往情深,所以從沒有放棄對自己演技的磨練;因為有些童星的運氣實在太好,所以他們得以繼續自己的演藝生涯,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日漸成為演藝圈中的新一代巨星。
Leonardo Dicaprio(1974/11/11)
成功指數:90%
當10歲的萊昂納多企圖實現他的演員夢想時,他並不象上面的幾位童星那麼一番風順,在連續幾年只能上上電視廣告和噹噹電視劇配角之後,直到1990年16歲的他才在電影《外星通緝者3》裡扮演了一個角色,正式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1996年他主演的史詩巨作《鐵達尼號》為他的演藝事業帶來新的高峰,同時使他獲得金球獎最佳戲劇男演員獎提名。現在這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新星並不想樹立偶像級的明星形象,而是偏愛獨立製作的低預算影片,喜歡那些特立獨行,有爭議的角色。在他看來,好萊塢應該是「藝術的好萊塢」,電影的藝術性遠比娛樂性來得重要。2006年,他的《無間道風雲》、《血鑽石》再次證明了他的全能,從一部大片到另一部大片之間,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的真實人生,艱難的轉型。憑藉《無間道風雲》獲得最佳男配角,因《血鑽石》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演員公會獎、金球獎多項提名。已經成熟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扮演的商人因挑起一場奪去五萬人生命的戰爭被判入獄,在銀幕上,他的臉上有奸詐有無情,但絕對沒有了當年的英俊。
雖然星運可以,但還是越長越殘~~
人們曾經因為他的漂亮臉蛋給他許許多多偏愛,又曾經因為他那種種「荒唐」行徑滿足了我們的隱秘願望而對他愛恨交加,感情複雜,他也似乎從來不屑做模範,只是一路演來,戲外狷狂依舊。
Kirsten Dunst(1982/4/30)
成功指數:75%
在克裡斯汀·鄧斯特還是一個小女孩時,她的演藝生涯就已經爍爍生輝了。她在學校上學的時候沒有被安全地看管好,以至於12歲的時候,她就在電影《夜訪吸血鬼》中飾演那個吸食人血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而這個角色讓她獲得包括金球獎在內的多項提名。克裡斯汀·鄧斯特從童年時代就開始演出超過30部以上的電視及電影作品。2000年《美少女啦啦隊》、《處女之死》的成功印證了鄧斯特的非凡才華,不久前她在一項調查中被評為美國最有前途的新星,最近,她拍攝了電影《蜘蛛人2》。
12歲與布拉德·皮特、湯姆·克魯斯、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同臺演出,《夜訪吸血鬼》裡可謂星光閃耀,那個天真而又邪惡的小吸血鬼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她又出演了《勇敢者遊戲》,《死亡日記》表現也可圈可點。
幼年時最著名的《夜訪吸血鬼》(1994)
94版《小婦人》中的Amy
《勇敢者的遊戲》(1995)
看到蜘蛛俠的時候未曾想到是同一個人。2002年她出演了蜘蛛俠裡的蜘蛛女,這個角色令她蜚聲影壇,成了她最為人所知的角色,現在已成為全美最引人注目的少女明星。
這幾個長大了還是美人。可見小時候還是不要長得太美型,長大後還有發展空間。
Drew Barrymore (1975/2/22)
成功指數:85%
這類前任童星們現在在好萊塢依然是精英人物。她們比那些普通的演員在演技和實力上都要強一些。最具有代表性的這類演員是德魯·巴裡摩爾。當1982年她在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拍攝的電影《ET》中扮演格蒂的時候,她還只是一個孩子;可愛的模樣讓她聲名大噪,之後雖然一度沉迷於酒精毒品,但她很快振作起來,她的演藝生涯還是始終向上發展。目前已經是好萊塢的重要演員,並且還擔任《霹靂嬌娃》等多部電影的製片。這些年她參與了近40部影片的拍攝,而她現在還不到30歲。
Anna Paquin(1982/7/24)
成功指數:85%
有一些童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有意識地完成從童星到職業演員的轉變。這類演員的代表是安娜·帕昆。由於她在電影《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中的出色表演,11歲的安娜·帕昆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其實在這個年齡獲獎並不一定是一件好事,這使她很容易迷失在她所獲得的這些榮譽中,不再努力上進。但11歲的安娜·帕昆沒有沾沾自喜,她一直不停地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實力。她在電影《X戰警》、《X戰警2》、《布法羅士兵》和《25小時》中都有不俗的演出。
■ 關於購買線路:
本微信僅作為線路展示、如需報名購買本線路
請與工作人員聯繫
■ 關於同行保護:
本微信產品均無價格、本社聯繫方式體現
請放心分享給您的客戶
■ 關於更多線路:
如果您想查看更多美國旅遊線路
請回復「首頁」進入美國銀河旅遊3G網站
或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