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中安聯合煤化一體化項目建設在位於淮河之濱的安徽省煤化工(淮南)基地,是由中國石化長城能化公司與皖北煤電集團均股合資組建的大型煤化一體化項目。該項目以朱集西煤礦為原料,一期工程建設170 萬噸/年煤制甲醇及轉化烯烴,年產線性低密度聚乙烯35萬噸、聚丙烯35萬噸及下遊衍生產品,是我國首批規劃最大規模的現代煤化工項目,中國石化、安徽省重點工程,淮南市「一號工程」。
資源型城市轉型之路
安徽省作為我國重要的汽車工業、家電生產基地,對烯烴類化工產品原料有很大的市場需求。2009年初,安徽省政府與中國石化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決心藉助當地煤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產業,以支撐安徽省及周邊市場對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工原料的需求缺口。
中安聯合項目依託中國石化在石化化工領域強大的技術儲備和開發資源,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突破了諸多瓶頸難題,為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做出表率。該項目從由煤向化轉變的源頭工藝、反應的中間工藝到汙水排放處理技術,均採用中國石化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利技術,國產化率達到國家『雙95』標準。
國產控制技術踏新徵程
在核心控制系統方面,和利時公司聯合設計院及業主利用自身研發優勢,在中安項目上,首次完成了國產分散控制系統(DCS)和可燃/有毒氣體檢測系統(GDS)在中石化工藝專利技術煤制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上的開發應用,提供包含九大控制系統的和利時HOLLiAS石化一體化解決方案。系統安全可靠、運行平穩,工程技術服務受到用戶一致好評。
和利時公司作為我國起步最早的自動化與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從最早自主研發出我國第一套實用分布式控制系統(DCS)、第一套大型可編程控制系統(PLC)開始,發展到今天為用戶提供智能製造、數位化工廠建設等先進技術方案,二十多年來逐步實現了我國核心控制技術的自主可控和安全可信。
強國之爭的背後,實則是核心技術與科技制高點的競爭。中安項目的成功投運,是又一次國產化技術強強聯合的成功案例。未來,和利時公司依然會秉持『真誠地為用戶設想』的理念,堅持以自主創新為己任,努力推動我國智能製造建設事業快速蓬勃發展。
關於和利時
和利時始創於1993年,是中國領先的自動化與信息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的業務集中在工業自動化、軌道交通自動化和醫療自動化三個領域。自創立以來,公司堅持自主研發可靠、先進、易用的技術和產品,並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和全生命周期服務。和利時在各個領域和行業積累超過一萬家客戶,累計成功實施了近三萬個控制系統項目,業務遍及海內外。